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含解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与《选必》知识连接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知识连接】
一、明朝
中外历史纲要 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1.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中央: (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 (2)设内阁:明成祖设置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拥有“票拟”权。 (3)宦官专权:司礼监获取协助皇帝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 2.海疆形势及治理 (1)郑和下西洋 目的: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郑和七次远洋航行,“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评价:这一壮举领先世界,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达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顶峰; 但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2)戚继光抗倭 (3)葡萄牙获得澳门居住权:15世纪中期 (4)荷兰、西班牙占据台湾 3.内陆边疆 (1)明蒙关系 ①防御:为了防御瓦剌、鞑靼,重修长城。 ②战争:土木堡之变 ③议和: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约,接受册封。 (2)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①册封:封授僧俗首领法王、王 ②设机构:行都指挥使 (3)招抚东北:奴儿干都司,封授东北女真各部首领 4.明朝的经济 (1)农业 ①高产作物推广种植:玉米、甘薯 ②经济作物:江南地区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③农民兼营产品初加工或相关副业 (2)手工业 ①出现手工工场:在南方的一些地区纺织、榨油、制瓷等; ②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3)商业:新的繁荣期 ①白银流入中国 ②形成商帮 ③工商业市镇兴起 5.明朝的文化 (1)思想 ①陆王心学:王阳明“致良知” ②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否定传统伦理标准 ③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提出“工商皆本” ④顾炎武、王夫之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提出批判 (2)小说: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 (3)戏曲:汤显祖 (4)科技: ①李时珍《本草纲目》 ②徐祖弘《徐霞客游记》 ③西方科技传入 1.政治制度 (1)地方:①废行省,设三司 ②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总揽一省大权 ③明清时期: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2.变法与改革 背景明中后期,政治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措施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结局张居正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它全废止作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和
3.选官制度 (1)考试等级: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2)参考人员:国子监、府、州、县学生。 (3)考试内容: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4.官员考核:考满和考察 5.监察制度:中央:“科道”都察院和六科 6.法律与教化 (1)法律: ①制定《大明律》,重视“例” 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律例合编体例 (2)教化: ①乡约宣讲明太祖“六谕”,逐渐带有强制力 ②引用《大明律》解释“六谕”法律 7.民族关系 (1)中央机构: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 (2)边疆管理 ①北方:重修长城,设“九边”,开放马市。 ②东北:设都司、卫、所,对女真进行管理。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努尔干都司。 ③西北: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 ④西南:设土司 ⑤西藏: A.政治:封僧俗领袖为“王”“法王”,设都司 B.经济:贡赐、茶马贸易 8.对外交往: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 9.货币 (1)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 (2)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10.赋税制度 (1)明初: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米麦 (2)正统年间:“金银花”:江南税粮折银送京 (3)明后期人:一条鞭法 张居正: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11.户籍制度 (1)以职业定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2)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详列人口、田土、房屋 12.基层组织:实行里甲制度 13.社会治理: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 14.优抚政策: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 1.美洲物种的传入中国 (1)玉米、马铃薯、甘薯 ①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 ②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 ③从菲律宾传入江南沿海。 (2)番茄 长期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 (3)辣椒:“番椒” 2.商业 (1)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 (2)商帮兴盛 (3)外贸: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港口、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严格规定 3.信贷:明朝中后期,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 4.集镇: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5.对海洋的探索:郑和下西洋 6.中医药成就 (1)李时珍《本草纲目》 (2)人痘接种法广泛使用 7.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 1.传统文化 (1)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2.西学东渐 (1)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 (2)徐光启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3.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1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 (2)郑和下西洋,扩大并加深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清朝
中外历史纲要 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1.君主专制的加强 (1)乾纲独断 (2)奏折制度 (3)军机处的设立 (4)文字狱 2.治理边疆 (1)东南:收复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东北:反击沙俄。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 (3)西北:平定叛乱,加强管理。1762年,在新疆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4)西南:管理西藏 ①清初,册封班禅和达赖 ②1727年起,派遣驻藏大臣。 ③1793年,《钦定西藏内善后章程》 ④沿袭土司,后逐渐改土归流。 3.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 ①新的农作物输入中国,提高粮食总产量 ②经济作物:江南地区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2)手工业 手工工场继续有所发展:南方纺织、榨油、制瓷等 (3)商业:继续发展 4.思想领域的变化 (1)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工商皆本”思想。 (2)顾炎武、王夫之: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提出批判。 5.文学 (1)小说:吴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红楼梦》 (2)戏曲:①代表作家:明 汤显祖;清 孔尚任 ②昆曲:长期流行 ③京剧: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京剧。 1.政治制度 (1)中央行政:雍正设军机处 (2)地方行政 ①清承明制,巡抚和总督总揽一省或数省军政 ②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2.选官制度 (1)考试等级: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2)参考人员:国子监、府、州、县学生 (3)考试内容:四书五经 3.官员考核:课考制度:京察和大计 4.监察制度:六科并入都察院 5.法律与教化:乡约宣讲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引用《大清律例》 6.民族关系 (1)中央:设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2)地方 ①北方: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②西北: A.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B.土尔扈特部回归 C.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 ③西藏 A.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 B.设驻藏大臣 ④西南:“改土归流” 7.对外交往 (1)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年,康熙年间) (2)英国马戛尔尼使臣来华(1793年乾隆年间) 8.货币 (1)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2)白银货币化 9.赋役制度 (1)康熙丁银作为定额,“滋生人口,永不加赋” (2)雍正“摊丁入亩” 10.户籍管理 (1)管理相对松弛 (2)乾隆时户籍永停编审 11.社会治理: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 1.美洲物种传入 (1)玉米、马铃薯、甘薯 ①清朝前期,全国各地多有种植。 ②乾嘉年间,大规模推广。 (2)番茄:光绪年间,开始作为食用蔬菜种植。 2.商业 (1)商帮兴盛 (2)清政府在广州设置“十三行” 3.信贷 (1)除传统借贷关系外,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 (2)出现本票性质的庄票。 (3)当铺兼营银票、钱票、会票发行及米谷典当。 4.集镇 明清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5.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 1.传统文化 (1)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3)康雍乾时期,禁锢中华文化的发展 2.西学东渐: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主持钦天监工作 3.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得到传播。 (1)精神:儒家、史学、地理学、科技、文学 (2)物质:茶、丝绸、瓷器在欧洲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4.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1)茶叶:16世纪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 (2)服饰:中国服装柔软面料、富有东方韵味的款式、线条流畅的龙凤花草纹样等融入18世纪法国服装设计之中。 (3)钟表:①16世纪传入中国内地。 ②中国人制作的钟表体现中国自身文化特色。
【习题连接】
1.清末御史张瑞荫在总结清代政治时说:“内阁之制,在前明有严嵩之好,张居正之专擅,周延儒、温体仁之邪佞倾国。及至本朝自设军机处后,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雁臣,断不至有权臣。”明清两朝臣下的差异,主要是由于( )
A.清朝革除了明朝政治的弊病 B.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C.军机处的设置削弱了内阁职权 D.监察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2.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l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D.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3.隆庆五年(1571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互市。互市时,明朝必派遣僧人赐以经像,并讲解经义,蒙古各部贵族“倾听赞叹,临行哀恋不忍别,厚加赠遗而返”。这反映了( )
A.蒙汉之间交流方式多元 B.佛教成为蒙汉文化纽带
C.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 D.明朝实现边境长治久安
4.1900年,清廷宣布为光绪帝立储,即“己亥建储”。对此,民间社会反映强烈,一些地方督抚持暧昧不明的态度,列强则介入立储事务。这说明( )
A.清廷统治危机日益加剧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C.维新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D.政府接受了国际外交惯例
5.对于户部官员的任命和吏员的参拨,明太祖曾作出重大决定:即在任用户部官员和吏员时实行地域(苏松江浙)回避,在任用苏松江浙人时实行部(户部)回避。这种双回避制度成为明代定制,历经二百余年而未有更改。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明代( )
A.江南成为赋税重要来源 B.体制建设提升行政效率
C.八股取士制度弊端丛生 D.官员贪腐现象日益严重
6.康熙年间,江南等地出现的包买商开设“账房”或“行号”,这种“账房”或“行号”拥有大量的织机和原料,或自行设机督织,或将织机、原料分给小机户为其生产,在账房周围有众多的小机户及织工受其支配。账房的出现说明了( )
A.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 B.生产出现明显的分工
C.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 D.新型经营模式的发展
7.明代自京师达于郡县,皆设立卫所,在云贵地区的农业区域及形胜险要之处广设卫所,军士携带家眷子女,世代相继为军户,军籍人口约占当地总人口的1/5。若遇战事,将领受命到指定卫所领兵,事毕军队散归原地。这一举措( )
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 B.推动了边疆经济的发展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理念 D.促进了民族矛盾的缓和
8.明代士人在宣讲太祖圣谕时,经常呼吁人们依“高皇帝六言”,成就“极好的风俗”。为此高攀龙等士人宣讲时说:“人人有父母,人人随分孝顺他;人人有长上,人人随分尊敬他:人人有乡里,大家要和气些,人人做自家该做的事。”由此可知,明代士人的圣谕宣讲( )
A.强化了等级观念 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C.倾注了儒家理想 D.注重结合法律法规
9.顾炎武认为传统君、臣、民关系的最大弊病在于君权至高无上,导致君臣、君民关系失衡。在研究古代典籍的基础上,他提出人臣也可称“君”,并提出“人主欲亲民,必先亲牧民之官”,天子要“贵士大夫以自贵,尊士大夫以自尊”。顾炎武的这些主张旨在( )
A.否定传统的君主制度 B.构建相对平等的君臣关系
C.强调以民为本的思想 D.宣扬人人平等的政治理念
10.清代皇帝经常对督抚“亲加训诲”,使督抚“晓朝廷法度,不敢妄萌邪念”,派遣钦差大臣到督抚治所巡视,皇帝还不时出巡督抚的治所。这主要是因为清代( )
A.君主专制呈强化的趋势 B.地方督抚拥有较大权力
C.政府行政效率得以提升 D.监察制度形成严密体系
11.下表为我国古代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据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朝代 分等标准
汉 “万户以上为伞”“减万户为长”
唐 “户口多少”“资地美恶”
明 纳钱粮的数额
清 冲(交通要冲)、繁(政务繁杂)、遗(赋税拖欠)、难(命盗案多)“四项兼者为最要”,派能力强的官员管理
A.历代都城及边疆地区的县等级最高 B.县的等级高低由缴纳赋税多少决定
C.县级官员选拔和考核标准日益严密 D.中央政府对县的行政管理逐渐细化
12.明太祖时期,赋税主要是征收实物,由于棉布征收颇受地方官员的喜爱,导致棉花种植普遍。1581年,张居正改革后“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棉花大量涌入市场,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说明了明朝时期( )
A.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赋税政策变革利于商业的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减轻了农民负担 D.江南商品经济水平超过了北方
13.给事中本来是言谏官,掌侍从规谏,无弹劾监察之职。宋朝之后,给事中开始拥有监察功能。明朝六科给事中职能进一步变化,转为监察官员,成为钳制六部的独立机构。给事中职能的变化( )
A.推动了权力中枢的异化 B.保证了中央决策的正确
C.促进了监察程序的规范 D.抑制了宰相权力的膨胀
14.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 )
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
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 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15.明朝藏区政教首领赴京入贡,中央往往赏赐茶叶以还礼,入贡者将茶叶带回藏区高价出售,史称“贡回市茶”。“诸番恋贡市之利……终明世无番寇之患”。贡赐贸易带来的大量茶叶等也被用于寺院法会,或是熬茶、布施、供献等宗教活动。藏区赴内地的贡道也逐渐与茶马商道合流,变成内地物资输往藏区的通道。“贡回市茶”( )
A.实现藏族地区政教合一 B.实现中央对藏区的直接管理
C.推动藏族地区社会发展 D.消除边疆地区对中央的威胁
16.明朝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实行“班匠银”制度,规定轮班匠可输钱代役。弘治五年(1492年),叶淇变盐法,改开中纳粮为纳银。至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国家停止大规模铸钱。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明朝的这些措施( )
A.体现出国家税收的范围不断扩大 B.加速了白银货币化的趋势
C.凸显出税制变革推动了币制改革 D.极大加重百姓的赋税负担
17.述及中国古代重要的赋役制度,唐初,“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唐中后期,“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明嘉隆后行一条鞭法,“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于是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清康熙五十一年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上述材料表明( )
A.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弱 B.农民赋役负担逐渐减轻
C.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18.自先秦到明清,乡村社会秩序和社会管理离不开乡贤阶层。他们是乡绅中的良绅,常常也是宗族长,既能维持乡村社会的礼仪和秩序,也可以代表民众向州县官进言。由此可见,古代乡贤阶层( )
A.取代了地方行政官员 B.有利于强化基层治理
C.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 D.完善了地方监察机制
19.下表所示为明中后期两湖保甲制的推行情况。
时间 地点 保甲实施情况 资料来源
正德年间(15006—1521) 洞庭湖区 南昌姜仪,字君隶,正德甲戌(1514)进士……时洞庭湖寇盗充斥,仪编渔艇为保甲……听其蚁聚而击之,所获盗贼即以赏,官司不问,湖商赖之 《巴陵县志》
崇祯二年(1629) 蕲水 李汝焕,进士,崇祯二年(1629)知县,值大造黄册,编审里甲,称平。行保甲、严更漏,浠(注:地名)民帖(注:顺从)然材 《蕲水县志》
料表明两湖地区保甲制度的推行( )
A.影响了少数民族的利益 B.表明地方官员文化素质都较高
C.导致农民起义不断 D.使部分地区社会治安有所好转
20.法国传教士编著的《西洋药书》中介绍了金鸡纳等40余种西药,论述了30多种病状及医疗护理药方和临床使用方法。1765年,药学家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成书,其中收入了金鸡纳等药物。由此可知,西药的传入( )
A.推动了中医药学理论的发展 B.促进了西医在中国广泛传播
C.奠定了我国临床医学的基础 D.丰富了我国传统医药学内容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项错误,D项不能由材料得出,C项属于表面信息而非实质。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君主大权独揽,臣下唯君是听。
2.答案:B
解析:据本题材料“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密奏权的扩大,透过现象看本质,体现出的就是皇权的加强,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而不是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A项偷换概念,排除A项;密折制没有取代军机处的职能,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的书写主体并不是普通民众,所以密折制并不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A
解析:据题意可知,明朝和蒙古之间的互市包括封赐、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说明交流方式多元,A项正确。佛教是明朝和蒙古之间交流的方式之一,并不能体现其纽带作用,排除B项;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是在宋代,排除C项;明朝边境受到蒙古的威胁,并没有实现长治久安,排除D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00年”,“列强则介入立储事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英、俄、日、法、意、美、德、奥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根据材料“一些地方督抚持暧昧不明的态度”,说明这一时期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地方官员势力上升,威胁中央集权,说明清廷统治危机日益加剧,A项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过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项;维新思想并未成为社会共识,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己亥建储”事件不能说明清政府接受了国际外交惯例,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实行的“双回避”制度意在防止江南地区的官员参与户部的运作,其原因在于江南尤其是材料提及的苏松江浙地区是政府重要的赋税来源地,A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行政效率的提升,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八股取士制度,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账房可自行设机督织,或将原料分配给机户,这是区别于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的新型经营模式,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比较信息,无法得出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一定的分工,但没有明显的分工现象,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人身依附关系弱化的趋势,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政府在云贵地区的农业区域及形胜险要之处广设卫所,进行军事性质的大规模移民,实行兵农合一,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消除了地方割据基础的表述过于绝对,A项错误。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的土司制度是因俗而治的体现,移民屯田驻守不是因俗而治,C项错误。移民占据了适宜发展农业的区域,与当地民族形成竞争关系,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人人有父母,人人随分孝顺他;人人有长上,人人随分尊敬他”可知,这些宣讲体现了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现了三纲五常的内容,据此可知,明代士人的圣谕宣讲倾注了儒家思想,C项正确;“人人有父母,人人随分孝顺他”“人人有乡里,大家要和气些,人人做自家该做的事”强调的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和乡里和睦,没有涉及等级观念,排除A项;明代士人的宣扬更多的是为了加强基层教化,并非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教化,没有涉及对法律法规的结合,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B
解析:由材料“人臣也可称君”可知顾炎武认为有些称呼君臣均可使用,这说明他倡导相对平等的君臣关系,故选B项;顾炎武没有否定传统君主制,排除A项;材料强调了君臣关系,并未提及以民为本的思想,逻辑推理错误,排除C项;“人人平等”表述不符合明清社会发展的史实,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清朝皇帝对督抚“亲加训诲”,派遣钦差大臣巡视督抚以及自己亲自巡视督抚,这是因为当时地方督抚拥有较大权力,地位重要,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呈强化的趋势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的行政效率问题,故排除C项;清代监察制度并未形成严密体系,故排除D项。故选B。
11.答案:D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据材料可知,汉代以人口多少来划分县级政区,唐代除了户口多少之外,增加了“资地美恶”的标准,明代以纳钱粮的多少来划分县级行政区,但到清朝,划分地方行政区的标准更加复杂,体现出中央政府对县的行政管理逐渐细化,D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县的划分标准,没有涉及都城及边疆地区的县的等级高低问题,排除A项;明朝县的等级标准为纳钱粮的多少,但汉唐时期主要以人口多少为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没有涉及官员选拔和考核标准,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581年,张居正改革后…更为活跃”可知,明朝赋税制度采用“折银缴纳”的办法,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活跃了商品经济,因此赋税政策的变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明朝赋税政策,而未涉及抑制商业的发展,未强调农产品商品化对农民的影响,也未强调南方的经济水平超过北方,排除A、C、D三项。
13.答案:A
解析:给事中原本是负责言谏官,掌侍从规谏,负责规劝皇帝,但是宋代之后逐渐成为监察官员,明代专门钳制六部,这种职能上的转变体现了皇权的强化,推动了中枢权力的异化,A正确;给事中不负责决策,其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但是不能保证决策正确,排除B,材料未涉及监察程序,排除C,明代废除了宰相,排除D。
14.答案:A
解析:据题意可知,明代颁行了大量的“例”以弥补“律”的不足,由此说明此举是在调整社会的治理能力高,A项正确;“杜绝”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B项;这一做法不一定能够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排除C项;这一做法实际上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15.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明朝藏区政教势力赴京入贡。中央往往赏赐茶叶以还礼,入贡者将茶叶带回藏区高价出售,史称‘贡回市茶’、‘诸番恋贡市之利……终明世无番寇之患’。藏区赴内地的贡道也逐渐与茶马商道合流,变成内地物资输往藏区的通道”可知贡回市茶有较高的利润推动了边疆地区的稳定,此外内地物资通过贡道大量输往藏区,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内地物资的输入都推动了边疆社会的经济发展,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贡回市茶”以前,西藏已经是政教合一的政权,而且据材料也无法推断“贡回市茶”实现藏族地区政教合一,排除A项;B项不符史实,据所学可知,明朝在“贡回市茶”以前就实现中央对藏区的直接管理,排除B项;D项错在“消除”说法过于绝对化,“贡回市茶”内地和藏区之间加强了经济联系,有助于中央稳固对西藏的管理,但是无法消除,排除D项。故选C项。
1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班匠银”“改开中纳粮为纳银”“国家停止大规模铸钱”“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利于扩大白银的适用范围,加速了白银货币化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强调货币以白银为主,并未体现国家税收的范围不断扩大,排除A项;明朝的税制变革是指1581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极大加重百姓的赋税负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7.答案:A
解析:据材料“若不役,则收其佣……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信息可得出以庸代役和人丁逐渐不再是政府征税主要标准,表明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弱,A项正确;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弱,不代表农民赋役负担逐渐减轻,排除B项;宋代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CD项不符合唐朝,且材料仅体现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减弱,不能得出国家对整个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和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排除CD项。故选A项。
18.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他们是乡绅中的良绅,常常也是宗族长,既能维持乡村社会的礼仪和秩序,也可以代表民众向州县官进言”,可以看出先秦至明清时期,乡贤阶层对于地方基层的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B项正确;乡贤阶层并没有取代地方行政官员,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乡贤阶层对地方管理的作用,“民主政治”,表述与中国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乡贤阶层的监察职能,排除D项。故选B项。
19.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时洞庭湖寇盗充斥,仪编渔艇为保甲……听其蚁聚而击之”“值大造黄册,编审里甲,称平”可知,明朝中后期保甲制度的推行使部分地区的社会治安有所好转,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少数民族,故A项错误;保甲制度的推行与官员文化素质无关,故B项错误;保甲制度的推行未导致农民起义不断,故C项错误。
2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国的医学著作中收录了《西洋药书》介绍的金鸡纳等药物,体现了西药的传入丰富了我国传统医药学内容,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医药学理论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西医在中国广泛传播,排除B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临床医学的基础,排除C项。故选:D。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含解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与《选必》知识连接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