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辛亥革命——2025届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据史料记载:到11月4日,“上海独立风声更紧,京官逃避天津日以千计”。有人在天津车站目睹,“适北京车到,车中填塞儿满,旗妇初易汉装者尤多……又有逃官多人,易其服色仓皇行走”。该史料最有可能用于研究( )
A.鸦片战争 B.国民革命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2.孙中山曾说,“辛亥革命之胜利,报纸宣传占了九成功劳,武装起义的功劳有一成”。就连报界翘楚一戈公振也认为“武昌举义,全国景从,报纸鼓吹之功,不可没也”。这反映出当时( )
A.报纸宣传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 B.报纸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欢迎
C.革命派有效利用报纸开启民智 D.舆论斗争成为革命的主要形式
3.1905—1907年间中国思想界掀起了一场大论战。一方认为清政府是“四万万中国人的政府”,他们否认清朝统治下民族压迫的存在,因此不应被推翻,只需要监督和改良;另一方强调清政府一贯推行民族高压政策,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以上辩论的焦点是( )
A.清政府的民族政策是否合理 B.清政府是否沦为列强的工具
C.如何针对政治体制进行改良 D.是否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4.袁世凯幕僚张一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亥”,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同情革命的舆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时人这一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自我革新能力的丧失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D.民族和民主意识的逐渐觉醒
5.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未能对省制及中央与各省权限予以规定。1923年,孙中山认为,“临时约法既知规定人民权利义务,而于地方制度付之阙如,徒沾沾于国家机关,铸成大错者也”。孙中山的这一反思( )
A.有利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意在强调维护革命统一战线
C.分析了军阀割据出现的根源 D.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6.辛亥革命发生后,各省对县官职位的称呼都未能统一,如陕西、贵州及未独立的8省仍保留“知县”旧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省在独立后将县官称为“县知事”,广东、广西称“县长”,浙江则称“县民事长”。直到1912年11月,袁世凯下令县级行政长官均称县知事才逐渐统一。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
A.瓦解了原有的选官秩序 B.冲击州县官群体
C.造成中央政府权力分散 D.埋下失败的隐患
7.1912年1月29日,天津革命党人攻打直隶总督衙门,与清军展开殊死搏斗,林少甫、韩佐治等起义军领导相继阵亡,起义失败。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
A.民主革命的进程有其客观性 B.革命政权尚未建立导致反清力量涣散
C.民主共和观念渐成国人共识 D.实际上延缓了北洋军阀夺取革命成果
8.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中华民国建立后,社会舆论空前活跃,报纸刊物上对国事纷纷发表种种议论,各种社会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推动并组织起许多群众性的活动。材料说明辛亥革命( )
A.推动了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 B.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复兴邓练综合
9.自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对于官钱局和银元局派人经理并派兵进行守护。其藩库银两由都督亲自验明,一律搬到咨议局内,以备饷需。而富绅捐助也相当踊跃,例如八省膏捐大臣柯逢时,军政府成立后被推举充当总文案,他捐了30万两。这反映出湖北军政府( )
A.群众基础广泛 B.革命策略灵活 C.斗争对象明确 D.财政实力雄厚
10.革命派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史实作了深刻的批判:“条约之事终,而脔割之祸至,合成而国亡随之。”“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洲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革命派开展上述批判旨在( )
A.揭露民族危亡出现的根源 B.号召废除不平等条约
C.发动民众开展反帝的斗争 D.宣传暴力推翻清政府
11.武昌起义消息传来,渐江咨议局大部分议员同情、拥护革命,积极谋划和平独立,分头与当政的人接触。但总体上,因为立宪派的积极活动,浙江基本上可算兵不血刃,没有发生动乱,并拥戴立宪派领袖汤寿潜出任都督。这可以佐证立宪派( )
A.为结束君主专制发挥了重大作用 B.与革命派政治主张一致
C.以维护满洲贵族既得利益为初衷 D.主导了辛亥革命的进程
12.某学者认为,清末十年,新政、立宪与革命三种社会运动,分别体现出“变事”“变法”和“旧邦新造”的三级定位层次。终清之际革命运动的最后收功,对于新政和立宪运动来说,是“三国归晋”;对于清末所有社会政治运动来说,是“万流归宗”。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
A.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B.为人民的解放奠定了政治基础
C.使社会面貌发生了质的转变 D.弥合了资产阶级各派别的分歧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中国许多有识之士对外国人来国内兴办报纸、垄断舆论深表不满,倡导国人自办报纸,民办报纸遂应运而生。同治十二年(1873年),艾小梅创办的《昭文新报》,是汉口第一份国人自办报纸。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赣商周崧甫在汉口创办《汉报》,其间20年出版的报纸种类无考。民国初年,汉口有民办报纸32种,武昌9种。汉口报纸因借租界庇护,言论比较激烈,往往言武昌民办报刊所不能言的内容。
——摘编自《武汉市志·新闻志》
材料二:1878年,江汉关设汉口邮政分局,对公众开放。1896年,大清邮政成立,将海关邮局改称大清邮政官局。次年,汉口邮政总局成立。至此,武汉地区邮驿、民信局、“客邮”、国家邮局并存,形成多家经营的局面。1884年,沪汉电报线架通,汉口始兴办电报,主要为官署传递消息,民间所用甚少。1886年,汉口至江夏过江水线工程竣工,江夏(武昌)也开办了电报。其后,汉口至重庆、长沙、郑州等地电报线相继架通,电报业务范围逐渐扩大,至1908年,汉口电报局已成为全国电报接转中心之一。
——摘编自《武汉市志·交通邮电志》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武汉地区出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武汉地区出现的变化与辛亥革命的关联。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逐渐觉醒,历史上称之为“亚洲的觉醒”,其中中国的辛亥革命是典型代表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三 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1)请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史实。
(2)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G
解析:根据“京官逃避天津日以千计”“旗妇初易汉装者尤多…又有逃官多人,易其服色仓皇行走”可知,史料反映了清政府统治的崩溃。根据“11月4日”并结合所学可知,史料现象应出现在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后,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所以该史料最有可能用于研究辛亥革命,故选C。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报纸宣传占了九成功劳”“全国景从,报纸鼓吹之功,不可没也”可知,革命派利用报纸宣传民主革命思想,营造的舆论气势在辛亥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革命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B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D两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一方认为清政府是‘四万万中国人的政府’,他们否认清朝统治下民族压迫的存在,因此不应被推翻,只需要监督和改良;另一方强调清政府一贯推行民族高压政策,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可知,晚清思想界大论战的实质是是否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故D项正确;材料中辩论的焦点是是否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未体现清政府的民族政策是否合理,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清政府是否沦为列强的工具,排除B项;材料中辩论的焦点是是否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而不是如何针对政治体制进行改良,排除C项。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和民主意识的逐渐觉醒,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所述,材料认为20世纪初《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促进了国人的民族和民主意识的逐渐觉醒,开始掀起了推翻清政府的革命运动,D项符合题意;此时清政府进行了新政,A项错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未发生根本变化,B错误;C项不是主要原因。故选D。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未能对省制及中央与各省权限予以规定”“地方制度付之阙如”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局限性,并为后来的军阀割据混战埋下隐患。孙中山在1923年进行这一反思,将革命的斗争目标指向军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故A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在1924年建立,B项时间错误,排除;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结论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6.答案:C
解析:辛亥革命后,各省县官职位称谓不统一,这意味着当时中央政府的控制力有限,即辛亥革命造成中央权力分散,C项正确;县官职位不统一不等于原有的选官秩序瓦解,排除A项;县官职位称呼不统一,但是依然有县官,说明县官群体依然存在,并未受到冲击,排除B项;通过材料信息无法看出辛亥革命有失败隐患,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A
解析:选择A:据材料“林少甫、韩佐治等起义军领导相继阵亡,起义失败”并结合所学可知,清王朝统治的结束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更是客观形势发展在量变中产生的质变,所以民主革命的进程有其客观性,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排除B: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已经成立。排除C:天津革命党人攻打直隶总督衙门的失败说明清政府在北方部分地区的统治依然比较顽强,民主共和观念在北方的部分地区影响有限。排除D:天津革命党人攻打直隶总督衙门的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这对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的进程并无实质性影响。
8.答案:B
解析:辛亥革命后,“社会舆论空前活跃,报纸刊物对国事纷纷发表种种议论,各种社会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推动并组织起许多群众性的活动”,说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B正确;题干反映的是社会思想层面的变化,而非政治和经济层面,排除A、C;“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不符合题意,排除D。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对于官钱局和银元局派人经理并派兵进行守护”“而富绅捐助也相当踊跃”“军政府成立后被推举充当总文案,他捐了30万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北军政府革命策略灵活,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湖北军政府群众基础广泛、斗争对象明确,排除A、C两项;根据材料得不出湖北军政府的财政实力雄厚,排除D项。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条约之事终,而脔割之祸至,合成而国亡随之”“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洲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可知,革命派开展上述批判,旨在宣传暴力推翻清政府,故选D项。
11.答案:A
解析:辛亥革命时期,“浙江咨议局大部分议员同情、拥护革命,积极谋划和平独立”,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加速了清王朝的瓦解,说明当时的立宪派为结束君主专制发挥了重大作用,A项正确;立宪派与革命派在斗争方式和政体选择等方面并不一致,B项错误;“以维护满洲贵族既得利益为初衷”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主导了辛亥革命的进程”的是革命派,不是立宪派,D项错误。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变事”“变法”“旧邦新造”“三国归晋”“万流归宗”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国家,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A项正确。B、C两项表述与辛亥革命的史实不符,排除;D项表述中“各派别”之说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3.答案:(1)变化:民办报刊(大众传媒)大量出现;邮政通信事业迅速发展。
原因:西方文明的传入;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的影响(或近代政治运动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涌动;有识之士的探索。
(2)报刊的大量创办传播了革命思想;加强了中国社会各区域间的社会联动;近代通信事业的发展为革命信息的扩散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条件。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19世纪后半期武汉报刊、邮政和电报事业的发展情况,可得出所出现的社会现象为民办报刊(大众传媒)大量出现,邮政通信事业迅速发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近代报刊、邮政制度和电报通信技术均是从西方传入,可得出原因为西方文明的传入。根据武汉各报刊、邮政局、电报创办的时间,可得出原因为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的影响(或近代政治运动的推动)。根据武汉民办报刊如火如荼兴办和民办邮政业的发展,从经营性质、社会思潮和个人探索等角度可得出原因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涌动和有识之士的探索等。第(2)问,据武汉地区民办报刊的兴办和邮电事业的发展,围绕革命思想、革命组织和革命信息角度,从民办报刊的宣传和通信事业的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作答。
14.答案:(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如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
(2)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这一迷信。
(3)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相关史实即可。
(2)要注意紧扣材料中由“偶像”到“比寻常人还要可怜”的变化,结合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将皇帝拉下神坛,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一历史功绩来回答。
(3)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8课 辛亥革命——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