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文明交流互鉴试题专练(含解析)--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文明交流互鉴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江苏高考·10)1956—1957年,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译著中,以社会主义国家的著作为主,但资本主义国家的著作数量增长很快。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专家的人数和比重从1961年起逐渐增加,至1966年,日本和法国的专家人数居在华外国专家前两位。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三线建设缺乏专业人才 B.科技交流摆脱冷战影响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开展
2.(2023·山东高考·10)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据图3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
图3
A.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 B.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C.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 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
3.(2023·海南高考·11)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4.(2022·河北高考·15)1956年,苏联决定扩大同美国的科学文化交流,随后放松了对科研人员国际交流的限制,开放了许多科研机构,包括宇航基地与核设施等涉及重要机密的科研场所。苏联的这一做法(  )
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旨在同美国共享最新科研成果
C.回应了马歇尔计划 D.有利于提升自身科学技术水平
5.(2022·江苏高考·16)下表反映的是1959年美苏两国依据文化交流协议,举办国家展览的情况。这表明(  )
展览国 展览地点 主要展品
美国 莫斯科 食品、服装、体育用品、书籍、音响设备
苏联 纽约 喷气式飞机、拖拉机、汽车、水力发电装置
A.美国的物质文化更具吸引力 B.美苏借助文化交流渗透冷战
C.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D.苏联的重工业实力远超美国
6.(2022·山东高考·11)图3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线示意图,两种作物是(  )
图3
A.小麦、玉米 B.玉米、水稻 C.小麦、甘蔗 D.水稻、甘蔗
7.(2022·广东高考·5)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8.(2023·辽宁高考·16)2001年,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创立国际移民对话机制,秉持“开放和自由原则”,“向所有移民利益相关者开放”,让他们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讨论,“分享特定移民问题领域的政策方针和有效做法”。该机制(  )
A.有利于国际移民问题的协调合作 B.促进了移民社会文化认同
C.促使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新趋势 D.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9.(2023·湖北高考·13)19世纪后期,从希腊神庙到拜占庭教堂的所有建筑风格,法国都有人模仿。“思想纯正”的建筑师们长期拒绝利用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等新工业材料,认为以埃菲尔为代表的这些人“不能妄称可以创造美”,尤其对1889年万国博览会之际出现的那座铁塔感到愤慨。这说明(  )
A.技术进步改变民众生活 B.工业文明孕育艺术创新
C.启蒙运动影响设计理念 D.建筑风格固守历史传统
10.(2023·海南高考·4)“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这说明(  )
A.文献转译曲解原著价值立场 B.文明交融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C.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 D.文化借鉴基于特定历史语境
11.(2022·湖北高考·6)英国公使馆1861年进驻北京后,非常重视中文学习。公使馆负责汉文处的威妥玛将自己的汉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培训译员的教材,建设汉文处图书馆,归档与总理衙门往来的一切中文资料。以上史料最适合论证(  )
A.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B.近代西方文明的兼容与创新
C.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输出 D.近代西方对华的认知与研究
12.(2021·广东高考·10)1957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新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周恩来指出:“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进来看。”由此可知,广交会的创办(  )
A.扩展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 B.强化了与苏联的经贸联系
C.突破了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 D.加速了不结盟运动的进程
13.(2024·安徽蚌埠三模·11)图2是三个地区的古文字图示。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文明发展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特征 B.三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C.三地文字发展体现同宗同源的特点 D.古代亚非文明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14.(2024·江苏南通一模·11)在中亚地区的尼萨古城曾出土了60余只公元前2世纪的象牙角杯,檐口通常雕满了各种希腊神话与生活主题的图案,杯口边缘饰有希腊式的波浪形葡萄纹和波斯式的直线连珠纹。这些角杯印证了(  )
A.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西移 B.波斯帝国推行文化包容的政策
C.罗马帝国内文化交流加强 D.希腊化时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15.(2024·广东茂名一模·12)图1所示的象钟是中世纪阿拉伯发明家加扎利撰写的《精巧机械装置的知识之书》中介绍的一种装置。此装置上的大象让人想到印度和非洲,龙让人想到中国,不死鸟让人想到古埃及。这反映了阿拉伯(  )
图1
A.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 B.建立起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C.文化具有多元融合性 D.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16.(2024·安徽黄山一模·11)阿拉伯帝国对古希腊的哲学、科学著作推崇备至。他们尤其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感兴趣,并把他们的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加以注释。这说明阿拉伯帝国(  )
A.与古希腊文明有密切交流 B.科技水平曾长期领先世界
C.延续了希腊化时代的进程 D.具有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
17.(2024·山西高三1月调研·28)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茶叶的国家。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学者将“达摩眼皮变茶树”的故事塑造成印度是茶树原产地的依据。“茶叶起源于中国”这一原本在西方已被广为接受的观点受到挑战和质疑。这反映出(  )
A.茶叶起源问题众说纷纭 B.民间传说史料价值高
C.区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D.殖民霸权的话语逻辑
18.(2024·广西柳州高中、南宁三中高三一轮联考·13)18世纪中期,法国思想家魁奈编写了《中国的专制制度》一书,他将古代中国的统治当作一切政治社会的典范,认为这是一个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法律开明、道德淳朴的国度,并据此提出了“合理专制”的概念。魁奈的观点(  )
A.为君主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B.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
C.为法国政治变革制造舆论 D.反映了东西方文化深入交流
19.(2024·天津部分区高三上期末·22)1958年,美苏两国签署了《美国和苏联在文化、技术和教育方面交流的协议》,美国声称希望美国的文化能够直接到达苏联,使得苏联人民能够从“正面”了解美国的真实情况,接受美国文化。这表明(  )
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C.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 D.和平与发展成为美苏关系主流
20.(2024·江苏南通一模·2)在成都至昆明出缅甸达印度途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许多佛教遗物。其中,在巴蜀地区的乐山、彭山一带有着东汉时期的佛教造像,印度风格较浓厚,而这些造像在当时的北方地区尚未发现。这一研究成果可以用来说明(  )
A.西南商路便利文化交流 B.文化重心转移到南方
C.佛教在东汉盛行于四川 D.北方佛教渐趋本土化
21.(2024·广东六校高三联考(四)·4)下图为唐朝海兽葡萄纹铜镜。镜背面图案由高浮雕式的若干瑞兽和葡萄枝蔓组成,瑞兽以狮子为原形,形态各异,穿梭嬉戏在葡萄藤间,充满了生气。该镜可用于佐证(  )
A.民族交融的密切 B.艺术创作的写实
C.中外交流的事实 D.开明包容的政策
22.(2024·河南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6)下图是1690—1695年间康熙青花仕女荷兰纹章瓷,口沿是典型康熙时期的仕女图,中心绘制纹章。纹章瓷最早定制者来自葡萄牙和西班牙,而整个18世纪英国的纹章瓷数量远远高于欧洲其他国家,不仅有私人定制,还有为城市公司、行会等机构定制的,涉及晋升官阶、封敕爵位、喜结连理等重要事项。这可用于说明(  )
A.外国商品在内地的流通范围扩大 B.纹章瓷是多元文明交流的见证
C.世界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清朝实行“一口通商”对外政策
23.(2024·江苏如皋高三上期中·10)下表是玉米在清代地方志中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玉米传入(  )
河南《嵩县志》 “今嵩县日用,近城者以麦粟为主;其山民玉黍为主,麦粟辅之。稻虽产,非常需也。”
广西《白山司志》 陕南“山中多包谷之家,取包谷煮酒,其糟喂猪,一户中喂猪十余口,卖之客贩,或赶赴市集。”
贵州《荔波县志》 “荔邑山多田少,惟恃此(苞谷)以度荒月。”
A.破坏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首先在北方平原地区得到推广
C.给中国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 D.反映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冲突
24.(2024·九省联考甘肃高三·6)1848年,徐继畬撰《瀛寰志略》。1866年,该书被同文馆选为教科书。十年后,郭嵩焘作为驻外使节前往欧洲,仍将《瀛寰志略》当作了解西方知识的重要参考资料。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
A.对欧外交取得突破 B.中西文化交流频繁
C.对世界的认知迟缓 D.西学研究已成潮流
25.(2024·广东百校联考高三2月联考·7)19世纪末,梁启超曾说:“欧洲近世文明兴起,路得(路德)新教之起,全欧精神为之一变。”上海维新志士宋恕认为路德“译拉丁经文为日耳曼语,以开民愚蔽,百折不回,身死无悔,而教皇之权始渐衰”。两人的言论意在(  )
A.肯定宗教改革的意义 B.抵制西方文化侵略
C.为社会改良制造舆论 D.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26.(2024·安徽蚌埠三模·5)1861年洪仁玕对到达天京的留美学生容闳提出的改良政府、改变教育、举办洋务等建议大为称赞。1863年以剿灭太平天国为己任的曾国藩委派容闳赴美采购机器,所购机器成为江南制造总局的主要设备。据此可知,容闳接触的双方(  )
A.向西方学习的成效显著 B.争购机器以获取列强支持
C.对时代主题存在着共识 D.对待西学的态度截然不同
27.(2023·北京朝阳区一模·11)李大钊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写到:“法兰西之革命,非独法兰西人心变动之表征,实十九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通心理变动之表征。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显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显兆。”“俄罗斯之精神,将表现于东西二文明之间,为二者之媒介而活动”。对上述李大钊的说法理解正确的有(  )
①俄罗斯是文化交流桥梁 ②法国革命颇具传播效应
③革命推动社会新陈代谢 ④两国革命根本属性相同
A.① B.③ C.①② D.③④
28.(2024·河北模拟·10)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接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等。吉布尼提出:“希望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长期合作,交换资料、进行交流,同中国的学者进行对双方都有益的合作。”邓小平说:“这是个好事情……三十几年还没有搞这些事,现在开始做。”吉布尼提出“长期合作”的契机是(  )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中国与苏联关系开始恶化 D.中国全方位外交的成熟
29.(2024·江苏如皋高三上调研(三)·12)从2018年起,安徽省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世界制造业大会。2022年9月,第五届世界制造业大会指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更大的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在这一关键的时刻举办本次世界制造业大会,给世界经济提供了深化交流、共谋合作的平台”。这突出表明中国(  )
A.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 B.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
C.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坚决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
30.(2023·广东佛山二模·2)南越王赵眜(公元前137年至公元前122年在位)墓中出土了丰富的考古材料。表2各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表2
材料 结论
A 出土器物上出现了“少内”“乐府”“长乐宫”等汉朝使用的官职、机构、建筑名称。 南越国处于汉中央直接管辖之内。
B 出土的圆雕玉舞人,展示了越族女子身穿汉服跳舞的形象。 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C 出土来自波斯的银盒、非洲大象牙、漆盒、熏炉和深蓝色玻璃片。 广州成为当时中外贸易的唯一中心。
D 出土汉代针刻填色的象牙卮,是我国考古首次发现的针刻线画精品。 汉代的牙雕工艺发展成熟。
31.(2023·福建宁德三模·3)《史记》称:“安息(波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北有黎轩(罗马,后称大秦)”,而《晋书》言及大秦时说:“若国有灾异,更立贤人,放其旧王,被放者亦不敢怨”。以上所述之事表明,国人(  )
A.与欧洲地区实现直接往来 B.已具备完整的世界地理知识
C.对外部世界认知不断提升 D.用天人感应说来解释新事物
32.(2024·广东茂名一模·4)新罗使用唐代年号,采用唐朝历法,汉字是官方文字,男女服装、婚丧嫁娶同汉族习俗一样。朝鲜半岛的留学生可以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及第可以做官。这说明了当时(  )
A.对外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唐朝的繁荣昌盛
C.唐文化兼具包容性和辐射力 D.中朝关系较和睦
33.(2024·广东高三2月联考·4)公元734年,日本僧人荣叡和普照来华求法,并在洛阳邀请到了唐僧道琳、印度僧人菩提迁那、占城乐师佛哲、波斯哲人李密器等人一同赴日。这可以用于印证(  )
A.洛阳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B.日本遣唐使以求法僧人为主
C.唐朝政府推动了宗教交流 D.中外交流由陆路向海路转变
34.(2024·辽宁锦州高三上期末·5)据学者统计,明清之际至清中叶以前,西方传教士与华人配合所创译的各类新名词,如果包括人名、地名、国家名称等在内,恐不下一千。其中,除人名、地名和部分宗教名词音译词占的比重较大外,学科名词则大多采用意译的办法,流传至今。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清时期(  )
A.经世致用观念促进了科技传播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华文化发展 D.东西文化的交流互鉴增强
35.(2024·陕西渭南一模·8)顺治元年,清廷仿照明制设四译馆,负责少数民族和周边属国文书的翻译事宜;康熙四十七年,清廷又在北京设立了内阁俄罗斯文馆,来为清政府培养通晓俄语的翻译人才;至雍正年间,负责培养拉丁文翻译人才的西洋馆正式成立。这些措施(  )
A.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 B.源于对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
C.反映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动 D.体现天朝上国下的文化自守
36.(2024·江西高三一轮总复习·6)1872年7月,李鸿章改轮船招商公司为轮船招商局,招商局总局设在上海,分局设在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港以及国外的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地。这一布局(  )
A.促进中体西用思想全新发展 B.成为晚清走向全球化的标志
C.凸显出通商口岸的经济价值 D.体现民族工商业现代化特征
37.(2024·江西高三一轮总复习·7)近代以来,洋布、洋火、洋油、洋灯、电厂、电灯、电报、电话、电台、电影、话剧、自来水、洋灰、洋楼等各种各样的西洋产品,逐步出现在中国的城市和乡村。这种现象的出现(  )
A.猛烈地冲击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 B.直接推动中国社会转型升级
C.大大加快了近代中国城乡的发展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8.(2024·安徽高三春季阶段检测·6)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时,《海国沿革图》各图均有古今地名对照,排序上先世界后中国;《地球正背面图》和世界各大洲分国地图排序上,先是东西两个半球图,然后是各大洲图,最后是各分国。这说明魏源(  )
A.意在“师夷长技” B.突破了传统世界观念
C.最早开眼看世界 D.世界地理知识的丰富
39.(2024·江苏常熟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14)薛福成在《筹洋刍议》中指出“昔商君之论富强也,以耕战为务。而西人之谋富强也,以工商为先,耕战植其基,工商扩其用也”。郑观应也坦言,“富出于商”,“习兵战不如习商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这些可用于说明(  )
A.早期维新派具有经济民族主义倾向
B.列强的经济侵略压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实业救国的思想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D.维新变法旨在改善中国对外交往的困境
40.(2024·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四·11)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逐步发展。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不断改革组织形式,筹备工作由原有全国外贸总公司统一组织发展至专业进出口商会具体发动。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了“省市组团,商会组馆,分类布展”基本布局。这一改革调整体现了(  )
A.中外经贸交流日渐增多 B.外贸自主权逐步下放
C.国有企业改革卓有成效 D.市场经济体系已建成
41.(2024·河南TOP二十名校高三调研·16)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多项世界性倡议,持续推进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重点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这些外交倡议和实践(  )
A.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 B.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孤立与封锁
C.使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获得了突破 D.意在构建世界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42.(2024·广东梅州一模·11)波斯帝国修建了横跨亚欧非三洲、贯通全国的驿道,最著名的是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到帝国行政中心苏萨的“御道”,沿途设置驿站。大流士铭文记载:“我占领了从波斯到下属各个地区,我是他们的统治者,他们向我缴纳贡赋”。据此可推知,波斯修建这些大通道旨在(  )
A.促进三大洲文明交流 B.强化中央对地方控制
C.推动各地区民族融合 D.实现对古驿道的扩建
43.(2024·广东梅州一模·12)下图分别是考古学家在意大利庞贝古城遗址壁画中发现的2000多年前的圆形面食“古罗马披萨”和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发现的4000年前用小米粉制作的面条。这些考古发现可用于印证(  )
A.物种交流促使饮食文化趋同 B.丝绸之路改变罗马生活方式
C.早期文明的独立性与相似性 D.罗马帝国是麦类作物原产地
44.(2024·广东六校高三联考(四)·12)有考古专家认为:秦文化中的大型陶塑艺术、石刻石雕艺术、铜车马和青铜水禽制造技术等具有明显的波斯文明和地中海文明的特征。同时还认为秦始皇帝关于帝国政体、管理国家的制度、管理国家的措施等的认识,可能受到波斯帝国制度文明的深刻影响。该考古学家的论述意在说明秦时(  )
A.经济发达成为文化交流的基础 B.东西方贸易交流十分频繁
C.东西方文化可能已有深入交流 D.丝绸之路是重要交流途径
45.(2024·广东深圳龙岗区高三上期末·12)英国人威廉·卡克斯顿1476年将印刷术传入英格兰,推动了文学、宗教、教育、史地类英语印刷品大量出版,英语逐步摆脱中古时期的口语化和地方性,成为“国王的语言”“国家语言”。据此可知,这些印刷媒介(  )
A.动摇教会在英国的统治 B.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C.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发展 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46.(2024·广东东莞高三上期末·16)东方学以近东和远东国家为研究对象,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一战前后进入黄金时期,二战后却招致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批判。1973年,第29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决定放弃这个备受争议的名字,更名为“亚洲和北非人类科学国际大会”。这反映了(  )
A.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世界大战制约学术交流
C.国际格局影响学术研究 D.冷战博弈加剧国际冲突
二、非选择题
47.(2023·江苏高考·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17—18世纪,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西方商船来到中国,以丝绸为载体的中国服饰文化逐渐被欧洲人了解。一些英国女性穿上了面料柔软舒适的刺绣服装。几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是略有规模的英国贵族豪宅中,至少有一个房间是用精美的中国丝绸墙布来装饰的。而当来自东方的纺织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时,欧洲工匠开始设计、生产带有中国元素的纺织品,在模仿中国服装款式时通常会融入西方的裁剪和缝制方法。当时有些欧洲艺术家在接触到中国纺织品后,从中汲取了灵感,开始自由表达自己的奇思异想。
——摘编自刘海翔《欧洲大地的中国风》
材料二
晚清时期,大量的舶来品进入中国,西方服饰在沿海商埠随之出现,有些中国人开始穿西服。民国政府在1912年颁布《服制条例》,规定标准礼服以西服为主,后来各地出现了不少西服店。当时的北京,虽然作为外套的西服并未得到普及,但西式衬衣、针织衫、西裤等已逐渐得到推广。社会上也有反对易服的声音,认为穿西服是“崇洋媚外”“冒充上等人”。有人在《申报》上发文反驳:“欧化逐渐东开,国人多喜穿西装,取其穿之能有活泼的气象与振作的态度,而且便捷无拖沓。”与孙中山有关的中山装,其设计受到西服的影响,但衣领等部位仍保持民族特色。
——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服饰在近代欧洲传播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背景。(8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服在近代中国传播的特点。(4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外服饰交流的意义。(4分)
48.(2023·湖北高考·19)【文明涵化与文化自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冯天瑜先生在《中国文化生成史》中指出,多极世界各具特色的文明彼此交流沟通,其间既有冲突激荡,又有吸纳融会,达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涵化”结果。今日所谓“西方文明”是多元复合物,东亚文明的持续发展也是诸文明“对话”的产物。
请以“文明涵化”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49.(2024·安徽六校高三测试二·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在19世纪初,围绕“如何解释中国,英国人该如何和中国人做生意”这一问题,英国“自由贸易派”认为:十三行不怎么热衷进口西方商品,不代表中国市场对西方商品完全不感兴趣,因为在正式贸易以外,还存在大量的走私贸易;中国人实际上是和英国人一样喜欢经商;清朝政府恐惧汉族人与外国交流,妨碍清朝人进一步接受西方产品的就是清朝官方的法令和制度;从历史上来看,沙皇俄国打通与清朝之间的贸易大门,靠的是展示武力而后谈判。所以要促使清朝改变贸易政策,最好的办法是强硬手段。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先后通过了《1974年贸易改革法》《1979年贸易协定法》《综合贸易和竞争力法》(1988年),宣布美国的贸易政策由“自由贸易”逐渐转变为“公平贸易”。这些法案赋予总统以动用各种手段来反对“非公平贸易”的权力,包括因贸易逆差问题、劳工权利问题、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原因向其他国家发起报复性贸易制裁。在具体适用层面表现为:美国指认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如何侵害本国利益,并据此附以相应“救济”措施。与此同时,当美国的贸易政策与国际法冲突时,美国政府公然声明法律冲突之下以美国国内法为准。对“公平贸易”政策的青睐逐渐超越党争,在美国高层政客中达成共识。
——摘编自朱洁《美国的“公平”贸易,真的公平吗?》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评析这一时期英国“自由贸易派”的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调整贸易政策的背景,并谈谈你对美国“公平贸易”政策的认识。(9分)
50.(2023·广东大湾区一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关于文化有如下看法:
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1858—1942)认为:“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文化最简单的部落基本上是那些与世隔绝较长时期、无法从临近部落的文化成就中获益的部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指出:“文化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独特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角度予以肯定。”
——摘编自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围绕“文化与国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51.(2024·福建名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1583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广东,开始传教。然而,中国人对基督教这个舶来品最初是不感兴趣的。为了达到传教的目的,传教士学汉语、用汉姓、穿汉服,读儒家经典,顺应中国习俗,介绍中国人所陌生的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吸引中国人。西学随之在中国传播开来。
——改编自周桂英《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冲击及其重塑》
材料二
18世纪出现了席卷欧洲的“中国热”现象。法国伏尔泰在《风俗论》(1756)中,以中国为矛攻击当时法国社会的政治和宗教制度。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大力推崇儒家的理性精神,认为中国人已经形成了建立在理性而不是神灵基础上信仰自然的宗教。中国还成为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魁奈为首的重农主义者阐发思想的参照来源。魁奈通过耶稣会士有关中国的文献了解中国。他在1758年发表的《经济表》中将中国树立为欧洲重农典范和理想社会。在讨论中国君主制时,他说:“我从有关中国的报道中得出,中国体制建立在明智和稳固不变的规律基础上,虽然帝王发号施令,但是他行为检点。”在《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1767)中,魁奈认为中国的专制不是建立在武断的奇思妙想上,而是遵照规律法则,关注的核心是人们的福祉与社会和谐。
——改编自黄丽娟《“中学西浙”——欧洲现代精神的中国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中国人对“西学”态度转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欧洲学者对“中学”的态度,分析当时“中国热”现象的背景和影响。(1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认识。(4分)
52.(2024·江西新八校高三联考(一)·20)茶叶成为世界性饮品的过程,也是茶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传播过程。(12分)
材料
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符号之一。最初茶主要在中国周边地区传播,比如朝鲜、日本。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空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各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如在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在英国形成了“下午茶”。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茶与世界”自拟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D B C A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A D C D D C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C C C C B B B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C A C A D A B A B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答案 A B C C D C
1.【答案】C【解析】据纲要上册第26课所学可知,1956—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随着中苏关系走向恶化,中国缓和与日本、欧洲的关系以引进技术专家、翻译西方著作,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故选C项;三线建设是从20世纪60年代前期到80年代,以“备战、备荒、为人民”为指导,我国在西南、西北进行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等基本建设,与材料时空不符,排除A项;“摆脱”绝对化、不合史实,此时科技交流仍受制于冷战形势,排除B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开展”在改革开放时期,排除D项。
2.【答案】A【解析】据题干图片可知,亚述宫殿门、安息宫殿门和罗马凯旋门在形制上具有相似之处,这说明人类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进而有利于促进文化艺术的融合,故选A项;题干图片仅是述及亚述、安息、罗马在拱门形制上具有相似之处,并不能据此扩大为区域文化的“统一”,排除B项;亚述、安息、罗马在拱门形制上具有相似之处,仅能够说明不同地区的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现象,并不能据此扩大为“改变了”世界文化中心的分布,排除C项;拱门形制是民族文化的表现之一,但是仅依据图片并不能得出“重塑”的结论,排除D项。
3.【答案】C【解析】据材料“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大众化商品”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全球物种交流逐渐扩大,使可可豆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可可豆的生产和加工技术不断改进,扩大了巧克力的市场供应,所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巧克力普及的根本原因,故选C项;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只是扩大了可可豆的种植范围,无法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的供应量,排除A项;欧洲商业格局的变化主要体现世界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东岸转向大西洋沿岸,材料并未具体体现可可豆种植范围的变化,排除B项;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只是强化了宗主国对殖民地的掠夺,与可可豆的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改进无关,排除D项。
4.【答案】D【解析】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关系有所缓和,且二战后,苏联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对落后,苏联之所以“放松了对科研人员国际交流的限制”,其目的是为了在“同美国的科学文化交流”中提升自身科学技术水平,故选D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苏联与美国相比,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于美国,苏联为提升自身科学技术水平加强了与美国的科学文化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苏联共享了一部分最新科研成果,这是苏联提升自身科技水平的方式,而非目的,排除B项;1948年,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作为回应,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排除C项。
5.【答案】B【解析】据上表,可知1959年美苏通过举办国家展览宣扬本国实力,美国展出苏联薄弱的民生工业产品,苏联则展出其具有优势的重工业产品,说明美苏借助文化交流渗透冷战,故选B项;美苏两国都具有优势,无法比较两者谁更具吸引力,排除A项;材料强调美苏冷战,不属于经济全球化,排除C项;美国展出了轻工业产品,苏联展出了重工业产品,两者没有对比性,排除D项。
6.【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白色箭头所代表的的农作物从西亚向东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传播,黑色箭头所代表的的农作物从南太平洋向南亚、东亚、非洲、欧洲等地传播,所以两种作物是小麦(西亚)、甘蔗(南太平洋新几内亚群岛),故选C项;玉米原产于美洲,图中美洲是传入地,排除A项;玉米原产于美洲,水稻原产于中国,图中美洲、中国是传入地,排除B项;水稻原产于中国,图中中国是传入地,排除D项。
7.【答案】A【解析】清代出口瓷器众多,“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的现象,这说明当时广州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A项正确;明朝中叶以后,制瓷业等手工业领域,私营手工业已超过官营手工业,且官营手工作坊的产品是不进入市场流通的,排除B项;“在中国颇受欢迎”的说法范围扩大了,排除C项;清代仍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D项。
8.【答案】A【解析】据材料“开放和自由原则”“向……开放”可知,联合国创立国际移民对话机制,秉持“开放和自由原则”,向所有移民利益相关者开放,有利于国际移民问题的协调合作,故选A项;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与材料国际移民对话机制无关,排除B项;全球劳动力流动指世界人口的迁移,强调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变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表现为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这是国家层面的经济合作,与移民对话机制无关,排除D项。
9.【答案】B【解析】由材料“19世纪后期”“利用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等新工业材料”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以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等新工业材料为代表的建筑物发展起来,尽管遭到部分建筑师的反对,但工业文明已经孕育出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建筑风格,与民众的生活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强调理性,材料内容与启蒙运动无关,排除C项;埃菲尔铁塔代表工业文明时代的艺术创新,且材料中只是部分建筑师思想的保守性,不能推知建筑风格固守历史传统,逻辑推理错误,排除D项。
10.【答案】D【解析】据材料“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可知欧洲学者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时,同时将一部分欧洲表述习惯融入其中,以便于欧洲人的理解和传播,这说明当时欧洲学者对中华文化的借鉴是建立在当时欧洲特定的历史语境之下,故选D项;欧洲学者只是将一些特定专有名词替换成欧洲人便于理解的语言情境,并不会影响原著的价值立场,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欧洲学者对中华文化的借鉴,并未体现欧洲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文明交融”的说法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未明确说明欧洲学者用拉丁语为《论语》作注,是为了学校的文化教育,排除C项。
11.【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英国公使馆重视学习中文,建设汉文处图书馆,研究汉学,即近代西方对华的认知与研究,故选D项;交流是就彼此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相互沟通,而材料强调英国公使馆重视学习中文,未体现中国学习英国,排除A项;创新指创造新的东西,材料仅是英国公使馆学习、研究中国的情况,排除B项;“学习中文”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概念,排除C项。
12.【答案】A【解析】据材料“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进来看”可知广交会的创办有利于进一步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扩展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故选A项;建国初苏联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不需要再通过建立广交会强化与苏联的经贸联系,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突破了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并且“突破了”表述绝对,排除C项;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1992年才成为其观察员国,时间不符,排除D项。
13.【答案】A【解析】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古代埃及的文字和商代甲骨文都属于象形文字,这体现了文明发展的统一性特征,但三个地方的文明本身又是各具特色的,这体现出文明的多样性,所以上述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文明发展具有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特征,故选A项;文字形成和发展的早期,三个文明之间尚未有直接的交流,更谈不上比较频繁的交流,排除B项;三个地区的文字是各自独立发明的,不具有同宗同源的特点,排除C项;题干所述只有关于亚非地区的文字,并未将之与其他地区作比较,不能据此得出古代亚非文明已走在了世界前列的结论,排除D项。
14.【答案】D【解析】中亚地区的尼萨古城曾出土的60余只公元前2世纪的象牙角杯,上面的图案具有古希腊和古代中亚、西亚地区的纹饰特征,这印证出古代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推广了希腊文化,促进了希腊文化和西亚、中亚地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选D项;单凭尼萨古城出土的象牙角杯上面的纹饰具有希腊特征,不能得出希腊文化中心逐渐西移的结论,因为逐渐西移是一个过程,而题干所述是一个时间点,排除A项;波斯帝国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晚期被亚历山大帝国所灭,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罗马帝国存在于公元前27年—4世纪末,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
15.【答案】C【解析】据材料象钟是“中世纪阿拉伯发明家……介绍的一种装置”“大象让人想到印度和非洲”可知,象钟有融合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非洲文化的倾向,故选C项;“领先于世界”不合题意,与材料提及象钟融合不同文化相悖,排除A项;“建立起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不合题意,仅从象钟无法知晓阿拉伯帝国的疆域,排除B项;“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不合题意,象钟未见西方文化的特色,排除D项。
16.【答案】D【解析】据材料“对古希腊的哲学、科学著作推崇备至”“尤其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感兴趣”“翻译成阿拉伯语、加以注释”等并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体现其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故选D项;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元7世纪,古希腊文明存续时间是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146年,二者不可能有“密切交流”,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阿拉伯帝国对于古希腊文化的吸收,并没有涉及阿拉伯帝国的科技成就及水平,无法判断其科技水平是否长期领先世界,排除B项;希腊化时代指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的大约300年,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元7世纪,无法“延续了”希腊化时代的进程,排除C项。
17.【答案】D【解析】材料中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学者将“达摩眼皮变茶树”的故事塑造成印度是茶树原产地的依据,这种行为反映出试图利用自身的霸权地位来改写历史,以符合他们的利益,即殖民霸权的话语逻辑,故选D项;众说纷纭,意思是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材料并未展示出关于茶叶起源的多方面观点,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西方学者的观点,并非民间传说,“史料价值高”更没有依据,排除B项;材料揭示的是“茶叶起源于中国”受到挑战和质疑,与区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不相关,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
18.【答案】C【解析】据材料“法国思想家魁奈……提出了‘合理专制’的概念”可知,魁奈在《中国的专制制度》一书中描绘了中国专制制度的合理性,且强调“合理专制”的概念,侧面体现了其对法国专制统治的不满,主张改革法国的政治制度,这有助于为法国政治变革制造舆论,故选C项;魁奈提出了“合理专制”的概念,表明其认为法国的专制不尽合理,因此其反对法国的君主专制,并非为君主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排除A项;宗教改革之后法国民族国家逐步发展,如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等,且材料仅体现魁奈反对法国君主专制,并未体现其对民族国家发展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对法国的影响,并未说明法国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且魁奈对中国君主专制认识较为偏颇,无法体现“深入交流”,排除D项。
19.【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末是美苏冷战和美苏争霸时期,但这一时期美苏两国却签署了交流协议,这反映出这一时期美苏两国交流与对抗共存,故选C项;“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表述不符合史实,美国这一调整的主旨不是缓和与苏联的关系,而是想通过文化交流手段和平演变苏联,排除A项;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且材料没有提及经济全球化问题,排除B项;竞争是20世纪50年代末美苏关系的主流,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20.【答案】A【解析】据材料“在成都至昆明出缅甸达印度途中”并结合所学可知,此路线是西南丝绸之路;再据材料“有着东汉时期的佛教造像,印度风格较浓厚”,可得商路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故选A项;文化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以后,此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四川部分地区出现佛教遗物,不能据此得出佛教盛行于四川,此项以偏概全,排除C项;材料提及的是佛教在西南地区(南方)的传播概况,且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主要是在唐朝时期完成的,排除D项。
21.【答案】C【解析】葡萄来源于西域,狮子来源于非洲,唐代的铜镜中有这两种纹饰,可以佐证当时中外交流的事实,故选C项;由于葡萄和狮子都来自国外,所以其纹饰出现在唐代的铜镜中不能体现当时民族交融的密切,排除A项;狮子和葡萄的纹饰出现在铜镜中是作为装饰的,由“瑞兽以狮子为原形”可得,这是艺术加工,而不属于艺术写实,排除B项;开放包容的政策是中外交流得以出现的前提条件,但这与题目主旨不具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
22.【答案】B【解析】据材料“仕女图......封敕爵位......喜结连理”可知,纹章瓷是明清时期中国外销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品种,通过纹章瓷的研究可以窥探17—18世纪英国等欧洲国家的社会风貌,因此,可说明该纹章瓷是多元文明交流的见证,故选B项;材料所述为中国瓷器外销欧洲,而非外国商品在内地的流通范围扩大,排除A项;据材料“1690—1695年间康熙......定制”可知,清朝外贸中瓷器的造型,主要来自于欧洲国家的定制,世界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1757年,乾隆降旨开始限定广州一口通商,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23.【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河南嵩县山民以使用玉米为主,广西陕南多种玉米,用其酿酒和喂猪,卖给商贩或集市上,贵州荔邑则在饥荒时以玉米充饥,这说明玉米作为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故选C项;玉米的种植,丰富了中国传统的种植结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体现,排除A项;结合史实可知玉米最早在山地种植,排除B项;材料强调来自美洲的玉米传入中国的情况,并无“冲突”的信息,排除D项。
24.【答案】C【解析】1848年,徐继畬撰《瀛寰志略》,是介绍西方的一部著作,但是在二三十年之后,它被选为同文馆教科书和驻外使节了解西方知识的重要参考资料,说明当时国人对世界的认知迟缓,二三十年都未发生实质性变化,故选C项;题干所述是《瀛寰志略》对中国的影响,而不是讲中国对欧外交的发展,二者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A项;题干所述是一部开眼看世界时撰写的书籍,在二三十年后才具有较大影响,恰恰说明中西文化交流并不频繁,排除B项;《瀛寰志略》在二三十年后依然具有影响,说明当时对西学的研究很少,尚未形成潮流,排除D项。
25.【答案】C【解析】据材料“全欧精神为之一变”“译拉丁经文为日耳曼语……而教皇之权始渐衰”可知,梁启超和宋恕都高度肯定路德的作用,且重点强调其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用。结合所学维新变法的相关知识可知,两人都是维新志士,都主张变法,对路德的宣传有助于为社会改良制造舆论,故选C项;两人都肯定了宗教改革的意义,但这是表现,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为社会改良制造舆论,排除A项;两人对宗教改革表示了肯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接受了西方文化,并非抵制,排除B项;梁启超和宋恕是维新志士,并非革命派,排除D项。
26.【答案】C【解析】据材料“举办洋务等建议大为称赞”、“曾国藩委派容闳赴美采购机器”可知,不管是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仁玕还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曾国藩,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推动中国近代化,据此可知,洪仁玕和曾国藩对时代主题存在着共识,故选C项;洪仁玕只是赞成容闳的建议,但并未采取学习西方的实践活动,因此不能得出“向西方学习的成效显著”的结论,排除A项;洪仁玕并没有争购机器,曾国藩购买机器的目的是为了兴办洋务,巩固清王朝统治,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曾国藩和洪仁玕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排除D项。
27.【答案】B【解析】“俄罗斯之精神……东西二文明之间,为二者之媒介而活动”,查阅原文可知,李大钊认为俄罗斯精神受到东西文明的影响,而非指俄罗斯是东西文明的交流桥梁,故①错误;“法兰西之革命……实则十九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表征”强调法兰西革命反映十九世纪人类的普遍追求,而非指法国革命具有传播效应,故②错误;李大钊认为,“法兰西”和“俄罗斯”的“革命”分别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征兆,是社会变动的反映,故③正确;法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俄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两者根本属性不同,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28.【答案】B【解析】据材料“1979年11月26日”“同中国的学者进行对双方都有益的合作”及所学可知,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这是材料所述“契机”出现的原因,故选B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中苏关系开始恶化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排除C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时间不符,排除D项。
29.【答案】B【解析】据材料“安徽省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世界制造业大会”、“给世界经济提供了深化交流、共谋合作的平台”并结合所学可知,在世界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而中国成功举办了多届世界制造业大会,倡导国际合作与交流,表明中国在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故选B项;材料强调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没有涉及国际政治新秩序,排除A项;完善国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相关,排除C项;西方国家对华贸易战不得人心,中方坚决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与材料主旨“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符合,排除D项。
30.【答案】B【解析】据材料“展示了越族女子身穿汉服跳舞的形象”可知当时越族与中原地区存在文化交流,使越族女子可以穿着汉服跳舞,故选B项;南越国在汉武帝之前是独立的地方割据政权,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对岭南地区设置郡县管辖,排除A项;材料只能说明当时广州对外贸易比较发达,并不能代表对外贸易地位的唯一性,排除C项;“首次发现”说明当时的牙雕工艺作品缺乏前后的对比性,无法体现“发展成熟”的特点,排除D项。
31.【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波斯帝国早已被亚历山大所灭,且在地理位置上罗马应该在波斯以西,据材料“安息、波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北有黎轩(罗马,后称大秦)”可知,西汉时期,对于大秦的记载局限在地理位置方面,且存在错误,据材料“若国有灾异,更立贤人,放其旧王,被放者亦不敢怨”可知,唐代所做《晋书》对大秦的认识已经扩大到政治制度方面,说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在不断提升,故选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汉朝和罗马之间缺乏官方的直接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之间存在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地理学方面的新知识传入中国,推动了国人对世界地理知识的认识,如利玛窦和李之藻合作绘制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向中国人展现了世界的全貌,新航路开辟之前,国人尚不具备“完整”的世界地理知识,排除B项;天人感应学说指的是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即人与自然万物同类相通、相互感应,材料涉及罗马的地理位置和罗马的政治制度,与天人感应学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32.【答案】C【解析】据材料“新罗使用唐代年号……同汉族一样”可知,新罗文化深受唐文化影响,这说明唐文化具有辐射力;据材料“朝鲜半岛的留学生……及第可以做官”可知,唐朝允许朝鲜半岛的留学生参加科举考试并做官,这说明唐文化具有包容性,故选C项;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没有与之前的朝代对比,不能得出“对外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结论,排除A项;唐朝的繁荣昌盛具有多方面表现,如,经济发达,政治开明,文化繁荣,对外交流频繁等,仅通过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唐朝的繁荣昌盛”,排除B项;新罗文化受唐文化影响,唐朝允许朝鲜半岛留学生参加科举考试并做官,这些都属于文化交流的表现,材料没有中国和朝鲜半岛关系的相关描述,“中朝关系较和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33.【答案】A【解析】据题干可知,日本僧人荣叡和普照在洛阳邀请到了唐僧道琳、印度僧人菩提迁那、占城乐师佛哲、波斯哲人李密器等人,说明在洛阳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精英,据此可知,该史实可以印证当时的洛阳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故选A项;题干仅是述及“日本僧人荣叡和普照来华求法”,并没有述及其他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并且,日本遣唐使以学习政治制度为主,而不是“求法”,排除B项;题干虽然述及了诸多世界文化精英,但是并没有述及唐朝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排除C项;题干述及的是中国与日本的交流,并没有述及与其他国家的交流途径,排除D项。
34.【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与国人合作创译的各类新名词至今仍在流传,表明中华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故选C项;“科技传播”不合题意,与材料提及的是“各类新名词”相悖,排除A项;“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为隆庆开关(1567—1644年),排除B项;“交流互鉴”不合题意,与材料仅提及西学东渐相悖,排除D项。
35.【答案】A【解析】据材料“清廷仿照明制设四译馆……在北京设立了内阁俄罗斯文馆”“培养拉丁文翻译人才的西洋馆正式成立”可知,清朝统治者,从设四译馆、内阁俄罗斯文馆,再到西洋馆,说明中国对外学习的程度不断深入,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故选A项;清政府设立四译馆、内阁俄罗斯文馆、西洋馆,其目的是维护其封建统治,排除B项;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于乾隆时期,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外学习,而非文化自守,排除D项。
36.【答案】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选必二第8课所学近代中国商业经营形式可知,轮船招商局采用股份制形式,总部位于上海,分局设于国内天津、国外横滨等地,反映了轮船招商局顺应了西方经济近代化的趋势,故选D项;“全新发展”不合史实,轮船招商局实施官督商办,仍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排除A项;“走向全球化”不合题意,与轮船招商局的地区布局位于亚洲相悖,排除B项;“通商口岸的经济价值”不合题意,与轮船招商局进行地区布局相悖,排除C项。
37.【答案】A【解析】材料提及近代以来,洋布、电厂、自来水等西洋产品传入中国,不仅瓦解了自然经济,而且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传统社会造成强大的冲击,故选A项;西洋产品传入中国,会瓦解中国自然经济,推动中国社会转型,但不会使中国社会直接升级,排除B项;“大大加快了”不合史实,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内地农村发展缓慢,排除C项;“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辛亥革命后,排除D项。
38.【答案】B【解析】据材料“排序上先世界后中国”、“东西两个半球图……最后是各分国”可知,魏源的《海国沿革图》排序上先世界后中国, 《地球正背面图》和世界各大洲分国地图排序上,先是东西两个半球图,然后是各大洲图,最后是各分国,这种排序符合世界地图的排序逻辑,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说明当时魏源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以中国为世界中心的观念,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魏源的世界观念,没有关于西方技术的相关描述,不能得出其“意在‘师夷长技’”,排除A项;最早开眼看世界的是林则徐,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魏源对世界地图的排序原则,仅通过材料信息并不能判断出魏源世界地理知识丰富,排除D项。
39.【答案】A【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郑观应等人强调发展工商业对国家富强的重要性,提出商战主张,可用于说明早期维新派意识到发展实业对救亡图存的重要作用,具有经济民族主义的倾向,A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列强经济侵略压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B项;仅郑观应等少数人重视工商业,不能说明实业救国的思想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排除C项;维新变法旨在改善中国对外交往的困境与“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等不符,排除D项。
40.【答案】B【解析】据题干可知,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外贸的发展,以“广交会”为代表的商品交易会的筹办权逐步由统一管理到专业分工筹办,反映出国家通过在外贸领域实行自主权下放,调动经营积极性,故选B项;中外经贸交流日渐增多是题干所述调整的重要因素,但是它并不能直接推动改革,排除A项;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述及增加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与“对外贸易”无关,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成是在21世纪初,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D项。
41.【答案】A【解析】据材料“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多项世界性倡议”“持续......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体现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故选A项;新中国成立之初与苏联等国建交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孤立与封锁,排除B项;20世纪60年代中期与法国等国家建交使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获得了突破,排除C项;世界“均衡发展”说法错误,排除D项。
42.【答案】B【解析】据题干“我占领了从波斯到下属各个地区”“我是他们的统治者”“他们向我缴纳贡赋”可知波斯帝国所修建的驿道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选B项;波斯帝国所修建的驿道能够促进三大洲文明交流,但是题干“我是他们的统治者”“他们向我缴纳贡赋”强调的是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促进三大洲的文明交流”,排除A项;波斯帝国所修建的驿道也能够推动各地区民族融合,但是这并不是其“目的”,排除C项;题干仅是述及“波斯帝国修建了横跨亚欧非三洲、贯通全国的驿道”,并没有述及“扩建”之意,排除D项。
43.【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古罗马和古中国都出现了“面条”,但两者的食材、制作工序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反映了古代罗马、古代中国等早期文明有独立性、相似性,故选C项;“趋同”不合史实、题意,“古罗马披萨”是圆形面食,上面还有石榴、椰枣等水果和香料,而喇家遗址的面条是用小米粉制作的,排除A项;“改变”不合逻辑、史实,应为“影响”,排除B项;“麦类作物原产地”在西亚,排除D项。
44.【答案】C【解析】据材料“具有明显的波斯文明和地中海文明的特征”可知该考古学家认为中国秦代的手工业制造技术和国家管理制度均具有波斯色彩,说明当时中国与西方之间可能存在比较密切的联系,故选C项;材料并未就中国秦朝与波斯帝国的经济发展程度进行对比,无法体现“经济发达”的信息,排除A项;当时东西方贸易发展大多是民间贸易往来,材料中的手工业技术和国家管理制度均代表官方立场,而且当时二者相距遥远,交通条件有限,“频繁”的说法不成立,排除B项;丝绸之路开通于汉代,排除D项。
45.【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印刷术的传入推动了英国文学、宗教、教育、史地类英语印刷品大量出版,使得英语逐渐突破口语化和地方性的语言,受众日增,成为了“国王的语言”“国家语言”,这有利于培育英国民族认同感,从而有利于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故选D项;动摇教会在英国的统治是在英国宗教改革后,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至尊法案》规定英王是英国教会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同时保留天主教的基本教义和仪式,也就意味着王权高于教权,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力量和尊严等,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640年,与材料时间“1476年”不符合,“发展”说法错误,排除C项。
46.【答案】C【解析】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二战前,东方学以近东和远东国家为研究对象,主导国家是欧洲,二战后,美苏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进入冷战时期,国际格局也发生变化,美苏冷战的发展,亚非拉民族解放浪潮的高涨,新兴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及马克思主义影响力的扩大,主导国家由欧洲到苏美,所以,东方学招致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批判,最终更名为“亚洲和北非人类科学国际大会”,这反映了国际格局影响学术研究,故选C项;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变化发生在二战后,且材料主旨是学术研究不是学术交流,排除B项;材料是冷战博弈等因素影响学术研究,不是国际冲突,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47.【答案】(16分)
(1)基本情况:中国服饰文化以丝绸为载体;中国服饰在欧洲市场大受欢迎;中西服装元素不断融合;中国服饰风格对欧洲艺术产生影响。
背景:新航路开辟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扩展,东西方之间联系加强;“中学西渐”出现,西方对中华文化倍加推崇;中国丝织业繁荣,手工业出现不同程度的进步。
(2)特点:与西方侵略伴随而来;得到民国政府法令形式认可、推广;推广过程中亦存在反对呼声;普及程度不高;使中国服饰受到外来影响。
(3)意义:服饰交流具有双向性和流动性,促使服饰设计更新与发展,推动服饰文化发展多元化;服饰是文明的重要承载,服饰交流利于促进各地区文化互学互鉴;特殊时期的服饰改革具有政治性意义。(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1)第一小问基本情况,由材料一“以丝绸为载体的中国服饰文化”可得,中国服饰文化以丝绸为载体;由材料一“来自东方的纺织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可得,中国服饰在欧洲市场大受欢迎;由材料一“模仿中国服装款式时通常会融入西方的裁剪和缝制方法”可得,中西服装元素不断融合;由材料一“欧洲工匠开始设计、生产带有中国元素的纺织品”、“欧洲艺术家在接触到中国纺织品后,从中汲取了灵感”可得,中国服饰风格对欧洲艺术产生影响。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材料一中的时间“17—18世纪”和“西方商船来到中国”、“海上贸易的发展”可得,新航路开辟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扩展,东西方之间联系加强;结合古代中国文化西传的相关史实可得,“中学西渐”出现,西方对中华文化倍加推崇;结合西传的丝绸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史实可得,中国丝织业繁荣,手工业出现不同程度的进步。
(2)由材料二“大量的舶来品进入中国,西方服饰在沿海商埠随之出现”可得,与西方侵略伴随而来;由材料二“民国政府在1912年颁布《服制条例》”、“规定标准礼服以西服为主”可得,得到民国政府法令形式认可、推广;由材料二“也有反对易服的声音”可得,推广过程中亦存在反对呼声;由材料二“作为外套的西服并未得到普及”可得,普及程度不高;由材料二“与孙中山有关的中山装,其设计受到西服的影响”可得,使中国服饰受到外来影响。
(3)由材料一可知,中国的丝绸传入欧洲,使得欧洲的服饰具有了中国特色,而材料二提到西装传入中国后,使得中国的服装也深受其影响,所以可以得出服饰交流具有双向性和流动性,促使服饰设计更新与发展,推动服饰文化发展多元化;由于服饰背后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服饰的交流就是文化的交流,所以服饰是文明的重要承载,服饰交流利于促进各地区文化互学互鉴;结合中国辛亥革命后中山装的出现与革命派的主张有关联的史实可得,特殊时期的服饰改革具有政治性意义。
48.【答案】(12分)
论题:世界文明在“涵化”中发展论述
世界文明是多姿多彩的,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发展。中华文明吸收了不少外来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如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完成本土化,宋明时期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深刻影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传统科技的继续发展。以基督教文明为核心的西方文明,吸收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近代文明的到来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美国作为典型的移民社会,在消灭印第安人,阻碍印第安文化发展的同时,吸收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
综上,世界文明是多元的,只有在广泛接触、交流碰撞中才成促进世界文明的整体发展。
【解析】
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既有冲突激荡,又有吸纳融会,达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涵化结果”得出论题:世界文明在“涵化”中发展论述。其次,根据材料信息结合古今中外文化吸收融合、交流发展的史实阐述分析,如世界文明是多姿多彩的,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发展。中华文明吸收了不少外来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如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完成本土化,宋明时期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深刻影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传统科技的继续发展。以基督教文明为;核心的西方文明,吸收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近代文明的到来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美国作为典型的移民社会,在消灭印第安人,阻碍印第安文化发展的同时,吸收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进而得出结论:世界文明是多元的,只有在广泛接触、交流碰撞中才成促进世界文明的整体发展。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
49.【答案】(15分)
(1)评析:英国“自由贸易派”观点是在工业革命背景下,受“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不满足于独占中国进口贸易市场,更希望对华倾销本国工业品;并且他们认为中国市场是有潜力接收这些商品的,但需要像俄国那样通过战争逼迫中国打开贸易大门。受“自由贸易派”观点影响,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自由贸易派”观点从英国国家利益出发,主张对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实质上是主张对华的经济侵略。(6分)
(2)背景:经济全球化加快;苏联、西欧、日本的经济竞争力增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国贸易逆差问题凸显,美国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及其长期持续;国际法对美国经济霸权主义行径的束缚增多。(6分,答出三点即可)
认识:美国“公平贸易”政策是不公平的;体现了美国本国的利益至上,其目的是维持美国的经济优势和竞争力;其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良性发展。(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1)据材料一“在19世纪初”并结合所学知识,此时英国基本上要完成工业革命了,指出英国“自由贸易派”观点产生的背景,可得:是在工业革命背景下,受“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不满足于独占中国进口贸易市场,更希望对华倾销本国工业品;据材料一“中国人实际上是和英国人一样喜欢经商”、“沙皇俄国打通与清朝之间的贸易大门,靠的是展示武力而后谈判”,可得认为中国市场是有潜力接收这些商品的,但需要像俄国那样通过战争逼迫中国打开贸易大门;据材料一“所以要促使清朝改变贸易政策,最好的办法是强硬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据材料一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把握到英国“自由贸易派”观点的实质,可得“自由贸易派”观点从英国国家利益出发,主张对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实质上是主张对华的经济侵略。
(2)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并结合所学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国内、国际大事件,把握到以下方面:经济全球化加快;苏联、西欧、日本的经济竞争力增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国贸易逆差问题凸显,美国经济“滞胀”;再据材料二“当美国的贸易政策与国际法冲突时”并结合所学,可得国际法对美国经济霸权主义行径的束缚增多。第二小问认识,据材料二信息“宣布美国的贸易政策由‘自由贸易’逐渐转变为‘公平贸易’”、“向其他国家发起报复性贸易制裁”、“美国政府公然声明法律冲突之下以美国国内法为准”并结合所学知识,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从美国“公平贸易”政策是不公平的、美国“公平贸易”政策目的是维持美国的经济优势和竞争力、美国“公平贸易”政策的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等方面思考和作答。
50.【答案】(12分)
示例1:
论题: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对文化多样性具有促进和破坏的双重影响。(2分)
阐述: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交流。中古时期,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兴起,阿拉伯人将古代埃及、西亚、古希腊、罗马以及古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日本、朝鲜学习中国文化,将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儒学、佛教等引入国内,丰富了本土的文化。
在全球化浪潮下,文化交流的速度与范围大为提升,同时文化多样性面临诸多挑战。如近代欧洲的殖民侵略,殖民国家往往通过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达到殖民目的,给世界被殖民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8分)
结论: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汲取其他先进文明的营养,但也应注重保护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特性,尊重文化差异,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2分)
示例2:
论题:时代变化引发人们对国家间文化交流与文化多样性的深层思考。(2分)
阐述:过去,部分西方历史学者认为美洲印第安文化长久孤立于美洲大陆而失去与其他文明交流的机会,导致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印第安人遭到了大规模屠杀,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该观点站在西方文化优越论的基础上,为西方文化的强势输出进行辩护。
步入21世纪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文化交流的速度与范围大为提升,文化多样性面临诸多挑战,如世界文化同质化、发达国家文化侵略等问题,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识到尊重文化多样性、保存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意义,因此积极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等项目。西方中心论所代表的旧的国家间文化交流的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判,这有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良性发展。(8分)
结论:历史告诉我们,我们应秉持唯物史观来认识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积极汲取其他先进文明的营养,也应注重保护自身文化特性,尊重文化差异。(2分)
其他论题如“国家应当重视文化的创新与传承”等酌情得分。
(论题需同时涉及两方面:1、文化的“交流、多样性、独特性”三项中的某一项或几项;2、文化与国家间关系。论题部分2分,只涉及一个方面只能得1分。阐述部分需至少两组史论结合。史实正确合理,论述得当,每组论述4分,不得超过8分。结论部分2分,只简单重复论题得1分。且本题总得分不得超过12分。)
【解析】
首先,要阅读材料和设问,自拟论题。阅读材料可以得出,第一段材料认为文化要发展需要对外交流,不交流对文化发展极为不利;第二段材料认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也就是世界或者地区文化具有多样性。拟定论题需要符合两段材料中的观点,即文化的交流、独特性或者多样性,也要兼顾到设问,围绕“文化与国家”这一主题,所以综合考虑可以拟定的论题如,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对文化多样性具有促进和破坏的双重影响;时代变化引发人们对国家间文化交流与文化多样性的深层思考;国家应当重视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国家要注意文化的交流与创新;等等。然后,结合所学世界文化交流与国家文化的发展传承等知识进行阐述,要注意尽可能选择古代、近代或者现代的两个阶段或者两个不同的国家之间文化交流与传承发展等史实来说明和阐释自己的论题,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达流畅。最后,总结陈词,说明自己阐述观点的正确性,或者升华(或者深化)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不要重复论题中的表达即可。
51.【答案】(24分)
(1)西方传教士的媒介作用;传教士本土化的传教策略;西方科技的进步激发了中国人的兴趣;中国学者会通中西的文化实践;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兴起。(任答三点即得6分)
(2)态度:赞誉中国文化;认为中国文化注重理性、规律、法则、和谐。(2分)
背景: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交流日益增多;西方传教士翻译中国儒家经典的桥梁作用;西方启蒙思想家寻求反封建神权、建立世俗君主制的思想武器;明清中国的综合国力依然居于世界前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6分)
影响:中国文化为启蒙思想家提供了思想借鉴;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内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6分)
(3)东西方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不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世界文明的发展;文明间要互鉴、包容、开放。(4分)
【解析】
(1)据材料一“1583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开始传教”可知西方传教士的媒介作用;据材料一“为了达到传教的目的,传教士学汉语、用汉姓、穿汉服……顺应中国习俗”可知传教士本土化的传教策略;据材料一“介绍中国人所陌生的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吸引中国人”可知西方科技的进步激发了中国人的兴趣;结合所学(明清时期的科技代表人物)可知中国学者会通中西的文化实践;结合所学(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可知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兴起。
(2)第一小问态度,据材料二“18世纪出现了席卷欧洲的‘中国热’现象”“大力推崇儒家的理性精神”“中国还成为……魁奈为首的重农主义者阐发思想的参照来源”“遵照规律法则,关注的核心是人们的福祉与社会和谐”等内容可知赞誉中国文化以及认为中国文化注重理性、规律、法则、和谐。第二小问背景,据材料一“1583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广东,开始传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交流日益增多;据材料一“传教士……读儒家经典”及所学可知可知西方传教士翻译中国儒家经典的桥梁作用;据材料二“法国伏尔泰……以中国为矛攻击当时法国社会的政治和宗教制度”可知西方启蒙思想家寻求反封建神权、建立世俗君主制的思想武器;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中国的综合国力依然居于世界前列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三小问影响,据材料二“大力推崇儒家的理性精神”“认为中国人已经形成了建立在理性而不是神基础上信仰自然的宗教”可知中国文化为启蒙思想家提供了思想借鉴;据材料二“18世纪出现了席卷欧洲的‘中国热’现象”可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内涵;据材料二“以中国为矛攻击当时法国社会的政治和宗教制度”“遵照规律法则,关注的核心是人们的福祉与社会和谐”可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3)结合所学可知东西方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不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以及文明间要互鉴、包容、开放。
52.【答案】(12分)
示例:
论点:海上茶路与茶叶的传播
阐释:中国茶叶海上向外传播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在这个长期过程中,中国茶传播到世界各地多为商业行为,而海上茶路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其向东由海路传播至朝鲜和日本;向南传至中南半岛,是以明朝郑和下西洋为肇始,开辟了与亚、非、欧、美各国的海上茶叶贸易之路,使华茶能够在世界诸国得到广泛的传播。中国茶叶在向世界传播的同时,也传播了种茶和制茶技术,促进了各地茶文化的发展。早期茶叶的外销,茶叶像是中华文化的代表,茶叶的传播也是一种文化交流。茶叶贸易开展后,对世界许多国家地区产生了影响,就如同丝绸、瓷器一样,茶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作用。
【解析】
首先确定论题,据材料茶叶的传播路径和题干要求,可拟定论点为海上茶路与茶叶的传播。然后进行阐释,阐释可从海上茶路的传播时间、传播路径、传播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从海上茶叶的传播时间和路径来说,据材料“最初茶主要在中国周边地区传播……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结合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知识可知,中国茶叶海上向外传播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在这个长期过程中,中国茶传播到世界各地多为商业行为,而海上茶路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其向东由海路传播至朝鲜和日本,向南传至中南半岛,是以明朝郑和下西洋为始,开辟了与亚、非、欧美各国的海上茶叶贸易之路,使华茶能够在世界诸国得到广泛的传播;从传播的影响来说,据材料“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茶叶在向世界传播的同时,也传播了种茶和制茶技术,促进了各地茶文化的发展。早期茶叶的外销,茶叶像是中华文化的代表,茶叶的传播也是一种文化交流。茶叶贸易开展后,对世界许多国家地区产生了影响,就如同丝绸、瓷器一样,茶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作用。
第1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文明交流互鉴试题专练(含解析)--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