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专题五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5届高考历史考点剖析(含解析)

专题五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考点01两次鸦片战争(1-6)
考点02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7-9)
考点03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10-1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表为1839年广州——英国贸易往来清单。由此可推知,当时( )
中方进口商品 货值(单位:西班牙银元) 中方出口商品 货值(单位:西班牙银元)
鸦片 13354030 茶叶 9317992
印度棉 6563124 生丝 2052288
杂货,主要是英国手工制品 4116873 杂货 1669644
珠宝 751455 珠宝 8974776
A.工业革命提升了英国竞争力 B.白银大量入华降低商品购买力
C.中英两国贸易的互补性较强 D.中英贸易结构隐藏着较大风险
2.鸦片战争后,对于中外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在清政府看来,条约只是用以杜绝洋人窥伺、防止别生枝节的特殊手段,“中国现在之所以驾驭该夷者,全凭和约各条向其裁制,各省必须一律坚守,方可示诚信而期折服”。这表明清政府( )
A.认识到了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 B.运用国际法维护国家安全
C.坚持用条约方式维护国家利益 D.尚未摆脱传统的华夷观念
3.鸦片战争前,英国本土报刊《泰晤士报》对中英鸦片贸易的报道常常呈现出“愚昧”与“知识”、“无序”与“法制”的二元对立,在此过程中,英国常被赋予“文明”“现代”的标签,而中国官方和民间几乎处于“失语”的状态。由此可见( )
A.社会舆论左右英国对华政策 B.中国将面临英国更多的挑衅
C.工业文明比农业文明更先进 D.清廷意图和平解决中英争端
4.鸦片战争后,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1870年,《大清律例》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1909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以保护海外华侨。上述材料说明( )
A.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影响明显 B.条约体系与中国国内法关系密切
C.清朝被迫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 D.清政府通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
5.1847年12月,香港《中国邮报》社论指出:“为了要给外国制造品找到主顾,那就必须用低廉的售价去克服中国人喜爱土制品的偏好,并且五口通商方法直至现今为止,还是依靠少数经纪人为外国人沟通消费者,或与本地制造家相竞争的唯一中介人。”该社论反映了当时( )
A.五口通商改变中国外贸布局 B.英国谋求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C.英国对华贸易仍居入超地位 D.中国传统经济模式依然牢固
6.晚清时期,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到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材料表明太平天国的兴起得益于( )
A.乡村宗法社会瓦解导致成员贫困化 B.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兴起
C.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 D.传统政治的社会控制机制衰落
7.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指出:“添出厘金、捐输二款,百方罗掘,仍不足用……如铜、铁、羽呢、洋布等皆关民生日用,洋船转运迅捷,输纳又仅半税……英国呢布来自重洋,势不能与内地自产者比较,我利百兴,则彼利自薄。”据此可知,当时( )
A.李鸿章意在通过求富以自强 B.实业救国思潮已经兴起
C.洋务企业中民营企业占主导 D.中国民族工业竞争力强
8.1895年2月,《申报》刊载文章指出,“中国自二十年来,亦尝有志自强,既在各省设立制造局,自制枪炮,又时向外洋不惜重价购置各种新式枪炮,其于置器一道,可谓尽心焉耳矣。唯有利器,而无用此利器之人,徒饰外观,毫无实际”。这一评论( )
A.缘于民族危机的加深 B.旨在肯定洋务派的历史功绩
C.摆脱了中体西用窠臼 D.揭示了洋务新政失败的根源
9.光绪十三年(1887年),俄使库满请求中俄电线相接,清廷官员在翻阅《万国电报通例》的基础上认为:“(根据)《万国电报通例》第八款各国皆有权衡可以停止电线或久或暂或一律停止或只某处之线或停某样信息皆按事实所宜等语,似接线不能不允,亦不必不允也。”这表明,当时( )
A.士大夫已拥有国际法观念 B.清廷认识到客邮损害国家利益
C.清政府外交政策不断调整 D.中俄对电报铺设权的争夺激烈
10.1899年南通大生纱厂开业,其生产的机纱推动了周边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发展。棉纺织业发展对机纱的大量需求,又在大生纱厂濒临破产之际挽救了纱厂,并推动它走上迅速扩展之路。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机器大生产导致了小农经济破产 B.个体手工业阻碍机器大生产发展
C.“织”“耕”分离瓦解了自然经济 D.个体手工业可纳入新的经济体系
11.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一观点( )
A.沿袭政治改良的思想主张 B.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认识到思想启蒙的重要性 D.代表国民革命时期的认知水平
12.1901年6月,清廷正式向列强宣战,东南督抚随即与各参战国达成和平协议,并签订“上海租借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归南洋大臣……切实保护”等条款。这一现象( )
A.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 B.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C.反映了政府以保境安民为要 D.体现了适应外交近代化的需要
13.图为近代美国报上的一幅漫画,题目《门户开放》。漫画反映出( )
A.美国领导八国联军侵华 B.列强反对美国独占中国
C.美国试图美化对华侵略 D.中国民族危机有效缓解
14.1901年《辛丑条约》特别规定“永禁设或加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并要求清政府将条约文本“于中国全境渐次张贴”。这一规定表明( )
A.中国半殖民地秩序开始确立 B.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帝国主义就侵华利益达成了妥协
15.鸦片战争后,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内容。到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时,仍有此项内容,而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却没有此项内容了。这反映出( )
A.清政府统治根基的动摇 B.列强在华矛盾的加剧
C.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改变 D.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计55分)
16.经济统计数据是重要的历史研究资料,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能反映不同的经济情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进口商品(占进口总值百分比)
年份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机器及大工具 原料 建筑用品;设备(包括车辆船艇);小工具;器材;半制品;材料;燃料等 合计 消费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合计
1873 8.1% 8.1% 8.5% 83.4% 91.9%
1893 0.6% 7.8% 8.4% 13.0% 78.6% 91.6%
出口商品(占出口总值百分比)
年份 原料 半制品 制成品
农产品(包括农林牧渔) 矿产品 手工 机制 手工 机制
1873 2.6% * 37.4% 58.3% 1.7%
1893 15.6% 28.4% 0.1% 53.4% 2.5%
注:*不及0.05。
—据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整理
(1)请对以上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至少得出2个历史研究结论。(要求:提出研究结论,运用以上数据并结合史实分析说明。)
(2)若要了解1873—1893年列强在广东经济势力的消长情况,你需要查找哪些统计数据?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近代化学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中叶,那时鸦片战争刚失败,帝国主义船坚炮利打破清廷落后状态,促使一批先进的人们向西方学习,翻译和介绍西方科技书籍。后来“师夷长技以自强”,许多民用工业品如火柴、肥皂、食品等也离不开化学,推动了化学知识的传播。1855年,上海出版发行英国人合信著的《博物新编》,这是我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化学的著作。1856年《格致汇编》,第一次把chemistry译为“化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和宣传了各种科技知识,尤其是化学知识。上海江南制造总局还译出了不少专门的化工著作和其他化学著作。我国化学家徐寿对化学知识的介绍贡献很大,他译出了好几部化学著作,有《化学鉴原》六卷、《化学求教》八卷,对我国传播化学起到重要作用。
——摘编自林泽森《近现代中国化学的发展、成就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1915年中国科学社的刊物《科学》开始发行,便时常有化学论文发表。1933年,《中国化学会会志》创办,从创刊到解放初期,为便于国际学术交流,论文均用外文发表。这份刊物不但是国内化学刊物中最重要的一种,并且在国际化学界也赢得了一席之地。此外,由学会创办的刊物还有《化学》《化学通讯》《化学工程》等。除了由学会创办的刊物外,还有学校刊物、研究机关刊物和工厂刊物。这种种刊物,虽质量不一、规模各异,但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化学的发展状况。除了刊物外,书籍也是化学出版物的一种重要形式。据统计,从1927年至1941年春,中国出版的化学书籍共有327部,其中工业化学书籍所占比例最大,居于第二位的是化学教科书及普通化学书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中国引进化学知识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前期中国化学出版物大量出版的积极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适应在华贸易发展的需要,1864年,英商投资创立汇丰银行。1868年,该行已被公认为“在中国最为重要的公司”。19世纪七八年代以后,汇丰银行一家买卖的外汇数额,经常占上海外汇市场成交总额的60%-70%,其外汇买卖牌价成为中国外汇市场行情的准绳。从1874年到1890年,清政府共借外债26笔,汇丰银行一家贷了17笔,占70.04%,成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急先锋。1894年后,汇丰银行在承贷的外国银行中独占鳌头,并在每一笔对华贷款中,附加苛刻的条件,借此控制中国的税收存管等命脉。此外,汇丰银行营业即对外发行小额钞票,到1890年末,已达618万元,“与营业于东方各国之银行相比,则汇丰银行之兑换券流通数为最多”。
——摘编自姜建清、蒋立场《中国近代银行史》
材料二:1912年经孙中山先生批准,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成立伊始,即大力支持南京临时政府,经募公债、代收税款、稳定货币发行。1915年中国银行试办外汇业务,后又增加外币贷款、经理政府外债等业务,与外国银行相抗衡。1928年后,中国银行通过贷款支持,帮助经营困难的张裕酿酒公司、无锡荣氏申新纱厂渡过难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银行斥巨资扶助铁道、公路、煤矿和水利建设,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支持内地经济振兴,率先发展农业贷款。抗战爆发后,恐慌蔓延,引发提存和抢购外汇风潮,中国银行为平衡汇市共投入英镑797万磅、美元1442万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银行积极为国纾难,每年经收侨汇占全国侨汇总数的50%以上,有力支援了前线。
——摘编自宗良、孙雨心《百年中行金融报国的历程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汇丰银行在中国迅速扩张的表现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银行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早在1889年,康有为率先提出建立“新中国”,通过向巴西移民来挽救亡国灭种的危机。1900年庚子事变前后,“新中国”一词开始被频繁使用,成为国人现代国家理想的政治话语。从梁启超设想的“大中华民主国”,到邹容等人的“中华共和国”和孙中山提出的“中华民国”,体现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观念在20世纪初的接替发展。到了民国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共和体制下继续探索“新中国”的实践不断受挫。在政治变革无望的背景下,陈独秀于1915年创办了《青年杂志》,希望从思想文化领域入手,通过改造国民的方式再造“新中国”,掀起了一场新文化思潮。不同领域的国人不再简单使用“新中国”这个话语符号,而是从真正构成“新中国”的各个方面着手宣传和实践,唤醒着人们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认知。在新文化思潮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得到迅速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担负起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重任,为建立“新中国”不懈奋斗。
——摘编自王玉玲《近代以来国人的“新中国”构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构想在晚清萌芽和发展的推动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年“新中国”构想演变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以1839年中英贸易中中国进出口商品货值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英贸易中,英国从中国赚取的白银远大于中国赚取英国的白银,这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国必然要采取措施阻止白银外流。而白银外流主要原因是进口鸦片,鸦片又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这会加速清政府出台措施,通过禁鸦片来扭转贸易逆差,而这又是英国不允许的,故中英贸易结构隐藏着较大风险,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中国进口的商品最主要的是鸦片,从进口商品的结构中无法得出英国工业产品的优势,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可知,这一时期我国白银大量流出,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中英贸易中都有杂货和珠宝,不能说明两国互补性强,排除C项。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认为“条约只是用以杜绝洋人窥同、防止别生枝节的特殊手段”“之所以驾驭该夷者,全凭和约各条向其裁制,说明清政府的近代外交意识淡薄,体现了清政府仍然承袭传统的华夷观念,D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清政府并未认识到了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排除A项;材料表明清政府尚未摆脱传统的华夷观念,未体现运用国际法维护国家安全,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坚持用条约方式维护国家利益”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英国常被赋予‘文明”现代’的标签,而中国官方和民间几乎处于‘失语’的状态。”可知,英国打着“文明”“现代”的幌子进行鸦片贸易,中国处于“失语”状态可能导致英国对中国的不断挑衅,B项正确;社会舆论左右英国对华政策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工业文明比农业文明更先进,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英国的立场,而非清政府,排除D项。故选:B。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鸦片战争后,……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大清律例》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以保护海外华侨”可知,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清政府原有的律例内容如海禁等规定被逐渐打破,还新制定了打击拐卖人口、保护海外华侨的法律规定,可知清政府通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清朝借鉴西方法律,排除A项;《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这体现了条约对中国国内法的影响,但这不能概括题干中“清朝根据局势变化修订和新出台法律”等相关信息,排除B项;清政府并未采取对外开放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用低廉的售价去克服中国人喜爱土制品的偏好”“依靠少数经纪人作为外国人沟通消费者,或与本地制造家相竞争的唯一中介人”可知,洋货进入中国市场后存在的困境是克服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经济模式较为牢固,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传统经济模式依然牢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外贸布局的对比并非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洋货进入中国市场存在的困境,且这是《中国邮报》对当时存在的社会现象的客观描述,无法体现“英国谋求扩大在华侵略权益”,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传统经济模式依然牢固,未涉及中英贸易发展状况,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D
解析:D.正确,题干提及“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而宗法关系是传统政治社会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AB.与材料主旨不一致; C.错,太平天国主要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故选:D。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添出厘金、捐输二款,百方罗掘,仍不足用……如铜、铁、羽呢、洋布等皆关民生日用,洋船转运迅捷,输纳又仅半税……英国呢布来自重洋,势不能与内地自产者比较,我利百兴,则彼利自薄。”可知,李鸿章意在通过求富以自强,既可为军事企业提供资金和原料,也可与洋商争利,A项正确;19世纪末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具体数值比较,不能得出“洋务企业中民用企业占主导”的结论,排除C项;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相比,中国民族工业竞争力并不强,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晚清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1895年年初,清朝军队在甲午战争中溃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促使有识之士对洋务运动中的军事举措进行反思,故选A项;文章作者承认洋务派在军事领域的贡献,但反思其不足进而寻求进一步变革才是其主旨,故排除B项;文章作者仍停留在制造利器和培养制器之人的层面,并未摆脱中体西用思想的窠臼,故排除C项:洋务新政失败的根源是未从根本上变革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并不只是缺乏人才培养机制,故排除D项。
9.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随着中外交流日趋频繁,国人的国际法观念亦日渐增强,故选择A项;客邮是西方列强在中国领土上设立的邮政机构,本材料主旨与选项内容不符,排除B项;题干展现的是国际法成为晚清外交的武器,未涉及到清政府的外交政策,排除C项;从材料中看出中国与俄国之间存在电报交涉,不能判断争夺激烈,排除D项。故选:A。
10.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民族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相互促进,有利于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个体手工业也可被纳入新的经济体系当中,D项正确;“导致破产”表述错误,排除A项;“阻碍”表述错误,应为相互促进,排除B项;“瓦解了”表述错误,排除C项。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B
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东南督抚与各参战国达成和平协议,这反映的是东南互保事件。“东南互保”是列强为保护已攫取的利益,防范义和团运动向南方地区扩展,而勾结南方相关督抚订立的协议。东南督抚为求列强战火不烧到各自辖区而不遗余力地实施该条约,表面上保住了其辖区的“常规”秩序,实则满足了列强的政治需要,维护了列强的在华利益,同时也反映了中央式微,地方权大,所以,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基础,B项正确;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始终存在,排除A项;清廷向列强宣战和东南督抚与各参战国达成和平协议,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是为了保境安民,排除C项;此时处于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督抚与各参战国达成和平协议,是为了自己利益,也满足了列强的政治需要,维护了列强的在华利益,与外交近代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C
解析:据材料“《门户开放》”可知,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门户开放是指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表明美国在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是为了维护其侵华利益,同时这一政策美化了美国的侵略实质,故选C项;八国联军的统帅是德国人,排除A项;材料未说明其他国家对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态度,该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并非有所缓解,排除D项。
1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01年《辛丑条约》特别规定‘永禁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并要求清政府将条约文本‘于中国全境渐次张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禁止中国人加入或成立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进一步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项正确:中国半殖民地秩序开始确立,与材料中的信息主旨不符,排除A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C项;帝国主义就侵华利益达成了妥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5.答案:D
解析:《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开办银行、铁矿、煤矿和纺纱厂,修铁路,满足了列强掠夺中国的目的,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化为资本输出为主,这使列强对通商口岸要求不再强烈,故选D项。八国联军侵华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排除A项;列强矛盾加剧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B项;外国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与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无关,排除C项。
16.答案:(1)示例:中国经济结构逐渐半殖民地化。两次鸦片战争后'通过签订《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清政府被迫开设一系列通商口岸'中国逐渐沦为洋货的倾销市场和列强的原材料产地。1873年、1893年中国进口商品中生产资料仅占8.1%、8.4%而消费资料均占91%以上表明中国已成为列强的产品倾销市场;此时'中国出口商品中原料占比分别为2.6%、15.6%'表明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材料供应市场。
(2)示例:查找比较1873年、1893年列强对粤的进出口额(或各国对粤贸易额在广东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数据);查找比较1873年、1893年列强来粤的船舶数量及吨位;查找比较1873年、1893年列强在粤设立的公司数量及资本额。
解析:(1)根据材料“1873—1893年中国进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进口商品(占进口总值百分比)”“出口商品(占出口总值百分比)”可知,中国经济结构逐渐半殖民地化。结合所学可知,分别从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873年、1893年中国进口商品的变化情况等方面分析说明,例如:两次鸦片战争后,通过签订《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清政府被迫开设一系列通商口岸,中国逐渐沦为洋货的倾销市场和列强的原材料产地。1873年、1893年中国进口商品中生产资料仅占8.1%、8.4%,而消费资料均占91%以上,表明中国已成为列强的产品倾销市场;此时,中国出口商品中原料占比分别为2.6%、15.6%,表明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材料供应市场。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根据所学可知,要了解1873—1893年列强在广东经济势力的消长情况,我们可以分别从1873年、1893年列强对粤的进出口额(或各国对粤贸易额在广东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数据);1873年、1893年列强来粤的船舶数量及吨位;1873 年、1893 年列强在粤设立的公司数量及资本额等方面说明。
17.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洋务运动逐步开展;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早期爱国人士、学者的探索。
特点:译作众多,种类丰富;语言通俗,便于推广;官方机构主导;学者有力推动。
(2)影响: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增长了中国人的化学知识;有利于中外学术交流研讨;促进了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化学界的地位;促进了中国出版行业的繁荣发展;推动了中国化学教育、研究的发展。
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是在19世纪中叶,那时鸦片战争刚失败”“许多民用工业品如火柴、肥皂、食品等也离不开化学”等并结合所学回答。特点,根据材料“上海江南制造总局还译出了不少专门的化工著作和其他化学著作”“我国化学家徐寿对化学知识的介绍贡献很大,他译出了好几部化学著作”等概括。
(2)从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有利于中外学术交流研讨等角度回答。
18.答案:(1)表现:垄断(控制)中国外汇交易;向清政府放贷;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命脉;发行大量货币搜刮中国财富。历史背景: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近代中国;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列强加紧侵华,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发展。
(2)贡献:巩固辛亥革命成果;积极维护金融主权;扶助民族实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投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稳定金融秩序;经办侨汇,支援抗战。
解析:(1)表现:据材料“汇丰银行一家买卖的外汇数额,经常占上海外汇市场成交总额的60%-70%”得出垄断(控制)中国外汇交易;据材料“清政府共借外债26笔,汇丰银行一家贷了17笔”得出向清政府放贷;据材料“在每一笔对华贷款中,附加苛刻的条件,借此控制中国的税收存管等命脉”得出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命脉;据材料“对外发行小额钞票,到1890年末,已达618万元”得出发行大量货币搜刮中国财富。历史背景:结合所学,汇丰银行在中国迅速扩张的国际背景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发展,列强对外扩张;国内背景是列强加紧侵华,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
(2)贡献:据材料“大力支持南京临时政府”得出巩固辛亥革命成果;据材料“与外国银行相抗衡”得出积极维护金融主权;据材料“通过贷款支持,帮助经营困难的张裕酿酒公司、无锡荣氏申新纱厂渡过难关”得出扶助民族实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据材料“斥巨资扶助铁道、公路、煤矿和水利建设”得出投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据材料“为平衡汇市共投入英镑797万磅、美元1442万元”得出稳定金融秩序;据材料“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银行积极为国纾难,每年经收侨汇占全国侨汇总数的50%以上,有力支援了前线”得出经办侨汇,支援抗战。
19.答案:(1)推动因素: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民族国家思想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西方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2)影响:唤醒着人们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认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担负起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重任;传播了近代民主思想;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促进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析:(1)因素:据材料“早在1889年,康有为率先提出建立‘新中国’,通过向巴西移民来挽救亡国灭种的危机。”可知,民族危机的加深;据材料“体现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观念在20世纪初的接替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方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据所学可知,晚清时期提出“新中国”国家观的基本是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这是因为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资产阶级既要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还想掌握政权;晚清时期各种“新中国”的提出与西方民族国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很大的关联。
(2)影响:据材料“而是从真正构成‘新中国’的各个方面着手宣传和实践,唤醒着人们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认知。”可知,唤醒着人们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认知;据材料“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担负起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重任,为建立‘新中国’不懈奋斗。”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担负起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重任;据所学可知,民国初年各种“新中国”构想依然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些不同的国家观有利于人们认同国家从而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民国时期各种“新中国”构想不仅强调民族独立而且还追求民主政治,因此这些构想的演变传播了近代民主思想;促进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专题五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5届高考历史考点剖析(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