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知识速记清单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单元综述: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是中华民族血与泪的开始。
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西方列强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社会危机。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
在内忧外患中,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
政治方面 两次鸦片战争使列强逐步打开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先进的中国人提出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经济方面 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思想文 化方面 “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思潮,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 海国图志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2、阶段特征: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中外联系: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列强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关键词:
一条主线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大主题 中国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三大条约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四大事件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第1课鸦片战争
考点1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背景:在中英正当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2.虎门销烟
(1)原因: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2)经过: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经典练】“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面对鸦片泛滥,中国近代史上领导虎门销烟,被誉为“中国禁烟第一人” 的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邓世昌 D.左宗棠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被称为“中国禁烟第一人”,B项正确;魏源是新思想萌发的代表,排除A项;邓世昌牺牲于甲午海战,排除C项;左宗棠与收复新疆有关,排除D项。故选B项。
【教考衔接】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他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士绅,了解和掌握鸦片贩子的活动情况。到达广州后,他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这表明,林则徐禁烟时( )
A.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B.英勇善战,知难而进
C.办事干练,善于合作 D.清正廉洁,成效卓著
【答案】C
【详解】由材料“他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士绅,了解和掌握鸦片贩子的活动情况”可知,林则徐雷厉风行,办事干练;“到达广州后,他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可知,林则徐善于合作,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林则徐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排除A项;题干不能反映林则徐英勇善战,知难而进,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林则徐清正廉洁,排除D项。故选C项。
考点2、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②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
(2)进程
①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8月:英军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攻陷定海→直趋天津→强占香港岛→进攻虎门炮台(关天培战死)→攻占广州四方炮台。
②第二阶段:1841年秋~1842年8月:攻占厦门、定海、宁波→进犯吴淞(陈化成牺牲)→攻占镇江→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3)中国战败的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经济和武器装备落后;英国综合国力强大等。
【经典练】我们在道光年间虽受了重大打击,但仍旧不觉悟,不承认国家和民族的危险,因此不图改革,枉费了二十年的光阴。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和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才有同治初年的自强运动。“重大打击”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道光年间虽受了重大打击”指的是道光皇帝时发生的鸦片战争,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的皇帝是咸丰帝,是英法联军在美、俄支持下发动的战争,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均发生在光绪帝时,是在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两次侵华战争,排除CD项。故选A项。
【教考衔接】五口通商之役开始打破清朝和外国人交涉时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材料中的“五口通商之役”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详解】据题干关键词“五口通商之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故这里的五口通商一役指的是鸦片战争,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开放了汉口等十个通商口岸,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开辟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将东交民巷设立为使馆区,不允许中国人在内居住,排除D项。故选A项。
考点3、《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
1.《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主要内容 对中国的主要危害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领土主权的完整
赔款2100万银元 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负担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 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破坏了贸易主权,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其他条约
(1)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3.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知识拓展】鸦片战争前中英形势比较
中国 英国
总体状况 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 迅速崛起
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材料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外交 闭关锁国 对外扩张,加紧殖民侵略
中英贸易状况 (正当贸易) 贸易顺差(出超) 贸易逆差(入超)
【易错提醒】
1.“香港岛”和“香港地区”的区别。
(1)《南京条约》中割让的“香港岛”,只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香港地区”的一部分。
(2)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司和新界三个部分,其余两部分是英国通过1860 年中英《北京条约》 (九龙司)和1898 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新界)先后割占和强租去的。
2.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而不是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而不是割香港。
3.《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中没有南京;厦门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
【经典练】《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签订后,美,法两国以恫吓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比利时,瑞典,挪威等西方国家也接踵而至,要求“援例”订约。这反映了《南京条约》的签订( )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加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D.长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签订后,美,法两国以恫吓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比利时,瑞典,挪威等西方国家也接踵而至,要求‘援例’订约。”可知,《南京条约》的签订助长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D项正确;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排除B项;加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教考衔接】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香港岛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战”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B.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和领土主权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D
【详解】据题干“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香港岛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可知,题干反映的是鸦片战争。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鸦片战争并未改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A项;鸦片战争未涉及领海问题,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但这不是战争的主要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考点4、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目的: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根本原因)
2.借口: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3.过程: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860年10月,火烧圆明园→控制北京城→签订《北京条约》。
4.结果:
(1)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随后,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3)1860年,又被迫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5.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知识拓展】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认识
这场战争是英法两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扩大在华利益为目的发动的战争,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而沙俄以调停有功自居,割占中国大片领土,成为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战后,清政府得以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且为了维护统治,清政府还开展了洋务运动。
【易错提醒】
1.火烧圆明园是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侵华罪行,而不是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2.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真实意图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所以,即使没有这两个事件,英法还是会寻找其他借口发动侵华战争。
【经典练】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A.战争赔款太少 B.通商口岸太少 C.清政府不听话 D.鸦片输入受阻
【答案】B
【详解】《南京条约》签订十年之后,英国未真正打开中国市场,受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商品滞销,它希望进一步增开口岸,扩大市场,B项正确;战争赔款少,英国不满意;但是英国希望获得长远的经济利益,这不是战争赔款能解决的,排除A项; "清政府不听话”体现不出英国不满意的问题实质所在,排除C项;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就进行了虎门销烟,排除D项。故选B项。
【教考衔接】综合下表信息,得出的结论符合这一时期史实的是( )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瑷珲条约》 ,沙俄割占中国领土平方千米。
A.清朝主动开放力度加强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清朝通商口岸日益减少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B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项正确;清朝是被迫开放的,排除A项;格努表格信息可以看到清朝通商口岸日益增多,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中国才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
考点5、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经典练】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论证“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一论点,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
A.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的战争
B.英法联军对北京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抢劫和烧毁
C.清政府设立了“总理衙门”负责办理对外交涉等事务
D.沙俄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丧失,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因此论证“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一论点的史实,是“沙俄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D项正确;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排除A项;英法联军对北京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抢劫和烧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中,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排除B项;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事务,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考点6、太平天国运动
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背景:鸦片战争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创教: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并与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3)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4)建制:洪秀全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2.全盛
(1)军事征战
①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并将其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②北伐和西征: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制度建设:《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的设想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目的 “四有二无”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其核心思想是绝对的平均主义)
评价 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施行;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3.衰败
(1)天京事变:定都天京后,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杨秀清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集团: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
(3)《资政新篇》:洪仁玕所著,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
(4)失败
①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②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
③陈玉成被俘就义。
④李秀成在进逼上海时,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⑤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
⑥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4.评价
(1)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失败的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3)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反封建反侵略),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知识拓展】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近代中国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大肆掠夺。清政府为支付赔款,加倍征税。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矛盾加剧,人民揭竿而起。
2.洪仁玕写成的《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而非资产阶级革命。
【易错提醒】
1、《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但是,这种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的主张,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2、洪仁玕写成的《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而非资产阶级革命。
【经典练】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的意思是太平天国( )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群众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答案】D
【详解】据题干“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洪秀全是农民起义的领袖,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运动中没有建设民国,而是建设比较理想化的天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理论指导,D项正确;太平天国起义用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宗教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起着推动的作用,排除A项;1864年7月19日,湘军轰塌天京,城内太平军或战死,或自焚,无一降者,说明太平天国有彻底的革命精神,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现实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说明充分依靠人民,排除C项。故选D项。
【教考衔接】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 )
A.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B.向西方学习的意愿
C.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D.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实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没有体现农民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意愿,排除B项;“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与义和团运动的有关,排除C项;《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颁布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与“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史料实证】
1.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项目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目的) 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战争性质 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
侵略国家 英国 英、法、俄、美
侵略时长 1840—1842年,历时两年 1856—1860年,历时四年
开放口岸 沿海城市 从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影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运动
【时空观念】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的解读
(1).时间
第一阶段:1840年6月开始。
第二阶段:1841年初至1842年8月。
(2).空间:英军从海上登陆,由南向北进攻。
(3).两条路线:第一阶段抵达大沽,第二阶段抵达江宁(南京)。
(4).五口通商:由南向北依次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主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5).被迫割让地:香港岛。
【历史解释】
1、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
有同学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是国家的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或者是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这都是错误的。
第一,半殖民地的含义是指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比如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表现在政治上丧失了领土主权、贸易主权等,但清政府在形式上依然对全国实行管理。
第二,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在中国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比如,经济上东南沿海地区的丝、茶生产依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益殖民地化,但在中国广大内地,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政治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后,国家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国家。
(2)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中国的大门后,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夺取的侵略特权,疯狂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国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原有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继续
①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都是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战争性质: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③战争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扩大
①从战争进程来看: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中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则是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侵略时间延长,第一次两年多,第二次延续达四年之久。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进入北京。签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与英、法、美、俄共签订了8个条约。
②从危害和影响来看:开通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开五口,割香港岛;第二次增开10处,英增割九龙司地方一区,沙俄割去我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第一次,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被破坏;第二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运权丧失等,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进入中国内地。同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4、与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比较,太平天国有哪些新特点
(1)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外来的侵略加剧了中国本身的阶级压迫,导致社会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因此,太平天国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国侵略的任务,这是以往任何农民起义所没有的。
(2)太平天国运动继承和发展了学习西方的新思潮。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西方的思想文化也不断涌入,形成了“西学东渐”的局面。在这一背景影响下,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引入了基督教中的“上帝”来动员群众,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从事宗教理论建设。洪仁玕还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探索方案《资政新篇》。
(3)太平天国运动面临的敌人是中外反动势力,这也是前所未有的。
(4)太平天国运动在国际上属于“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近代社会所赋予它的新的时代内容。
【唯物史观】
1.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不是偶然的,它具有历史必然性。这种必然性的决定因素在于中国与英法列强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决定了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相对抗,这是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根本原因。
2.认识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双重影响:①列强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②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自然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化,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家国情怀】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给我们的启示: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辱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一部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第一”类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第一次对华侵略战争。
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二、原因类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3.太平天国起义的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
三、人物类
1.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2.关天培:广东水师提督,在虎门炮台抗击英军的战争中英勇牺牲。
3.陈化成:江南提督,吴淞之战中,英勇抗击英军,壮烈牺牲。
4.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称“天王”。
四、影响类
1.鸦片战争的影响: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含解析)2024-2025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知识速记清单讲义+习题(统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