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与社会经济
?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
【示例】 [2023·广东卷,3]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朝代 高门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
[解题流程]
[答案]
【演练1】 命题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制度
[2024·九省联考新疆卷,25]下表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部分士族的状况。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 )
士族 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颍川庾氏 庾峻、庾纯、庾阐 儒学造诣很深;庾阐为山水诗之先驱
颍川钟氏 钟繇、钟会 文学和书法上的造诣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河东裴氏 裴骃、裴子野 善礼乐制,讲求经世致用,文章为后世所推崇
琅琊王氏 王敦、王导、王羲之 工于书法,政治地位和文学修养甚高
A.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力量
B.推动了贵族政治的复兴
C.促使儒学成官方正统思想
D.严重削弱了皇帝的权威
【演练2】 命题点: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挑选交往使节的标准
[2023·湖南卷]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演练3】 命题点:三国时期的孙吴政权
[2021·福建卷]三国时期,孙吴立国江东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个年号,如黄龙、赤乌、神凤、天册、天玺、天纪等,而曹魏和蜀汉此类符瑞年号较少。据此可知,孙吴政权( )
A.推崇天人感应思想
B.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
C.借助年号宣扬正统
D.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导地位
【演练4】 命题点:汉代至魏晋的尚书台职权的变化
[2021·广东卷]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 )
A.皇权旁落 B.相权转移
C.地方权力削弱 D.行政效率降低
【演练5】 命题点: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
[2021·天津高考,2]魏晋时期,一批书法家的书法艺术各具特色,如钟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表明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转折所依托的条件是( )
A.书法实用性加强B.书法流派的统一
C.竹简木牍的应用D.纸张使用的推广
?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
1.[2024·福建模拟]据史书记载,自公元196年曹操挟汉献帝定都许昌后,南方就有人陆续北上。到589年,北迁南人达150万左右,上至宗室大族下到普通民众,遍布各阶层、各行业。该时期的南人北迁( )
A.加速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B.改变了南北方人口结构
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有利于统一王朝的建立
2.[2024·福建莆田模拟]南北朝时期,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个政权都自认为是“中国”。前秦皇帝苻坚提到氐羌部落时说:“彼种落杂居,不相统一,不能为中国大患。”这说明当时( )
A.民族关系日渐平等
B.儒学主流地位动摇
C.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D.北方政局相对稳定
3.[2024·湖北联考]遭遇自然灾害时,孝文帝开仓赈恤;对于鳏寡孤独以赐粟(或谷)帛为主,还有免除“杂徭”;对于贫老和“不能自存者”,赐给衣服布帛、粮食或田地等;特别困难的病患专门设立医治场所,派专门的医师救护。孝文帝的这些措施( )
A.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B.由政府主导并且具有针对性
C.巩固了全国统一的局面
D.缩小了北魏社会的贫富差距
4.[2024·重庆南开中学高三模考]以下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手工业遗存情况简表。据此能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遗存类型 主要地域 遗存种类
铸铁业手工业作坊 全国各地均有广泛分布 铁器遗物中以犁、铲、锄、镰等农业生产工具数量最多,还有兵器、马器等
铜器铸造 今山西、河南等地 釜、盘、灯、炉等生活用品,还有铜钱、铜佛像等
瓷器手工业作坊 中原地区 以青釉为主,瓶、壶、碗、罐等
今江浙地区 质量较高的青瓷器,越窑产品质量最优
A.南北经济的均衡发展
B.战乱时期经济严重停滞
C.江南经济的初步开发
D.中原制瓷水平高于南方
?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
【示例】 答案:D
【演练1】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在儒学、文学和书法艺术等领域有很高造诣和成就,被后世推崇,可见其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一定贡献,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力量,A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政治不能等同于贵族政治,门阀士族的崛起并不意味着贵族政治的复兴,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皇帝权威被严重削弱,排除D项。
答案:A
【演练2】 解析:由材料可知,南北朝后期,南北双方均挑选“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为使节,这表明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故选B项;南北朝后期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排除A项;频繁遣使并不表明双方政权关系趋向和好,排除C项;南北朝后期,汉族门阀势力逐渐衰落,排除D项。
答案:B
【演练3】 解析:根据材料“黄龙、赤乌、神凤、天册、天玺、天纪……符瑞年号”可知孙吴年号多为吉祥的征兆,意在营造帝王受命上天,体现出借助年号宣扬正统,故选C项;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古人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不符题意,排除A项;根据材料“四帝共有18个年号”可知,不是因为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孙吴政权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排除D项。
答案:C
【演练4】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丞相拥有较大的权力,为加强皇权,汉武帝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来制约外朝丞相的权力。魏晋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国家大小事务都归尚书省长官负责,而这些事务本来应属于宰相管理的范畴,由此说明相权发生转移,故选B项;由于尚书省的组成人员是皇帝的亲信,所以尚书省权力扩大体现了皇权的加强,而不是皇权旁落,排除A项;材料讲的是中央政府内部的权力转移,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的关系,C项排除;古代政治管理中,权力集中不利于权力制衡,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材料中国家大小事务都由尚书省负责,所以行政效率得到提高,排除D项。
答案:B
【演练5】 解析: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纸张使用的推广使书法艺术发展到自觉阶段具备了条件,D项正确;自发到自觉,其实用性减弱,排除A项;统一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竹简木牍的应用不利于书法的发展,排除C项。
答案:D
?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
1.解析:据材料可知,曹操定都许昌后大量南人北迁,填补了北方劳动力,带去了生产技术,有利于北方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北方统一王朝的建立,故选D项;材料中人口迁移是迁移到北方而非迁移到边疆地区,排除A项;南方一定数量的人口迁移并不会直接影响南方的人口结构,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是从唐朝安史之乱后开始,到南宋时结束,材料中的时间经济重心南移还未开始,排除C项。
答案:D
2.解析:据材料“南北朝时期,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个政权都自认为是‘中国’”,前秦是氐族建立的政权,但苻坚在提到氐羌部落时却认为“彼种落杂居,不相统一,不能为中国大患”可知,苻坚认为前秦政权是中原正统,由此可知在当时华夏认同观念加强,少数民族政权也以华夏正统自居,故选C项;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并不平等,如前秦之后的北魏初期就存在严重的民族压迫,排除A项;题干并未体现儒学的地位,且据所学知识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儒学在封建社会一直占据主流地位,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南方政局相对稳定,排除D项。
答案:C
3.解析:题干述及了孝文帝的诸多所作所为,如遭遇自然灾害时“开仓赈恤”,对鳏寡孤独赐给粟(或谷)帛,还免除“杂徭”,对贫老和“不能自存者”,赐给衣服布帛、粮食或田地等等,凡此种种,充分体现出这些措施是由政府主导并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故选B项;民族交融涉及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题干所述措施并没有涉及不同民族的关系,排除A项;据所学,北魏政权仅是统一了北方,并没有统一全国,排除C项;题干所述措施的针对性都非常强,目的在于巩固政权,而不是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排除D项。
答案:B
4.解析:据材料可知,表格中的铸铁南北都有,铜器制造还是在北方,而瓷器制造南方优于北方,据所学可知,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得到开发,获得发展,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初步开发,经济中心还在北方,所以“南北经济均衡发展”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表中没有数据表明经济发展严重停滞,排除B项;据材料中的表格可以看出,南方的制瓷水平高于北方,排除D项。
答案:C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创新版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聚焦高考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 魏晋至隋唐时期 第5讲 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与社会经济(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