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2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基础练
1.(2024·淮安高二阶段练习)秦国商鞅认为“强者必富,富者必强”,在分配社会剩余产品时,应重征赋税,尽量扩大国家所占有的份额。他主张“民弱则尊官,贫则重赏”,要想国强,就要使民在贫富之间运动。商鞅的主张( )
A.适应了兼并战争形势需要 B.体现了重商的思想
C.削弱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D.冲击了贵族的特权
2.(2023·鹤岗开学考)孝文帝对北魏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指出:若当下再“因循”旧制,便无法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客观形势。孝文帝决定“稽参古式,宪章旧典”,以移风易俗实现文德之治。孝文帝作出的这一决定( )
A.强化了鲜卑民族文化的地位 B.推动北方民族交融
C.促进了北方地区统一的进程 D.全盘否定鲜卑旧制
3.(2023·郑州高二统考)1043年,范仲淹官拜参知政事,在呈给皇帝的《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等十件事。范仲淹的建议( )
A.加重了中下层民众负担 B.代表了大官僚大地主政治诉求
C.以整顿官僚机构为宗旨 D.改变了宋朝因循保守政治风气
4.(2024·三亚高二阶段练习)范仲淹变法时,身为副宰相,无法逾越宰相和其他执政官掌控改革大权。王安石变法首先不是颁布具体变法措施,而是设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王安石这一做法( )
A.利于新法的实施和推广 B.破坏了北宋的中央集权制
C.保证了改革的顺利推进 D.使北宋宰相制度名存实亡
5.(2023·驻马店高二校联考)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评论说:“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不过设法阴夺民利,其害甚于加赋,此乃桑弘羊欺汉武帝之言,司马迁书之,以讥武帝之不明耳……岂可据以为实?”司马光在此强调了王安石变法( )
A.增加百姓的经济负担 B.并未达到富国强兵目的
C.没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D.欺瞒皇帝,削弱皇权
6.(2023·重庆江北区高二校联考)张居正改革主要包括六项措施:“省议论”是避免空谈,讲求实际;“振纲纪”是整顿纪律,加强风纪;“重诏令”是提高办事效率,严禁推诿搪塞;“核名实”是按照综核名实、信赏必罚的原则,裁汰冗官,对官员进行考核和监督;“固邦本”是调整赋税,发展经济;“饬武备”是加强军队和边防建设。可见,张居正改革( )
A.以加强官员队伍建设为重心 B.迅速扭转了吏治腐败的问题
C.解决了明朝严重的边防危机 D.强化了统治者对民众的控制
7.(2023·安顺高二期末)从秦汉到清朝中期的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如下表:
第一类 鉴于前一个朝代的败亡,新王朝建立初期,总结其教训而进行的改革
第二类 由于周期性出现王朝政治、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而进行的改革
第三类 是少数民族政权为了提高文明程度,彰显统治的合法性而进行的改革
根据表格信息,以下中国古代改革与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
A.宋朝王安石变法——第一类 B.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类
C.明朝张居正改革——第二类 D.宋初强化统治的措施——第三类
8.(2023·南通高二统考)《中华文明史》指出: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C.推动了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D.高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9.(2023·洛阳高二校联考)1947年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没收地主的一切财产。1950年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则规定保存富农经济,没收地主的五大财产(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和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这一调整旨在( )
A.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恢复发展新中国贫弱的国民经济 D.推动土地革命顺利进行
10.(2024·岳阳高二校联考)如图是刘子久创作的新年画《领地契》(约1951年),该画生动再现了中国农民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之后的喜悦心情,就如画上极为质朴的题诗所写:“共产党领导,土改实现了。□□春节日,领取新地照。合家大欢喜,从此得温饱。自耕自己地,情绪分外高。”据此可知( )
A.人民拥护社会生产方式变革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确立
C.计划经济体制得到普遍认可 D.封建生产关系彻底被消灭
11.(2023·淮南月考)1956年12月,毛泽东约见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时说道:“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自发经营的较大的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场)可以增加……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毛泽东这一谈话( )
A.加速了三大改造进程 B.推动了资本主义自由发展
C.有利于市场经济形成 D.是对经济建设的有益探索
12.(2023·威海高二期末)下表为1980-2012年我国各类商品(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属于工业制成品,两者包含部分相互重叠的商品)出口所占比重情况(单位:%)。据此可知( )
类别 年份 初级产品(农、林、牧、渔、矿) 工业制成品 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
1980 50.3 49.7 7.7 0
1990 25.6 74.4 17.9 0
2000 10.2 89.8 42.3 14.9
2012 4.9 95.1 50.7 29.3
A.市场经济提升科技优势地位 B.我国初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改革开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D.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扩大了市场
能力练
13.(2023·怀化高三课时练习)北宋时期,入仕者有的要“授官待阙一二年”,在此期间,无俸禄靠贷债苟活者很多,故到官后,往往“受赃”还贷。范仲淹建议“均公田”,使“外官职田,有不均者均之,有未给者给之”。由此可知,“均公田”( )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推动了统治阶层利益再分配
C.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D.实现了地权与劳动者的结合
14.在王安石变法前,变法派大多经历平平、位低资浅且多出身贫寒,但由于他们遇到大变革时代,在变法时,其中很多人迅速步入权力中心。材料表明,王安石变法( )
A.废除了贵族科举的特权 B.冲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统治
C.完善了官吏选拔的程序 D.改革了科举选拔官员的标准
15.(2023·长沙高三开学考试)下表是戊戌政变后部分报刊的反应。据此可知( )
报刊 反应
《国闻报》《中外日报》《昌言报》 积极报道政变后的情况
《万国公报》 没有直接对政变进行评论,但继续宣传变革和启蒙
《知新报》 从维新派的立场出发指出政变的反动性质,对遭受迫害的维新分子表示同情
A.追求进步成为时代潮流 B.舆论普遍倾向同情变法
C.清廷统治能力得到加强 D.变法运动受到广泛关注
16.(2023·开封高三校联考)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有人作漫画《舆论》。漫画左上角的葫芦分别装的是“专制”“立宪”,落款为“依样”,组成民间俗语“依样画葫芦”,画中老人口呼“立宪”,却胸藏“专制”。此漫画意在( )
A.讽刺清政府缺乏变革诚意 B.抨击“皇族内阁”的欺骗性
C.为民主革命寻求舆论支持 D.支持迅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
17.(2024·襄阳模拟预测)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土地改革让广大农民都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其中劳动力、劳动技能和生产资料多一些的人家很快富裕起来,他们中有部分农民不仅添了车马,雇了长工,还不断买进或租进一些由于情况相反而陷入贫困的农户的土地。据此可推知( )
A.生产资料公有制有待进一步巩固
B.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农村中的贫富分化现象日益明显
D.推进农业集体化必要性逐渐显露
18.1978年上半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次出国考察高潮。重要的考察团有以林乎加为团长的中国赴日代表团;以李一氓为团长,于光远、乔石为副团长的访问南斯拉夫的中共中央代表团。这些代表团出国考察旨在( )
A.解释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B.完全消除中欧之间的矛盾分歧
C.学习外国经济建设的经验
D.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僵局
19.(2023·滁州高二期末)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分享比例,从1979年的中央59.5%、地方40.5%,调整为1982年的中央49.9%、地方50.1%,1983年又调整为中央49.7%、地方50.3%。调整力度很大,但整个过程却比较平稳。这主要得益于( )
A.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步推进
B.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C.中国的外交环境得到改善
D.中国独特的经济管理体制
20.(2023·南通高二校考)从1990年到2000年,公有制经济的城镇就业比重下降了40%,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的就业比重分别下降了25.7%和14.3%,公有制企业的就业比重下降到41.5%。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4·赣州高二阶段练习)(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自17世纪后期以降,财政长期盈余,即使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仍能保持盈亏的大体均衡。甲午战后,清廷开支急剧上涨,入不敷出状态愈演愈烈。清政府不得不推行改革,力求财政的“近代化”。考察东西洋各国的大臣回国后提出效仿东西各国,设财政部、会计检察院等,慈禧等最终弃“财政部”不用,改户部为自古已有的“度支”,对会计检察院等更是置之不理。1908年,清廷决议“采行新的预决算制度,欲整齐天下之财政”,具体过程中,各省与度支部的主张并不相同,特别是涉及各省岁入、岁出的安排,在各省造册上报的省预算中,体现出保护地方利益、推诿抵制的倾向。清政府为推行“新政”、摊派赔款等,默许地方就地筹款,国家传统税收外的各种捐税逐渐取得了合法地位,一时间民心涣散,民变四起。——摘编自王燕《晚清财政变革与国计民生》
材料二 财政收入从1950年的62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18.3万亿元,财政支出则从68亿元提高到22.1万亿元。长期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型财政,逐渐演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公共财政,以2018年为例,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等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4.6%、12.3%、10.3%,均超过了10%。财政政策在历经长时期的紧缩被动选项之后,自1998年以来逐渐走向主动积极,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重要工具之一。我国长期实行的高度集权的统收统支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分税制改革后,明确了地方财政地位,注入了确定性,充分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主动性。
——摘编自王振宇《新中国财政70年回眸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财政近代化转型的背景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财政治理的变迁并分析其意义。(10分)
22.(2023·昆明高二期末)(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特定时代中突发性、渐近性的历史变革往往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并对后续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据此,有学者针对“特定时代”与“历史变革”整理出下图:
——摘编自程实《大动荡,大拐点,大趋势》等
就材料整体或局部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周测2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基础练
1.(2024·淮安高二阶段练习)秦国商鞅认为“强者必富,富者必强”,在分配社会剩余产品时,应重征赋税,尽量扩大国家所占有的份额。他主张“民弱则尊官,贫则重赏”,要想国强,就要使民在贫富之间运动。商鞅的主张( )
A.适应了兼并战争形势需要 B.体现了重商的思想
C.削弱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D.冲击了贵族的特权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商鞅主张的目的是强国,这适应了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形势的需要,A项正确;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且材料体现不出重商思想,排除B项;商鞅变法通过军功爵制增强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排除C项;商鞅变法采取了奖励军功的措施,贵族亦可通过军功获得更高的爵位和更多的财富,排除D项。
2.(2023·鹤岗开学考)孝文帝对北魏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指出:若当下再“因循”旧制,便无法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客观形势。孝文帝决定“稽参古式,宪章旧典”,以移风易俗实现文德之治。孝文帝作出的这一决定( )
A.强化了鲜卑民族文化的地位 B.推动北方民族交融
C.促进了北方地区统一的进程 D.全盘否定鲜卑旧制
答案 B
解析 北魏孝文帝反对“因循”旧制,为适应客观形势,决定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移风易俗,以汉族的文德取代鲜卑“武功”,通过实行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B项正确;强化了鲜卑民族文化的地位与北魏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措施不符,排除A项;孝文帝改革以前,北方地区已实现了统一,排除C项;“全盘否定鲜卑旧制”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3.(2023·郑州高二统考)1043年,范仲淹官拜参知政事,在呈给皇帝的《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等十件事。范仲淹的建议( )
A.加重了中下层民众负担 B.代表了大官僚大地主政治诉求
C.以整顿官僚机构为宗旨 D.改变了宋朝因循保守政治风气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并结合所学可知,范仲淹改革的主要措施是改革用人体制,纠正原科举考试过于重视辞赋的弊端,注重策论,选拔能使社会繁荣、百姓安居并有才识的官吏,以整顿官僚机构为宗旨,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改革效果,不能得出加重中下层民众负担的结论,排除A项;范仲淹的改革措施会损害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政治方面的改革效果,排除D项。
4.(2024·三亚高二阶段练习)范仲淹变法时,身为副宰相,无法逾越宰相和其他执政官掌控改革大权。王安石变法首先不是颁布具体变法措施,而是设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王安石这一做法( )
A.利于新法的实施和推广 B.破坏了北宋的中央集权制
C.保证了改革的顺利推进 D.使北宋宰相制度名存实亡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王安石变法期间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变法的领导结构,负责筹划与制定新的财政经济政策,变更旧法,议定新法并颁布施行,有利于新法的实施和推广,A项正确;制置三司条例司是在皇帝支持下设立的,听从皇帝指令,加强了对变法活动的领导,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非破坏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王安石变法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排除C项;制置三司条例司是临时机构,主要职责是领导变法,并未取代宰相的地位,排除D项。
5.(2023·驻马店高二校联考)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评论说:“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不过设法阴夺民利,其害甚于加赋,此乃桑弘羊欺汉武帝之言,司马迁书之,以讥武帝之不明耳……岂可据以为实?”司马光在此强调了王安石变法( )
A.增加百姓的经济负担 B.并未达到富国强兵目的
C.没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D.欺瞒皇帝,削弱皇权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并没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反而加重了百姓负担,A项正确;据“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等信息可知,作者强调王安石变法未达到富国的目的,与强兵无关,排除B项;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而富国强兵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削弱皇权的内容,排除D项。
6.(2023·重庆江北区高二校联考)张居正改革主要包括六项措施:“省议论”是避免空谈,讲求实际;“振纲纪”是整顿纪律,加强风纪;“重诏令”是提高办事效率,严禁推诿搪塞;“核名实”是按照综核名实、信赏必罚的原则,裁汰冗官,对官员进行考核和监督;“固邦本”是调整赋税,发展经济;“饬武备”是加强军队和边防建设。可见,张居正改革( )
A.以加强官员队伍建设为重心 B.迅速扭转了吏治腐败的问题
C.解决了明朝严重的边防危机 D.强化了统治者对民众的控制
答案 A
解析 张居正改革的六条措施中有四条是围绕整顿官员队伍实行的,由此可见,张居正改革以加强官员队伍建设为重心,A项正确;材料仅列举了张居正改革的举措,并没有涉及改革效果,因此无法断定其是否解决了吏治腐败问题和边防危机,排除B、C项;张居正改革的六项措施中并没有涉及对民众的控制,排除D项。
7.(2023·安顺高二期末)从秦汉到清朝中期的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如下表:
第一类 鉴于前一个朝代的败亡,新王朝建立初期,总结其教训而进行的改革
第二类 由于周期性出现王朝政治、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而进行的改革
第三类 是少数民族政权为了提高文明程度,彰显统治的合法性而进行的改革
根据表格信息,以下中国古代改革与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
A.宋朝王安石变法——第一类 B.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类
C.明朝张居正改革——第二类 D.宋初强化统治的措施——第三类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张居正改革发生在明朝中后期,当时社会矛盾尖锐,明朝出现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危机,对应第二类改革,C项正确;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矛盾尖锐,宋朝面临积贫积弱的现状,属于第二类改革,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改革,属于第三类,排除B项;宋初刚刚建立新王朝,总结唐末五代的教训而进行改革,属于第一类,排除D项。
8.(2023·南通高二统考)《中华文明史》指出: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C.推动了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D.高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百日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C项正确;戊戌变法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没能阻止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排除A项;戊戌变法运动只希望从政治制度上进行改革以强国,并不主张废除君主,且运动以失败告终,并未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排除B项;高举起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排除D项。
9.(2023·洛阳高二校联考)1947年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没收地主的一切财产。1950年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则规定保存富农经济,没收地主的五大财产(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和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这一调整旨在( )
A.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恢复发展新中国贫弱的国民经济 D.推动土地革命顺利进行
答案 C
解析 据所学可知,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将地主、富农看作是国家的劳动力而加以保存和改造,是为了减少土地改革所引起的社会震荡,稳定社会秩序,旨在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C项正确;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排除A项;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排除B项;1927-1937年是土地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土地运动被称为土地改革,排除D项。
10.(2024·岳阳高二校联考)如图是刘子久创作的新年画《领地契》(约1951年),该画生动再现了中国农民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之后的喜悦心情,就如画上极为质朴的题诗所写:“共产党领导,土改实现了。□□春节日,领取新地照。合家大欢喜,从此得温饱。自耕自己地,情绪分外高。”据此可知( )
A.人民拥护社会生产方式变革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确立
C.计划经济体制得到普遍认可 D.封建生产关系彻底被消灭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刘子久创作的新年画《领地契》(约1951年)”“生动再现了中国农民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之后的喜悦心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被革除,新的生产关系确立,受到人民的广泛拥护,A项正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是在1956年底,排除B项;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于1956年底,排除C项;“彻底消灭”表述错误,排除D项。
11.(2023·淮南月考)1956年12月,毛泽东约见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时说道:“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自发经营的较大的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场)可以增加……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毛泽东这一谈话( )
A.加速了三大改造进程 B.推动了资本主义自由发展
C.有利于市场经济形成 D.是对经济建设的有益探索
答案 D
解析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但是毛泽东认为只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国营和私营都可以搞,这说明当时并非绝对地主张单一的公有制,而是从国家发展的需要出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经济建设的有益探索,D项正确;这一时期三大改造已基本完成,排除A项;当时我国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B项;当时我国建立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
12.(2023·威海高二期末)下表为1980-2012年我国各类商品(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属于工业制成品,两者包含部分相互重叠的商品)出口所占比重情况(单位:%)。据此可知( )
类别 年份 初级产品(农、林、牧、渔、矿) 工业制成品 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
1980 50.3 49.7 7.7 0
1990 25.6 74.4 17.9 0
2000 10.2 89.8 42.3 14.9
2012 4.9 95.1 50.7 29.3
A.市场经济提升科技优势地位 B.我国初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改革开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D.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扩大了市场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1980年以后我国的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而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迅速上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也有明显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C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但从材料显示的数据看,1980年之后我国各类商品的出口比重就已经在发生变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工业化的问题,排除B项;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能力练
13.(2023·怀化高三课时练习)北宋时期,入仕者有的要“授官待阙一二年”,在此期间,无俸禄靠贷债苟活者很多,故到官后,往往“受赃”还贷。范仲淹建议“均公田”,使“外官职田,有不均者均之,有未给者给之”。由此可知,“均公田”( )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推动了统治阶层利益再分配
C.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D.实现了地权与劳动者的结合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均公田”让“授官待阙”的入仕者获得土地,使其有收入来源,从而起到澄清吏治的作用,这推动了统治阶层利益的再分配,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就逐渐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A项;“均公田”不是扩大土地面积,不能体现国家赋税收入增加,排除C项;“均公田”的目的不是将土地分配给入仕者使其拥有土地的所有权,也不是让入仕者必须参加农业劳动,排除D项。
14.在王安石变法前,变法派大多经历平平、位低资浅且多出身贫寒,但由于他们遇到大变革时代,在变法时,其中很多人迅速步入权力中心。材料表明,王安石变法( )
A.废除了贵族科举的特权 B.冲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统治
C.完善了官吏选拔的程序 D.改革了科举选拔官员的标准
答案 B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在王安石变法前,变法派“位低资浅且多出身贫寒”;变法时“很多人迅速步入权力中心”,这反映了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的变迁,客观上冲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统治地位,B项正确。
15.(2023·长沙高三开学考试)下表是戊戌政变后部分报刊的反应。据此可知( )
报刊 反应
《国闻报》《中外日报》《昌言报》 积极报道政变后的情况
《万国公报》 没有直接对政变进行评论,但继续宣传变革和启蒙
《知新报》 从维新派的立场出发指出政变的反动性质,对遭受迫害的维新分子表示同情
A.追求进步成为时代潮流 B.舆论普遍倾向同情变法
C.清廷统治能力得到加强 D.变法运动受到广泛关注
答案 A
解析 从戊戌政变后部分报刊的反应可以看出,尽管戊戌政变结束了戊戌维新运动,但是坚持变革与进步的思潮仍顽强地存在,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部分报刊的反应,无法得出“普遍同情”的结论,排除B项;这一时期清政府的权威受到冲击,清廷统治能力加强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据材料得不出“受到广泛关注”的结论,排除D项。
16.(2023·开封高三校联考)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有人作漫画《舆论》。漫画左上角的葫芦分别装的是“专制”“立宪”,落款为“依样”,组成民间俗语“依样画葫芦”,画中老人口呼“立宪”,却胸藏“专制”。此漫画意在( )
A.讽刺清政府缺乏变革诚意 B.抨击“皇族内阁”的欺骗性
C.为民主革命寻求舆论支持 D.支持迅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预备立宪这项政治活动有着保守性和欺骗性,这场宪政改革涉及的内容极其庞杂,触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预备立宪的措施加剧了中央与地方、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A项正确;皇族内阁成立于1911年5月,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立宪”改革,与民主革命无关,排除C项;材料是对清政府变革的讽刺,并非支持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排除D项。
17.(2024·襄阳模拟预测)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土地改革让广大农民都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其中劳动力、劳动技能和生产资料多一些的人家很快富裕起来,他们中有部分农民不仅添了车马,雇了长工,还不断买进或租进一些由于情况相反而陷入贫困的农户的土地。据此可推知( )
A.生产资料公有制有待进一步巩固
B.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农村中的贫富分化现象日益明显
D.推进农业集体化必要性逐渐显露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土地改革后农村重新出现贫富分化现象,甚至重新出现雇长工、买进陷入贫困农户的土地等封建剥削现象,这与中国共产党打倒地主、消灭封建剥削、解放农民的目标相违背,故而实行农业集体化有其必要性,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而不是公有制,排除A项;材料强调土地改革后农村重新出现贫富分化,而不是描述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B项;C项的表述为题干即表象,不能作为推论,排除。
18.1978年上半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次出国考察高潮。重要的考察团有以林乎加为团长的中国赴日代表团;以李一氓为团长,于光远、乔石为副团长的访问南斯拉夫的中共中央代表团。这些代表团出国考察旨在( )
A.解释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B.完全消除中欧之间的矛盾分歧
C.学习外国经济建设的经验
D.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僵局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代表团出国考察日本和南斯拉夫等,其主要目的是学习外国经济建设的经验,C项正确;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A项;“完全消除”说法绝对,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排除D项。
19.(2023·滁州高二期末)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分享比例,从1979年的中央59.5%、地方40.5%,调整为1982年的中央49.9%、地方50.1%,1983年又调整为中央49.7%、地方50.3%。调整力度很大,但整个过程却比较平稳。这主要得益于( )
A.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步推进
B.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C.中国的外交环境得到改善
D.中国独特的经济管理体制
答案 D
解析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逐渐扩大地方财政分享比例以增强地方经济活力,调整力度很大,但整个过程却比较平稳,这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实行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到统筹管理、步调一致、收放自由,既推进改革,又能维持平稳,D项正确;A项是原因之一,而非主要原因,排除;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C项属于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20.(2023·南通高二校考)从1990年到2000年,公有制经济的城镇就业比重下降了40%,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的就业比重分别下降了25.7%和14.3%,公有制企业的就业比重下降到41.5%。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
答案 B
解析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城市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城市中的国有企业改革导致公有制经济就业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就业比重上升,B项正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排除A项;材料强调城镇就业,与农村关系不大,排除C项;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属于对外开放的举措,属于外因,而材料强调对内改革的因素,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4·赣州高二阶段练习)(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自17世纪后期以降,财政长期盈余,即使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仍能保持盈亏的大体均衡。甲午战后,清廷开支急剧上涨,入不敷出状态愈演愈烈。清政府不得不推行改革,力求财政的“近代化”。考察东西洋各国的大臣回国后提出效仿东西各国,设财政部、会计检察院等,慈禧等最终弃“财政部”不用,改户部为自古已有的“度支”,对会计检察院等更是置之不理。1908年,清廷决议“采行新的预决算制度,欲整齐天下之财政”,具体过程中,各省与度支部的主张并不相同,特别是涉及各省岁入、岁出的安排,在各省造册上报的省预算中,体现出保护地方利益、推诿抵制的倾向。清政府为推行“新政”、摊派赔款等,默许地方就地筹款,国家传统税收外的各种捐税逐渐取得了合法地位,一时间民心涣散,民变四起。——摘编自王燕《晚清财政变革与国计民生》
材料二 财政收入从1950年的62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18.3万亿元,财政支出则从68亿元提高到22.1万亿元。长期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型财政,逐渐演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公共财政,以2018年为例,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等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4.6%、12.3%、10.3%,均超过了10%。财政政策在历经长时期的紧缩被动选项之后,自1998年以来逐渐走向主动积极,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重要工具之一。我国长期实行的高度集权的统收统支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分税制改革后,明确了地方财政地位,注入了确定性,充分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主动性。
——摘编自王振宇《新中国财政70年回眸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财政近代化转型的背景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财政治理的变迁并分析其意义。(10分)
答案 (1)背景:清政府财政问题丛生;西方财政治理的影响;列强侵略,清朝统治危机加剧。
原因:清政府改革以维护专制为目的,改革不彻底;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威下降;改革激化社会矛盾,缺少社会认同。
(2)变迁: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应增加,适应了国家的发展;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提升;财政的主动性加强;中央与地方权责划分更为科学。
意义: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调动地方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推动财政治理的现代化等。
22.(2023·昆明高二期末)(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特定时代中突发性、渐近性的历史变革往往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并对后续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据此,有学者针对“特定时代”与“历史变革”整理出下图:
——摘编自程实《大动荡,大拐点,大趋势》等
就材料整体或局部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答案 示例一
论题:历史变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阐释: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逐步瓦解井田制,进而引发社会大变革,各国纷纷变法,宗法制、分封制走向崩溃。秦国顺应历史潮流,通过商鞅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最终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实现了时代发展中的“周秦变革”。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由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经济上盛行庄园经济,但也有工商业繁荣的自治城市;文化上形成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西欧中古时期的变革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综上,时代发展影响历史变革,只有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才能理解历史变革的必然性,不断推陈出新。
示例二
论题:1949年以来中国正在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阐释:1949年以来,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我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并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综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独立、富强、复兴之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同步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