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九周——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每周一测(含解析)

第九周
1.1895年,康有为组织十八省举人联名“公车上书”。康有为本人的文章回忆,上书遭到清政府拒绝;但有现代学者考证认为,康有为根本没有向清政府呈递举人们的改革主张。下列关于“公车上书”认识合理的是( )
A.作为亲历者,康有为的记载最为可靠
B.对历史真相的探究,需要不懈地钻研
C.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无需达成共识
D.现代学者掌握更多史料,其研究更为可信
2.费正清认为,“湖南维新运动激进化的推动力是从省到中央的改革方式,其榜样来自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当时像长州和萨摩等封建领主在整个政治发展中起了带头作用,领导了日本的民族复兴。然而湖南省当局没有像日本的长州和萨摩封建领主那样的独立力量,他们不能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实现广泛的地方改革。”作者意在强调( )
A.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 B.地方自治权是改革成功的前提
C.政治改革方式必须根植于国情 D.中央集权体制阻碍了政治改革
3.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在1902~1906年期间,其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4.1900年,英国政治家赫德预言:五十年以后,将会有千百万像今天义和团民这样的中国人,全副武装、听候国家的号召。他们将使任何列强都无法在中国待下去,他们会把一切势力强加给他们的一切,加倍奉还给所有侵略者。据此可知赫德( )
A.表达了对义和团运动的支持 B.批判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暴行
C.看到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D.指出了新中国成立的必然性
5.近代中国先后发生了两次重要的农民运动,19世纪中期的太平天国运动将清廷斥为“清妖”,称外国为“夷弟”“番弟”;而20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则打出“扶清”旗号,斥外国为“鬼子”。这一变化表明( )
A.农民阶级封建迷信盛行 B.清廷对农民运动放宽限制
C.农民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D.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6.1901年6月,清廷正式向列强宣战,东南督抚随即与各参战国达成和平协议,并签订“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归南洋大臣……切实保护”等条款。这一现象( )
A.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 B.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C.反映了政府以保境安民为要 D.体现了适应外交近代化的需要
7.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虽然每次战败后均与侵略者签订了割地、赔款、开放商埠或允许在华建厂等丧权辱国的条约,但就其主要倾向来讲,仍是“仇外”“排夷”的。然而,自《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对外国的侵略就再也不抵抗了。这一变化( )
A.催生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出现 B.加速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使列强侵华经济方式发生了转变 D.使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日益合流
8.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 )
A.推动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导致了晚清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致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工具
9.1905年7月,慈禧太后在召见大臣时表示:“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永久坚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侯调查结果后,若果无妨碍,则必决意实行”。1906年9月慈禧颁布上谕,宣布“预备立宪”。晚清朝廷的这一举措( )
A.反映了晚清官僚队伍政治上的诉求 B.顺应了中国社会民主化的趋势
C.表达了科举废除后知识分子的呼声 D.体现出革命与改良思想的交锋
10.武昌起义爆发后,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该事件使用了“革命”(revolution)、“起义”(insurrection)等词,同年11月却发表了《首相袁世凯》《袁世凯的责任》《袁世凯在北京》等文章。由此推知,《泰晤士报》( )
A.秉持客观中立态度 B.维护英国在华利益
C.支持民主革命用意 D.阻止中华民国成立
11.南京临时政府创建之初,实行的是总统制,政府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斯时并无“总理”一职。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规定“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附署之”。这一改制主要是为了( )
A.应对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 B.提高政府的行政治理效能
C.缓解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 D.满足多党民主参政的诉求
12.《帝制的终结》书中描述,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民主共和的新一页。从此,中国不再被称为“帝国”,而称为“民国”,由“帝”而“民”反映了( )
A.国家性质及人民地位的变化 B.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完成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考日本维新之始,凡有三事: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伏愿皇上采而用之。
——摘编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袁之为人机诈反复,深知皇上无权,且大变将兴,皇上将不能自保。故虽受皇上不次拔擢之大恩,终不肯为皇上之用。且与贼臣之逆谋,卖主以自保,而大变遂成于其手矣。
——摘编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三:康有为在(1895年)四月初七日、初八日、初九日假松筠庵进行会议,各省公车陆续到来传观。由于四月初八日光绪帝已批准条约,初九日已来人甚少,联省公车上书的行动自然中止,都察院没有拒收上书,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投。且闻条约已用宝,这一活动流产了。
——摘编自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
(1)从“史料实证”的视角,简评上述对于研究维新思想和维新运动材料的价值。
(2)根据所学知识,请你为深入研究维新运动提供两则史料,并说明理由。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当选总统的一天,立即电袁。谓系暂时担承,仍虚位以待,请袁早定大计。袁答以国体尚待公决,不愿预闻临时政府之事。孙再去电,如由袁之力不劳战争而达成共和,总统必属于袁。袁转而质问伍廷芳以此次选举总统的用意,并争国民会议代表名额与召集权及开会地点。伍谓选举总统与国民会议绝不相妨。唐绍仪单刀直入,诘伍以总统让袁,有何把握?孙明白回覆,如清帝退位,即推袁为总统。孙一意想由和平途径,使共和实现,袁定要确定总统能够到手,始赞成共和。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十年前革命的成功,就是民族主义成功。所以民族主义就是和民族的意思一样。革命成功以后,中国的土地和主权,已经由满清皇帝的手里夺回到中国人民的手里来了。但是,我们人民徒有政治上主权之名,没有政治上主权之实,还是不能治国。必须把政治上的主权,实在拿到人民手里来,才可以治国,才叫作民治。这个达到民治的道理,就叫作民权主义。
——摘编自孙中山《在桂林军政学七十六团体欢迎会的演说》(1921年12月7日)
(1)据材料一,孙中山和袁世凯在由袁世凯担任总统、实行共和这一问题上有何分歧?这些分歧的“解决”有何后果?
(2)据材料二,在孙中山看来辛亥革命有何成败之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康有为的回忆文章和后代学者的研究结论不同,这说明“公车上书”一事仍然需要进一步考证,以探究历史真相,B项正确;康有为是亲历者,但是其回忆录会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有佐证的材料,排除A项;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必须达成共识,否则历史会陷入不可知论,排除C项;现代学者是通过对史料分析进行研究,其研究属于二手史料,不能认为其更可信,排除D项。
2.答案: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作者认为湖南和日本的地方州所处的地位不同,所以照搬日本地方州的模式推行变法,结果必然失败。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作者并未指出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A项错误;B、D两项偏离材料主旨,错误。
3.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京师大学堂是维新变法时期创建的近代新式学堂,教学内容包含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但学生成员中却有大量科举士子,这说明近代中国教育的产生中仍然保留了大量传统教育因素,这体现出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在制度转型中的突出特征,故答案选C,ABD三项含义,材料无法直接表现。
4.答案:C
解析:据题干“五十年以后,将会有千百万像今天义和团民这样的中国人……他们会把一切势力强加给他们的一切,加倍奉还给所有侵略者”,并结合所学可知,赫德已经看出来,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之下,忍无可忍的中国人起来反抗是一个民族的必然觉醒,即他看到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由义和团引发的赫德对未来的预言仅据该材料不能得出赫德对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本身的态度,排除AB项;当时十月革命、中共成立等大事件都未发生,没有人能预料新中国的成立,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主要斗争对象是清政府体现了中国内部的阶级矛盾。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了反帝爱国运动,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号,说明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农民阶级的封建迷信色彩,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最终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选项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农民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相关信息,义和团运动带有笼统的排外色彩,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B
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东南督抚与各参战国达成和平协议,这反映的是东南互保事件。“东南互保”是列强为保护已攫取的利益,防范义和团运动向南方地区扩展,而勾结南方相关督抚订立的协议。东南督抚为求列强战火不烧到各自辖区而不遗余力地实施该条约,表面上保住了其辖区的“常规”秩序,实则满足了列强的政治需要,维护了列强的在华利益,同时也反映了中央式微,地方权大,所以,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基础,B项正确;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始终存在,排除A项;清廷向列强宣战和东南督抚与各参战国达成和平协议,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是为了保境安民,排除C项;此时处于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督抚与各参战国达成和平协议,是为了自己利益,也满足了列强的政治需要,维护了列强的在华利益,与外交近代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晚清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抵御外辱的态度日益消极,这促使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合流,故选D项;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就随之出现,故排除A项;《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排除B项;《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侵华方式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故排除C项。
8.答案:D
解析:A.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B.导致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是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也是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D.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20世纪初的事情,而且是西方列强集体在东方进行的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应该是指八国联军侵华,这种签订了《辛丑条约》,使得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D。
9.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晚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客观上具有进步性;慈禧宣布“预备立宪”是对民主化潮流的被迫承认和应对,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主化潮流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晚清时期封建官僚的多数是反对任何立宪举措的,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废除科举制度后知识分子的呼声和要求,排除C项;材料也没有提及革命思想,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报道该事件使用了‘革命’(revolution)‘起义’(insurrection)等词,同年11月却发表了《首相袁世凯》《袁世凯的责任》《袁世凯在北京》等文章”可知,材料反映了《泰晤士报》由起初的客观报道到后面转为支持袁世凯的舆论导向,目的在于维护其在华利益,B项正确;材料反映英国因其利益转变了立场,排除A项;英国支持袁世凯说明并未支持中国民主革命,排除C项;中华民国已经成立,排除D项,故选:B。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实行的是总统制,政府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附署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改制主要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专制独裁,捍卫民主共和,故选A项。其他选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从“帝国”到“民国”,推翻“君主专制”,从臣民变为国民可知,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应是新中国成立后,排除B项;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当时的革命任务仍未完成,排除D项。故选A项。
13.答案:(1)材料一属于一手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维新思想和戊戌变法的内容。材料二属于一手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维新变法的内容以及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但两部文献都是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加进主观色彩(或偏见),影响历史记录的可信度。材料三是历史学者通过综合档案材料的研究,属于二手材料,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公车上书的情况和维新运动开展的原因。
(2)参考示例:史料1:《时务报》,理由:《时务报》是由梁启超主办的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我们可以通过《时务报》进一步了解维新思想。史料2:《定国是诏》,理由:《定国是诏》是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为百日维新颁布的改革纲领,是皇帝诏书,属于一手史料,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维新变法的内容。
解析:(1)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的综合素养,注意区分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根据材料一“《赫胥黎天演论》、大学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胥黎天演论》是维新变法时期严复的代表作,其思想成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武器,在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推动下,京师大学堂成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因此图一、图二都属于一手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维新思想和戊戌变法的内容;根据材料二“考日本维新之始,凡有三事”“摘编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摘编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等信息可知,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是康有为作为维新变法代表人物而在这时期为推行维新变法而提出的相关内容,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记载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因此材料二属于一手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维新变法的内容以及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但两部文献都是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加进主观色彩,影响历史记录的可信度。根据材料三“康有为在(1895年)四月初七日、初八日、初九日”“联省公车上书的行动自然中止”“摘编自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鉴注》”可知,材料三是毛海建作为历史学者对相关维新变法资料的研究,因此属于二手资料,能够帮助我们研究公车上书的情况和维新运动开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时期通过著书立说、创立报刊、联名上书等方式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为深入研究维新运动提供两则史料时,注意运用课本知识,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学堂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的作品都可以作为史料来研究维新变法运动,如《时务报》,《时务报》是由梁启超主办的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我们可以通过《时务报》进一步了解维新思想;还有《定国是诏》,《定国是诏》是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为百日维新颁布的改革纲领,是皇帝诏书,属于一手史料,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维新变法的内容。
14.答案:(1)分歧:孙中山主张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并逼清帝退位后,即推袁为总统;袁世凯则要确定总统职位能够到手后,才赞成共和、逼清帝退位。后果: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并实行专制独裁,使民主共和徒有虚名。
(2)成功之处:推翻了帝国主义的代理人一清政府的统治,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失败之处:中国人民并未掌握国家主权,还不能行使治国之权。
解析:(1)分歧:根据材料“孙明白回覆,如清帝退位,即推袁为总统。孙一意想由和平途径,使共和实现,袁定要确定总统能够到手,始赞成共和”可知孙中山主张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并逼清帝退位后,即推袁为总统,袁世凯则要确定总统职位能够到手后,才赞成共和、逼清帝退位。后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并实行专制独裁,使民主共和徒有虚名。
(2)成功之处:根据材料“十年前革命的成功,就是民族主义成功”可分析出成功之处在于推翻了帝国主义的代理人—清政府的统治,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失败之处:根据材料“但是,我们人民徒有政治上主权之名,没有政治上主权之实,还是不能治国”可分析出中国人民并未掌握国家主权,还不能行使治国之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九周——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每周一测(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