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同步训练(含解析)

出题人 历史组
审核人 历史组
一、单选题
1.《唐会要》记载,初行两税法时,规定“其比来征科色目,一切停摆(一直以来征收的各种赋税项目,一律停止)”,“此外敛者,以枉法论(两税法之外敛财的,依法严惩)”。这说明,两税法( )
A.扩大了收税对象 B.减轻了农民人身控制
C.简化了税收名目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2.缪凤林先生在《唐朝的职官与选举制度》一文中提出:“九品中正之弊致成贵族政治,矫之以科举,而后贡选考试机会均等,不特混贵族平民之阶级,庶民之优秀者,亦得与贵族均享政权。”这段话意在说明科举制度( )
A.强调血缘,看重门第 B.注重才能,机会均等
C.发展教育,扩大基础 D.重视门第,兼顾才能
3.“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对材料中的“此制”理解不准确的是( )
A.选拔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
B.此制将官吏选拔权收归中央
C.此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D.此制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4.吴宗国在其《唐代科举制研究》一书中说:“虽然从及第人数来看,在总数中比重仍然很小,但是作为一种起步,一种趋势,却是值得注意的。这不仅反映了这些地区的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预示着南方政治人才群体的兴起。”这可以说明南方经济的发展( )
A.带动南方政治实力的增强 B.推动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C.形成南重北轻的经济格局 D.使得北方文化落后于南方
5.古代中国历朝都重视官员的选拔,下列文献史料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②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③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④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A.④①②③ 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④②③①
6.两汉实行以道德行为为考核评量标准的选官制度察举制,东汉时,这一制度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曹魏时,九品中正制的雏形显现,中正由政府委任,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这一演变显示了( )
A.选官制度走向成熟 B.世家大族垄断选官权
C.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D.加强集权政治的需要
7.在古代官僚帝国之中,官僚贵族子弟总是拥有较平民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入仕机会。有学者对两汉孝廉之中家世可考知者的128人进行了统计分类,其中官僚贵族子弟占69.6%,富豪占6%,平民占15.7%,贫民占8.7%。据此可知,察举制( )
A.加剧了豪族对政权的把控 B.完全背离了制度设计初衷
C.大大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D.适度削弱了封建世袭特权
8.有学者指出,汉代遵循“先王公卿之胄,才则用,不才弃之”的选官原则,实行以“孝廉”为核心的察举制,在数百年实施过程中突出了“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等选官标准。这些做法( )
A.引领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B.促进了人才的灵活使用
C.激发了士人的参政意识 D.完善了人才培养的机制
9.汉文帝时已有“贤良”“孝廉”之选,但未形成正式制度,汉武帝时始以明文规定下来,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不久又规定依人口的数量按比例进行选举,取消了资产的限制。汉武帝时的上述措施( )
A.弱化了门阀士族观念 B.适应了思想统一的需要
C.促使察举制开始出现 D.导致人才选拔标准紊乱
10.南朝刘裕建宋后定下制度,荆州以诸皇子轮流镇守,京口要地非宗室近亲不得居。宋、齐、梁皇帝,无不如此,各要州以诸王坐镇。宗王任高官的比例也在同步上升。这些措施表明( )
A.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维系 B.门阀势力已彻底瓦解
C.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D.统治者意图重振皇权
11.《魏书·阳尼传》记载,幽州中正阳尼出任渔阳太守途中,仍“坐为中正时受乡人财货(任)免官”。《晋书》记载,豪门士族担任“清要”之职,整日高谈阔论,大抵都是“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辜事之心”。以上材料能够用来说明( )
A.革新选官制度的必要性 B.官僚政治腐朽不堪
C.士族是维系政权的支柱 D.中央集权有待加强
12.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将郡县制在全国推广,后陈胜、吴广起义,取郡国并行制,后爆发“七国之乱” 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后出现门阀权。对上述三组历史现象的共性,解释正确的是( )
A.历史评价应以成败为主要依据 B.制度设立之初存在明显弊端
C.中央与地方矛盾导致社会动荡 D.历史演进受多重因素的影响
13.魏晋时期,政府任官者的官品必须与其乡里品评(即乡品)相适应,乡品高者“天材英博、亮拔不群”,被称为“起家官”,也往往作为“清官”,升迁也较快,受人尊重。乡品卑者“德优能少”,做官的起点往往为“浊官”,升迁也慢,受人轻视。这表明魏晋时期( )
A.官员选用注重乡里的评议 B.士族势力左右政局
C.九品中正制助力中央集权 D.品德成为选官首选
14.南北朝时期,西魏宇文泰颁布新制,在用人上奉行唯贤是举,不限资荫;梁武帝颁布诏书,强调不论士庶高低还是门第高下,只要考试合格,就可以选录为官。上述人才选拔制度( )
A.反映九品中正制已经废除 B.巩固了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
C.为科举制确立准备了条件 D.扭转了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15.制度建设是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材料中描述的制度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②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③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④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16.唐代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唐代制度设计说明( )
A.中国出现早期民主雏形 B.国家治理能力得到提高
C.公务员制度受唐朝影响 D.限制皇权推动公权发展
17.据统计,从武德七年至显庆六年(624—661)的四十年间,进士及第的共二百九十人。其间贞观时期每年平均录取九人:永徽、显庆年间(650—661)每年平均也只录取十四人,只及显庆时期每年入官总数的百分之一,当时能从科举入仕者微乎其微。据此推断,当时( )
A.社会阶层流动趋于停滞 B.科举制的推行遭遇民众抵制
C.官员文化素养普遍低下 D.选官制度仍受门第观念影响
18.唐高祖要求五品以上的京官和诸州总管、刺史向朝廷举荐人才。武则天长安二年曾一次授官“百余人”。在唐代的统治阶层中,士族占66.2%,小姓占12.3%,寒素(家世贫寒之人)占21.5%。由此可见,唐代( )
A.贵族政治仍是社会主流 B.科举制度推动阶层流动
C.门阀士族依旧垄断政权 D.选官用人机制尚需完善
19.宋哲宗以后,会试“凡是北人(齐鲁河朔五路士子)皆别考,然后取人南北始均”。明宣宗开始实行各直省乡试按定额录取、会试分卷区按比例录取制度。清代又进而实行乡、会试皆按直省定额录取制度。由此可知,科举制有利于( )
A.提升古代国家政权的公信度 B.促成各阶层积极的社会流动
C.加强边远地对中央的向心力 D.促进儒家思想的传播与普及
20.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把中书、门下合而为一、设立宰相共同议事机构-政事堂。通常是中书令取旨后,执行主席(轮流担任)于政事堂主持讨论,讨论结束后整理成诏敕文书。按照唐制,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的命令,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说明唐朝政事堂制度( )
A.实现了对专制皇权的有效制衡 B.有效缓和了中枢机构间的矛盾
C.体现出执行与决策合并的趋势 D.利于保障权力机制的良性运转
21.唐中宗不经中书、门下而自己封拜官职时,因自感心怯和难为情,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成为“斜封墨敕”,此途径所封官员时人称为“斜封官”。这说明( )
A.唐代三省六部制形同虚设 B.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有约束
C.“斜封官”不具有权威性 D.唐中宗破坏了三省六部制
22.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
A.保障了社会走向公平与公正 B.有效的遏制了君主专制制度
C.完善了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 D.使得政治决策走向民主开放
23.唐前期,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通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合署议事。高宗永淳年间,政事堂迁往中书省。后来,尚书省也参与政事堂议事,三省长官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请旨。政事堂的演变( )
①保证了社会公平 ②提高了工作效率
③体现了三省一体化趋势 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4.唐贞观末年规定:“尚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分曹以主众务焉”。唐肃宗改令“宰相分直(值)主政事笔,每一人知十日”,到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又分每日一人执笔”。唐朝的这些措施( )
A.体现出中枢机构制衡机制的调整 B.提高了中央决策与行政效能
C.折射出决策与执行脱节现象严重 D.旨在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25.有史籍记述说,(唐)“中叶以后,法制隳弛,田亩之在人者,不能禁其买易,官授田之法尽废,则向之所谓输庸调者,多无田之人矣。乃欲按籍而征之,令其与豪富兼并者一律出赋,可乎 ”该史料所述背景下实施的赋税制度( )
A.推动了租庸调制的继续实行 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杜绝了土地买卖兼并的现象 D.废除了战国以来的人头税制度
26.唐中央政府在两税法实施过程中,以州府为单位,把各州府过去征收户税、地税最多一年的总额,再加上各州府原先征收的租庸调残额和非法赋敛,确定为各州府的两税总额,然后按一定标准加以摊派。由此可推知,唐代两税法( )
A.严格遵循“量出制入”的原则 B.易导致各州税收负担不平衡
C.为地方势力坐大创造了条件 D.减轻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
27.下列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
②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③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④四年……始算缗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28.“和籴”是指百姓与政府间的粮食交易,如果当年粮食丰收,价格下跌,政府就向农民收购粮食,防止谷贱伤农;反之,如果当年粮食歉收,粮食价格上涨,政府则以常平价向百姓出售粮食。唐朝政府的“和籴”政策( )
A.保证了粮食价格的稳定 B.扶助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C.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出发点 D.是封建时代顶峰的主要因素
29.唐朝前期,丁男和十八岁以上的中男(21岁为成丁)。各授可传后代的永业田二十亩,死后归还国家的口分田八十亩。还特别规定,老男(60岁以上)、笃疾人、废疾人各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各授口分田三十亩。这些规定( )
A.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B.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C.消除了土地兼并现象 D.体现男女平等和社会公正
30.均田制下能用来授受的土地只是无主土地和荒地,数量有限,因而均田农民受田,开始就普遍达不到应受额。口分田虽然规定年老、身死入官,但实际上能还官的很少。均田制在北魏实施以后不久即被破坏,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土地还授实际上已不能实行。这说明( )
A.北魏至隋唐时期并未实际推行均田制 B.均田制崩溃缘于较低的国家治理水平
C.历代统治者迎合农民平均土地的要求 D.均田制制约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第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场帝始豆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碟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唐不同的选官标准。
(2)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创立科举制历史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趋于规范和完善。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唐之前,而在三省六部制中,尚书省门下省都是实务部门;第二、中央层面出现了“三权分立”;第三、后设机构政事堂,有助于提升决策效率;第四、以确保中央政令的畅通。
——摘编自黄璐《隋唐时期“大部制”的特点与启示》
材料二 北宋时,中央行政体制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政务层次与决策流程方面。就政务层次而言,事关“军国之体、安危之机”之事;就决策流程而言,二府多具裁决权,尽管二府系与君主共同谋议决策的中枢机构,敕、宣由其制定下发
——摘编自张亦冰《北宋三司与宰相职权关系新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唐朝三省制的内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北宋二府三司的职能及皇帝、二府、三司在中央决策流程中的定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在削弱相权措施方面的不同,并说明宋代措施的消极影响。
33.国家政策是古代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景时期最大的货币供应商是东部的吴王刘濞和西部的邓通。汉武帝宣布凡是私自盗铸金钱者,一律死罪。前118年,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五铢钱”。汉朝的币制自此稳定,五铢钱成为质量稳定的钱币,一直流通七百余年。前98年,官府开始向私营酒坊提供酿酒用粮食、酒曲等原料,规定酿造酒类的品种和标准;官府向酒坊支付加工费用后直接掌控,统一销售。自此,民间不得私自酿造酒。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官营冶铁后却得到了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汉书》记载,匈奴与汉军作战,需要用五个人才能抵挡一名汉军士兵,主要的原因正是匈奴在铁制兵器.上的技术落后。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无往不利,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摘编自魏艾 《国有专营制度:汉武帝文治武功的经济保障》
材料二 唐初租庸 调制在北魏均田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优点在于,将财政征收落实在有承担能力的“丁”基础上,但缺点在于“丁”承担财政征收的能力依赖于均田制所授予的田地。在均田制,崩坏、庄园制盛行以及租佃、雇佣关系普遍化的情形下,能够承担财政义务的基础只能着落在土地和家庭资产上。地税和户税因此得以进一步发展,并在两税法改革中得到全面推广。
——摘编自刘守刚《财政中国三千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时期“国有专营制度”的内容,并分析其实施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庸”、“调”的含义,并说明两税法得以全面推广的原因。
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根据“此外敛者,以枉法论”可知,两税法规定不能出现项目规定之外的苛捐杂税,说明两税法简化了税收项目,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简化税收项目,没有体现扩大收税对象和减轻农民人身控制,更不能体现对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排除AB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题干中“矫之以科举,而后贡选考试机会均等……庶民之优秀者,亦得与贵族均享政权”可知,科举制重视才能,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参加考试的机会均等,B项正确;强调血缘,看重门第是九品中正制的特点,排除A项;发展教育,扩大基础与题干“而后贡选考试机会均等,不特混贵族平民之阶级,庶民之优秀者,亦得与贵族均享政权”不符,排除C项;重视门第与题干“不特混贵族平民之阶级”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隋唐(中国)。根据题干“客观的考试标准”“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及结合所学可知,“此制”指的是科举制,是一种比较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而A项的选拔标准是指九品中正制,A项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的考试制度是指科举制,科举制是由中央统一组织,将官吏选拔权收归中央,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由题干可知,唐朝由于实施科举选官制度,虽然南方及第人数的比重很小,但反映了这些地区的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预示着南方政治人才群体的兴起,这说明南方经济的发展带动南方政治实力的增强,A项正确;隋朝是科举制的创立时期,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形成南重北轻的经济格局,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由题干可知,唐朝实施科举选官制度,南方及第人数的比重仍然很小,因此“北方文化落后于南方”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描述的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描述的是两汉时期的察举制,“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描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描述的是春秋战国及之前的世卿世禄制度。故时间顺序是④②③①。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到曹魏(中国)。据题干“两汉实行察举制,东汉形成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传统,曹魏时九品中正制雏形显现,中正由政府委任,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演变的本质是统治者为了加强对选官权力的控制,以适应加强集权政治的需要,D 项正确;材料没有准确反映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变化的本质,成熟与否并非题干直接表达的重点,排除A 项;题干描述的是制度变化的趋势,并非特指世家大族的垄断,而非本质,排除B 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品评主体的变化,而非选官标准的变化,排除C 项。故选 D 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官僚贵族子弟总是拥有较平民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入仕机会,其中以察举制为例,贵族子弟占比在69.6%以上,由此可知豪门士族通过察举制把持政权,扩大自身影响力,A项正确;察举制是为选拔人才和推行儒家思想而设,材料内容未涉及其不能选拔出人才,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选官制度,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C项;豪族通过察举制把持政权,增强了封建世袭特权,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代选官并非只看重出身,而是采取察举制,突出“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这些做法体现了一定公正性,多元的选拔官员标准,有利于满足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具有灵活性,B项正确;汉代察举制以“孝廉”为核心,有利于弘扬孝、廉的社会风尚,但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没有到“引领”的程度,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察举制的选官标准,与激发士人的参政意识关系不大,士人的参政意识主要受到“忠君为民”观念的影响,排除C项;察举制属于官员选拔,人才培养主要通过教育等方式实现,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人口数量按比例进行选举,取消资产的限制”可知,这些措施扩大了官吏选拔的来源,有利于选拔为国家服务的人才,从而加强了官员与地方人才的思想统—,从而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门阀士族观念出现于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A项;察举制在汉文帝时期已经确立,排除C项;汉武帝的“取消了资产的限制”是为了扩宽官员选拔,而不是导致人才选拔标准的紊乱,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南朝刘裕建宋后,以诸皇子轮流驻守各州要塞,同时他还重用皇室宗室,体现了刘裕想要重振皇权的意图,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及至隋唐时期,九品中正制依然在运行,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唐朝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科举制度的推行,为门阀制度瓦解提供了社会和制度的基础,大约到宋朝时期门阀势力就基本瓦解了,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刘裕重用皇室宗亲,表明了对宗室的信任和拉拢,此时刘宋宗亲统治集团矛盾应该是缓和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魏书·阳尼传》中提到阳尼因在中正时接受乡人财货而被免官,这显示了选官过程中存在的不公正和腐败问题;《晋书》中描述的豪门士族担任“清要”之职但不履行实际职责,反映出选官制度未能选拔出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选官制度存在问题,需要进行革新以提高其公正性和有效性,A项正确;材料主要关注的是选官制度的问题,而非官僚政治的普遍腐朽,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及士族是维系政权的支柱,而更侧重于揭示士族在官僚体系中的消极表现,排除C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中央集权的问题,更多的是关注选官制度和官僚政治的内部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无论是秦朝的制度变革、汉朝的“七国之乱”,还是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演变,都受到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D项正确;历史评价不能仅仅以成败为依据,还需要考虑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排除A项;并非所有制度设立之初都存在明显弊端,排除B项;中央与地方矛盾可能导致社会动荡,排除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魏晋时期任官有“天材英博、亮拔不群”的“起家官”“清官”和“德优能少”的“浊官”等类别,升迁也根据品德和能力,且才能和品德必须兼备,A项正确;士族势力左右政局体现为世家门阀垄断政局,左右魏晋时期的政局,但是材料主要体现当时的选官,排除B项;材料主旨“官员选用与乡里评议”,而“助力中央集权”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选官主要以家世为首选标准,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南北朝时期,西魏宇文泰颁布新制,在用人上奉行唯贤是举,不限资荫;梁武帝颁布诏书,强调不论士庶高低还是门第高下,只要考试合格,就可以选录为官”可知,南北朝时期选官用人标准开始向才能、考试成绩转变,这些选拔制度为科举制确立准备了条件,C项正确;此时九品中正制还未废除,排除A项;上述人才选拔制度为科举制确立准备了条件,并不会巩固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B项;“扭转了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本题要求按前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反映的是辽朝的南北面官制;②“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体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③“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反映的是唐朝的两税法;④“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反映的是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时间先后顺序是②③①④,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材料中提到的两大政治制度,一个能够遏制皇权,促进权力的分散与制衡(三省六部制);另一个则通过选拔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科举制)。这两个制度都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国家的治理能力。遏制皇权可以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减少决策失误和腐败;而选拔人才则能确保政府机构的运作效率和质量,B项正确;唐朝的制度只是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而不是出现了早期民主雏形,排除A项;材料中说的是唐代的某个政治制度类似于当今的公务员制度,而不是说当今的公务员制度受唐朝影响,排除C项;“限制皇权推动公权发展”无法说明科举制如何“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排除D项。故选B项。
1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材料所述现象是唐代早期通过科举途径为官的人数不多,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当时,尽管科举制度已经存在,但门第观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选官制度,导致通过科举入仕的人数相对较少,D项正确;唐朝初年,社会阶层流动还是较为活跃的,而科举只是入仕的一种途径,还有其他途径如门荫、举荐等,排除A项;因为材料中没有提到民众对科举的态度,无法得出“科举制的推行遭遇民众抵制”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官员的文化素养,材料主要提及科举的取士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1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题干信息反映出唐朝时期人才选拔仍存在士族对国家统治产生重要影响,表明此时的科举制度尚未完善,选官用人机制还需优化,D项正确;秦朝时期贵族政治已被官僚政治取代,排除A项;材料信息反映出阶层仍然固化,科举制尚需完善,排除B项;垄断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1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明清时期中国。据所学可知,在激烈的科举考试竞争中,边远落后地区的士子处于劣势地位。故自宋代开始,历代王朝都在科举录取中对相对落后地区的士子给予适当照顾。不仅保证了对边远落后地区人才的选拔、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而且通过不断将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吸纳进官僚队伍,显著提升和加强了边远落后地区对中央的向心力,有利于巩固和促进统一,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科举制提升古代国家政权的公信度,材料主要反映了宋明清时期科举取士中适当照顾边远地区考生,排除A项;材料重点不是强调社会阶层的流动,材料主要强调了宋明清时期科举制下适当照顾边远地区考生,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儒家思想传播,排除D项。故选C项。
2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设立宰相共同议事机构”“执行主席(轮流担任)于政事堂主持讨论”“凡未加提高行政效率,增加决策的科学性,促进权力运作的良性进行,D项正确。政事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限制皇权的滥用,但是“实现了”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并未反映中枢机构间的矛盾,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决策,并未体现“执行”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2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唐朝时期,在三省六部制下,封拜官职需要经中书、门下,唐中宗不经中书、门下而自己封拜官职时自感心怯和难为情,采取“斜封墨敕”的做法,表明三省六部制对皇帝的行为是具有约束性的,B项正确;唐代三省六部制是重要的中枢行政制度,并非“形同虚设”,排除A项;“斜封官”虽然与通常的任官程序不符,但其任命仍然是有效的,并非“不具有权威性”,排除C项;唐中宗只是在个别情况下违背了某些程序,三省六部制依然发挥其制度性作用,不能说遭到破坏,排除D项。故选B项。
2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隋唐时期。据题干“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作为中央决策和体系,官员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中央官制的设置,与社会公平性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三省六部制实行的效果,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实行的目的是维护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23.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唐(中国)。根据材料概况可知:高宗永淳年间,政事堂迁往中书省。后来,尚书省也参与政事堂议事,体现了三省一体化趋势;三省长官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请旨,三省之间相互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②③正确;①错在唐朝三省六部设置的目的是强化皇权,是人治社会,无法保证社会公平;④错在三省逐渐合一与统治基础的扩大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24.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尚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列五房于其后……分曹以主众务焉”“宰相分直(值)主政事笔,每一人知十日 又分每日一人执笔”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贞观末年从二品的仆射参加政事堂会议,要同中书、门下两省的三品官中书令、侍中一样,不可以从二品的身份凌驾于他们之上,这就可以使三省长官在议政时能处于平等的地位。唐玄宗时期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三省一体化趋势加强,侵夺了尚书省的部分行政权。唐肃宗到唐德宗时期,通过采取“轮流执笔”的措施来防止专政现象的发生。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相权过大会威胁皇权,D项正确;材料主要侧重于防止宰相专权,而不是中枢机构之间的制衡机制,排除A项;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有利于提高三省的行政效率,但是轮换制度使政事的交接过于频繁,势必影响办事效率,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决策与执行”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2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田亩之在人者,不能禁其买易,官授田之法尽废,则向之所谓输庸调者,多无田之人矣”可知,唐朝中期,均田制逐渐衰落,租庸调制随之而被破坏,在此背景下,唐朝实行税制改革实施两税法,两税法不分主户、客户(外来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即算当地人。一律上籍征税。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这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项正确;租庸调制此时已经被破坏,排除A项;杜绝了土地买卖兼并的现象说法绝对化,材料所述两税法不能杜绝土地买卖兼并现象,排除C项;摊丁入亩是实行废除了战国以来的人头税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2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材料中提到唐中央政府以州府为单位确定两税总额并加以摊派,这种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各州府的实际情况和差异,容易造成各州府之间税收负担的不均衡,B项正确。 “量出制入”原则要求根据政府的财政支出确定税收总额,但材料中这种摊派方式并非严格遵循此原则,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税收总额的确定和摊派方式,未直接表明为地方势力坐大创造了条件,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两税法减轻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27.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是明朝的一条鞭法;“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是唐朝的两税法;“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是清朝的摊丁入亩;“四年……始算缗钱”是汉武帝重农抑商政策。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②①③,D项正确;ABC项排序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28.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政府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可得出“和籴”强调的是政府的干预,稳定市场价格,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保证说法绝对,排除A项;“和籴”强调的是政府的干预,稳定市场价格,是要维护政府的统治,排除C项;封建时代顶峰与“和籴”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9.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前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均田制规定丁男和中男按例授田外,还特别对老男、笃疾人、废疾人、寡妻妾授田,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进而维护社会稳定,A项正确;均田是土地国有制,不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对老男、笃疾人、废疾人、寡妻妾授田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给予生存的社会保障,但不能消除土地兼并现象,排除C项;对老男、笃疾人、废疾人、寡妻妾授田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给予生存的社会保障,“男女平等”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3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的“均田制”,其前提是政府掌握大量的土地,制约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政府控制的土地有限,以致均田制无法实行,D项正确。北魏至隋唐时期推行了均田制,排除A项;唐朝时期国家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国家治理水平并不低,排除B项;历代统治者迎合农民平均土地的要求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31.(1)标准:西周以血缘为标准;汉初以德行为标准;魏晋以门第为标准;隋唐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
(3)趋势: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选拔方式越来越公平、公开、科学
【详解】(1)本题是特点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标准:据材料一“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以血缘为标准。据材料二“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以德行为标准。据材料三“曹魏黄初元年,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以门第为标准。据材料四“投碟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角度分析概括即可。影响:据材料“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等信息得出,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
(3)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上述材料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标准、方式等角度分析即可。概括上述材料可知,西周以血缘为标准;汉初以德行为标准;魏晋以门第为标准;隋唐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趋势,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选拔方式越来越公平、公开、科学。
32.(1)内容: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
作用: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有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职能: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
定位:皇帝掌握决策权;中书门下负责一定决策;三司既接受二府决策亦直接对皇帝负责。
(3)不同:唐朝通过明确三省分工并相互制约来削弱相权,北宋通过设置新的机构分割相权。
消极影响:职权过于分散;降低了行政效率。
【解析】【小题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一“第一、唐之前,而在三省六部制中,尚书省门下省都是实务部门”并结合所学可知,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第二小问作用,综合材料一“中央层面出现了‘三权分立’”并结合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分散了相权;据材料一“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趋于规范和完善”可知,封建官僚体系日趋严密;据材料一“后设机构政事堂,有助于提升决策效率”可知,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小题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中国。第一小问职能,根据材料二“就决策流程而言,二府多具裁决权,尽管二府系与君主共同谋议决策的中枢机构,敕、宣由其制定下发”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书门下负责行政;枢密院负责军事。第二小问定位,据材料二“就决策流程而言,二府多具裁决权,尽管二府系与君主共同谋议决策的中枢机构,敕、宣由其制定下发”可知,皇帝掌握决策权,中书门下也负责一定决策,三司既接受二府决策亦直接对皇帝负责。
【小题3】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第一小问不同之处,据材料一“中央层面出现了‘三权分立’”、材料二“就决策流程而言,二府多具裁决权,尽管二府系与君主共同谋议决策的中枢机构,敕、宣由其制定下发”可知,唐朝通过明确三省分工并相互制约来削弱相权,北宋通过设置新的机构分割相权。第二小问消极影响,结合所学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知识可知,职权过于分散;易造成冗官问题。
33.(1)内容: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酒类、盐铁专营;推行均输平准。
积极影响:有利于稳定经济;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对后世的经济管理产生深远影响;提高了手工业制造技艺;打击了诸侯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增强边疆防御;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国家;推动西汉走向强盛。
(2)含义: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原因:土地兼并; 均田制崩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庄园制盛行;租佃、雇佣关系普遍化;唐王朝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或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的中国。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一“凡是私自盗铸金钱者,一律死罪”“统一发行‘五铢钱’”, 可得出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根据材料一“官府开始向私营酒坊提供酿酒用粮食、酒曲等原料,规定酿造酒类的品种和标准;官府向酒坊支付加工费用后直接掌控,统一销售。”与“官营冶铁后”,联系所学可得出实行酒类、盐铁专营;在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推行均输平准。
第二小问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一“文景时期最大的货币供应商是东部的吴王刘濞和西部的邓通”,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有利于稳定经济,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一“汉朝的币制自此稳定,五铢钱成为质量稳定的钱币,一直流通七百余年”联系所学,可得出对后世的经济管理产生深远影响,并且实行酒类、盐铁专营,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根据材料一“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官营冶铁后却得到了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可得出提高了手工业制造技艺;根据材料一“匈奴与汉军作战,需要用五个人才能抵挡一名汉军士兵,主要的原因正是匈奴在铁制兵器上的技术落后。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无往不利,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联系所学可得出有利于增强边疆防御;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国家并且推动西汉走向强盛。
(2)本题是特点类与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的中国。第一小问含义,根据材二“唐初租庸调制在北魏均田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优点在于,将财政征收落实在有承担能力的‘丁’基础上”再联系唐初租庸调制和北魏均田令的知识可知,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均田制崩坏、庄园制盛行以及租佃、雇佣关系普遍化的情形下,能够承担财政义务的基础只能着落在土地和家庭资产上”,联系所学可得出土地兼并,均田制崩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以及庄园制盛行,租佃、雇佣关系普遍化;再联系所学,可得出唐王朝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同步训练(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