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高三历史开学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约200万年的历史,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父系氏族社会,氏族组织不但没有瓦解反而趋于紧密,其根本原因是( )
A.阶级分化尚未完成 B.生产力水平低下
C.部落联盟关系融洽 D.私有产品剩余少
2.被尊祀为中华“人文初祖”的黄帝,在殷商甲骨文中,没有找到记载;《山海经》里只是诸帝之一,到春秋战国被定于一尊。春秋末《国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由此可知,黄帝传说的发展( )
A.有利于华夏认同,政治走向集权 B.表明黄帝时期具备了国家初始状态
C.可用于研究同源共祖观念的发展 D.反映了古代中国氏族社会生活情况
3.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周太王古公亶父有意传位给第三子季历,其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便主动让国,一同出奔“荆蛮”,建立国家,自称“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史称“太伯奔吴”。这一事件( )
A.催生了华夏认同观的产生 B.导致宗法制基本原则的崩坏
C.扩大了分封制的适用范围 D.推动中原文化向江南的传播
4.如图漫画《围剿公田》反映了
A.土地私有制确立 B.税制改革影响深远
C.兼并战争愈演愈烈 D.奴隶社会趋向瓦解
5.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 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而周边民族被称为戎狄蛮夷等。经过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华夏族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C.开始出现民族交融的局面 D.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是战争
6.有学者认为,农民阶级在战国时期形成不同的部分。封建国家“授田”制下的农民称为“公民”,他们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准私自迁徙,仰赖于政府,并要向国家缴纳租税、服徭役和兵役;依附于私人地主的农民称为“私人”,依附于豪强地主,一般不再承担封建国家的义务;自耕农占有少量的土地和农具,人身比较自由;雇农是农民中最苦的一部分,生活极无保障,以出卖劳动力为生。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民”实质上是国家控制下的农奴
B.“公民”实际上境遇比“私人”要好
C.自耕农的来源比较单一而且地位很不稳定
D.雇农这种雇佣劳动是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
7.汉景帝年间,政府送蜀地学生到长安学习,又在蜀地开办学校,为学生免除徭役,学优者随带出巡,有的还授以官职,蜀地民众大为羡慕。数年之间,蜀地民众开始乐意进入政府机构服务。材料表明当时
A.西南正式纳入西汉王朝版图 B.轻徭薄赋利于争取民众支持
C.儒学独尊推动汉代教育发展 D.百姓国家认同观念有所增强
8.《秦律·徭律》记载:“朝廷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迟到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降雨不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这反映了( )
A.秦律当中存在分级处罚 B.秦律实施具有灵活性
C.秦律实行严刑峻法原则 D.秦律以经济处罚为主
9.《汉书》《后汉书》及《魏书》等著作都载录了当时国家的全部郡县、户口,以及山川、 关隘、历史、风俗,还有已经内属或尚未内属的周边民族及地区。这些载录突出反映了当时
A.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特色 B.大一统历史观的形成与发展
C.周边民族与内地联系的加强 D.中国古代历史学的辉煌成就
10.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淮南王刘安谋反,于是计划造谣朝廷将强制各地家产在五十万以上的群体迁徙到新拓的朔方郡(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这在客观上反映出当时( )
A.民间存在安土重迁心理 B.西域地区直接归朝廷管辖
C.国家强力打击门阀士族 D.中原地区的人地矛盾激化
11.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于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
舒意在强调
A.“人性本善”思想 B.“弃恶从善”思想
C.“天人感应”思想 D.“君权神授”思想
12.明朝实行“开中制”(开中,即召商输粮而与之盐),山西有幸成为“试点之区”,加上巨大的市场需求,晋商发展势头迅猛。材料反映出晋商
A.经营的商品范围较为狭窄 B.借助国家政策调整的契机而勃兴
C.崛起得益于巨大的市场需求 D.在长途贩运贸易中起到引领作用
13.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文字记载是印证历史史实的唯一依据
C.东汉纸取代了竹简缣帛 D.人类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14.以下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手工业遗存情况简表。据此能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遗存类型 主要地域 遗存种类
铸铁业手工业作坊 全国各地均有广泛分布 铁器遗物种以犁、铲、锄、镰等农业生产工具数量最多,还有兵器、马器等
铜器铸造 今山西、河南等地 釜、盘、灯、炉等生活用品,还有铜钱、铜佛像等
瓷器手工业作坊 中原地区 以青釉为主、瓶、壶、碗、罐等
今江浙地区 质量较高的青瓷器,越窑产品质量最优
A.南北经济的均衡发展 B.战乱时期经济严重停滞
C.江南经济的初步开发 D.中原制瓷水平高于南方
15.《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南朝沈约的《宋书》中却描述江南地区“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种变化( )
A.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 B.导致了政区的调整
C.说明江南的条件优越 D.缘于北方移民南迁
16.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规定,士人品第有九,官分清浊,士族属于清品,当清官,寒门小人属浊品,只能充任浊宫,这说明孝文帝( )
A.借鉴了中原文化完善政治体制 B.打击汉族门阀巩固统治秩序
C.打击腐败营造清明的政治氛围 D.明确官员品级提高行政效率
二、材料分析题(12+13 +13=38)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读史方舆纪要》所录先秦战例大多出自《春秋三传》《史记》《国语》《战国策》等书,因此其中的六百多条战例集中于春秋战国。而在春秋变革、战国纷争之中,除楚国及吴、越地域偏南外,其余各国皆在北方。若以南北划分,大致北方省份(山东、河南、陕西等)的战例占九成,南方数省则只有十分之一。
——摘选自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
材料二 战国时代,在大规模的残酷战争中,全国人民都遭受了深重的苦难。如同苏秦所说,一场大战,所有战死者的安葬、医药费用和车马武器的损失,“(天下)十年之田,而不偿也”。在人民心理都趋向于政治统一且周天子不起作用的当时,人民的愿望和思想总要有一个寄托,于是不同学派的学者提出了不同主张。墨子就说:“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天下既已治,天子又总天下之义,以尚同于天。”孟子针对当时兼并战争中“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情况,也说“定于一”,而且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荀子认为“天下归之谓王”,就是说,做到天下归心,就能完成统一的“功业”。《吕氏春秋》不但提出了建立统一的集权国家的迫切要求,同时还明确指出了“民之所走(归向)”是在建立统一的集权国家过程中“不可不察”(《功名》)的问题。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上古时代(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战例多分布于北方的地理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发生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史料 出处
秦朝 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川之材,居给人足,以富相尚。 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汉武帝至 于是以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西汉末
东汉前期 自中兴以来,匈奴未宾,永平末年,复修征伐。先帝(东汉章帝)即位,务体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探观旧典,复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宁安边境。而吏多不良,动失其便,以违上意。先帝恨之,故遗戒郡国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事。 范晔《后汉书·和帝纪》
——据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秦汉时期盐铁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秦汉时期盐铁政策变化的一个因素并简要说明。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他所面临的形势是“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他继承了“文景之治”的全部历史遗产,其中,既有社会稳定、人心归向、经济富裕的优势,也有制度有缺、国家控制能力薄弱的遗憾。汉武帝时期的政论家严助,总结汉武帝时代的特点是“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造就“盛世”的相关政治制度。
三、论述题14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不乏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从不同史料对同一战役的记述中,可以探寻出一定的历史规律。下面是几段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
材料一 曹公已临其境……(备)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
——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忽一军指说:“江南隐隐一簇帆幔,使风而来。”…操笑曰:“公覆(黄盖字)来降,此天助我也!”来船渐近……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左边是韩当、蒋钦两军从赤壁西边杀来;右边是周泰、陈武两军从赤壁东边杀来;正中是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队船只都到。火须兵应,兵仗火威。此正是三江水战,赤壁鏖兵。曹军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
——罗贯中《三国演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影响赤壁之战胜负的因素,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因素”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1.B2.C3.D4.D5.B6.A7.D8.A9.B10.A11.D12.B13.D14.C15.D16.D
17.(1)地理原因: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分封的大国、强国大都集中在北方。
(2)影响:造成局势动荡和社会经济破坏;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思想界出现了旨在实现统一的思想,为政治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客观上加深了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了解;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感的增强;使秦国实力增强,成为统一的主导力量。
18.(1)变化:秦到西汉,由允许私人经营盐铁到盐铁官营;东汉初年,盐铁官营政策废驰。
东汉章帝与和帝时期,由恢复盐铁官营到允许民间在交税的前提下经营盐铁实卖。
(2)【示例1】因素: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政权)。
说明:面对汉初无为思想导致商人势力壮大,威胁政府的情况,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政权)推行盐铁官营政策。面对东汉建立后社会经济遭到破坏,人民困苦的现状,东汉章帝允许民间在纳税的前提下进行盐铁贸易,这一转变有利于巩固东汉政权。
【示例2】因素:少数民族军事威胁。
说明:汉武帝时期,匈奴屡屡进犯边境,威胁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汉武帝通过盐铁官营筹集军费发动反击匈奴的战争。东汉初年匈奴的威胁下降,再加上官员对百姓的盘剥严苛,因此决定允许民间在交税情况下进行盐铁贸易。
【示例3】因素:国家财政税收。
说明:汉武帝时期通过盐铁官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极大地提升了政府的经济实力,巩固了国家政权。东汉初年,社会趋于稳定,财政问题不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盐铁官营的弊端日益显现,故东汉章帝允许民间在纳税的前提下进行盐铁贸易。
(以上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19.(1)政治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渊源:承袭秦制。
(2)措施:分封诸侯王国。
后果: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
(3)制度:中外朝制;推恩令;察举制;刺史制。
20.示例一
赤壁之战天气因素尤为关键,孙刘联军利用天气变化,用火攻战胜曹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孙刘的士兵大部分来自南方,擅长水战,而曹操的士兵大部分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双方水面对峙,孙刘联军占据一定优势。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孙刘联军在此基础上抓住战机,利用风势,采取火攻战术,焚烧曹操战船,曹军无法躲避,孙刘联军最终获得战争胜
利。由此可见,在战争中,利用有利天气因素,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也是以少胜多的关键。
示例二
赤壁之战中,曹操军队发生瘟疫,这是曹军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材料一、二中都有关于曹军军营中暴发瘟疫的记载。赤壁之战时,曹操军中发生瘟疫,军队人员密集,瘟疫在军中流传,严重影响了军士健康,导致曹军战斗力下降。同时,大规模疫病的传播也导致军心动摇,斗志丧失,这些因素为曹军埋下巨大隐患,曹军作战不利与之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大规模瘟疫的发生,对战争结局甚至历史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