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和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大运河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朝生命线。这反映隋唐时期( )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B.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C.经济重心转到南方 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2.唐朝女性不仅能穿纱裙去逛街,还能参与政治,也可以像男人一样骑马、射箭、狩猎,与男人们一同觥筹交错,把酒言欢。这反映了当时( )
A.民族交融加强 B.社会风气开放
C.贸易往来频繁 D.市民阶层壮大
3.972年,赵匡胤任命文武双全、箭术高超的辛仲甫为益州兵马都监。但辛仲甫拒绝上任,他认为自己学的是先王之道,是个文官,不该去当武将。这反映出宋代( )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重文轻武 D.外戚干政
4.从古至今货币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金属货币到宋朝出现纸币,其形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商品广告的出现 B.对外贸易的繁荣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铸币技术的进步
5.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原产于美洲,具有耐旱、耐贫瘠、产量高等特点,被称为“美洲高产作物”。它传入中国后逐步成为我国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这一现象给我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提高了农业耕作技术 B.增强了抵御饥荒能力
C.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D.根除了人口增长压力
6.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如表反映出明朝科技著作的共同特点是( )
著作 作者 主要内容
《本草纲目》 李时珍 记载药物1800多种,附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对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和主要疗效,收录药方11000多个
《天工开物》 宋应星 分18个生产门类,有详尽的物品、生产工具、生产流程介绍,120多福插图
《农政全书》 徐光启 约70万字,全面总结了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断和创新成果
A.理论水平领先世界 B.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C.总结详实实用性强 D.全面吸收西方成果
7.明北京城:宫城在中央,是皇帝居住地,皇城在宜城的外面,是统治者居住地;内城在皇城的外面,设中央官署等:外城在内城的南面,此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意在突出( )
A.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B.宫殿宏伟壮观的景象
C.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 D.紫禁城建筑的时代感
8.清朝时,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下面示意图①处对应的是( )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驻藏大臣 C.设置伊犁将军 D.设置澎湖巡检司
9.下面为某同学整理的清朝疆域简表。图中“▲”处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东 西 南 北
临太平洋 跨葱岭 至▲ 接西伯利亚
A.钓鱼岛 B.南海诸岛 C.台湾岛 D.库页岛
10.乾隆末年,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社会压力剧增,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的增长 B.经济的发展 C.政局的动荡 D.法律的严苛
11.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始于顺治初年,乾隆帝在1757年下令只留一个港口城市与外商贸易,并规定外商不得直接与官府交往。这个港口城市是( )
A.泉州 B.广州 C.宁波 D.厦门
12.下框所示为某著作的目录(节选)。如果根据目录内容为该著作拟定书名,下列最合适的是( )
第一章政治、经济、文化概貌 第二章徽调、汉调在北京的发展变化第三章徵班进京后演变的四个阶段…… 第七章观众与剧场、票友和科班 第八章传向全国
A.《元曲流派综说》 B.《明清小说溯源》
C.《昆曲魅力探究》 D.《中国京剧历史》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13.重视民生,发展经济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新的进步,仅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就有160多项,手工业也比前朝有很大的进步。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都是一定地域内的商业中心。陆路交通道路遍布全国,海外贸易开始兴盛。据史料记载,从贞观初年到玄宗天宝初年,唐代的总人口由3120151户增至8914709户,人口由13252894人增加到52919309人。
——摘编自《唐朝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繁荣强盛》
材料二:从熙宁二年(1069年)到熙宁九年(1076年),朝廷围绕富国强兵的目标,陆续制定并实施了均输、青苗、募役、市易、免役、方田均税、裁兵、将兵、保甲、保马等新法。新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裁减了部分军队的冗员,节省了军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由于变法过急过猛,措施不尽完善,一些地方的百姓负担加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材料三:无论是粮食生产还是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江南经济区已经全面超过中原经济区。南方的人口、耕地已占宋境人口、耕地的2/3,来自南方的赋税收入也已经成为南宋财政的主要来源。这样一种“南重北轻”的经济格局,一直到今天仍未移易。
——摘编自葛金芳《两宋经济结构变迁与海上丝路勃兴》
(1)依据材料一,归纳唐朝经济繁荣强盛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皇帝任用实施新法的政治家。分析该变法产生的历史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宋时期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化情况。
14.政治制度是国家管理、机构设置、措施实施的集合,在所有制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科举制诞生前的人才选用制度带有较多的上古社会宗法、血亲关系的残余,即所谓的“士之子恒为士”。隋大业初年,科举制应运而生,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因不设门槛,多数家庭子弟都可参加。只要本着“学而优则仕”的原则,皆可步入官僚队伍,较之前主要侧重门第和血统的制度有明显的优越性。
——摘编自牛建强《科举制是如何产生的》
材料二: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的是空前的,有的是非正常的,是畸形和极端的。明初,皇帝直接操纵政府各部,知识分子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除此之外,统治者还实行特务统治,镇压人民,监视官吏。清朝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臣关系成了彻底的主仆关系。此外,文人因言获罪不绝于史,还实行密折制,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摘编自《探究明清之际君主专制巅峰》
材料三:清朝治边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希望边疆地区实现长治久安,为此朝廷倾注了大量心血。统治者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施行规范化、持续化的管理,所制定的边疆治理制度,在历代王朝中堪称最为系统、完整和成熟,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成效,并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相比于之前的人才选拔制度具有的优越性。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边疆治理遵循的原则。
15.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一部充满交流与交融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前中期经济强盛,在开放的过程中保持文化的向心力。丝绸之路的繁荣,让唐朝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通过陆路和海路,中国与亚洲、非洲、欧洲建立了广泛的贸易联系。唐朝的开放态度和务实的对外政策为其带来了长盛不衰的局面,为后来的朝代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摘编自《唐朝的开放政策与外交》
材料二:如此这般的国家主导的航海行为,在其所到之处,既没有掠夺别的国家和地区的财富,也没有开疆拓土,相反,在所到之处遍撒财物,仅仅只是为了向所经过的国家和地区宣扬中华天朝的国威和皇帝的恩典。
——摘编自吴忠民《“外化”:有效保障中国传统文明绵延不绝》
材料三:在宋金元阶段,少数民族统治者积极主动地学习汉族文化,汉族文化也用一种包容并蓄的态度去吸收少数民族文化。因此可见,宋金元时期,虽然各个统治集团之间常有军事冲突发生,但是各民族之间得到了相当不错的交流与交融。
——摘编自《宋金元阶段: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相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前中期对外交往繁盛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航海行为”的名称。分析这一事件的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金元时期民族交流与交融的基本内容。
16.不同领域的卓越人才在历史的长河中如群星闪耀,大放光彩,共同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请参照示例,将下列历史人物进行分类,并为你所分的每一组分类归纳一个主题。
(要求:分类只写序号,每类不得少于2个人物,分类不得少于3组;主题归纳须简明扼要、科学合理,符合史实;照抄示例不得分)
历史人物:①杨坚②魏征`③戚继光④姚崇⑤李白⑥吴承恩⑦郑成功⑧忽必烈
示例
分类 主题
①⑧ 杰出帝王
作答区
分类 主题
参考答案
1.【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唐代继承和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大运河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朝生命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修建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巩固国家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大运河修建的影响,与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无关,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未与同时期其它国家的运河相比,无法说明当时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排除B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B
【详解】据材料可知,唐朝女性不仅能穿纱裙去逛街,还能参与政治,也可以像男人一样骑马、射箭、狩猎,与男人们一同觥筹交错,把酒言欢。这反映了当时开放的社会风气,B项正确;材料强调“唐朝女性在当时的穿着和社会活动”,而民族交融强调的是民族间的交往和交流,材料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A项;贸易往来是指经济上的商品交换,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市民阶层壮大是指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而材料强调的是“唐朝女性在当时的穿着和社会活动”,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他认为自己学的是先王之道,是个文官,不该去当武将”和结合所学知识,辛仲甫认为自己是文官,而不是武将,体现了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C项正确;唐朝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北宋采取一系列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辛仲甫不是宦官,排除B项;辛仲甫不是外戚,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由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北宋出现了纸币,方便了商品流通,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商品广告的出现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排除A项;市舶司的设立体现了对外贸易的繁荣,排除B项;金属货币需要铸币技术的进步,纸币需要印刷术的进步,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稳定和赋税制度的改革,导致人口激增,因此明清时期的人地矛盾异常尖锐,但是由于马铃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增强了抵御饥荒的能力,极大的解决了人口饥饿问题,缓解了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压力,B项正确;高产作物的引进属于品种方面,不属于农业耕作技术,排除A项;南宋时我国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排除C项;高产作物的引进只能缓解而不能根除人口增长压力,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天工开物》”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科学家 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 貌;根据材料“《农政全书》”和所学知识可知,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根据材料“《本草纲目》”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一《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题干图片反映的科技著作的共同特点是古代科技经验总结,C 项正确;表格著作没有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不能反映理论水平领先世界,排除A项;广泛传播影响深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三部著作没有全面吸收西方成果,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明朝北京城的布局秩序分明,存在明显的等级,其中皇帝居住的宫城在城市的最中央,所以这种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意在突出君主的至高无上的权威,C项正确;北京城的这种布局是为了突出君主的至高无上,ABD项都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项。
8.【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中“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实行‘金瓶掣签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1727年(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B项正确;设置西域都护是在西汉时期,排除A项;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排除C项;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B项正确;清朝疆域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分别排除AC项;清朝疆域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A
【详解】据题干信息及所学可知,乾隆末年,清朝经历了长时间的人口增长,人口数量迅速膨胀。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人们不得不大规模开荒拓地,砍伐森林,以扩大耕地面积。这导致了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A项正确;虽然经济发展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压力,但在乾隆末年,清朝的经济发展并未达到足以导致大规模环境破坏的程度。相反,过度的资源开发和环境破坏反而限制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排除B项;乾隆末年,清朝的政治相对稳定,并未出现大规模的政局动荡,排除C项;清朝当时的法律体系并没有特别严苛,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B
【详解】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并规定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B项正确;泉州、宁波、厦门是著名港口,但在乾隆时期关闭了,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2.【答案】D
【详解】根据所给的目录节选,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某一艺术形式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变化,以及其在全国的传播。目录中提到的“徽调、汉调在北京的发展变化”、“徵班进京后演变的四个阶段”等内容,这些都是与京剧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D项正确;元曲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套数两种,排除A项;明清小说是叙事文学,与目录信息无关,排除B项;虽然目录中涉及到了戏曲艺术,但并未明确指出是昆曲,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1)表现:农业生产工具得到了新的进步,水利工程有了显著的发展;手工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地成为了商业中心,陆路交通道路遍布全国,海外贸易开始兴盛;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2)政治家:王安石。
影响: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的一次重要变革,对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变化情况:“南重北轻”。
【详解】(1)表现:据材料一,我们可以归纳出唐朝经济繁荣强盛的表现:首先,农业生产工具得到了新的进步,水利工程有了显著的发展,共有160多项重要水利工程;其次,手工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再次,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地成为了商业中心,陆路交通道路遍布全国,海外贸易开始兴盛;最后,人口数量大幅增长,从贞观初年到玄宗天宝初年,总人口由3120151户增至8914709户人口由13252894人增加到52919309人。
(2)政治家: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被皇帝任用实施新法的政治家是王安石。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裁减了部分军队的冗员,节省了军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变法过急过猛,措施不尽完善,一些地方的百姓负担加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影响:依据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的一次重要变革,对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南宋时期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化情况表现为“南重北轻”。江南经济区已经全面超过中原经济区,南方的人口、耕地已占宋境人口、耕地的2/3,来自南方的赋税收入也已经成为南宋财政的主要来源。这种经济格局的变化一直持续到今天。
(3)变化: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南宋时期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化情况表现为“南重北轻”。江南经济区已经全面超过中原经济区,南方的人口、耕地已占宋境人口、耕地的2/3,来自南方的赋税收入也已经成为南宋财政的主要来源。
14.【答案】(1)优越性: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2)措施:明朝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设立厂卫;清朝设立军机处;明清推行文化专制,实行文字狱。
(3)原则: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详解】(1)优越性:根据材料“因不设门槛,多数家庭子弟都可参加”分析可知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2)措施:根据材料“统治者还实行特务统治”“清朝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臣关系成了彻底的主仆关系”“文人因言获罪不绝于史”和结合所学知识,明朝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设立厂卫;清朝设立军机处;明清推行文化专制,实行文字狱。
(3)原则:根据材料“统治者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和结合所学知识,清朝边疆治理遵循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原则。
15.【答案】(1)原因: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为对外交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唐朝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吸引了大量外国使节、学者、商人等来华;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唐朝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中国与亚洲、非洲、欧洲建立了广泛的贸易联系;唐朝政府采取了开放的态度和务实的对外政策,鼓励和支持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
(2)名称:郑和下西洋。
积极影响: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 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 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 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3)基本内容:少数民族统治者积极主动地学习汉族文化,汉族文化也用一种包容并蓄的态度去吸收少数民族文化;军事冲突发生并没有阻止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学习,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与统一。
【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一“唐朝前中期经济强盛,在开放的过程中保持文化的向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为对外交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唐朝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吸引了大量外国使节、学者、商人等来华;依据材料一信息“丝绸之路的繁荣,让唐朝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通过陆路和海路,中国与亚洲、非洲、欧洲建立了广泛的贸易联系”可知,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唐朝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中国与亚洲、非洲、欧洲建立了广泛的贸易联系;依据材料一信息“唐朝的开放态度和务实的对外政策为其带来了长盛不衰的局面,为后来的朝代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可知,唐朝政府采取了开放的态度和务实的对外政策,鼓励和支持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
(2)名称:依据材料二“如此这般的国家主导的航海行为,在其所到之处,既没有掠夺别的国家和地区的财富,也没有开疆拓土,相反,在所到之处遍撒财物,仅仅只是为了向所经过的国家和地区宣扬中华天朝的国威和皇帝的恩典”并结合所学知识,“航海行为”的名称是郑和下西洋。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积极影响:依据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 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 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 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3)基本内容:依据材料三“在宋金元阶段,少数民族统治者积极主动地学习汉族文化,汉族文化也用一种包容并蓄的态度去吸收少数民族文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少数民族统治者积极主动地学习汉族文化,汉族文化也用一种包容并蓄的态度去吸收少数民族文化;依据材料三信息“虽然各个统治集团之间常有军事冲突发生,但是各民族之间得到了相当不错的交流与交融”可知,虽然各个统治集团之间常有军事冲突发生,但这些冲突并没有阻止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学习,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与统一。
16.【答案】②④唐朝官员;③⑦民族英雄;⑤⑥著名文学家。
【详解】根据题干要求和所学知识,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忽必烈是元朝开国皇帝,故①⑧是杰出帝王;魏征、姚崇都是唐朝官员,即②④是唐朝官员;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他们是民族英雄,故③⑦是民族英雄;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吴承恩是明代著名小说家,故⑤⑥是著名文学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23-2024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