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从法拉第发现电到爱迪生对电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19世纪中叶,还不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材料表明( )
A.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变长 B.电力技术发展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
C.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D.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生产的直接推动
2.19世纪中后期,美国、德国等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后,纷纷加入国际竞争,打破了英国一国独大的局面。这表明该时期( )
A.全球贸易发展迅速 B.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C.欧洲丧失优势地位 D.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3.在法国、德国工业革命中,政府提倡和奖励科技发明,有计划地派遣技术人员去国外考察,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政府还重视科研和教育工作,促进了科技的繁荣、新发明的推广和应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反映了促进法、德工业革命开展的重要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动 B.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C.工人运动的发展 D.现代工厂制度建立
4.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比如:今年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雾霾天等,这些现象告诉我们( )
A.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B.减少机器使用控制污染
C.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5%;1900年英国初等学校在校生比1870年增加了五倍:1903年,法国已婚男子和女子的文盲数量分别降至424%和6.3%,这主要是由于( )
A.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B.人口快速增长
C.工业化的推动 D.人口素质提高
6.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
A.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欧洲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
7.1750年以后,人口开始稳步地增长,欧洲人口在1750年时有1.4亿,到1800年时达到1.88亿,1850年时达到2.66亿,几乎每半个世纪增加40%。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开放移民政策 B.工业革命的促进
C.贩卖黑人奴隶 D.城市化迅速发展
8.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飞速发展。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然而,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 B.工业革命为人们提供了便利
C.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D.工业革命带来贫富分化加剧
9.时钟严苛的约束、决定速度的机器,不同流程之间复杂且定时的互动;对生活的度量单位不再是季节,甚至也不再是星期或日子,而变成了分钟。上述状况出现主要是由于( )
A.珍妮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改良 C.工业化的推进 D.铁路时代来临
10.1760—1851年,英国10万人以上的城市从1个增加到7个,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曼彻斯特人口从3万增到35万之多。这表明工业革命( )
A.促进人口的剧增 B.加速城市化进程
C.缓和了阶级矛盾 D.避免了经济危机
11.1760—1851年,英国10万人以上的城市从1个增加到7个,5万人以上的城市,也从1个增加到13个,2万至5万人的城市还为数不少,……曼彻斯特人口从3万增到35万之多,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上述变化表明( )
A.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剧增 B.工业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
C.劳动力增加提升了生产效率 D.人口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
12.从蒸汽机到内燃机,这场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获得就业机会的广大劳动妇女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材料说明( )
A.科学研究引领技术突破 B.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C.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变化 D.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13.科技发展改变人类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只有……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时,除英国和美国北部已完成、法国接近于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其他国家有的正处于它的高潮期。如……德国和俄国,有的则刚刚起步,如远东的日本和中国。
——摘编自吴于庄、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
(2)请结合上达材料说明: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的新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论述“科技是把‘双刃剑’”。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城市人口的剧增给城市住房、交通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1850年的巴黎道路狭窄、阴暗,建筑非常拥挤,到处都是贫民窟,人口的死亡率很高。整个市区只有两个公园,公共交通设施很少。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工业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的感悟。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和所学知识可知,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工业化和城市化又带来了雾霾等环境污染,由此可知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好处又有坏处,是一把双刃剑,C项正确;A项和D项仅体现了工业化影响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涵盖题意,排除AD项;控制污染不应该是通过减少机器使用实现的,排除B项。故选C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5%;1900年英国初等学校在校生比1870年增加了五倍:1903年,法国已婚男子和女子的文盲数量分别降至424%和6.3%”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6.答案:D
解析: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主要表现在:城市化的浪潮、人类生存环境破坏、人口数量激增、教育大众化等方面。故选:D。
7.答案:B
解析: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B符合题意;“开放移民政策”与当时欧洲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贩卖黑人奴隶”主要是贩卖到美洲,排除C;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指的是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这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飞速发展。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和所学可知,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贫富分化加剧等,造成社会矛盾的尖锐,D项正确;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提高,但在题干中并未说明这一影响,排除A项;题干说明的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而不是其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排除B项;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但在题干中并未体现这一点,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C
10.答案:B
解析:阅读题干材料可知,从1760年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城市发展吸引农村劳动力,这反过来又促进城市化,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反映英国1760—1851年的人口总数的变化情况,因此,不能从中得出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剧增的结论,排除A;材料不涉及阶级矛盾是否缓和,排除C;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源于其基本矛盾,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排除D。故选:B。
11.答案:B
12.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从蒸汽机到内燃机,这场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获得就业机会的广大劳动妇女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机器应用导致社会变化,并没有反映科学研究与技术突破的关系,排除A项;工业革命没有使男女平等成为社会现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排除D项。故选择C。
13.答案:(1)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2)特点: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结合(或科学与技术结合,有自然科学基础);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交叉(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3)史实论述:汽车的大量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污染问题,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带来许多社会问题。
解析:(1)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特点:根据材料“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可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的新特点是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结合(或科学与技术结合,具有自然科学基础);根据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可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的新特点是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根据材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时,除英国和美国北部已完成、法国接近于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其他国家有的正处于它的高潮期。如……德国和俄国,有的则刚刚起步,如远东的日本和中国”可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的新特点是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交叉(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3)史实论述:本小题相对开放,结合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来论述“科技是把‘双刃剑’”,言之有理即可。如:汽车的大量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污染问题,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带来许多社会问题。
14.答案:(1)出现了新型的交通工具,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联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给城市住房、交通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压力;公共卫生条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
(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九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下册同步课时优化训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