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单元测试卷(A卷)(含解析)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东晋初期南迁侨民不在所在州县编户,所以不承担赋税徭役。为增加收入,东晋和南朝多次推行“土断”政策,即将侨居人口编入所在州县户籍,承担赋役,并严惩豪门隐匿户口,如会稽大族庾亮就因藏匿千余侨民而被处死。由此可知“土断”政策( )
A.迟滞了江南地区经济开发 B.刺激了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加剧了土著与侨民的矛盾 D.强化了中央对基层的控制
2.有学者研究发现,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政府在鲜卑拓跋族为主体的聚居区实行普遍的授田制,有实际授田和土地还受;但在以汉人为主体的地区,却未见普遍的实际授田与土地还受。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集权制度存在地方差异 B.土地私有化的发展程度不同
C.授田政策受到汉人普遍抵制 D.因俗而治的多民族治理政策
3.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4.东晋时期,以太湖流域和浙东宁绍平原为中心的三吴地区成为江南最繁荣的地方。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地出现了许多新兴富豪。据史书记载,当时的余姚县,仅县南就有“豪族数百家,子弟纵横,递相庇荫”。这些“江南土豪”得以兴起的经济因素是( )
A.三吴地区坐拥优越的自然条件 B.北民南迁使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均田制推动土地获得合理利用 D.东晋政权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5.隋朝修建的大运河,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朝时期,大运河成为“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 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的统一稳定
6.“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下列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
A.草市的作用已十分显著 B.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C.草市已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 D.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
7.据统计,贞观年间,唐太宗任用宰相共28人。除高祖旧臣6人外,其余22人中山东人占了一半,却没有一个出身于山东高门士族。另有5人则是南朝名臣之后。这一现象表明( )
A.世家大族势力已经名存实亡
B.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南方人才辈出
C.科举制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
D.广任贤良是古代开明政治的重要表现
8.《隋书·高祖纪》中记载,开皇七年(587)夏四月,“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运漕。”山阳渎由今江苏淮安县东,向南直达长江,大体是循着东晋南朝以来不断修整的邗沟故道。据此可知,隋文帝此举( )
A.沟通了南北大运河 B.开启了经济重心南移
C.保障了国家的赋税 D.有利于国家实现统一
9.表格反映了( )
唐朝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租 两
授田数 税 授田数 税
40 2.0 40 2.0
30 2.0 30 1.5
20 2.0 20 1.0
10 2.0 10 0.5
A.减轻部分农民的负担 B.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C.强化农民的人身依附 D.增加政府的税赋收入
10.科举制采用考试制度,使更多社会群体享有竞争的自由,没有操纵的提名,也没有可耻的党争,体现出平民政治的内涵。这说明科举制( )
A.实现了公平公正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消除了士族特权 D.提升了儒学地位
11.隋唐科举制下,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经过逐级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再由吏部试以“身、言、书、判”,然后授以官职。据此可推知,隋唐科举制( )
A.打破了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提高了普通民众的政治地位
C.促进了社会尚学风气的形成 D.开启了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12.《通典》记载:“延康元年(220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创设的初衷是( )
A.选拔治国人才 B.增强地方权力
C.强化社会管控 D.打破特权垄断
13.在唐代,中原政权向一些周边政权赐书,唐太宗曾赐《吉凶礼要》等给新罗,唐玄宗曾赐《毛诗》《札记》《左传》等给吐蕃。新罗、吐蕃与唐朝往来频繁,多次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这( )
A.实现了中央对边疆的有效管辖 B.维护了宗藩关系长期稳定
C.体现了羁縻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D.反映了儒家文化的吸引力
14.隋唐时期开展了大规模翻译和注解佛经的工作,不少僧人常常把佛教的思想比附儒、道,为此撰写了不少宣传中国伦理纲常的佛教经典;在僧侣队伍中还出现了很多“孝僧”“儒僧”等等。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呈现本土化特征 B.佛教注重维护礼乐制度
C.儒道思想日益同质化 D.佛教文化有强大吸引力
15.豪放纵逸的李白在其许多作品中融入了道教思想的元素;沉郁顿挫的杜诗,则以儒家学说的积极方面为其创作基础;而王维、储光羲等人的田园山水诗,又常常流露出佛教“静”“空”思想的痕迹。这一现象( )
A.表明儒家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B.得益于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
C.凸显了诗歌创作世俗化倾向 D.反映了唐朝国内政局的变动
16.《西游记》中孙悟空是道教出身,七十二变就是向菩提祖师学的。“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既体现了佛法无边又存在着一定的等级观念。这从侧面折射出魏晋隋唐时期( )
A.佛教开始传入 B.佛道教广泛传播 C.儒学正统丧失 D.“三教合一”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年在位)与肥义谋胡服骑射。国人皆不欲,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曰:臣闻中国者,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穿)远方之服,臣愿王熟图之也!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北方的少数民族一直处于游牧的生活状态,在服饰方面,缺乏文化的积累,被称为“胡服”的衣服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一般来说,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在汉族的衣冠制度中,形质、质料、图案花纹、色彩及各种装饰品上都有着严格的阶级地位区分,其政治制度是强调尊卑贵贱的等级,这种政治制度是北魏统一北方后建立统治秩序所迫切需要的。在南北朝时期,对峙的南北双方都称自己为中国,而将对方视为夷狄,改造着装的旧俗,进行服饰改制,对于统治者而言也有着一种争正统的意味。太和年间,北魏孝文帝在服饰改革上实行了一系列的举措,制定出了冠服制度。孝文帝不仅制定了汉魏冠服制度,而且自己亲身穿戴并赐新装给大臣官员们。与此同时,他还监督平民百姓的服饰汉化的实践进程,如有不遵循汉化服制的百姓,孝文帝便会斥责地方官员。
——摘编自李晶《北魏“孝文改制”中的服饰“改制”》
(1)根据材料一,归纳赵武灵王关于服饰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胡服骑射改革的时代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孝文帝服饰改革的意义。(6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据古籍记载,炎帝为南方之神,蚩尤为九黎的部落酋长,盘古、伏羲的故事为汉族、羌族和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共有的神话。黄帝被认为是其他四帝的祖先,《五帝本纪》中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战国时期,七国的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曾建立夏政权,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要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拓跋珪在其昭文中说:“夫刘(邦)承尧统,旷世继德……《春秋》之义,大一统之美,吴楚僭号,久加诛绝,君子贱其伪名,比之尘据。”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曾下令改变鲜卑族的风俗习惯、服装和语言,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的士族通婚,改汉姓,学习中原的典章制度等。
——据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整理
材料二:针对众多的边疆民族,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广置都督府和州、县;以边疆民族的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并可以世袭;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同时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与此同时,唐王朝实行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如采取和亲政策、通过册封来规范和边疆民族的臣属关系以及把边疆部分民族迁徙到内地等。不仅如此,还采取了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唐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这些政策对于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发达的中原文化对边疆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边疆民族向唐王朝派遣子弟求学,以及请求颁赐书籍的记载频频见于史书记载。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古代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唐朝治理边疆的政策。(4分)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民族政策的影响。(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制举是唐代科举中一种特殊的选才形式,唐代制举效仿汉代察举,多在新君即位、改易年号或重大事件发生之际开设,由皇帝亲自下诏选拔贤良人才,以表达乐善求贤之意,唐高宗以后制举逐渐成为科举制的科目之一。新君通过制举选贤的形式与天下对话,借此表明自己是一位招贤纳士的仁德之君,意欲广纳贤才、励精图治,令天下人臣服于其统治,从而确保统治权力的平稳过渡。从相关文献记载来看,从唐太宗一直到唐文宗的十四位皇帝有十三位在登基之时开设制举。
——摘编自田子爽《从皇帝即位改元看唐王朝的制举选贤》
材料二 科举考试可以说是一种最淡化个人与其家族关系的一种制度。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必须由文章来集中表现,由此,“以文取人”就有了绝对、完全的意义。宋代还采取了禁“公荐”、禁座主与门生建立密切关系和举行殿试等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人格淡化、面对天子、取士之途趋一、考试内容趋一的种种发展,都意味着科举越来越以一种尽量客观中立、平等的标准来对待所有报考者。
——摘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制举选贤制度出现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4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夏、商二代文化略同。文化既尔,政治亦然。故夏、殷(商)间政治与文物之变革,不似殷﹑周间之剧烈矣。殷、周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摘编自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唐代立国规模宏阔,其疆土,经济、文物,较之秦汉,似乎尚有过之而不及。论其政治,依然还是秦汉传统规模,王室与政府分立,君权与相权互济,但唐代的政府组织之详备严密,实为汉代所未有,此后宋、元、明、清四代,都尊奉为行政圭臬。魏晋以下的门第新贵族,在唐代渐渐地和平消失于无形。自唐后,中国社会再没有另一种新贵族之形成。故在唐代有两大趋势:一、由贵族阶级转移到平民社会。二、文化由宗教方面转移到日常人生。
——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相比商代有哪些重大变革。(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代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别评价其影响。(8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土断”政策有利于中央掌握地方户籍等情况,也可以起到打击地方豪强的作用,故选D。“土断”政策有利于地方的稳定,从长远看是有利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故排除A。“土断”政策是受到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影响,与B选项逻辑不符,故排除B。C不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鲜卑贵族对土地私有的观念不强,政府手中控制着大量无主的土地,能够推行“授田制”,在汉人为主的地区,土地私有观念较强,土地私有化程度较高,政府手中控制的无主土地较少,未能普遍实行授田,故选B项;北魏孝文帝推行封建化改革,学习汉民族政治制度,在鲜卑族聚居区也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加强中央集权,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授田政策肯定会得到无地或少地汉人的支持,排除C项;通过授田制,游牧的鲜卑族和汉族一样也从事农耕,未体现因俗而治,排除D项。
3.答案:B
解析: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互派使节,对使节的要求相近。北朝使节都是汉族士族。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尤其是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因此南北政权都有利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B项正确;材料反映南北政权对华夏文化的认同,而没有进行南北政权的比较,排除A项;南北政权处于对峙局面,而不是和好,排除C项;北朝政权仍然是鲜卑族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B
解析:东晋时期北民因战乱而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与劳动力,成为南方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因,故选B项。再优越的自然条件也需要有人开发,排除A项。均田制是北魏至唐前期的土地政策,排除C项。北宋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隋唐时期,大运河沟通南北社会经济文化的联系,促进了国家统一和稳定。D项正确;材料没有与世界比较修建运河的技术,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到的是大运河,没有谈陆路交通,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是南宋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C
解析:草市是指农村集市,属于国内贸易,不是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草市迎江货”说明一般集中于水运发达的地区,材料中说明草市在国内水运方面的作用明显,材料中草市上的征税说明草市逐渐演变为地方性商业中心,故A、B和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大都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驿站所在地。其命名用意,或说因市场房舍用草盖成,或说因初系买卖草料市集。到唐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
7.答案:D
解析:据材料“却没有一个出身于山东高门士族”“另有5人则是南朝名臣之后”可知唐太宗在宰相任用过程中并未参考门第和出身,广泛以才能作为选官、任官的依据,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也说明广任贤良是古代开明政治的重要表现,故选D项;宋朝科举制度的广泛推行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使各家大族势力逐渐名存实亡,排除A项;材料并未具体说明当时所有宰相的具体籍贯,无法体现南方人才辈出。排除B项;材料并未具体说明宰相产生的方式与科举制的关系,无法确定当时的宰相皆由中央通过科举制进行选拔,排除C项。
8.答案:D
解析:据本题材料“山阳渎由今江苏淮安县东,向南直达长江,大体是循着东晋南朝以来不断修整的邗沟故道”可知,隋文帝在位时期,通过修整邗沟故道,加强了南北联系,有利于国家实现统一,D项正确;隋炀帝时期大运河才开通,排除A项;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排除B项;隋文帝时期大索貌阅和租调制保障了国家赋税,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A
解析:据材料数据可知,两税法相比于租庸调制,授田数少的农户赋税较轻,这与两税法根据土地的多少确定赋税额度有关,有利于减轻部分农民的负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不能得出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排除B项;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C项;算赋是汉代政府对成年人征收的一种人头税,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使更多社会群体享有竞争的自由,没有操纵的提名,也没有可耻的党争,体现出平民政治的内涵”可知,科举制使更多的社会群体能够通过考试参与选官,这是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B项正确;科举制下依然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实现了”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科举制下士族依然存在一定的特权,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科举制的考试内容,无法说明提升了儒学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A
解析:据题意可知,科举制下士人不必再经过举荐,而是可以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由此可知这使平民能够通过读书考试进入官僚阶层,打破了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A项正确;科举制主要是选官制度的变革,与普通民众政治地位的变化无关,排除B项;材料和C无关,排除;科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A。
12.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中“选用不尽人才”“以定其选”表明,陈群因朝廷无法把优秀人才都选用起来,因而创设九品中正制,利用地方中正官网罗人才,A项正确;九品中正制下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反映中央从地方选拔人才,而不是管控社会,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从地方选拔人才,而不是打破特权垄断,排除D项。故选A项。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在唐代,中原政权向一些周边政权赐书,唐太宗曾赐《吉凶礼要》等给新罗,唐玄宗曾赐《毛诗》《札记》《左传》等给吐蕃。新罗、吐蕃与唐朝往来频繁,多次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可知,唐朝时期,统治者向周边邻国和少数民族赐予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新罗、吐蕃与唐朝往来频繁,也多次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这反映了儒家文化对少数民族和邻国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D项正确;唐朝时期的吐蕃(西藏)是独立的政权,不是唐朝中央的地方行政区,排除A项;材料是体现儒家文化影响力,无法得出维护宗藩关系长期稳定的结论,排除B项;羁縻政策是指中国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夷制夷,因其俗以为治,同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
1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不少僧人常常把佛教的思想比附儒、道,为此撰写了不少宣传中国伦理纲常的佛教经典”“孝僧”“儒僧”可知,隋唐时期的佛教融入了很多中国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故选A项。材料中涉及佛教吸收儒家思想文化,宣传中国伦理纲常,但是不能体现对礼乐制度的维护,排除B项;“同质化”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也没有体现,排除C项;“佛教文化有强大吸引力”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项。
15.答案:B
解析:唐代诗人的作品中既有儒家,也有道家乃至佛教文化的影响,这体现出当时的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的特征,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在于思想的包容互鉴,而非儒家思想的地位变动,排除A项;唐朝诗歌受儒、佛、道思想的影响,材料并没有提及诗歌创作的世俗化,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16.答案:D
解析:《西游记》记载的是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依据信息看出儒佛道逐渐“三教合一”,选D。A错在“开始”;B项中只有佛道思想,从题干材料“等级观念”还反映出儒学,排除;C错在“丧失”。
17.答案:(1)观点:服饰应利民、便用;服饰须因时势而变。背景:处于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民族交融趋势加强;战争频仍,各国追求富国强兵。
(2)意义: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增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巩固了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解析:(1)第一小问观点,据材料一“夫服者,所以便用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可知服饰应利民、便用;据材料一“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可知服饰须因时势而变。第二小问背景,据材料一“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年在位)”及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可知处于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民族交融趋势加强以及战争频仍,各国追求富国强兵。
(2)据材料二“在南北朝时期,……对于统治者而言也有着一种争正统的意味”可知有利于增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巩固了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据材料二“在汉族的衣冠制度中,……这种政治制度是北魏统一北方后建立统治秩序所迫切需要的”可知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结合所学(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可知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
18.答案:(1)特点:多元性,各部落、民族有各自的文化;一体性,有些民族有共同的祖先或文化认同,特别是认同黄帝的地位;统治者以某些显赫人物的后代自居;完成统一是各民族统治者的共同追求;各民族相互交融。
(2)政策:设立了相对完善的以都护府、都督府为机构的边疆管理体系;建立以军镇屯戍制度为主的相对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实行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推行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实行宽松的文化传播政策。
(3)影响:有利于民族交融:促进边疆开发;巩固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炎帝为南方之神,蚩尤为九黎的部落酋长,盘古、伏羲的故事为汉族、羌族和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共有的神话”可得出,多元性,各部落、民族有各自的文化;根据材料一“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战国时期,七国的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可得出,一体性,有些民族有共同的祖先或文化认同,特别是认同黄帝的地位;根据材料一“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要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可得出,统治者以某些显赫人物的后代自居;根据材料一“要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可得出,完成统一是各民族统治者的共同追求;根据材料一“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的士族通婚,改汉姓,学习中原的典章制度等。”可得出,各民族相互交融。
(2)政策:根据材料二“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广置都督府和州、县”可得出,设立了相对完善的以都护府、都督府为机构的边疆管理体系;根据材料二“同时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可得出,建立以军镇屯戍制度为主的相对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根据材料二“唐王朝实行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可得出,实行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根据材料二“还采取了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可得出,推行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根据材料二“另外发达的中原文化对边疆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边疆民族向唐王朝派遣子弟求学,以及请求颁赐书籍的记载频频见于史书记载”可得出,实行宽松的文化传播政策。
(3)影响:根据材料二“另外发达的中原文化对边疆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边疆民族向唐王朝派遣子弟求学”可得出,有利于民族交融;根据材料二“还采取了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可得出,促进边疆开发;结合所学可得出,巩固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19.答案:(1)原因:汉代察举制的影响;选拔实用人才、弥补科举制的不足:稳定政权、安抚民心的政治需要。
(2)进步性: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相对公平公正,推动了个人的奋斗;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古代唐朝时期。据材料一“唐代制举效仿汉代察举”可得出汉代察举制的影响;据材料一“由皇帝亲自下诏选拔贤良人才,以表达乐善求贤之意”“新君通过制举选贤的形式与天下对话,借此表明自己是一位招贤纳士的仁德之君,意欲广纳贤才、励精图治,令天下人臣服于其统治,从而确保统治权力的平稳过渡”可得出选拔实用人才、弥补科举制的不足:稳定政权、安抚民心的政治需要。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古代唐宋时期。据材料二“人格淡化、面对天子、取士之途趋一、考试内容趋一的种种发展,都意味着科举越来越以一种尽量客观中立、平等的标准来对待所有报考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相对公平公正,推动了个人的奋斗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20.答案:(1)变革: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推行分封制,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以周礼治国,减少了神权迷信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
(2)变化及影响:三省六部制确立,强化君权的同时减少决策失误,为后代沿用;科举制持续发展,门阀逐渐消亡,为此后数百年的平民社会奠基(或科举制推动社会阶层流动加强);从韩愈开始提倡儒学复兴,为宋代理学的兴起开先河。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制度、礼乐制等方面分析,据材料一“殷、周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推行分封制,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以周礼治国,减少了神权迷信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
(2)据材料二“论其政治,依然还是秦汉传统规模,王室与政府分立,君权与相权互济,但唐代的政府组织之详备严密,实为汉代所未有,此后宋、元、明、清四代,都尊奉为行政圭泉”并结合所学,可得三省六部制确立,强化君权的同时减少决策失误,为后代沿用;据材料二“魏晋以下的门第新贵族,在唐代渐渐地和平消失于无形”“由贵族阶级转移到平民社会”并结合所学,可得科举制持续发展,门阀逐渐消亡,为此后数百年的平民社会奠基(或答科举制推动社会阶层流动加强);据材料二“文化由宗教方面转移到日常人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从韩愈开始提倡儒学复兴,为宋代理学的兴起开先河。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单元测试卷(A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