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点 当家作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01史料实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史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而苏联采取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史料二 到1952年底,邯郸县(今邯山区)参加互助组的农户占全县总户数的65%。……到1955年底……入社的耕地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92%,全县共建成初级农业合作社845个。……1956年春,在1955年的基础上,全县合并或转化为140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占全县总户数的99.57%。
——摘编自张利强《1951~1956年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
【探究】
(1)根据史料一,说出“一五”计划的最大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试答:
(2)根据史料二,概括邯郸县(今邯山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
试答:
【通法悟道】
【史论形成】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1)社会性质的变革:过渡时期从社会性质上来说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体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点,这是过渡时期的本质内涵。
(2)经济基础的变化:过渡时期,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并存。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国有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逐步建立。
(3)政治制度的进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外交政策的改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彻底摆脱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社会面貌的演变:近代中国社会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新中国真正实现了民主、平等,民众生活水平差异不大,社会阶层逐渐模糊。
02分析论证——新中国的政治制度
史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这一时期形成了新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系和经济基础,调动了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本前提。
——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
【史料导读】 史料主要阐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及意义。新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探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制度体系的内容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途径。
试答:
【史论拓展】 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特点
(1)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我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2)经济结构: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
(3)阶级结构:由多种阶级成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并存到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
(4)社会主要矛盾: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5)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03开放探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现实意义
史料 对于新中国而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当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此外,新中国也面临着周边的安全环境恶化的危险: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这给中国的安全防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摘编自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史料导读】 史料从当时的国家财政,面临的安全形势,安全防务的巨大压力等方面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当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探究】
根据史料,归纳中国当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化解周边国家对红色政权的“恐惧”,中国还采取了什么外交措施?
试答:
【史论深化】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色
(1)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色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探究点
1.[提示] (1)特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帝国主义包围和封锁;借鉴苏联经验;只有首先使重工业有较大、较快的发展,才能有实力保障经济独立和巩固国防。
[提示] (2)特点:由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逐步深入;后期存在过快过急的倾向。
2.[提示] 内容: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途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3.[提示] 现实意义:缓解国内财政困难;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措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创新版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素养提升第七单元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__现代中国时期第20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