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拔高练习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解析)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941年,晋冀豫边区开展 ( http: / / )民主选举,群众参政议政意识空前高涨。太行区大多数村庄民主选举投票率在80%以上,有的达到95%。新政权人员组成中,农民一般都在80%以上,富农和开明士绅占15%左右,各村妇女也积极参加村政权。中国共产党这一举措( )
A.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 B.凝聚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力量
C.践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D.推动了农村土地革命顺利开展
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A.建立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C.制定国民经济恢复的政策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http: / / )颁布后,任何企图倒拉历史车轮的行为都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袁世凯妄想做皇帝和张勋拥立溥仪复辟都遭到全国反对而迅速失败是最好的写照。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www.21-cn-jy.com
A.有效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 B.以三权分立原则建立国家
C.得到全国各阶级一致拥护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表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
姓名 毛泽东 朱 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 澜 高 岗
政党 中共 中共 中共 民革 民革 民盟 中共
说明了:
A.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和各主民党派联合的政府?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C.新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 D.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和平谈判仍在继续
5.有学者指出,“革命派缔造了民国的基石,袁 ( http: / / )世凯得到了民国的名器,这是当时中国社会选择的结果。但前者并不甘心于这一种结果,后者并不满足于这种结果,于是,开始于清末的民主和专制之争,注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开新的肉搏。”体现“新的肉搏”的是
A.辛亥革命 B.护国运动 C.府院之争 D.新文化运动
6.1912年3月南京临时 ( http: / / )政府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放弃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确定的总统制,而采取责任内阁制,临时大总统仅为国家元首而不掌握实权。这一变化反映出( )2·1·c·n·j·y
A.辛亥革命初衷被放弃 B.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C.政党政治被立法认可 D.民主政治体制完备
7.1912年,上海江南制造局工人在成立 ( http: / / )“制造工人同盟会”时,遭到当局禁止,工人援引《临时约法》关于人民有集会结社自由的条款据理力争,最终迫使当局承认工人团体的合法性。这表明民国初年( )21*cnjy*com
A.工人政治意识的增强 B.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C.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D.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8.关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体决定政体,国体相同政体也必然相同
②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③政体可脱离国体而独立存在并起作用
④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1954年10月,周 ( http: / / )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提出有关召开第二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其中包括调整政协的组织形式,地区和军队今后不再作为参加人民政协的单位,不再制定新的共同纲领,各民主党派经研究协商,-致同意。这一建议表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政治协商会议职能的转变 B.“共同纲领”的临时宪法作用结束
C.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确立 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0.1941年11月8日,林伯渠在边区第 ( http: / / )二届参议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边区成立三年来,“在边区和县级我们都建立了正规的参议会,行政工作集中于政府,创制复决之权及对于政府行政人员选举罢免之权,则属于各级参议会”。这表明边区政府( )
A.具有工农民主专政的特色 B.践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C.坚持统一战线的斗争策略 D.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1.观察下面解放战争时期“大行政区行政区划层级结构”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
( http: / / / )
①专署、 区公所与省、县权力分立、彼此制衡
② “四级两辅制”适应了解放区日益扩大的需要
③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干部制度由此确立
④大行政区政权建设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1954年前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变迁表
时间 参会单位 代表产生方式
1954 年前 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地方和军队代表 选举
1954 年后 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 协商提名
据表可知( )
A.民主党派职能转变 B.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立
C.协商民主继续发展 D.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完成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我朝罢丞相,设 ( http: / / )五府、六部、督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子孙做皇帝时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丞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 ( http: / / )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材料三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 http: / / )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版权所有
(1)材料一中的措施是哪个皇帝开始实施的?其后,为了解决皇帝政务繁杂的问题,又建立了什么制度?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21cnjy.com
(2)结合材料二所学知识,回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前后南京临时政府共和制政体的变化。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主要意义。21·cn·jy·com
(3)材料三中的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出处:21教育名师】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国 ( http: / / )革命的性质和革命的成功路径。《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先后颁布,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为了保卫分得的土地,农民纷纷支持革命、参加红军,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党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在党的政策的感召下,抗日根据地的农民群众,同仇敌忾,支援抗战。解放战争时期,党在解放区实施《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出现了几百万农民推着小车运送粮食支援前线的动人场面,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进一步摧 ( http: / / )毁了新解放区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得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有农民说:“我今年八十岁啦,经过几个朝代,没见过有这样的好领导!”到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70年代末,农业经济的发展再次得到激活,每家每户“男女老少一起上,出勤率和劳动工效之高是前所未有的”。除了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种植、养殖等农副业生产也得到大力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进,许多农村家庭摆脱了贫困,收入提高、生活改善。一些农村地区已基本构建起比较科学、规范、有效的治理体系,农村基层干部的现代化治理能力也有所提高,并赢得了农民的赞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茜、徐家林《中国农民政治认同百年运演的规律与经验》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推动农民政治认同提升的努力。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农民政治认同提升的重要意义。
三、论述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西方议会议员的区别
中国人大代表 西方国家议员
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 某党某派的代表,而且往往集中在少数党派
有各自的工作岗位,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宪法法律的贯彻实施情况有切身体会,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解丰富而深入 脱离生产工作第一线,作为“职业议员”,往往结成拥有自身特殊利益的共同体
个人不能代表国家权力机关直接去处理问题,而是通过会议等方式依法集体行使职权 竞选的时候向选民点头哈腰、好话说尽,而竞选成功之后则官气十足
——整理自张文显《充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本质区别》
材料从宏观角度对比了现代中国和西 ( http: / / )方权力机关人员构成的差别,蕴含着有关现代民主制度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启示提炼准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21*cnjy*com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B B B A D A B
题号 11 12
答案 C C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 http: / /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据题意并结合所学可知,1941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晋冀豫边区属于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冀豫边区开展民主选举,群众参政议政意识空前高涨,有利于巩固或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A项正确;1941年处于全民族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排除B项;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排除C项;1941年,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21·世纪*教育网
2.B
【详解】随着人民解放战争 ( http: / / )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还规定了首都、国旗和国歌。由此可见,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故B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但这不是会议的中心议题,故A项错误;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战略策略方针,并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故C项错误;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但这不是会议的中心议题,故D项错误。【来源:21cnj*y.co*m】
点睛: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筹备建立新中国,从召开会议的背景和会议内容都反映出这一点。【版权所有:21教育】
3.D
【详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从法律 ( http: / / )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所以任何有关帝制的复辟行为都没有成功,说明《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选D;袁世凯进行了复辟,说明没能有效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排除A;B项内容无法体现,排除;C项过于夸张,排除。
4.B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第一届中华人民共 ( http: / / )和国主席、副主席包括中共和民主党派的成员,这说明新中国实行了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故选B;新中国并不是中国共产党和各主民党派联合的政府,排除A;中国在整体上实行的不是多党制,排除C;此时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经结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和平谈判已经不复存在,排除D。
5.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护国运动是辛亥 ( http: / / )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是革命派和袁世凯之间的斗争,符合题意,B项正确;辛亥革命与题干中“袁世凯得到了民国”不符,排除A项;“府院之争“的“府”即总统府,“院”指国务院,“府院之争”即是总统和总理之争。北洋时期的府院之争有两次,一次是黎元洪总统和段祺瑞总理之争,另一次是冯国璋总统与段祺瑞总理之争,与袁世凯无关,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中的“革命派”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1教育网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 ( http: / / )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主要是为了限制袁世凯专权,因此材料中的变化反映的是对民主政治的追求,B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以来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其变化不能说明初衷被放弃,排除A项;材料无关政党政治,排除C项;当时民主政治体制并不完善,排除D项。故选B项。www-2-1-cnjy-com
7.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工人 ( http: / / )利用国家法律来维护自身集会结社的政治权利,反映工人政治意识的增强,A项正确;当时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尚未兴起,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和共产党成立,社会主义运动兴起,排除B项;工人维护自身权利的事件,不能反映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排除C项;工人维护自身权利的事件,不能体现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国体决定政体,政 ( http: / / )体体现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②④正确,D项正确;国体相同政体未必相同,①错误,政体不能脱离国体而独立存在并起作用,③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2-1-c-n-j-y
9.A
【详解】根据“调整政协的组织 ( http: / / )形式,地区和军队今后不再作为参加人民政协的单位,不再制订新的《共同纲领》”可知政协职能的转变提上了日程,A正确;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共同纲领》不再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排除B;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确立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排除C;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的完成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排除D。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 ( http: / / )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41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在边区和县级我们都建立了正规的参议会,行政工作集中于政府,创制复决之权及对于政府行政人员选举罢免之权,则属于各级参议会”可知,边区行政工作集中于政府,各级参议会行使立法权,参议会的参议员由民主选举产生,这说明边区政权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B项正确;边区政权并未实行工农民主专政,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边区政府的政权组织结构,没有强调统一战线问题,排除C项;边区和县级设参议会不属于基层民主建设,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 ( http: / / )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行政区是中国历史上在特定时期设立的行政区划。这些大行政区的设立旨在建立革命政权,实施民主建政,进行社会改革运动,恢复国民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 “四级两辅制”是大大行政区下的重要制度,其适应了随着解放战争不断胜利,解放区日益扩大,管理压力增加的客观情况,为新中国政权建设积累了经验,故大行政区奠定了坚实基础。依据结论可知,②④正确,选C项;①错在专署、 区公所与省、县由明显的上下级关系, “权力分立、彼此制衡”的说法错误,排除A、B项;图示显示的是行政区划,不是干部管理制度,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干部制度由此确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是解放战争时期,③错,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 ( http: / / )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54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54年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代表产生方式是选举,而1954年之后代表产生方式是协商提名,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了协商民主继续发展,C项正确;材料主旨在于代表产生方式发生了改变,材料未陈述民主党派具体职能,无法得知民主党派职能转变,排除A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后基本建立的,排除B项;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完成指的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
13.(1)明太祖。内阁制度。强化君主专制。
(2)政体的变化:总统制到责任内阁制。
意义: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3)会议: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 ( http: / / )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详解】(1)根据“今我朝罢丞相”可得出是废除丞相,是在明太祖时期。根据所学可得出设立内阁制度,强化君主专制。
(2)政体的变化:根据“参议院行 ( http: / / )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可得出总统制到责任内阁制。意义:根据所学可概括得出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3)会议:根据所学可得出 ( http: / / )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回答三大政治制度以及相关制度即可,如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4.(1)努力:土地革命时期,通过土地革 ( http: / / )命、实施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发展农业生产等方式,解决了广大军民的最大民生问题,获得了在中国占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的支持;抗日战争时期,党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拥护和支持;解放战争时期,党在解放区实施《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组织人民进行武装斗争,建立了人民政权;新中国初期,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3年至1956年领导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1978年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了精准扶贫战略。
(2)重要意义:有力地调动了广大人 ( http: / / )民群众支持革命、拥护革命、参加革命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日益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解放战争的热情,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溃败步伐,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农民真正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提升了农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使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21年至今的中国。
由材料“《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先 ( http: / / )后颁布,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为了保卫分得的土地,农民纷纷支持革命、参加红军”及所学可知,土地革命时期,通过土地革命、实施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发展农业生产等方式,解决了广大军民的最大民生问题,获得了在中国占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的支持;由材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党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在党的政策的感召下,抗日根据地的农民群众,同仇敌忾,支援抗战。”及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党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拥护和支持;由材料“解放战争时期,党在解放区实施《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出现了几百万农民推着小车运送粮食支援前线的动人场面,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及所学可知,解放战争时期,党在解放区实施《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组织人民进行武装斗争,建立了人民政权;由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进一步摧毁了新解放区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得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及所学可知,新中国初期,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由材料“到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及所学可知,1953年至1956年领导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由材料“”70年代末,农业经济的发展再次得到激活,每家每户‘男女老少一起上,出勤率和劳动工效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及所学可得出1978年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进,许多农村家庭摆脱了贫困,收入提高、生活改善。”及所学可知,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了精准扶贫战略。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21年至今的中国。
由材料“《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 ( http: / / )法》先后颁布,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为了保卫分得的土地,农民纷纷支持革命、参加红军”及所学可得出有力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支持革命、拥护革命、参加革命的积极性;由材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党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在党的政策的感召下,抗日根据地的农民群众,同仇敌忾,支援抗战。”及所学可得出中国共产党日益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材料“解放战争时期,党在解放区实施《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出现了几百万农民推着小车运送粮食支援前线的动人场面,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及所学可知,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解放战争的热情,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溃败步伐,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由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进一步摧毁了新解放区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得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及所学可知,农民真正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由材料“70年代末,农业经济的发展再次得到激活,每家每户‘男女老少一起上,出勤率和劳动工效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及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提升了农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使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15.
示例
启示:民主制度建设必须植根于社会基本制度和国情。
说明:唯物史观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由 ( http: / / )其经济基础决定的。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它们的权力机关的本质是资产阶级协调自身利益和内部矛盾的机构,资产阶级通过各种途径赞助政党活动,政党通过向“人民”许下各种“政策优惠”承诺以“收买”选票。这些职业政客往往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文化水平,专业性强,他们依托立法机构制定看似平等、实则对资产阶级有利的规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平台。我国也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56个民族水乳交融的发展中国家,因而我国的人民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与一线群众联系密切,不设学历、党派限制,少数民族、特殊社会群体均有代表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总之,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制 ( http: / / )度都必须与其基本社会制度和国情相适应,才能不断发展,焕发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应该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 ( http: / / )言之成理即可。纵观材料“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西方议会议员的区别”可得出启示为民主制度建设必须植根于社会基本制度和国情。关于阐释可从西方民主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表现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归纳总结。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拔高练习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