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是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伟大的爱国运动。下列选项中,属于两者的相似之处的是( )
A.都强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B.中国共产党都起到了领导作用
C.都有大批学生遭国民政府逮捕 D.都标志着中国革命划时代飞跃
2.报刊头版是每期报纸最重要的内容,下表为1945年国内重要报刊头版标题。这表明抗战胜利后
报刊名称 类别 文章标题
《解放日报》 中国共产党机关报 《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坚持和平、民主、团结,建设新中国》
《新民报》 重庆最大的民营报纸 《蒋主席广播向民主团结大道前进》
《中央日报》 国民党党报 《国父指引民主合作实现永久和平》
A.国共两党建国方针基本一致 B.共产党主张解放全中国
C.和平建国是人民的普遍愿望 D.国民党披上“宪政”外衣
3.如图为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组织的四次大会战的大致地理位置。以下结合史实对图示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①处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②处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第一次对日作战的胜利
C.③处会战结束后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D.④处会战中八路军三个师都积极参加了正面作战
4.如图为近代某次重要战役形势图,该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徐州会战 C.枣宜会战 D.淮海战役
5.下面是民国三十年的一幅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A.促进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推动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
C.激励中国民众团结抗日 D.粉碎日军速亡中国的计划
6.“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敬祝健康!并祝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的背景应该是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C.国民党正面战场坚持抗战 D.国共重庆谈判在即
7.1948年11月25日的《人民日报》刊载了新华社淮海前线二十二日电《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结束,黄百韬兵团全军覆没》。而同一天的《中央日报》刊载的则是中央社徐州二十四日电《黄邱李会师大许家,陈匪残部分南北窜》。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
A.两军通过信息战迷惑公众 B.随时间推进战局不断变化
C.国共两党对形势判断有异 D.新闻报道真实性需经鉴别
8.1937年8月15日,日本在一份《形势判断》中指出,日中已呈现全面抗战状态,为避免全面战争,必须进行华北会战,迅速对中国军队,尤其是中央军以毁灭性打击,使南京政府在失败感下不得已而屈服,由此造成结束战局的机会。随后日军发动了
A.九一八事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淞沪会战
9.平型关首捷和台儿庄大捷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它们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关于两个战役的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都是四大会战的组成部分 ②都属于国共合作指挥的经典战例
③都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④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斗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在会议上,毛泽东号召全党同志“防止骄傲自满情绪,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要认识到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该会议地点位于如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1.这次战事(役)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材料反映的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徐州会战 D.淮海战役
12.为了打破国民党及日伪军对边区的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了“对外调剂、对内自由”的商业贸易政策。“对外调剂,对内自由”是对外“以有易无”吸收必需品进口。这一政策旨在( )
A.促进边区内外物资交流 B.发展和活跃边区社会经济
C.实现边区内部自给自足 D.服务“抗战救国”的大业
13.抗战前期,国民政府不遗余力地宣扬世界和平不可分割、日本侵略将危及整个人类的思想。国民政府的主要目的在于
A.促使各国关注中日战争 B.警示世界大战可能爆发 C.宣传日本威胁世界和平 D.争取各国对华进行帮助
14.1945年1月,中共太行区党委和太行军区为开辟道清路南北地区,打通太行根据地与 根据地的联系,发起道清战役,歼灭盘踞在道清铁路及其两侧地区的日伪军
A.豫西 B.冀鲁豫 C.太岳 D.晋察冀
15.在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该做法旨在( )
A.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 B.解决边区经济困难
C.推动土地改革的发展 D.促进全党思想统一
16.1938年2月,蒋介石说:“我们现在与敌人打仗,就要争时间。我们就是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固守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的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这说明( )
A.国民党政府坚定了正面作战的决心 B.要以游击战争的方式抗击日本侵略
C.对当时中日抗战形势的认识比较客观 D.找到了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途径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右翼势力言论:日本自民党“终战50周年国会议员联盟”会长奥野诚亮宣称:“大东亚战争是自卫战争,日本当时没有侵略意图,虽然曾经与英美交战,但并没有打算侵略亚洲”。日本法务大臣永野茂门也曾说:“把那场战争说成是侵略战争是错误的。当时日本真心想解放殖民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公然叫翼:“人们都说日本(在南京)干下大屠杀,但这不正确。这是中国人编出来的谎言,一直要污损日本的形象”。日本右翼的错误思想和言论导致日本先后三次修改历史教科书,将“侵略”改成“进入”,把“帝国主义战争”改成“大东亚战争”。
——摘编自王向远《日本右翼言论批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右翼势力言论的核心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侵略中国首先选择了哪里?为什么会选择此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城的意义在最后一个王朝发生重大转变。康熙帝的名言“在德不在险”“众志成城”对长城进行了功能上和道德上的双重否定。其实,长城意义的骤降并非由于人们道德上的觉醒,满族上层和蒙古族上层的政治同盟,清政府在草原社会实行的政策是其本质原因。取代长城的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德”,而是那个实实在在的理藩院。弱化草原社会的军事属性,利益不再来自战争,而由贵族政治、宗教组织决定分配。
——摘编自唐晓峰《长城内外是故乡》
材料二 20世纪二十年代末,国内著名报刊《良友》写道:“在现代物质竞争中,西方每占优势。……虽然中国建造长城时,美洲还没被发现,可惜今日长城老而无用了。”三十年代初长城抗战爆发后,在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下长城被赋予了新的“身体”,出现了人的长城、铁血的长城等观念。1935年田汉在《义勇军进行曲》中写道:“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意在重新唤起民众对于长城抗战的记忆。长城由此升华为一座更具精神意味的、新的长城。
——摘编自吴雪杉《长城:一部抗战时期的视觉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简析康熙时期“长城意义的骤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人对长城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19.西南联合大学仅存在八年(1938—1946年),但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遗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命原处平津两地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1月,教育部下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校歌歌词中写道:“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材料二 主持学校日常工作的梅贻琦教授提倡“德、智、体、美、劳、群六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主张“博先于精”。联大的很多教授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他们经常夹着讲义逃警报,在树底下、茅屋内给学生讲课,一些教授运用化学方法制造战时急需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农业生产,还将云南马油适当处理作为火车,汽车及飞机的润滑油使用。
材料三 八年间,西南联大共培养出8000多名学生,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南联大从军学生前后一共达到834人,其中不乏主动投笔从戎的热血青年。除了担任翻译外,联大学生还参加了远征军和空军。数百健儿血洒长空和缅北丛林。……师生们办起了大批中学,参与了西部少数民族调查和地方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工作,并直接参加了云南的经济建设,如创建恒通酒精厂和利滇化工厂等。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知中·西南联大的遗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南联大创办的原因。据材料二,概括西南联大的办学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西南联大的主要贡献及宝贵的精神遗产。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版画《八路军帮助蒙民秋收》(1945年)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D C C D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D A A C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一二·九运动直接原因是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所以两运动都强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A项正确;五四运动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排除B项;五四运动时中国是北洋军阀政府,排除C项;D项描述不符合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没有使中国革命具有划时代的飞跃,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详解】《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坚持和平、民主、团结,建设新中国》《蒋主席广播向民主团结大道前进》《国父指引民主合作实现永久和平》体现了1945年人民对于和平建立民主国家的普遍愿望,C项正确;国共两党建国方针基本一致不符合史实,材料也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有中共机关报、民营报、国民党党报,不是只有中共,排除B项;材料有中共机关报、民营报、国民党党报,不是只有国民党,且材料主旨是人民普遍希望和平建国,没有体现国民党披上“宪政”外衣,排除D项。故选C项。
3.C
【详解】根据地图和大型会战的标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①处为太原会战,八路军三个师都参加了作战,其中平型关大捷是全面抗战以来对日作战首次胜利;②处为徐州会战;③处为武汉会战,之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④处为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ABD错误。
4.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淮海战役的特征是围点打援,主要围绕着双堆集、碾庄展开,因此D正确;ABC均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与材料中的“人民解放军进攻方向”的说法不符,排除。故选D。
5.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民国三十年即1941年,此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材料中的宣传语“尽忠报国流芳千古”、“卖国求荣遗臭万年”、“奉劝诸位宁学岳飞不当秦桧”是为了激励中国民众团结抗日,所以C正确;国民革命于1927年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所以A错误;1937年,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材料时间不符,所以B错误;1937年,淞沪会战粉碎日军速亡中国的计划,与材料时间不符,所以D错误。
6.C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民国二十七年”即公元1938年,“民族革命战争”即抗日战争,所以这封信的背景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坚持抗战,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是在1926年,排除;B选项是在1936年,排除;D选项是在1945年,排除。故选C。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48年(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主办的《人民日报》与国民党主办的《中央日报》对淮海战役的报道截然相反,按照史学研究方法,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还需要其他史料的补充,D项正确;国民党通过报纸欺骗公众,中共如实报道,排除A项;材料反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需要进一步鉴别,而不是反映战局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是对淮海战役的新闻报道,而不是反映两党对形势判断,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根据题干时间1937年8月15日,以及日军计划发动会战的地区——华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日本发动了太原会战,B正确;九一八事变时间是在1931年,排除A;徐州会战、淞沪会战地点不在华北,排除C、D。
9.B
【详解】根据所学,平型关首捷是太原会战的战役,台儿庄大捷是徐州会战的战役,都是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都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斗志。故B项 ①③④正确;平型关大捷是国共合作指挥的经典战例,台儿庄战役不是,②错误,故可排除ACD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国)。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号召全党同志“防止骄傲自满情绪,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要认识到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图中②的位置是西柏坡,B项正确;根据图片信息,①所在为北京,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北京并不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不是会议地点,排除A项;根据图片信息,③所在延安,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但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共中央已经不在延安,排除C项;根据图片信息,④所在汉口,汉口并非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内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并结合三大战役可知,淮海战役使南线国民党军的精锐主力基本被消灭,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处在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加速了国民党政府的崩溃。D正确;辽沈战役发生在东北地区,A错误;平津战役发生在北京、天津一带,B错误;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组成部分,发生在山东、江苏一带,C错误。故选D。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此时处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了“对外调剂、对内自由”的商业贸易政策,既有利于打破国民党及日伪军对边区的经济封锁,也有利于发展根据地的经济贸易,壮大根据地力量。因此,这一政策旨在服务“抗战救国”的大业,D项正确;“促进边区内外物资交流”属于客观影响,不符合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这一政策旨在服务“抗战救国”的大业,“发展和活跃边区社会经济”不符合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实现边区内部自给自足”说法材料并未体现,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国民政府不遗余力地宣扬世界和平不可分割、日本侵略将危及整个人类的思想”说明国民政府想寻求世界各国的支持,D正确;A中关注;B中警示和C中宣传均不符合材料主要目的。
14.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45年1月,中共太行区党委和太行军区为开辟道清路南北地区,打通太行根据地与豫西根据地的联系,发起道清战役。故选A,排除BCD。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有利于团结抗战力量,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A项正确;该做法旨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解决边区经济困难是大生产运动,排除B项;该做法旨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与推动土地改革的发展无关,排除C项;该做法旨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团结党内外人士共同抗日,促进全党思想统一是整风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16.C
【详解】材料“1938年”“就要争时间。我们就是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固守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体现了国民党对当时的两国军事等实力有客观认识,认识到中国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C项正确;A、B项材料不体现,排除A、B项;蒋介石坚持片面抗战路线,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7.(1)观点:否认侵华史实,美化侵略战争;拒绝承担战争罪责;篡改历史教科书。
(2)地点:中国东北原因:东北与南京政府的关系松散;东北的自然资源丰富且离日本本土较近,便于侵略;日本在过去的条约中,在东北获得了一些特权。
【详解】(1)观点:根据“大东亚战争是自卫战争,日本当时没有侵略意图”得出否认侵华史实,根据“当时日本真心想解放殖民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得出美化侵略战争;拒绝承担战争罪责;根据“日本右翼的错误思想和言论导致日本先后三次修改历史教科书”得出篡改历史教科书。
(2)地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中国东北。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东北与南京政府的关系松散;东北的自然资源丰富且离日本本土较近,便于侵略;日本在过去的条约中,在东北获得了一些特权。
18.(1)原因:多伦会盟,康熙帝接受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册封活佛,直辖于清廷,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加强对蒙古等地的统治。
(2)变化:民国初期认为“老而无用”;抗战时期赞美(高度认同)。
原因:民国前期,长城军事作用丧失,中外的巨大差距使人们对长城的认知发生变化;抗战时期,民族危机加深,长城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纽带。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原因:据材料“满族上层和蒙古族上层的政治同盟,清政府在草原社会实行的政策是其本质原因”可知康熙时期“长城意义的骤降”的原因是清朝加强了对蒙古地区的管理和控制,与蒙古族上层结成政治同盟。结合所学可知具体包括:多伦会盟,康熙帝接受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册封活佛,直辖于清廷,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加强对蒙古等地的统治。
(2)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变化:根据材料“20世纪二十年代末,国内著名报刊《良友》写道:‘……今日长城老而无用了。’”得出民国初期认为长城‘老而无用’”;根据材料“三十年代初长城抗战爆发后,……出现了人的长城、铁血的长城等观念”得出抗战时期赞美(高度认同)长城。原因:根据材料“在现代物质竞争中,西方每占优胜”可分析得出民国前期,长城军事作用丧失,中外的巨大差距使人们对长城的认知发生变化;根据材料“‘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意在重新唤起民众对于长城抗战的记忆”可分析得出抗战时期,民族危机加深,长城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纽带。
19.(1)原因: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及沿海地区相继沦陷;国民政府令高校西迁内地;爱国师生的努力。
特点: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六育并举);服务于战时需要;重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2)主要贡献:为抗战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精神遗产: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使命担当。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193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命原处平津两地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及沿海地区相继沦陷、国民政府令高校西迁内地及爱国师生的努力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特点:根据材料“德、智、体、美、劳、群六育并举”可归纳出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六育并举);根据材料“一些教授运用化学方法制造战时急需品”可归纳出服务于战时需要;根据材料“还将云南马油适当处理作为火车,汽车及飞机的润滑油使用”可归纳出重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2)贡献:根据材料“西南联大从军学生前后一共达到834人”可归纳出为抗战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根据材料“除了担任翻译外,联大学生还参加了远征军和空军”可归纳出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根据材料“并直接参加了云南的经济建设,如创建恒通酒精厂和利滇化工厂等”可归纳出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精神: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其精神遗产主要体现为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及使命担当等方面。
20.主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各族军民团结一起收获胜利的果实。
论述: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后,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全面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深入农村,到敌人后方去,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多个抗日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逐渐成为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东方战场的中流砥柱;终于在1945年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中国共产党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自治的原则,领导各族人民同仇敌忾、精诚团结,共赴国难,不屈不挠;充分利用蒙人骑术特长,帮助蒙古族组织抗日武装部队,在内蒙古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例如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对打击内蒙古地区日寇起了很大的作用。
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全国广大民众,中国共产党实行人民抗战路线;组织民众开展游击战,扰乱敌人,破坏敌人交通运输,牵制和消灭敌人,动员全国军民方可取得最后胜利。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抗日根据地积极进行经济建设,图中八路军战士为群众打场、装车、打扫、收获、搬运,忙得热火朝天;牧民有的在牵着骆驼,有的在送水,还有的在喂牛;骆驼成队地大量运输,牛车满满地载粮食,草垛高高地耸立,秋风阵阵,到处散发着收获的气息。
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团结各个党派、各界群众和一切爱国同胞,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的觉醒,展示了中华民族爱国团结、不屈不挠、勇于胜利的抗战精神。
《八路军帮助蒙民生产》等作品是这一时期黑白木刻最高水平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危难时刻爱国艺术家的贡献,是历史的见证,是无比珍贵的历史文物,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总之,《八路军帮助蒙民秋收》是中国全民团结抗战史的精彩篇章,也是中国美术史上光荣的一页。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1945年中国。据材料“版画《八路军帮助蒙民秋收》(1945年)”和画面信息可得出,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1945年,在内蒙古某个抗日根据地,几位八路军战士正忙于帮助蒙古民众进行秋收,呈现一派丰收、勤奋和喜悦的氛围;可以确定主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各族军民团结一起收获胜利的果实。然后,组织具体的史料进行论述,可以从时间背景、民族关系、军民关系、经济建设、精神风貌和艺术价值等方面多层次多视觉表述成文。从时间背景,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后,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全面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深入农村,到敌人后方去,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多个抗日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逐渐成为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东方战场的中流砥柱;终于在1945年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从民族关系,中国共产党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自治的原则,领导各族人民同仇敌忾、精诚团结,共赴国难,不屈不挠;充分利用蒙人骑术特长,帮助蒙古族组织抗日武装部队,在内蒙古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例如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对打击内蒙古地区日寇起了很大的作用。从军民关系,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全国广大民众,中国共产党实行人民抗战路线;组织民众开展游击战,扰乱敌人,破坏敌人交通运输,牵制和消灭敌人,动员全国军民方可取得最后胜利。从经济建设,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抗日根据地积极进行经济建设,图中八路军战士为群众打场、装车、打扫、收获、搬运,忙得热火朝天;牧民有的在牵着骆驼,有的在送水,还有的在喂牛;骆驼成队地大量运输,牛车满满地载粮食,草垛高高地耸立,秋风阵阵,到处散发着收获的气息。精神风貌上,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团结各个党派、各界群众和一切爱国同胞,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的觉醒,展示了中华民族爱国团结、不屈不挠、勇于胜利的抗战精神。在艺术价值上,《八路军帮助蒙民生产》等作品是这一时期黑白木刻最高水平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危难时刻爱国艺术家的贡献,是历史的见证,是无比珍贵的历史文物,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最后,进行总结升华,可以归纳为:《八路军帮助蒙民秋收》是中国人民全民团结抗战史的精彩篇章,也是中国美术史上光荣的一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