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起国家-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含解析)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起国家
本课重点 (1)旧新时期时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对比;母系、父系氏族社会的对比; (2)夏商周中典型的政治经济文化之制度。
本课难点 认识了解原始人群、氏族社会、阶级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而来的。
、单选题
1.长江中游的史前文化曾向中原挺进,占领了鄂北豫南地区。但在距今4300年前后,豫中地区的文化南 下,并在江汉文化的核心区形成了具有中原风格的文化,甚至把长江中游大部分也区文化的发展统一到了 黄河文明之中。这说明
A.黄河文明最终战胜长江文明
B. 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在交流中发展中国
C. 黄河地区更适合文明的发展
D. 中国的史前文明起源于中原地区
2.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墓地发现了仰部文化蚌塑龙;1993年,在湖北省黄梅焦嫩发 现的大溪文化时期卵石摆塑龙;2003年,在内蒙古赤峰放汉旗兴隆洼文化中期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猪首 龙形象(距今约8000~7500年)。据此,可以用来说明
A. 内蒙古地区是中原文化发祥地 B. 龙图腾崇拜的文化不断成熟
C.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文化趋同 D. 中华文化具有内在关联特性
3.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我国境内广泛分布,距今四五千年左右开始交流频繁,并逐步移植 到中原地区,融合到华夏文明中。这主要反映出中华文明
A. 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 B.发展中存在多源性特点
C.广泛分布在祖国大地上 D. 具有多元一体发展特征
4.在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耒耜、谷壳、陶器、酒器和大小各异的村落遗存。据此可以 推断,当时
A.农业有所发展 B.尚未出现定居生活
C. 国家初具雏形 D. 社会贫富差距明显
5. 目前发现的中国新石器农业遗址,时间较早者,聚落内除了某个大型房舍外,鲜少其它类型的建筑遗 址。但是时间越晚的遗址,除了该类大型房舍外,在大型房舍四周分散若干数量不等的小型建筑;而且越 到后来,这种小型建筑的数量越多。对此变化,解释最为适当的是
A. 族长权威的萎缩 B.族长权威的扩张
C. 财产公有制强化 D. 私有财产制萌芽
6.据考古新成果,用“满天星斗”来形容中国远古文明的“多元发生”是无可非议的,但持“满天星斗” 论者难以解释中国古代各族政权千古共谱、万姓同宗等复杂现象。这表明
A. 考古证实中华远古文明由一处发源 B.中华远古各文明之间缺乏相互交流 C. 中华远古传说影响原始文明的研究 D. 中华远古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
7.下表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出土情况,表中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遗址 草编号 出土情况
大何庄 墓14 随葬三十六块猪的下颚骨
半坡 墓152 三岁女孩墓,随葬七十九件手工业产品,陶器六件,石 球三个,青白色带孔玉石耳坠一件
华县元君庙 墓458 男性老人墓,随葬六件陶器,砾石围成石棺
姜寨 墓7 随葬尖底瓶、陶错和精美玉石耳坠共二十多件
A. 社会等级观念逐渐产生 B.氏族成员经济待遇的差异 C. 劳动生产水平日益提高 D. 私人占有财物和商品交换 8.下图是一次文化遗产日研讨会的宣传图,与此直接相关的文化遗址是
A. 仰韶文化遗址 B.红山文化遗址
C. 龙山文化遗址 D.良渚文化遗址
9.如图是河南巩义出土的“河洛古国(距今5300年前后)”中9个陶罐模拟的北斗九星天文遗迹。北斗 九星作为帝王象征,凸显礼制和文明的现象,被后世夏商周王朝文明所承袭传承。该遗迹表明
A.早期都城建设趋向完备 B. 天人合一和早期王权出现
C. 早期国家已经基本形成 D. 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
10.据《史记 ·五帝本纪)记载,尧死后,他的合法继承者舜曾让位于尧之子丹朱,而那些“诸侯朝觐 者”“讴歌者”“狱讼者”却“不之(到)丹朱而之舜”,最后舜才到帝都“践天子位”。材料表明
A. 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权力传承受传统影响
C. 世袭制度已经确立 D. 早期国家形态已出现
11.西方学者一直以来对中国夏商文化持怀疑态度。近年以来,夏文化探索在考古研究中为国内外所广泛 关注的重要课题。2020年,我国国家文物局决定持续实施“考古中国 ·夏文化研究”重大研究项目,注重 从源头上挖掘和考据中国文化。由此推知国家重视夏文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还原我国古代史真实面目 B.消除西方学者的怀疑
C. 加强我国古代文化的认知和自信 D. 使考古材料与古代文献一致
12.从中华文明的起源中至少可以看出三波浪潮,第一波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良渚、石家河文明为 代表;第二波发生在中国北方,以红山、石峁、陶寺文明为代表;第三波发生在中原,以二里头文明为代 表。据此可知
A. 当时文明已有早期国家特征 B.中华文明是当时最先进的文明
C. 中华文明是多元融合的产物 D. 三波文明浪潮间存在继承关系
13.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 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 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 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 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14.外服制首见于《尚书 ·酒诰》即侯、甸(田)男卫四服。侯,即”为王斥侯”,乃防守边疆的部族;甸, 即田猎之田,是向商王朝贡献猎获物的地区;“男服“多为江淮地区被征服族;卫,“为王捍卫也”,即王的 禁卫军。这体现了商代外服制
A. 具有一定政治色彩 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方国处于主动地位 D. 改变了天下共主局面
15.商王室祭祀的祖先神,不但有上甲以降的近祖先公及成汤以下的先王先妣等直系祖先,还有其高祖远 公和旧臣神等旁系远祖,他们甚至还将未必有血缘关系的高祖远公“错之庙,立之主”。这些措施表明商王 室
A. 肃清氏族构建血缘政治 B. 团结亲族试图加强王权
C. 扩大祭祀保证族权至上 D. 重视直系轻视旁系亲族
16.据学者考证,西周后期,“饕餮纹”“夔纹”“龙纹”等代表奴隶主阶级的装饰纹样逐渐消失或被取缔,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随意粗犷的纹饰,鸟兽等动物纹样逐渐走向写实。这反映出,西周后期
A. 工艺水平不断提高 B.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 贵族政治走向瓦解
17.新创之周实际上是一个诸部族的大联盟。周人在这个超越部族范围的政治力量上,还须建立一个超越 部防族性质的至高天神的权威,甚至周王室自己的王权也须在道德性的天命之前俯首。于是周人的世界,不 是一个“大邑”,而是一个“天下”。这表明当时西周
A. 形成了政治文化的初步认同 B. 确立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C. 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政治理念 D. 出现了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
18.商周时期,锰、锣类农具开沟起土较慢,农田垄与沟的宽度比约为1:2,沟宽垄窄;战国晚期,垄、 沟宽度之比变为1:1;沟、垄宽度基本一致。这一变化表明战国晚期
A. 生产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集体劳作方式不断得到强化
C.人地矛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D. 技术革新带动种植面积扩大
19.西周时期,历代天子几乎都认为周室“疆土”是在文王、武王时期由天赐予的。据《卫通》记载,西 周贵族在进行土地交换时,必须有王室执政大臣到场监督才可完成。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 贵族财产交由政府管理 B.臣民所属土地规模较大
C. 王室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 天子享有土地支配权力
20.鼎是贵族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西周时期规定庶人没有资格用鼎陪葬,但是到了春秋晚期,很多庶 人的墓葬中出现了用陶鼎陪葬的现象。这反映了春秋晚期
A. 庶人政治地位提高 B.礼制的约束力减弱
C. 制陶工艺水平进步 D. 迷信色彩更加明显
二、材料分析题
21.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 博学的商族后裔孔子,坚信“周因于殷礼”,却因商代“文献不足征”,周代“郁郁乎文”、而“从
周”。历代儒者言必称三代,但面对《史记X 尚书》中保存的不到五千字的商代历史记录,语焉不详。
从19世纪末开始,学者认识到一些药用“龙骨”上的刻划是商代文字遗存,称这些刻在龟甲、牛肩胛骨 上的文字为“契文”、“殷契”、“卜辞”,从而引发了搜求与研究热潮。王国维利用零散的甲片,考订商代先公 先王,认定《史记》关于商王世系的记载基本准确,并大体揭示出殷商的制度变迁。20世纪20年代,“甲 骨文”成了定称。随着1928年开始的殷墟遗址科学发掘,出土了15万片以上的甲骨,编辑出版了《甲骨 文合集》经过数代学者的努力,从甲骨文五干多个单字中释读出一干余个。学者们发现,甲骨文古老而又 充满活力,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的汉字造字六法,在甲骨文中已体现得相当充分;诸如“王大令 众人曰协田”等句子表现的语法结构,与后世古文几无不同。“甲骨学”已聚集起众多学者,对甲骨文丰富内 容的研究,使我们对于殷商的了解远比孔子更为清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发现甲骨文的意义。
(2)根据材料,指出“甲骨学”的内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据题意可知,长江史前文明曾经向中原挺进,而黄河文明随后开始南下,统一了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
说明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之间出现了交流,发展了中华文明,故选B; 材料中没有说明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 之间孰胜孰负,排除A; 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黄河文明更适合,排除C; 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史前 文明的发源地,排除D。
2.D
【详解】
根据“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墓地发现了仰部文化蚌塑龙”“在湖北省黄梅焦嫩发现的大溪文化时期卵石摆塑 龙““在内蒙古赤峰放汉旗兴隆洼文化中期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猪首龙形缘”可得出,在不同的地区都发 现了与龙相关的文化,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内在关联特性,D 项正确;A 项与史实不符,也不是材料的主旨; B项材料主旨没有体现不断发展的历程;C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趋同”。
3.D
【详解】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我国境内广泛分布”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交流频繁,并逐步移植到中原地区,融 合到华夏文明中”体现了一体化的特点。由此可知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故选D; 结合所学内 容可知,中华文明在新石器时代以前就已经出现,排除A; 多源性和广泛分布都只反映了材料的部分内容,
不能全面概括题意,排除BC。 4.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古代先民利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 火种的方式,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材料中“耒耜、谷壳”属于原始农业发展的表现,材料中“陶 器、酒器”属于原始农业的补充一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据此可以推断,当时农业有所发展,故A 项正确;结 合材料中“大小各异的村落遗存”可知,当时人们已经过着定居生活,故排除B 项;早期国家产生的突出标 志是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等,夏朝时我国出现早 期国家政治制度,材料中没有涉及国家的出现,故排除C 项;私有财产及社会贫富差距出现于父系氏族时 期,而河姆渡文化属于母系氏族时期,故排除D 项。
5.D
【详解】
在大型房舍之外出现众多小型建筑,说明出现了家庭和财产的公私之分,表明这一时期已经出现私有财产 制的萌芽,故答案为D 项;这种变化不能反映族长权威的变化,排除A、B 项;财产公有制的强化应当是 大型房舍的规模扩大,而不是出现众多小型建筑,排除C 项 。
6.D
【详解】
根据难以解释中国古代各族政权千古共谱、万姓同宗等复杂现象”可得出,中国古代文明是多元一体的,虽 然不同区域各有特点,但始终保持“千古共谱、万姓同宗”的现象,这正是多元一体的特点,故D 项正确;
中国古代文明并不是由一处发源的,排除A; 从材料可以看看出,各文明间还是有交流的,排除B;C 项与 主旨无关,排除。
7.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晚期的部分墓葬中能有一定数量、种类的手工业品和牲畜骨头作为陪葬品,
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水平的日益提高,导致了剩余产品的出现,C 项正确社会等级观念逐 渐产生是原始社会晚期出现陪葬品数量、种类不同的主要原因,不是根本原因,A 项错误;氏族成员经济 待遇的差异是生产力发展导致贫富分化的表现,不是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B 项错误;原始社会晚期私 人占有财物和商品交换,是出现随葬品的直接原因,不是随葬品出现的根本原因,D 项错误。
8.C
【详解】
据材料“黑陶、蛋壳陶”并结合所学可知,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古老的中国制陶技艺,有黑如漆, 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
大汶口文化为最早;而蛋壳陶是一种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鸡蛋壳的黑陶。如高柄
杯,为龙山文化的一种代表性器物,故C 正确;仰韶文化以红陶为主,A 错误;红山文化的陶器有泥制红
陶、夹砂灰陶、泥制灰陶和泥制黑陶四类,B 与材料不符;良渚文化遗址以黑陶为特色,与材料的“蛋壳陶” 不符,D 错误。
9.C
【详解】
根据北斗九星作为帝王象征,凸显礼制和文明的现象,被后世夏商周王朝文明所承袭传承”可得出当时已经 出现了礼制以及国家政权,说明早期国家已经基本形成,C 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城市建设完备,排除A;“天 人合一”不能体现,排除B; 从材料的内容不能看出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排除D。
10.B
【详解】
根据所学,尧死后让位于舜,是属于禅让制。而舜再让位于尧的儿子,则被认为是不合理的,不是传位于 贤者的行为,因此遭到抵制,这反映出权力传承受传统影响,故B 项正确;材料与宗法无关,排除A; 材 料没有世袭,排除C; 材料与早期国家的出现与否无关,排除D。
11.C
【详解】
由于西方学者对我国夏商文化持有怀矣态度,因此重视对夏文化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历史研究来强 化我国古代文化的认知和自信,C 正确;夏文化研究不一定能达到还原“还原古史”的程度,排除A;B 表述 绝对,排除;夏文化的文献史料有限,而且这不是夏文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排除D。
12.C
【详解】
由材料可知,中华文明起源的三波浪潮分布于不同区域,且各具特色,最终汇聚为中华文明,故C项正确; A、B、D三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故排除。
13.D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诸侯国接受天子分封并进行世袭统治,西周中期至春秋时期,由于生 产力不断发展,垦田数量增多,推动了诸侯国内部分封规模的扩大,故D 项正确;井田制在战国改革变法 中被废除,排除A 项;春秋时期,随着诸侯国实力增强,传统分封体制受到冲击,天子权威日益削弱,排
除 B 项;材料信息不能直接体现对诸侯国君权力地位的影响,排除C 项。故选D。 13.A
【详解】
根据“乃防守边疆的部防”“为王捍卫也,即王的禁卫军”可得出商代外服制起到了巩卫商王朝的作用,因此 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A 项正确;当时没有中央集权,排除B 项;方国牌被动地位,揍他C 项;天下共主 局面没有改变,排除D 项。故选A。
15.B
【详解】
商王扩大祭祀对象的范围,目的是通过祭祀活动团结亲族,维护商王的权力,加强王权,B 正确氏族强调 血缘关系,因此肃清氏族和构建血缘政治是矛盾的,且夏朝就已经建立起了血缘政治,排除A; 商王的目 的是为了王权而非族权,排除C; 商王在祭祀活动中也将旁系远祖纳入祭祀对象中,说明其并不轻视旁系, 排除D。
16.C
【详解】
根据材料“西周后期*“代表奴隶主阶级的装饰纹样逐渐消失或被取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随意粗犷的纹饰, 鸟兽等动物纹样逐渐走向写实”可知,代表奴隶主阶级地位和身份的“饕餮纹”、“壅纹”、“龙纹”等装饰纹样 逐渐消失或被取缔,而鸟兽等动物纹样逐渐走向写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奴隶社会的森严等级逐渐被 打破,所以C 正确;装饰纹样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工艺制作水平的提高,所以 A 错误;装饰纹样的变化反应 的是等级秩序的变化,“审美观念发生变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所以B 错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逐渐走 向瓦解,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所以D 错误。
17.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周人需要建立一个超越部族性质的至高权威,于是形成了“天下”。结合所学可知,周人的天 下”观是一种空间观念,在其统治区域内,以周文化影响和覆盖,来维护周朝的统治,这表明当时西周形成 了政治文化的初步认同,进而催生了分封制。故A 项正确;多元一体指的是形式多样但又有相同之处,这 与材料不符,且“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确立于秦朝,故B 项错误;君权神授的政治理念是西汉董仲舒的思 想,故C 项错误;周朝尚未形成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出现于秦朝,故D 项错误。
18.D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商周时期的垄与沟的宽度比约为1:2,战国晚期的垄、沟宽度之比变为1:1,再结合
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可得出技术革新带动种植面积扩大,D 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劳动生产率的 提高,排除A项;战国时期的劳作方式主要是个体耕作方式,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经济结构调整,
排除C 项。
19.D
【详解】
据材料“西周时期,历代天子几乎都认为周室“疆土”是在文王、武王时期由天赐予的”“西周贵族在进行土地 交换时,必须有王室执政大臣到场监督才可完成”可知西周的土地是天赐予周室的,贵族土地交换需要王室 在场,故天子享有土地支配权力,故D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材料由官府管理,只是提及土地交换需要王室 监督,故A 排除;材料不涉及臣民的土地规模,故B 错误;西周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为土地国有制,土 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室,不可自由买卖,故C 排除。
20.B
【详解】
鼎作为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到了春秋晚期,却成为很多庶人的陪葬品。这反映了春秋晚期等级制度的 破坏,即礼制的约束力减弱,故B 正确;材料没有庶人政治地位提高的信息,故A 错误;材料不是强调制 陶工艺水平和迷信色彩,故CD 正确。
21. (1)意义:证实了《史记》等文献有关商代的记录;丰富了有关商代的历史文献;将有准确文字记载 的历史大大推前;为研究汉语言文字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8分)
(2)内涵:整理甲骨文,识读甲骨文,深入探究殷商历史。(4分)
【详解】
(1)突出甲骨文的内容、史学研究价值和文字学研究价值。
(2)主观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研究甲骨文即可深入探究其客观的社会存在(殷商历史)。 【考点定位】选修六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殷商文化遗产(甲骨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起国家-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