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13)中古时期的世界——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含答案解析)

中古时期的世界
【易错点分析】
一、中古西欧的社会情况
1.多元的社会结构:政治上,基督教会、封建领主与自治城市鼎立;经济上,农奴经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文化上,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共存。
2.封君封臣的契约关系:封君封臣通过仪式性的缔结方式建立契约关系,封臣要承担效忠封君等义务。
3.相对独立的庄园:自给自足是西欧庄园经济的显著特征;在庄园中,以领主为中心,形成相对独立的政治集团,领主在自己的庄园内行使某种程度的统治权。
4.追逐自由的城市:城市建立在商业贸易的发展之上,封建关系脆弱。自治城市建立一种保护机制来对抗领主,维护市民生活与商业贸易,为市民文化的生长提供土壤。
5.宗教的禁欲主义与世俗的贵族文化:宗教文化宣扬对上帝、神权的敬畏,通过禁欲控制人们生活。贵族宣扬以忠诚为核心的骑士精神。
【提升练】
1.12世纪,西欧各国君主对城市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市提供的大量现金税收,也让君主们摆脱了在国家治理上对封建领主的依赖。上述材料,可用来说明( )
A.封君封臣制产生的条件 B.西欧封建王权强化的原因
C.教会与王权斗争的影响 D.民族国家得以发展的背景
2.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法国一些封建领主设立新市镇,吸引拥有自由身份的“客籍民”开垦他们的荒地并且交纳地租。这些“客籍民”逐渐获得公民权和行政自治权。新市镇的出现( )
A.源于封建王权的强化 B.标志自治城市的兴起
C.巩固了封君封臣制度 D.冲击了封建庄园经济
3.10世纪以前,基辅罗斯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木结构。10世纪末,由希腊和罗斯的建筑师共同建造了石砌教堂,之后陆续建造了多座同名的圣索菲娅大教堂,它们的基本结构与东欧传统教堂类似,都由三个侧廊、四道间墙和一个穹顶组成。这说明基辅罗斯( )
A.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强化 B.教权与王权的二元并立
C.是东西文明交往的桥梁 D.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4.在阿拉伯帝国伍麦叶王朝时期,统治者“一方面在各个领域紧紧地依靠阿拉伯人并表现出强烈的阿拉伯性,另一方面又背离了许多伊斯兰传统……伊斯兰反对的部落偏见被重新复活”,伍麦叶人主动适应并逐渐采取了西亚北非的阶级制度和超经济强制。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阿拉伯帝国( )
A.商业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 B.统治政策兼顾宗教性与世俗性
C.政治和文化发展方向背离 D.阶级剥削成为对外扩张的支撑
5.《汉谟拉比法典》要求自由民尊重和服从法律,维持国家法律的尊严。有涉及诉讼关系的受害自由民“务必诵读‘石柱法’阐释案件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判”。同时规定,对法典不准曲解和更改,对判决不服者可上诉至国家最高法官国王。由此可见,《汉谟拉比法典》(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满足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C.体现了封建集权的特征 D.强化了人身依附的关系
6.笈多帝国时期,国王扩大了赠赐土地的规模。赐地文书规定,政府放弃所赠土地的行政司法权,以及包括森林、牧场和矿藏在内的地上地下的全部资源;土地上的耕作者和手工业者同样随土地转到封地占有者的控制之下。这促进了笈多帝国( )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专制王权强化 C.行省制度的建立 D.封建化的进程
7.马里帝国由1个中心区和3个外围行省组成,各省之下又分12个管理区,中央和地方官员都由国王任命。中央向各征服王国派监国使臣,向各城市派市长,农村则要求部落酋长负行政责任,各级行政系统完全听命于国王。由此可见,马里帝国( )
A.封君封臣权责明确 B.封建官僚系统完备
C.地方自治色彩浓厚 D.实行中央集权体制
8.印加人崇拜太阳,自称是太阳的子孙。他们还将美洲豹、秃鹜、猿及某些植物作为图腾进行崇拜。印加人对统治者的木乃伊崇拜尤为虔诚,所有印加国王的木乃伊都被仔细地存放在庙宇中。在盛大节日时,祭司抬着他们游行,以示神圣。这反映出( )
A.印加存在有效的组织动员机制
B.印加文化有效继承了埃及文明的精华
C.美洲文明衰落有其内在的因素
D.宗教在印加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两宋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城市工商业发达,市井文化日趋繁荣;另一方面延续自南北朝隋唐而来的士人城居之风使得文人士大夫居城者明显增多。由此,士庶之间、清雅文化与市俗文化之间呈现相互对立、相互渗透的关系,这构成两宋城市文化的基本格局。由于士大夫拥有核心政治资源,掌握着文化霸权的仍然是官而非商,市民阶层处在士人阶层之下,属于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的臣民。由于文化强势之最终仍有赖于政治资源,还衍生出不同行政级别的城市在文化地位上产生相应层级差别的有趣现象。两宋城市文化发展,承续并巩固了唐代以来,文化资源集中于城市所带给专制国家在文化上前所未有的控制权,并从各方面影响着村落世界。
——摘编自包伟民《两宋“城市文化”新论》
材料二:11世纪欧洲城市开始兴起,城市居民以移民和原住民为主,二者是以城市特许状为纽带确立的共同体。城市特许状是城市居民通过种种争取自治权的斗争,从封建主手中得的契约,这意味着共同体的事由全体成员做主。12世纪,由于城市管理需要,罗马法在欧洲复兴;中世纪晚期,市民阶级形成,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市民政治文化的生成,孕育了现代国家的雏形。特许状是一纸契约,赋予城市居民共同享有在本城经营工商业的权利,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市场意识等新的经济理念在城市诞生,现代会计、金融、公司制度等近代经济文化在中世纪城市得到初步发展。这促进了16世纪欧洲文明的凝聚成型。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中国和中世纪欧洲城市文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古代中国和中世纪欧洲城市文化差异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时空范围为12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尤其明显,市民阶层壮大,在此背景下,欧洲的君主们逐渐在经济上依赖城市,摆脱了在国家治理上对封建领主的依赖,这为欧洲君主加强王权提供了条件,D项正确;封君封臣制度产生的时间早于12世纪,排除A项;现代民族国家构建和材料所列举的现象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B项;文艺复兴兴起的社会环境是人们对教会腐败的痛斥、对现世幸福的追求,而非材料所述现象,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封建领主设立新市镇,“吸引拥有自由身份的”“客籍民”开垦他们的荒地并且交纳地租。这些‘客籍民’“逐渐获得公民权和行政自治权”,这和传统的庄园与农奴制度不同,冲击了传统的封建庄园经济,D项正确;新市镇出现源于城市经济发展,不是王权强化的结果,排除A项;标志自治城市的兴起夸大了其作用,排除B项;新市镇出现,有利于城市自治,不利于封君封臣制度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由希腊和罗斯的建筑师共同建造了石砌教堂,之后陆续建造了多个同名的圣索菲娅大教堂,它们的基本结构与东欧传统教堂类似”及所学可知,俄罗斯在接受基督教前,基辅罗斯教堂由希腊工匠建造,之后建造新的圆锥顶、柱状的圣索菲亚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和艺术的结晶),这说明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D项正确;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皇帝,采取了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A项;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和发展过程中,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竞争共存,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文明交往的桥梁,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统治政策一方面体现出遵守伊斯兰教的教规,另一方面体现出与宗教中非歧视性、超阶级性相背离的、服务于世俗阶级统治的政策特点,统治政策兼具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特征,B项正确;材料未描述商业发展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阿拉伯统治者对西亚北非的阶级制度的借鉴,而非政治与文化的背离,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统治政策,而非阶级剥削成为对外扩张的支撑,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要求自由民维持国家法律的尊严,不准曲解和更改法律条文,这些规定都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制定的,都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B项正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资本主义社会开始提出的,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不是封建性质的,而是奴隶社会的法典,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并未出现强化人身依附关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国王扩大了赠赐土地的规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笈多王朝时期,国王赐给官吏、贵族、寺院的封地逐渐演变为世袭的私有领地,封建采邑制度至此形成,封地领有者往往将君主封赐的领地再分封赏赐给自己的臣属。封地的层层再分封形成等级制的附庸臣属关系,促进了笈多帝国封建化的进程,D项正确;材料与商品贸易无关,无法促进商品经济繁荣,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王扩大了赠赐土地的规模,不能强化专制王权,排除B项;材料与地方行政制度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中央和地方官员都由国王任命”“各级行政系统完全听命于国王”,可知马里帝国形成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形成了中央集权体制,D项正确;材料强调马里帝国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未体现封君封臣权责明确,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对地方官员的任命,无法得出封建官僚系统完备,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地方自治色彩浓厚,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印加人崇拜太阳,自称是太阳的子孙”“将美洲豹、秃鹜、猿及某些植物作为图腾进行崇拜”“印加人对统治者的木乃伊崇拜尤为虔诚,所有印加国王的木乃伊都被仔细地存放在庙宇中”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反映了宗教在印加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故选D项。A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故排除。
9.答案:(1)城市文化主导阶层不同:古代中国是士大夫;中世纪欧洲是城市居民或市民阶级。
城市文化管理模式不同:古代中国是专制政治;中世纪欧洲是法律。
城市文化内涵不同:古代中国是儒家思想影响下雅俗文化互相渗透和对立;中世纪欧洲是商业文化。
城市文化层级不同:古代中国是封建等级;中世纪欧洲是平等、单一层级。
城市文化发展道路不同:古代中国是传承性;中世纪欧洲是创新性。
城市文化作用不同:古代中国是巩固封建统治;中世纪欧洲是促使现代欧洲文明成型。
(2)中国: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科举制度繁荣;封建经济高度发展。
欧洲:西欧城市工商业逐渐繁荣;王权的加强;罗马法复兴;市民的斗争。
(3)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不同表现,应相互包容、相互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建设和谐世界的文化基石;文化多样性是交流、创新的源泉。
解析:(1)不同:根据材料“另一方面延续自南北朝隋唐而来的士人城居之风使得文人士大夫居城者明显增多”“11世纪欧洲城市开始兴起,城市居民以移民和原住民为主”可知,城市文化主导阶层不同,古代中国是士大夫;中世纪欧洲是城市居民或市民阶级;根据材料“两宋城市文化发展,承续并巩固了唐代以来,文化资源集中于城市所带给专制国家在文化上前所未有的控制权”“12世纪,由于城市管理需要,罗马法在欧洲复兴可知,城市文化管理模式不同,古代中国是专制政治;中世纪欧洲是法律;根据材料“士庶之间、清雅文化与市俗文化之间呈现相互对立、相互渗透的关系,这构成两宋城市文化的基本格局”“特许状是一纸契约,赋予城市居民共同享有在本城经营工商业的权利,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市场意识等新的经济理念在城市诞生”可知,城市文化内涵不同,古代中国是儒家思想影响下雅俗文化互相渗透和对立;中世纪欧洲是商业文化;根据材料“由于士大夫拥有核心政治资源,掌握着文化霸权的仍然是官而非商,市民阶层处在士人阶层之下,属于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的臣民“城市特许状是城市居民通过种种争取自治权的斗争,从封建主手中得的契约,这意味着共同体的事由全体成员做主可知,城市文化层级不同,古代中国是封建等级;中世纪欧洲是平等、单一层级;根据材料“两宋城市文化发展,承续并巩固了唐代以来,文化资源集中于城市所带给专制国家在文化上前所未有的控制权”“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市场意识等新的经济理念在城市诞生,现代会计、金融、公司制度等近代经济文化在中世纪城市得到初步发展。这促进了16世纪欧洲文明的凝聚成型”可知,城市文化发展道路不同,古代中国是传承性;中世纪欧洲是创新性;城市文化作用不同,古代中国是巩固封建统治;中世纪欧洲是促使现代欧洲文明成型。
(2)原因:中国:从政治层面分析,专制制度不断强化;从选官制度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繁荣;从经济角度分析,古代中国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欧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城市工商业逐渐繁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王权的加强;根据材料“从封建主手中得的契约,这意味着共同体的事由全体成员做主。12世纪,由于城市管理需要,罗马法在欧洲复兴可知,罗马法复兴、市民的斗争。
(3)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不同表现,应相互包容、相互尊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建设和谐世界的文化基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多样性是交流、创新的源泉。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13)中古时期的世界——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