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有学者指出,西周时期的特殊历史机遇,使周王室的血缘亲属直接转化为诸侯的政治贵族,解决了政治与血缘、宗族与国家的融合问题,实现了政治关系与血缘关系的相互转化。这一转化主要缘于( )
A.分封制度的实施 B.君主制度的确立
C.井田制度的推行 D.礼乐制度的实行
2.河姆渡遗址稻穗纹陶盆(见下图)上一株穗居中,直立向上,左右两束沉甸甸的谷粒向两边下垂。结合所学可知,当时( )
①属于旧石器时代
②人们掌握了原始制陶技术
③居民掌握水稻种植
④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三关遗址出土的器物有小口尖底瓶、葫芦瓶、敛口彩陶钵、夹砂红陶瓮等。研究表明,在三关遗址中不仅发现了小口尖底瓶与尖底腹斝共存,还发现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玫瑰花图案彩陶与红山文化龙鳞纹彩陶共存。这说明三关遗址( )
A.属于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B.出现了社会不平等现象
C.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D.融合了不同区域的文化
4.“夏”原是以夏禹所在的部落通过融合异姓宗族成为占据中原一带的夏邦或夏国。夏禹继承舜主政邦国联盟之后,把夏人原有邦国之名“夏”升级为他所统领的“天下万邦”的国号。这反映出夏( )
A.由部落发展为国家 B.继续推行禅让制度
C.政治统治比较稳定 D.对部族的直接统治
5.距今约12000——8000年的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和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器,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据此可知( )
A.湖南先民率先进入定居农业阶段
B.原始社会粮食作物种植区域扩大
C.该地区已经出现明显的贫富分化
D.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6.在陶寺遗址早期墓地中,彩绘蟠龙纹陶盘只见于几座大型墓葬,且每座墓仅有一件。稍大的中型墓虽有绘朱彩的陶盘,但其上绝无蟠龙图像。作为古代王室、诸侯专用的鼋鼓、特磬也只见于陶寺早期的几座大型墓葬。这说明当时( )
A.多种文化交相辉映 B.宗教观念趋于淡薄
C.礼乐制度雏形出现 D.已经进入阶级社会
7.《夏小正》记载:正月时有俊风,农纬厥耒(整理农具),囿有见韭;三月越有小旱,始蚕,祈麦实;四月囿见有杏;五月种黍。这说明当时历法( )
A.适应精耕细作模式 B.小农思想蕴含其中
C.受生产生活的影响 D.促使节气观念产生
8.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舜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方式是( )
A.世袭制 B.武力夺取 C.禅让制 D.民主选举
9.夏商时期,人们对天文、星象有一定认识,根据天文星象制定了历法。《夏小正》记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等内容;商朝的殷历设置了闰月,并将一年区分为春、秋两季。材料表明,夏商( )
A.对自然界的认识有所提高 B.农业发展推动社会分工
C.统治具有浓厚的神学色彩 D.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10.西周时期,统治者一方面以尊宠勋贵的名义众建诸侯,但多采用“元子代封”形式,并使诸侯的部分家族成员长期留守畿内,效命王室。另一方面,就封的诸侯也会安排其公室子弟入驻畿内,或直接服侍天子,或负责管理王畿地区的居宅、土田等宗族财产。此举( )
A.意在增强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B.弥合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C.有利于诸侯势力的发展壮大 D.确保姬姓贵族能有效控制地方
11.下表是商代甲骨卜辞中出现的农作物次数统计情况。据此可推知,商朝( )
农作物名称 黍 稷 麦(含米、麦) 菽 程
次数 44 21 21 16 1
A.重视对农业的管理 B.农业生产有所发展
C.神权保障农业生产 D.农事活动有序运行
12.《左传》记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姓一般加女性称谓中,氏则加男性称谓中。这表明西周时期( )
A.姓为平民所用 B.氏是贵族专享
C.血缘亲疏决定男尊女卑 D.社会贫富分化继续发展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周的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等几代统治者,不断分封姬姓亲族、同盟的亲戚姜姓,以及一些结为亲戚的东方贵族,建立封国。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使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还以朝贡、觐见、通婚等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周人分封的子弟,通常率领姬姓军队若干,加上一些殷人遗人和专业的技工一同居住在封国城市内,谓之为“国人”。封地里的一些土著族群,住在城市外或自己的城市内,其首领与上层则与封君及国人互通婚姻,还有一些不在这一体制里的土著,则因居住在郊野,称为“野人”。其实,这些野人往往是东部古老的族群。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根据材料,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分封制在文化上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诗经·周颂·我将》所蕴含的主要意义。根据材料一、二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根据材料“使周王室的血缘亲属直接转化为诸侯的政治贵族,解决了政治与血缘、宗族与国家的融合问题,实现了政治关系与血缘关系的相互转化”可知,西周时期,推行分封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实现了政治关系与血缘关系的相互转化,出现“家天下”的局面,故A项正确;B.君主制度的确立,与西周时期的政治不符,故B项错误;C.井田制度的推行,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D.礼乐制度是一种森严的等级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A。
2.答案:A
解析:选择A: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文明,①错误;据材料“稻穗纹陶盆”可知,河姆渡居民已经掌握了原始制陶技术,②正确;据材料“一株穗居中,直立向上,左右两束沉甸甸的谷粒向两边下垂”并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③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国家初始形态的相关信息,④错误。
3.答案:D
解析:选择D:根据材料“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玫瑰花图案彩陶与红山文化龙鳞纹彩陶共存”可知,三关遗址融合了不同区域的文化。排除A:结合所学可知,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均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因此三关遗址也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排除BC:仅从三关遗址出土的各具形态的器物、彩陶具有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的一些图案等信息,无法说明出现了社会不平等现象和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4.答案:A
解析:选择A:根据“‘夏’原是以夏禹所在的部落通过融合异姓宗族成为占据中原一带的夏邦或夏国。……‘夏’升级为他所统领的‘天下万邦’的国号”可得出,夏由夏禹所在部落的名称变为“天下万邦”的国号,说明夏由部落发展成为一个原始的国家。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禅让,且夏朝实行的是世袭制。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夏朝统治稳定与否,不能得出夏朝“政治统治比较稳定”的结论。排除D:材料没有涉及夏朝的地方管理体制,不能得出夏朝对部族实行直接管理。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距今约12000——8000年的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和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玉蟾岩遗址有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和陶器出土,这体现了长江流域在早期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说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D项正确;仅从该遗址不能得出湖南先民率先进入定居农业阶段,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粮食作物种植区域扩大的信息,排除B项;题干中也没有关于贫富分化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陶寺遗址中,彩绘龙盘的规格很高,蟠龙图像也似乎有特殊含义,而非一般纹饰,作为古代王室、诸侯专用的鼋鼓、特也只见于陶寺早期的几座大型墓葬。这表明陶寺文化已经存在某种约定俗成的、严格按照等级次序使用礼器的规制,C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看不出多种文化交相辉映,排除A项;依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当时宗教观念是否趋于单薄,排除B项;夏朝建立,我国才开始进入阶级社会,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C
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夏小正》主要对农具、农时做了记载。由此可见材料体现夏代历法与农业生产相关,C项正确;夏朝的农业还没有实现精耕细作,排除A项; 夏朝还未出现小农经济,排除B项; 节气观念只体现材料记载的一个方面,不全面,排除D项。 故选C项。
8.答案:C
解析:舜通过各部落首领的推举和考察成为联盟领袖,这种方式被称为禅让制,故选C项。
9.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夏商时期人们根据天文星象制定历法,指导农业生产,这是对自然界的认识提高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当时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提高,没有体现社会分工,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对自然界的客观认识,并不能体现浓厚的神学色彩排除C项;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并不能说明社会经济是否有长足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A
解析:据材料“多采用元子代封形式,并使诸侯的部分家族成员长期留守畿内,效命王室”“就封的诸侯也会安排其公室子弟入驻畿内”可知,周王室为了巩固统治,采用质子来制约控制诸侯,A项正确;在当时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周王室采用各种方法制约诸侯,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而不是姬姓贵族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北方主要为粟麦种植区,材料中根据已有甲骨文的记载,统计出殷商时期中原地区的“五谷”种植,直接反映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有所发展,并以黍、稷、麦为主,因此B项符合题意。在甲骨卜辞中出现农作物的名称,并不能直接推知商朝对农业管理的重视,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商朝借助神权保障农业生产,排除C项;古代农事活动的有序进行体现在不误农时,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
12.答案:B
解析:据本题材料“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昨之土而命之氏”可得出,“氏”是与分配的土地有关的,这通常是贵族或统治阶层的特权,B项正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姓”是由天子赐予的,这通常与贵族或重要人物有关,而不是平民,排除A项;材料虽然提到 了“姓”与女性和“氏”与男性的关联但并没有明确指出血缘亲疏决定了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明确提及社会的贫富分化或其发展趋势,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1)特点:以宗法血缘为纽带;军事与经济资源相互补充;具有戍守与管理地方的功能;分封对象多元。
(2)影响:强化了家族观念;丰富了地方文化,促成了地方文化异质化;传播了西周文化;增强了华夏认同观念;为春秋战国以后文化融合与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14.答案:(1)机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
作用: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的周人统治范围;传播了周文件;稳定政治秩序等。
(2)意义: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
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最高统治者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解析:(1)第一小问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第二小问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积极作用是稳定统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
(2)第一小问意义,据材料二“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得出歌颂了周文王的功德;第二小问特点,结合材料一、二,得出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