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答案)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2025届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据《粤海关志》载,19世纪60年代以前,广东省内的蔗糖大部分汇聚于广州出口或转往内地。之后,粤东的糖不再经广州而是汇集于汕头出口外国或转往内地,汕头成为与广州并存的两大糖业销售中心。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
A.广州丧失外贸中心地位 B.东南沿海民族工业的兴起
C.西方对蔗糖的需求增长 D.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下表中反映的现象( )
1842—1854年英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统计表
时间(年) 1842 1844 1846 187 1850 1852 1854
总值(万英镑) 96.9 230.5 179.1 144.6 157.4 250.4 100.1
A.刺激西方列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B.导致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C.推动了中国现代企业的诞生
D.说明西方列强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
3.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突 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
A.外交政策由灵活逐渐转向僵化 B.立场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C.外交政策正逐步与国际规则接轨 D.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
4.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由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图是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思维导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是战争根源 B.英国工业革命成效不明显
C.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必然的 D.中国推行积极的贸易政策
5.有学者认为,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针对在中国的洋人如何管理并没有想好,清政府能想到的简单办法就是古代中国的羁縻政策和“以夷制夷”,让洋人自己管自己,总比让中国人去管理更省心。列强由此轻易地取得了( )
A.协定关税权 B.领事裁判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通商口岸传教权
6.下表反映的是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据此可知,这些著作( )
著作 作者 著作内容
《海国图志》 魏源 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康锚纪行》 姚莹 介绍英法历史等,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务
《瀛寰志略》 徐继畬 介绍东西半球的概况,按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顺序依次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等
A.引导国人关注世界形势 B.传播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C.引发了道光皇帝的强烈关注 D.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7.英国领事阿利国曾说《南京条约》“确定的狭窄的范围和很有限让步的原则,实际上是承认了过去的传统,它是无法改变那种仅是口头声明平等而事实上背道而驰的情况的。废除这种原则并重建一个不同的基础,看来是为我们政治上的平等所必需的”。这说明《南京条约》( )
A.打破了清朝传统的封闭体制 B.受到中国军民的强烈抵制
C.未使英国侵华意图完全达成 D.基于中英平等基础上签订
8.马戛尔尼使团成员之一的约翰·保罗在《中国旅行记》(1804年出版)中写道:在中国,90%的农民可以认为是个体农民,给一个中国农民足够的土地,他会比任何欧洲的农民更好地利用那块土地,但是……我们的农民可以创造的价值是租金的三倍,而他几乎无法养家糊口。下列各项与材料所述相符合的是( )
A.不认可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技术
B.西方的商品倾销造成了中国农民的贫困
C.分散个体小农经济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D.圈地运动完成了英国经济近代化
9.鸦片战争后,魏源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他认为“无为”乃是“非治之而不治,乃不治以治之也”,体悟老子的“无为”思想如同“读《云汉》《车攻》,先于《常武》《江汉》,而知二《雅》诗人之所发愤;玩卦爻内外消息,而知大《易》作者之所忧患”,并主张将此体悟与“革虚而之实”相结合,做到“去伪、去饰、去畏难”。这反映出魏源( )
A.肯定体用之道中“中学”的价值 B.肯定了人与自然争胜的必然性
C.唤醒国人革新政治的忧患意识 D.根植传统探求救亡的经世之道
10.历史记载道光时期两种外交史料中,关于“天朝”与“中国”使用频率的变化:最初十年使用“天朝”达50余次,而“中国”不足10次;1836年4月至1838年5月之间,使用“天朝”7次,使用“中国”19次。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禁烟运动激发了民族意识 B.长期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已被打破
C.“天朝上国”观念已被摒弃 D.中外交往的频繁冲击传统思想
1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作为临时性的非专门外交机构,先后由两广总督和两江总督兼任。对外交涉则由通商大臣或各口所在地的地方总督办理,然后由军机处、皇帝批准,外国使节不得进入北京。清政府这一做法( )
A.瓦解了中国传统的宗藩体系 B.表明其固有体制有所松动
C.说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D.满足了侵略者的侵略要求
12.徐中约指出:“回顾历史,鸦片显然只是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理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这一评述意在( )
A.说明鸦片是中英战争的导火线
B.指出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真理
C.强调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是战争爆发的根源
D.揭示战争爆发源自中西方的观念的冲突
二、材料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翁仕朝(1874—1944),一位乡村塾师,世居香港,历经英国殖民扩张、日本攻陷香港等重大世局之变,始终秉持志节,期望政治清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充满着时代赋予的家国情怀。
翁氏对于世界地理颇有浓厚兴趣,出于其手编亲辑之简明著作为《天下寰球中外交通分五大洲图》,简明清晰,并系史志……了解世界,求取新知,自以阅览世界地志为重要入手,自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徐继畬、梁廷楠、姚莹等均循此途,当知知书儒生多具共同意趣,翁氏遗留著作,唯此一种最有贡献。
——王尔敏《儒学世俗化及其对于民间风教之浸濡》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翁仕朝和魏源等人具有怎样的“共同意趣”。
材料二 魏源(1794-1857年),清末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官高邮知州。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与龚自珍同属主张“经世致用”的今文经学派。鸦片战争时,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参与浙东抗英战役。痛愤时事,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成《圣武记》。又受林则徐嘱托,据《四洲志》和中外文献资料,编成《海国图志》。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技艺,制造枪炮、轮船,加强海防,抵抗外国侵略。提倡办民用工业,要求改革漕运、盐法,减轻赋税,兼顾商人利益。强调“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对后来思想界有相当影响。主张“及之而后知”,“知”从“行”中来,坚持“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抨击理学家的“心性迂谈”。诗文风格遒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源思想的历史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巨著。全书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用数据对生产过程中提及的时间、重量、长度、宽度、高度、比率等进行量化。如《乃粒·稻》“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裁 凡秧田一亩所生秧,共移栽二十五亩。凡秧即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 ”,用具体的数据来量化种植时间和秧田本田的比例关系,农民能够根据书中的具体数据来对农作物进行培育,避免损失。农业生产者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生产制造,有利于普及这些工艺技术,使他们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
——摘编自郑雪颖《〈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技术传承的创新与历史价值》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在一些开明士绅和近代知识分子强烈的救亡图存意识的推动下,科学开始逐渐扮演了富国强兵的角色,而传统上对科技轻视的旧观念逐渐瓦解,使《天工开物》得以再版。民国时期近代知识分子逐步替代传统士绅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在接受近代教育的同时认识到科技力量对社会变革和生产实践的重要作用,逐渐开始挖掘《天工开物》里的科技思想和经济思想,并在其自身的著作中广泛引用《天工开物》的内容,使长期以来不为“正统文化”所重的《天工开物》及与之处于同样境地的中国古代科技著作的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才有机会成为“显学”。
——摘编自李书状《民国时期〈天工开物〉再版的原因探析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天工开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天工开物》等古代科技著作成为“显学”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选择D:据材料“19世纪60年代以前,广东省……汕头出口外国或转往内地”,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汕头被迫开放,成为糖业销售中心。排除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广州逐步丧失外贸中心地位,但这并非引起材料中变化的真正背景。排除B:材料体现的仅是汕头成为与广州并存的两大糖业销售中心,不能体现东南沿海民族工业兴起。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19世纪60年代前后汕头商业地位的变化,西方对蔗糖需求增长并不会直接影响汕头商业地位的变化。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选择A:材料反映出1842—1854年,英国对华输出的货物总值时增时减,但最终增长并不明显,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排除B:材料没有清政府出口额与进口额的数据比较,得不出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人超地位的结论。排除C:材料仅是18421854年英国对华输出货物的总值情况,不能由此得出推动了中国现代企业的诞生。排除D: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与材料时间不符。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清政府外交理念的变化。选择C:通过材料可知咸丰的态度是不必严守条约,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意识到遵守条约才是国际交往的原则,可以看出清政府的外交观念正逐渐与国际接轨。排除A:信守条约不能说明清政府外交政策转向僵化。排除B:材料中恭亲王主张信守条约,这是遵守国际准则的表现,并不能证明清政府转向了卖国立场。排除D:据材料可知,咸丰对利用国际规则并不重视,“始终”说法错误。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选择C:由思维导图可以看出,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便借助鸦片走私寻求贸易平衡,进而引发虎门销烟,爆发鸦片战争,但究其根本原因是英国工业革命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所以即使没有虎门销烟,战争也必然会爆发。排除A:林则徐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并不是根源,根源应该是英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排除B:英国工业革命成效显著才会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并不是不明显。排除D: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是推行积极的贸易政策,D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选择B: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领事裁判权指的是西方人在华犯罪后,由西方人审理,这符合“以夷制夷”“让洋人自己管自己”。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选择A:由材料可知《海国图志》《康锚纪行》《瀛寰志略》都是介绍世界不同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的书籍,结合“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务”等可知这些著作意在引导人们了解世界,关注世界形势。排除B:由材料不能得出传播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排除C:这些书籍在当时并未得到统治者的强烈关注。排除D:这些书籍主要介绍西方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体现不出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选择C:据材料“狭窄的范围”“很有限让步的原则”“废除这种原则并重建一个不同的基础”可知,阿利国对条约所给的特权并不满足,希望重新订立原则以满足英国的需求。排除A:《南京条约》的签订确实打破了封闭体制,这是条约签订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但材料中呈现的是阿利国对条约给予特权的不满足。排除B: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中国军民对《南京条约》的态度。排除D:《南京条约》是英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选择C:从题干中“我们的农民可以创造的价值是租金的三倍,而他几乎无法养家糊口”可以看出,中国分散的个体小农生产,无法与西方农业生产工业化、市场化相匹敌,逐渐阻碍了中国向近代转型。排除A:材料“他会比任何欧洲的农民更好地利用那块土地”说明中国个体农民能够更好地利用耕地,这源于中国传统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由此体现出对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认可。排除B: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是在清乾隆时期,当时西方尚未实现对华商品倾销。排除D:圈地运动并未完成英国经济近代化。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魏源思想。选择D:据材料“诗人之所发愤”“作者之所忧患”“与‘革虚而之实’相结合”可知魏源将自身对国家的忧患意识与实践意识通过对传统道家思想的研究表达出来。排除A:体用之道中的“中学”代指的是封建伦理纲常,而材料中魏源的真实目的是想通过研究道家思想来救亡图存。排除B:材料未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C:当时魏源的忧患意识对社会的影响有限,统治阶级和普通民众依然固守传统的华夷观念。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前的中国。选择D:根据材料可知,道光时期最初十年“天朝”的使用次数远远大于“中国”,说明清朝外交中深受“天朝上国”思想的影响,而1836年4月一1838年5月,“中国”的使用次数远远大于“天朝”,说明随着中西交往的频繁,“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排除A:禁烟运动发生于183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道光时期“天朝”与“中国”使用频率的变化,未涉及闭关锁国政策,无法说明闭关锁国政策是否被打破。排除C:“天朝”一词使用频率虽极大减少,但仍在使用,说明“天朝上国”观念未被“摒弃”。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选择B:据材料“鸦片战争后…不得进入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处理对外事务,表明清朝有逐渐走向近代化外交的趋势,体现了其固有体制有所松动。排除A:当时中国传统的宗藩体系仍然存在。排除C:材料未体现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排除D:清政府的做法是为了应对当时的局势,而非为了满足侵略者的侵略要求。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背景。选择D:材料“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理的观念大相径庭”反映了徐中约认为中西方的观念的差异和矛盾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排除A:材料主旨不是说明鸦片是中英战争的导火线,而是强调中外观念的差异和矛盾。排除B:材料内容没有中国落后的信息。排除C:材料揭示的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观念的差异和矛盾,而非打开中国市场的问题。
13.答案:(1)意趣:关注世界地理;了解世界,获取新知。
(2)编著《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迈出了近代中国认识世界、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魏源以林则徐等人的实践为基础,启发了后来的中国先进分子继续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对后人探索救国之路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对后来的洋务派、维新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魏源的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根据材料中的“了解世界,求取新知”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翁仕朝和魏源等人的“共同意趣”是关注世界地理、了解世界、获取新知。
(2)魏源思想的历史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技艺,制造枪炮、轮船,加强海防,抵抗外国侵略。提倡办民用工业,要求改革漕运、盐法,减轻赋税,兼顾商人利益。强调‘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对后来思想界有相当影响”等信息,从认识世界、向西方学习、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方面对后人的启迪作用等等来回答。
14.答案:(1)特点:总结性:系统性:实用性;数据表达;继承中有所创新(承古萌新)。
(2)原因: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救亡图存运动的兴起;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技术和思想传入;政治变革和教育的近代化;近代思想的解放;知识分子群体的努力和推动等。
解析:(1)根据材料“全书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可知具有总结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根据材料“天工开物》用数据对生产过程中提及的时间、重量、长度、宽度、高度、比率等进行量化”可知数据表达;根据所学可知《天工开物》继承中有所创新。
(2)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后,在一些开明士绅和近代知识分子强烈的救亡图存意识的推动下,科学开始逐渐扮演了富国强兵的角色,而传统上对科技轻视的旧观念逐渐瓦解,使《天工开物》得以再版。”可知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救亡图存运动的兴起,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技术和思想传入;根据材料“民国时期近代知识分子逐步替代传统士绅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在接受近代教育的同时认识到科技力量对社会变革和生产实践的重要作用,逐渐开始挖掘《天工开物》里的科技思想和经济思想”可知知识分子群体的努力和推动;结合所学可知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政治变革和教育的近代化;近代思想的解放。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