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专题04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文明的沉沦与转型(答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 04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文明的沉沦与转型
考试范围:第 10—13 讲;考试时间:10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1843 年,英国下院议员托马斯·斯当东说道:“在 1840 年那时候,‘在中国沿岸的船只或个人可能犯有走
私行为,但这不能使中国当局对在该口岸的整个英国社团施行强暴成为正当,甚至不能减轻其罪行,所以,
为了维护我们在中国的荣誉和利益,以适当的武力作为支持,要求充分的赔偿,是绝对有必要的。但我从
没有否认事实,即如果没有鸦片走私,就不会有战争’。”这说明( )
A.鸦片走私只是个别行为 B.没有鸦片走私就不会有侵华战争
C.英国维护自身利益正当 D.英国以炮舰政策支持其市场扩张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1843 年的英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为了维护我们在中国的荣誉和利益,以适当的武力作为
支持,要求充分的赔偿,是绝对有必要的,说明其发动战争的目的是获得利益,即完成工业革命后打开中
国市场的目的,D 项正确;鸦片走私只是个别行为,不符合史实,英国以鸦片走私扭转贸易逆差,排除 A
项;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只要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也会有其他战争,排除 B 项;英
国是侵略国家,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下表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外交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据此可推知,清朝外交( )
基本分类 身份 来源及对外交涉效果
前者从大学士、军机大臣、各部院尚书等高层中选任,后者从内阁
总理衙门章
第一类 中书、各部院郎中等选任,均大致源出科举正途,熟读儒家经典,
京与大臣
深受儒家义理熏陶及朝中清流制约
驻外公使及 对外部有所留心,或在洋务上有一技之长的督抚幕僚、部属、同乡,
第二类
其下属 受朝中束缚较少,但其在外交涉效果因人而异
A.处于传统到近代嬗变中 B.修补了传统外交体制
C.完成了外交近代化改革 D.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晚清(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适应外交的需要,清朝从形式上逐渐接受了近代西方的外交
模式,成立总理衙门、派驻外公使,且部分外派公使熟悉洋务,这体现了清政府外交向近代化转型的特点;
从外交人员的来源看,“前者从大学士、军机大臣、各部院尚……”“科举正途出身,熟读儒家经典”“督抚
幕僚、部属、同乡”可知部分外交人员从传统旧官僚中选任,专于儒家经典,拙于西式外交的思维和手段,
而总理衙门也并非专门的外交机构,1901 年成立的外务部才是正式的外交机构,这说明当时清朝政府外交
处于传统到近代的嬗变之中,A 项正确;总理衙门和驻外公使的设立是对传统外交体制的突破,而不是修
补,排除 B 项;总理衙门和驻外公使只是中国开始了外交近代化,不是外交近代化的完成,排除 C 项;第
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际地位没有提高,甚至有下降的趋势,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3.魏源《海国图志》中《筹海篇》提出与西方和平共处的两点策略:“听互市各国以款夷;持鸦片初约以
通市。”即利用别国与英国矛盾牵制英国,以武力为后盾与西方国家平等贸易往来。这种观点( )
A.有反侵略性质但未认清列强本质 B.代表中国人民族主义思想的觉醒
C.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具体体现 D.与西方和平共处有苟且偷安色彩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信息魏源《海国图志》中《筹海篇》提出与西方和平共处的两点
策略:即利用别国与英国矛盾牵制英国,以武力为后盾与西方国家平等贸易往来,可知魏源这种观点有反
侵略的性质但是没有认清列强的本质,A 项正确;魏源的观点不能代表国人的观点,排除 B 项;材料的观
点不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史实不符,排除 C 项;这种观点具有反侵略的性质,不代表与西方和平相处,
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4.1864 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进攻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
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
A.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D.历史叙述和历史观点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 1864 年的中国。根据
材料可知,“1864 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进攻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虽然
失败”叙述了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的历史事实;“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
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影响,属于历史
观点的描述,D 项正确;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历史解释是指
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历史观点是观察(分析)历史
事件或历史人物所采取的“态度”、持有的“看法”,具有鲜明的主观性,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5.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有固定经费来源,即“江海关制造二成洋税”,在此例定经费范围内制造的军工产品可
以无偿划拨给各省,而一旦划拨,日后的枪、炮、轮船维护费用由接收方承担。这表明( )
A.军事工业产品面向市场 B.洋务企业资本的国有化
C.中日近代化的道路不同 D.中国近代工业正式启动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有固定经费来源,即“江海关制造二成洋税”,经费
范围内制造的军工产品可以无偿划拨给各省,说明其生产分配具有国有化的趋势,B 项正确;由材料可知,
产品无偿划拨给各省,军事工业产品并非面向市场,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提及日本的近代化进程,也没有
进行比较,得不出中日近代化的道路不同,排除 C 项;中国近代工业在此之前即安庆内军械所建立时就已
经启动,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6.英国战地记者维利尔斯(1852—1922)的回忆录中描绘了如下场景:(旅顺)那些不幸的店铺掌柜和市
民……举着大山岩(日军第二军司令官)的安民告示,准备欢迎和接待日本士兵,然而他们却被残忍地射
杀在自家门槛上。下列事件与该场景相关的是( )
A.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清廷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C.日本阻挠国民党政府二次北伐 D.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的沦陷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英国战地记者维利尔斯(1852—1922)的回忆录中记载了日军在旅
顺屠杀市民的暴行,结合维利尔斯的生平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应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甲午中
日战争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A 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
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廷成为洋人统治中国工具,排除 B 项;二次北伐开
始于 1928 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在 1931 年,当时维利尔斯已经去世,排除 CD 项。故选 A 项。
7.《马关条约》签字的消息传回国内,朝野舆论哗然,官民悲愤交集。半数以上的封疆大吏以及各级京官
和部分宗室贵胄,反对批准条约。在京各省举人纷纷上书要求拒和。台湾民众迅速在全台湾范围内掀起一
场反割台斗争。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 )
A.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 B.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C.对国际法的普遍认可 D.变法呼声日益高涨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朝野舆论哗然,官民悲愤交集。半数以上的封疆大吏以及各级京官和部
分宗室贵胄,反对批准条约。在京各省举人纷纷上书要求拒和。台湾民众迅速在全台湾范围内掀起一场反
割台斗争。”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的加深了,民族危机进一
步加深,“朝野舆论哗然,官民悲愤交集”反映了民族意识觉醒,A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思想的广
泛传播,排除 B 项;材料体现的中国各阶级对《马关条约》的不满,并不是对国际法的普遍认可,排除 C
项;材料体现的中国各阶级对《马关条约》的不满,并没有体现变法的主张,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8.梁启超指出:“今日欧美诸国之竞争,非如秦始皇、亚历山大、成吉思汗、拿破仑之徒之逞其野心黩兵
以为快也……其原动力乃起于国民之争自存……故其争也,非属于国家之事,而属于人群之事;非属于君
相之事,而属于民间之事;非属于政治之事,而属于经济之事。故夫昔之争属于国家君相政治者,未必人
民之所同欲也;今则人人为其性命财产而争,万众如一心焉。……呜呼,危矣殆哉,当其冲者,何以御
之。”梁启超意在强调( )
A.古代与近代的帝国主义迥然不同 B.近代欧美国家国势强盛的根本原因
C.近代帝国主义的扩张以国民为基础 D.发展民族主义以抵御外侮的必要性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
代中国。材料中梁启超认为近代帝国主义与古代帝国主义不同,古代帝国主义是君主专制下的产物,近代
帝国主义是建立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梁启超意在强调发展民族主义以抵御外侮的必要性,D 项正确;材
料中梁启超认为近代帝国主义与古代帝国主义不同,但并未说明其本质区别,排除 A 项;材料并未说明近
代欧美国家国势强盛的根本原因,排除 B 项;材料中梁启超认为近代帝国主义与古代帝国主义不同,但并
未说明近代帝国主义的基础,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9.在南京,金陵关税务司韩森满意地指出:“我相信外国人在南京比在别处还安全,虽然有排外的揭帖,
但一贴上就被扯下来,换上意义相反的告示。”在湖广,张之洞断然下令:“已添重兵,出告示饬州县禁 谣
拿匪,敢有生事,立即正法:所有洋商教士,力任保护。”材料中张之洞等人的举动旨在( )
A.动摇晚清政府政治统治的根基 B.勾结外部势力镇压义和团运动
C.保护人民财产和维护社会稳定 D.维护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利益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所述可知,金陵关税务司韩森指出外国人在南京比在其他地方还安全,虽
然有排外的揭帖,但很快就被扯下来,换上意义相反的告示。这表明当地政府采取了措施来确保外国人的
安全,防止排外情绪引发冲突。在湖广,张之洞下令增派重兵,发布告示要求州县禁止谣言和抓捕匪徒,
并强调对所有洋商教士的保护。这些措施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外国人和本地人民的财产,以及维护社
会稳定,C 项正确;张之洞等人的举动是在维护现有的统治秩序,而不是动摇晚清政府政治统治的根基,排
除 A 项;义和团运动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北方地区,并没有到南京和湖广地区,排除 B 项;张之洞等人是
地主阶级,维护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利益不是其根本目的,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0.下图是英国在 1900 年 6 月 24 日发表的漫画《对龙不利》。图中八国以工业文明势不可挡的姿态面对着
被他们认为是文明秩序的破坏者。该作品( )
A.旨在抨击清政府的盲目排外行为 B.预示着清末新政必然失败
C.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试图掩盖列强侵华的本质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正反向推断目的原因影响题。据本
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据本题材料“八国以工业文明势不可挡的姿态面对着被他们认为是文明秩序
的破坏者”可知,“八国联军以工业文明势不可挡姿态面对被他们认为是文明秩序破坏者”这里的破坏者指
的是义和团,以所谓的“文明”对“野蛮”,就是试图掩盖列强侵华的本质,装作工业文明的推动,D 项正
确;材料不涉及八国联军对清政府的抨击,且在当时义和团才具有盲目排外的一面,排除 A 项;清末新政
开始于 1901 年,且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B 项;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
潮,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1.20 世纪初,以绅商学界为主体的国内民众频繁向清政府拍发联名公电,以表达对内政与外交的看法。
面对这种情况,清政府采取系列措施,逐步切断民众直接拍电给政府的渠道,一些人则转而借助报纸媒介
传播意见。这主要表明( )
A.民众的参政意识增强 B.科技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C.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D.近代传媒试图引导舆论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20 世纪初(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20 世纪初,以绅商学界为主体的国内民众频繁向清政府
拍发联名公电,以表达对内政与外交的看法,清政府采取反对措施,民众则转而借助报纸媒介传播意见,
可见此时民众表达诉求强烈,民众的参政意识增强,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科技对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是
对民众思想的改变,排除 B 项;民众参政意识强,不意味着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排除 C 项;是民众利用
传媒发表舆论,不是近代传媒试图引导舆论,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2.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利用清政府战败和财政危机的时机,在中国展开所谓利权争夺战,引起中
国社会各界对利权问题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清政府也不得不采取向列强出让筑路权和鼓励民间集资修
路方式应对。这种状况( )
A.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B.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
C.为各阶层力量的整合埋下了种子 D.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背景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甲
午战争后。从材料可以看出,由于政治和财政危机,清政府通过向列强出让筑路权和鼓励民间集资修路方
式应对,这导致路权丧失严重,民众利益受损,这也是保路运动爆发的原因之一,这些运动涉及几乎所有
社会阶层,得出为社会阶层力量的整合埋下了种子,C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 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A 项;B 项解释不全面,排除 B 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五四运动为开端,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3.毛泽东评价辛亥革命:第一、辛亥革命发生在中国无产阶级还没有觉醒,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形成的时
候;第二、全世界无产阶级在巴黎公社失败以后,还没有实际革命行动,只是准备革命的时候;第三、殖
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运动,还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后备军的时候。这一评价意在强调( )
A.辛亥革命既有成功也有失败 B.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C.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密不可分 D.把握好辛亥革命的深刻背景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是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在说明其局限性时也强调不能超越
历史发展阶段,因此材料强调的是把握好辛亥革命的深刻背景,D 项正确;材料评价意在强调把握好辛亥
革命的深刻背景,A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内国际背景,不是其意义,B 项与材
料内容无关,排除 B 项;材料评价意在强调把握好辛亥革命的深刻背景,C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C 项。
故选 D 项。
14.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所说的,在辛亥以后,“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圣,像秦始皇、明
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材料表明( )
A.封建专制思想影响历史进程 B.民主共和建立顺应世界潮流
C.国人缺乏现代民主政治意识 D.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艰难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民国初年中国。据材
料“辛亥以后……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
入人心,反映君主专制已为人唾弃,民主共和顺应世界潮流,成为人心所向,B 项正确;材料反映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而非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排除 A 项;反对君主专制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体现国人现代
民主政治意识增强,而非缺乏,排除 C 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体现政治转型取得重要进展,而非转型
艰难,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5.1918 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知难行易”的口号,批判了对国人影响甚深的“知易行难”说。
他认为:“当今科学昌明之世,凡造作事物者,必先求知而后乃敢从事于行。”孙中山意在强调( )
A.打破古代认识论束缚解放思想 B.革命者应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C.革命思想不同于中国古代思想 D.三民主义在实践中才有意义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18 年(中国)。孙中山认为“知易行难”说容易使人轻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故提出“知难
行易”,强调革命者应有坚定的理想信念,B 项正确;孙中山旨在强调理想信念对革命者的重要性,其意并
不在打破古代认识论束缚,排除 A 项;孙中山本意是革命者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材料并未强调其与古
代思想的不同,排除 C 项;材料并未谈及三民主义的实践意义,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6.1917 年 4 月,大约 3000 名华工先到济南,然后从青岛启程,坐船横渡太平洋到加拿大温哥华,再从温
哥华乘坐汽车抵达哈利法克斯。随后从哈利法克斯横渡大西洋到达英国利物浦,再转向法国。对此解读正
确的是( )
A.中国“以工代兵”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B.华工被运往美洲、欧洲,形成苦力贸易
C.巴拿马运河尚未通航致使航程增加 D.中国对德、奥宣战,收回山东主权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17 年(中国)。根据材料“1917 年”、“再转向法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处于一战期间,
北洋政府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
线,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A 项正确;华工去的是欧洲,并非是苦力贸易,排除 B 项;巴拿
马运河由美国建造完成,1914 年开始通航,排除 C 项;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但日本趁机夺取德国在山
东的权益,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 清末民初,以月亮新知批评月食救护逐渐成为大众科普议题的焦点。在京师同文馆所教授的
天文学知识中已包含对月食等天文现象的解释与推算。这些知识在当时的各大报刊也屡见不鲜。在晚清报
刊中,曾出现较多批评清廷月食救护礼制的言论,但这些言论并未能动摇清廷月食救护的活动。进入民国
后,月食救护才不再被作为国家制度予以强制执行,但民间社会依然盛行着传统的救护月食活动。知识分
子见百姓还循例救月,往往怒其不争,尤以新文化运动前后最为激烈。20世纪 20至 40年代,商务印书馆、
中华书局出版过不少介绍月亮新知的专著,从通俗教育的角度进行科普。到 40年代时,民间救月现象已难
见记载。
——摘编自黄兴涛《月亮的人文史:近代中国的月亮认知、书写和话语》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国人获取月亮新知的主要途径。(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近代国人的月亮认知的主要因素。(8 分)
【答案】(1)主要途径:新式学校的教育;报刊媒体的宣传;进步知识分子的传播;文化出版机构的大众
科普。
(2)主要因素: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大量传入;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近代政治时局的
变动;中国天文学新知识的普及; 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末民初(中国)。据材料“清末民初,以月亮新知批评月
食救护逐渐成为大众科普议题的焦点”“这些知识在当时的各大报刊也屡见不鲜”可得出报刊媒体的宣传;
根据材料“在京师同文馆所教授的天文学知识中已包含对月食等天文现象的解释与推算”可得出新式学校
的教育;据材料“知识分子见百姓还循例救月,往往怒其不争,尤以新文化运动前后最为激烈”可得出进
步知识分子的传播;据材料“20 世纪 20 至 40 年代,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出版过不少介绍月亮新知的专
著,从通俗教育的角度进行科普”,可得出文化出版机构的大众科普。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末民初(中国)。据材料“20 世纪 20 至 40 年代,商务印书馆、
中华书局出版过不少介绍月亮新知的专著,从通俗教育的角度进行科普”可得出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大
量传入;据材料“以月亮新知批评月食救护逐渐成为大众科普议题的焦点。在京师同文馆所教授的天文学
知识中已包含对月食等天文现象的解释与推算”及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据
材料“在京师同文馆所教授的天文学知识中已包含对月食等天文现象的解释与推算”“报刊等媒体的宣传”
“进入民国后,月食救护才不再被作为国家制度予以强制执行,但民间社会依然盛行着传统的救护月食活
动”和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政治时局的变动;中国天文学新知识的普及; 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
凡作一书,必先问吾书将以供何等人之读,然后其书乃如隰之有畔,不致泛滥失归,且能针对读者以
发生相当之效果。例如《资治通鉴》,其著书本意专以供帝王之读,故凡帝王应有之史的智识无不备,非彼
所需,则从摈阙。此诚绝好之“皇帝教科书”,而亦士大夫之怀才竭忠以事其上者所宜必读也。今日之史,
其读者为何许人耶?既以民治主义立国,人人皆以国民一分子之资格立于国中,又以人类一分子之资格立
于世界,共感于过去的智识之万不可缺,然后史之需求生焉。质言之,今日所需之史,则“国民资治通鉴”
或“人类资治通鉴”而已。……夫如此,则史之目的乃为社会一般人而作,非为某权力阶级或某智识阶级
而作,昭昭然也。
——摘自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1921年)
(1)分析指出梁启超为何提出上述“历史研究法”?(6 分)
(2)梁启超的“历史研究法”体现怎样的唯物史观?并简要说明。(8 分)
【答案】(1)提出上述“历史研究法”的原因:①传统历史研究只面向帝王等特权阶层,梁启超反对这种
历史研究方法;②民国建立,民主共和理念深入人心,梁启超主张历史著述要面向民众;③梁启超希望以此启
迪民智、解放思想。
(2)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历史发展中人民群众发挥重要作用;坚持全面的观点。既要看到
王侯将相的作用,又要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民国初年中国。提出上述“历史研究法”的原因:据材料
“《资治通鉴》,其著书本意专以供帝王之读”得出传统历史研究只面向帝王等特权阶层,梁启超反对这种
历史研究方法;据材料“以民治主义立国,……今日所需之史,则‘国民资治通鉴’或‘人类资治通鉴’
而已”“史之目的乃为社会一般人而作”得出民国建立,民主共和理念深入人心,梁启超主张历史著述要面
向民众;结合所学得出梁启超希望以此启迪民智、解放思想。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民国初年中国。唯物史观:据材料“史之目的乃为社会一般人而作,
非为某权力阶级或某智识阶级而作”,结合“唯物史观的内容”所学知识分析,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坚持全面的观点,并进行相应说明。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早在 1887年,日本就计划要和清朝开战,最终制定出一套非常完整、具体、全面的侵华方
案。在“国家军队”的意识统合下,日本将传统的尚武精神与近代国军意识相结合,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国
家军事力量;而清朝的主要军事力量是湘淮军,他们从地方乡勇转化而来,没有统一章法,各自为政,军
力涣散。甲午中日战争中,淮军、北洋海军孤立无援,充分暴露了清朝军队体制的弊端。甲午中日战争中,
日本天皇亲赴大本营,节衣缩食;皇后变卖首饰,带领宫人为士兵缝制绷带;政府军部也在全力开动国家
机器,日本国内上下各个阶层都被动员起来。而清朝朝堂之上,不论是当朝统治者,还是清流大臣;地方
之中,不论是总督巡抚,还是封疆大吏,除了怀疑、猜忌、夺权、诽谤,就是拆台、掣肘、隔岸观火。纵
使李鸿章再能长袖善舞,北洋将士再英勇善战,前有虎狼之师,后无寸力可借,左右分身乏术,这仗怎么
能够打赢?
——摘编自范宇亮《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原因新探》
材料二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兴起的湘军和淮军,以及从绿营和勇营中挑练而成的练军,成为清政府
的支柱,但这些军队都不是日军的对手。北洋水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几乎全军覆灭。清政府已经没有可以
有效抵御外部侵略的军事力量,军事危机给政治危机提供了一个条件。日本在中国夺取的大量权益打破了
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原有“均势”,引起列强对中国权益的进一步争夺。战后,清政府无力偿付巨额赔款,
不得不向帝国主义列强大规模借款,使帝国主义国家借机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政治条件,使中国的主权遭
受进一步的损失。中国同意了《马关条约》中允许外国在华设厂的条件,这使中国企业直接面对外国企业
的冲击。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试图大规模兴办铁路,但是缺乏资金,列强借机争夺中国铁路利权。
——摘编自陈长江《甲午战后至戊戌维新前清政府的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前中日两国备战的差异。(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冲击。(6分)
【答案】(1)差异:日本制订了严密的作战计划且蓄谋已久,中国仓促应战;日本建立了近代化军队,中
国军力涣散、军制落后;日本举全国之力支持作战,中国军事领导者李鸿章则受各方势力压制。
(2)冲击:打击了清政府的军事力量,并引发了政治危机;带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损害了中国主权权益;
损害了经济利权,冲击了中国民族企业发展;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解析】(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甲午中日战争前中日两国。差异:据材料“早在 1887 年,
日本就计划要和清朝开战,最终制定出一套非常完整、具体、全面的侵华方案”得出日本制订了严密的作
战计划且蓄谋已久,中国仓促应战;据材料“日本将传统的尚武精神与近代国军意识相结合,形成了一支
强大的国家军事力量”得出日本建立了近代化军队。据材料“清朝的主要军事力量是湘淮军,他们从地方
乡勇转化而来,没有统一章法,各自为政,军力涣散”得出中国军力涣散、军制落后;据材料“日本天皇
亲赴大本营,节衣缩食;皇后变卖首饰,带领宫人为士兵缝制绷带;政府军部也在全力开动国家机器,日
本国内上下各个阶层都被动员起来”得出日本举全国之力支持作战。据材料“清朝朝堂之上,……除了怀
疑、猜忌、夺权、诽谤,就是拆台、掣肘、隔岸观火”得出中国军事领导者李鸿章则受各方势力压制。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冲击:据材料“清政府已经没有可以有效
抵御外部侵略的军事力量,军事危机给政治危机提供了一个条件”得出打击了清政府的军事力量,并引发
了政治危机;据材料“清政府无力偿付巨额赔款,不得不向帝国主义列强大规模借款,使帝国主义国家借
机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政治条件,使中国的主权遭受进一步的损失”得出带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损害了
中国主权权益;据材料“中国同意了《马关条约》中允许外国在华设厂的条件,这使中国企业直接面对外
国企业的冲击”得出损害了经济利权,冲击了中国民族企业发展;据材料“列强借机争夺中国铁路利权”
并结合所学得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历史书籍的封面不仅承载着艺术审美功效,而且是一种学科文化载体,透过封面,可以感知
历史长河的变迁。下图为《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中信出版社)的封面,本书讲述了 1840—1919 年
近代中国危局与变革交织的历史,其封面设计为一艘船的蓝图。
为该书重新进行封面设计,写出设计构想,并结合中国近代史具体史实说明创作意图。(要求:写出设
计构思,无需作画;说明创作意图时,须观点正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1 设计构想:以近代中国历史人物林则徐画像为主体,在图片上方或下方呈现醒目的书名。
创作意图:近代中国,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有识之士不断进行探索和抗争。本书封面设计以历史人物画
像为主体,隐喻“危局与变革”的时代主题。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开启了中国近代受列强侵略、签订不平等条
约、丧权割地赔款的耻辱史,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此,启蒙、救亡、图强成为中华民族
的历史主题,中国一批批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启蒙图强的探索中进行抗争。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其对鸦片贸易之危害、海防问题之严峻久有了解,他在广州开办驿
馆,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向西方学习;他也是鸦片战争的亲历者,主持禁烟并领导
抗英斗争,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严禁鸦片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与魄力;后林则徐被遣戍新疆
伊犁,虽身处逆境,仍振奋精神,身体力行勘察垦地,大兴水利发展生产,尽心竭力巩固边防,防御沙俄
的侵略。林则徐对开发新疆、造福人民,巩固边防所作的贡献,被世代新疆人传诵至今。
示例 2
设计构想:以一幅近代火车及铁轨的图片为主体,在图片上方或下方呈现醒目的书名。
创作意图:近代中国,列强入侵,民族危亡,仁人志士不断进行抗争和探索。本书封面设计以“火车”为
主体,隐喻“危局与变革”的时代主题。
铁路是近代中国危局的缩影。列强在中国最早修建铁路,开通火车,铁路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工具,
如八国联军侵华时就利用火车作为运兵工具。近代中国的铁路主要控制在列强手中,近代中国的铁路业体
现了经济的半殖民地化。对于火车、铁路这些工业革命的产物,国内出现过排斥倾向,既反映了民族矛盾
的激化,又体现了盲目排外的保守思想。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不得不出卖主权,举借外债修筑铁路。
铁路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象征之一。20 世纪初出现的中国人自行设计的铁路线,是中国交通近代化的
产物;火车和铁路交通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20 世纪初兴起的保路运
动是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条件。(说明:要注意本书内容涉及的是 1840—1919
年的近代史,若作答超出这一范围,不给分)
(任答一种即可。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示例 1
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确定设计构想,如以近代中国历史
人物林则徐画像为主体,在图片上方或下方呈现醒目的书名。
其次,结合所学,分析时代背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如近代中国,民族危亡,有识之士不断进行探索和抗
争。封面设计以历史人物画像为主体,隐喻“危局与变革”的时代主题。
最后,结合所学,说明选择林则徐作为封面人物的理由,如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主张向
西方学习;他也是鸦片战争的亲历者,主持禁烟并领导抗英斗争;后林则徐身处逆境,仍振奋精神,尽心
竭力巩固边防。林则徐对开发新疆、造福人民,巩固边防所作的贡献,被世代新疆人传诵至今。
示例 2
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确定设计构想,如以一幅近代火车
及铁轨的图片为主体,在图片上方或下方呈现醒目的书名。
其次,结合所学,分析时代背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如近代中国,民族危亡,仁人志士不断进行抗争和探
索。本书封面设计以“火车”为主体,隐喻“危局与变革”的时代主题。
再次,结合所学,分析铁路是近代中国危局的缩影。如八国联军侵华时就利用火车作为运兵工具。近代中
国的铁路主要控制在列强手中,近代中国的铁路业体现了经济的半殖民地化。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不得不
出卖主权,举借外债修筑铁路。
最后,结合所学分析铁路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象征之一。20 世纪初出现的中国人自行设计的铁路线;
火车和铁路交通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20 世纪初的保路运动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条件。专题 04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文明的沉沦与转型
考试范围:第 10—13 讲;考试时间:10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1843 年,英国下院议员托马斯·斯当东说道:“在 1840 年那时候,‘在中国沿岸的船只或个人可能犯有走
私行为,但这不能使中国当局对在该口岸的整个英国社团施行强暴成为正当,甚至不能减轻其罪行,所以,
为了维护我们在中国的荣誉和利益,以适当的武力作为支持,要求充分的赔偿,是绝对有必要的。但我从
没有否认事实,即如果没有鸦片走私,就不会有战争’。”这说明( )
A.鸦片走私只是个别行为 B.没有鸦片走私就不会有侵华战争
C.英国维护自身利益正当 D.英国以炮舰政策支持其市场扩张
2.下表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外交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据此可推知,清朝外交( )
基本分类 身份 来源及对外交涉效果
前者从大学士、军机大臣、各部院尚书等高层中选任,后者从内阁
总理衙门章
第一类 中书、各部院郎中等选任,均大致源出科举正途,熟读儒家经典,
京与大臣
深受儒家义理熏陶及朝中清流制约
驻外公使及 对外部有所留心,或在洋务上有一技之长的督抚幕僚、部属、同乡,
第二类
其下属 受朝中束缚较少,但其在外交涉效果因人而异
A.处于传统到近代嬗变中 B.修补了传统外交体制
C.完成了外交近代化改革 D.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
3.魏源《海国图志》中《筹海篇》提出与西方和平共处的两点策略:“听互市各国以款夷;持鸦片初约以
通市。”即利用别国与英国矛盾牵制英国,以武力为后盾与西方国家平等贸易往来。这种观点( )
A.有反侵略性质但未认清列强本质 B.代表中国人民族主义思想的觉醒
C.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具体体现 D.与西方和平共处有苟且偷安色彩
4.1864 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进攻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
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
A.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D.历史叙述和历史观点
5.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有固定经费来源,即“江海关制造二成洋税”,在此例定经费范围内制造的军工产品可
以无偿划拨给各省,而一旦划拨,日后的枪、炮、轮船维护费用由接收方承担。这表明( )
A.军事工业产品面向市场 B.洋务企业资本的国有化
C.中日近代化的道路不同 D.中国近代工业正式启动
6.英国战地记者维利尔斯(1852—1922)的回忆录中描绘了如下场景:(旅顺)那些不幸的店铺掌柜和市
民……举着大山岩(日军第二军司令官)的安民告示,准备欢迎和接待日本士兵,然而他们却被残忍地射
杀在自家门槛上。下列事件与该场景相关的是( )
A.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清廷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C.日本阻挠国民党政府二次北伐 D.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的沦陷
7.《马关条约》签字的消息传回国内,朝野舆论哗然,官民悲愤交集。半数以上的封疆大吏以及各级京官
和部分宗室贵胄,反对批准条约。在京各省举人纷纷上书要求拒和。台湾民众迅速在全台湾范围内掀起一
场反割台斗争。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 )
A.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 B.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C.对国际法的普遍认可 D.变法呼声日益高涨
8.梁启超指出:“今日欧美诸国之竞争,非如秦始皇、亚历山大、成吉思汗、拿破仑之徒之逞其野心黩兵
以为快也……其原动力乃起于国民之争自存……故其争也,非属于国家之事,而属于人群之事;非属于君
相之事,而属于民间之事;非属于政治之事,而属于经济之事。故夫昔之争属于国家君相政治者,未必人
民之所同欲也;今则人人为其性命财产而争,万众如一心焉。……呜呼,危矣殆哉,当其冲者,何以御
之。”梁启超意在强调( )
A.古代与近代的帝国主义迥然不同 B.近代欧美国家国势强盛的根本原因
C.近代帝国主义的扩张以国民为基础 D.发展民族主义以抵御外侮的必要性
9.在南京,金陵关税务司韩森满意地指出:“我相信外国人在南京比在别处还安全,虽然有排外的揭帖,
但一贴上就被扯下来,换上意义相反的告示。”在湖广,张之洞断然下令:“已添重兵,出告示饬州县禁 谣
拿匪,敢有生事,立即正法:所有洋商教士,力任保护。”材料中张之洞等人的举动旨在( )
A.动摇晚清政府政治统治的根基 B.勾结外部势力镇压义和团运动
C.保护人民财产和维护社会稳定 D.维护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利益
10.下图是英国在 1900 年 6 月 24 日发表的漫画《对龙不利》。图中八国以工业文明势不可挡的姿态面对着
被他们认为是文明秩序的破坏者。该作品( )
A.旨在抨击清政府的盲目排外行为 B.预示着清末新政必然失败
C.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试图掩盖列强侵华的本质
11.20 世纪初,以绅商学界为主体的国内民众频繁向清政府拍发联名公电,以表达对内政与外交的看法。
面对这种情况,清政府采取系列措施,逐步切断民众直接拍电给政府的渠道,一些人则转而借助报纸媒介
传播意见。这主要表明( )
A.民众的参政意识增强 B.科技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C.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D.近代传媒试图引导舆论
12.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利用清政府战败和财政危机的时机,在中国展开所谓利权争夺战,引起中
国社会各界对利权问题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清政府也不得不采取向列强出让筑路权和鼓励民间集资修
路方式应对。这种状况( )
A.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B.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
C.为各阶层力量的整合埋下了种子 D.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发展
13.毛泽东评价辛亥革命:第一、辛亥革命发生在中国无产阶级还没有觉醒,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形成的时
候;第二、全世界无产阶级在巴黎公社失败以后,还没有实际革命行动,只是准备革命的时候;第三、殖
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运动,还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后备军的时候。这一评价意在强调( )
A.辛亥革命既有成功也有失败 B.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C.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密不可分 D.把握好辛亥革命的深刻背景
14.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所说的,在辛亥以后,“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圣,像秦始皇、明
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材料表明( )
A.封建专制思想影响历史进程 B.民主共和建立顺应世界潮流
C.国人缺乏现代民主政治意识 D.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艰难
15.1918 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知难行易”的口号,批判了对国人影响甚深的“知易行难”说。
他认为:“当今科学昌明之世,凡造作事物者,必先求知而后乃敢从事于行。”孙中山意在强调( )
A.打破古代认识论束缚解放思想 B.革命者应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C.革命思想不同于中国古代思想 D.三民主义在实践中才有意义
16.1917 年 4 月,大约 3000 名华工先到济南,然后从青岛启程,坐船横渡太平洋到加拿大温哥华,再从温
哥华乘坐汽车抵达哈利法克斯。随后从哈利法克斯横渡大西洋到达英国利物浦,再转向法国。对此解读正
确的是( )
A.中国“以工代兵”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B.华工被运往美洲、欧洲,形成苦力贸易
C.巴拿马运河尚未通航致使航程增加 D.中国对德、奥宣战,收回山东主权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 清末民初,以月亮新知批评月食救护逐渐成为大众科普议题的焦点。在京师同文馆所教授的
天文学知识中已包含对月食等天文现象的解释与推算。这些知识在当时的各大报刊也屡见不鲜。在晚清报
刊中,曾出现较多批评清廷月食救护礼制的言论,但这些言论并未能动摇清廷月食救护的活动。进入民国
后,月食救护才不再被作为国家制度予以强制执行,但民间社会依然盛行着传统的救护月食活动。知识分
子见百姓还循例救月,往往怒其不争,尤以新文化运动前后最为激烈。20世纪 20至 40年代,商务印书馆、
中华书局出版过不少介绍月亮新知的专著,从通俗教育的角度进行科普。到 40年代时,民间救月现象已难
见记载。
——摘编自黄兴涛《月亮的人文史:近代中国的月亮认知、书写和话语》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国人获取月亮新知的主要途径。(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近代国人的月亮认知的主要因素。(8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
凡作一书,必先问吾书将以供何等人之读,然后其书乃如隰之有畔,不致泛滥失归,且能针对读者以
发生相当之效果。例如《资治通鉴》,其著书本意专以供帝王之读,故凡帝王应有之史的智识无不备,非彼
所需,则从摈阙。此诚绝好之“皇帝教科书”,而亦士大夫之怀才竭忠以事其上者所宜必读也。今日之史,
其读者为何许人耶?既以民治主义立国,人人皆以国民一分子之资格立于国中,又以人类一分子之资格立
于世界,共感于过去的智识之万不可缺,然后史之需求生焉。质言之,今日所需之史,则“国民资治通鉴”
或“人类资治通鉴”而已。……夫如此,则史之目的乃为社会一般人而作,非为某权力阶级或某智识阶级
而作,昭昭然也。
——摘自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1921年)
(1)分析指出梁启超为何提出上述“历史研究法”?(6 分)
(2)梁启超的“历史研究法”体现怎样的唯物史观?并简要说明。(8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早在 1887年,日本就计划要和清朝开战,最终制定出一套非常完整、具体、全面的侵华方
案。在“国家军队”的意识统合下,日本将传统的尚武精神与近代国军意识相结合,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国
家军事力量;而清朝的主要军事力量是湘淮军,他们从地方乡勇转化而来,没有统一章法,各自为政,军
力涣散。甲午中日战争中,淮军、北洋海军孤立无援,充分暴露了清朝军队体制的弊端。甲午中日战争中,
日本天皇亲赴大本营,节衣缩食;皇后变卖首饰,带领宫人为士兵缝制绷带;政府军部也在全力开动国家
机器,日本国内上下各个阶层都被动员起来。而清朝朝堂之上,不论是当朝统治者,还是清流大臣;地方
之中,不论是总督巡抚,还是封疆大吏,除了怀疑、猜忌、夺权、诽谤,就是拆台、掣肘、隔岸观火。纵
使李鸿章再能长袖善舞,北洋将士再英勇善战,前有虎狼之师,后无寸力可借,左右分身乏术,这仗怎么
能够打赢?
——摘编自范宇亮《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原因新探》
材料二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兴起的湘军和淮军,以及从绿营和勇营中挑练而成的练军,成为清政府
的支柱,但这些军队都不是日军的对手。北洋水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几乎全军覆灭。清政府已经没有可以
有效抵御外部侵略的军事力量,军事危机给政治危机提供了一个条件。日本在中国夺取的大量权益打破了
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原有“均势”,引起列强对中国权益的进一步争夺。战后,清政府无力偿付巨额赔款,
不得不向帝国主义列强大规模借款,使帝国主义国家借机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政治条件,使中国的主权遭
受进一步的损失。中国同意了《马关条约》中允许外国在华设厂的条件,这使中国企业直接面对外国企业
的冲击。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试图大规模兴办铁路,但是缺乏资金,列强借机争夺中国铁路利权。
——摘编自陈长江《甲午战后至戊戌维新前清政府的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前中日两国备战的差异。(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冲击。(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历史书籍的封面不仅承载着艺术审美功效,而且是一种学科文化载体,透过封面,可以感知
历史长河的变迁。下图为《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中信出版社)的封面,本书讲述了 1840—1919 年
近代中国危局与变革交织的历史,其封面设计为一艘船的蓝图。
为该书重新进行封面设计,写出设计构想,并结合中国近代史具体史实说明创作意图。(要求:写出设
计构思,无需作画;说明创作意图时,须观点正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专题04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文明的沉沦与转型(答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