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清河崔氏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望族,族中多人担任高官,甚至位至卿相。其中,崔悦一系在北朝有仕宦记载者13人,平均仕宦品级为3.5品。这一现象出现的制度因素是( )。
A.察举制 B.征辟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五代时期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记载:“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与材料所述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察举制 B.均田制
C.租庸调制 D.科举制
3.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4.北魏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十五岁的男子可以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十五岁、女子达到十三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据此可知,封建政府实行均田制的目的是( )。
A.抑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
5.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
A.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C.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拓展提升】
6.东汉后期,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察举选官一般由地方大族名士主导,乡闾品评,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人才选拔。至曹魏时,朝廷委任中正官进行人才品评,将私人品评发展为官方品评。由此可见,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
A.沦为世家大族入仕工具
B.以门第为品评标准
C.与东汉察举制一脉相承
D.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7.西晋时期除九品中正制外,还有“拔寒素”,即不以出身、门第等“资”为限制,而是以乡论、清议的方式对候选者进行德、才评定,中正官全程参与并主导对“寒素”的选拔。“拔寒素”的实行( )。
A.为科举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B.有利于消除士族与寒门的差异
C.打破了士族对选官权的垄断
D.旨在弥补九品中正制的不足
8.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议事处。在政事堂办公的数位宰相中,设秉笔宰相一名,谓之“执政事笔”,其在处理中书门下日常事务方面具有相当的职权。唐朝前期秉笔宰相由专人担任,唐肃宗以后改为轮换。这一变化( )。
A.促使政府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B.使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C.有利于强化专制皇权
D.导致中枢决策重心发生转移
9.在一夫一妇承担的租税租额方面,隋朝规定为粟三石,唐初则变化为“每丁岁入租粟二石”,同时妇女不再作为纳租人口。这一税制变化( )。
A.提升了妇女的政治地位
B.是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C.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D.有利于促进国家人口的增长
10.唐代两税法实行“量出为入”原则,中央先预算国家财政支出的数额,再把总税额分摊给各个地方。它没有制定全国统一的税收标准,而是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征收。这表明两税法旨在( )。
A.确保财政收入 B.减轻地主负担
C.消除地方割据 D.强化人身控制
11.(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实物史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图所示为岭南道广州怀集官府折纳上缴朝廷的庸调银饼,这可用于研究唐朝时期( )。
A.土地兼并加剧情况
B.国家赋税增加情况
C.赋税征收方式情况
D.夏秋两季纳税情况
12.(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唐六典》记载,如遭受水、旱、蝗等自然灾害,可减免租庸调,农作物损失十分之四,免租;损失十分之六以上,免租调;损失十分之七以上,租庸调全免。如仅是桑麻受损,则免纳调。这些做法反映了( )。
A.以绢或布代役减轻农民负担
B.国家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政府采取措施保障民生安全
D.简化税收名目增加财政收入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晋时期是门阀势力高度发展和极度膨胀的时期,也是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日益被高门世族控制和垄断的时期。当九品中正制最终蜕变为世家大族的政治工具之后,它不可避免地抛弃了先前注重德行、才能的好传统,沾染上选举注重家世、阀阅的门阀色彩……随着中正权力日益膨胀,中央集权统治势必遭到严重削弱。
——摘编自张旭华《试论西晋九品中正制的弊病及其作用》
材料二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一直坚持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并评价九品中正制。(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的进步性。(6分)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清河崔氏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望族,族中多人担任高官,甚至位至卿相。其中,崔悦一系在北朝有仕宦记载者13人,平均仕宦品级为3.5品。这一现象出现的制度因素是( )。
A.察举制 B.征辟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解析】材料反映了魏晋时期清河崔氏多人担任高官显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将门第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导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C项正确;察举制、征辟制是汉朝的选官制度,排除A、B两项;科举制始创于隋朝,排除D项。
2.五代时期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记载:“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与材料所述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察举制 B.均田制
C.租庸调制 D.科举制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进士题名”描述的政治制度是科举制,D项正确。
3.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解析】据材料“工程”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然后交给六部中的工部具体实施,B项正确。
4.北魏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十五岁的男子可以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十五岁、女子达到十三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据此可知,封建政府实行均田制的目的是( )。
A.抑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
【解析】材料“按户缴纳赋税”“必须嫁娶,不得拖延”说明政府鼓励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C项正确;材料显示政府分散土地经营,其目的不是抑制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人口增长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发展个体小农,而不是稳定,故D项错误。
5.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
A.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C.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解析】根据材料“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并结合所学可知,该赋税制度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项正确;以财产为主要标准的征税措施与农产品商品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唐朝前期实行的租庸调制中的“以庸代役”有利于保证农民的劳作时间,而材料中没有相关的措施,排除C项;新的经济因素出现在明朝中后期,排除D项。
【拓展提升】
6.东汉后期,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察举选官一般由地方大族名士主导,乡闾品评,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人才选拔。至曹魏时,朝廷委任中正官进行人才品评,将私人品评发展为官方品评。由此可见,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
A.沦为世家大族入仕工具
B.以门第为品评标准
C.与东汉察举制一脉相承
D.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根据材料“至曹魏时,朝廷委任中正官进行人才品评,将私人品评发展为官方品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魏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将私人品评发展为官方品评,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品评标准,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并不相同,排除C项。
7.西晋时期除九品中正制外,还有“拔寒素”,即不以出身、门第等“资”为限制,而是以乡论、清议的方式对候选者进行德、才评定,中正官全程参与并主导对“寒素”的选拔。“拔寒素”的实行( )。
A.为科举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B.有利于消除士族与寒门的差异
C.打破了士族对选官权的垄断
D.旨在弥补九品中正制的不足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以出身、门第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而“拔寒素”以德、才为标准,因此“拔寒素”是对九品中正制只看重出身、门第所存在问题的弥补,D项正确;科举制形成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拔寒素”本身就是对士庶差异的认可,不可能消除士族与寒门的差异,排除B项;西晋时期,士族把持中正官职位,由题干中的“中正官全程参与并主导”可知,士族垄断选官权的情况并未改变,科举制的推行才打破了士族对选官权的垄断,排除C项。
8.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议事处。在政事堂办公的数位宰相中,设秉笔宰相一名,谓之“执政事笔”,其在处理中书门下日常事务方面具有相当的职权。唐朝前期秉笔宰相由专人担任,唐肃宗以后改为轮换。这一变化( )。
A.促使政府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B.使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C.有利于强化专制皇权
D.导致中枢决策重心发生转移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唐朝时期的秉笔宰相由专人担任变为轮换机制,这有利于皇帝对政务的控制,进而加强皇权,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行政效率提高的信息,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B项排除;材料未体现中枢决策重心发生转移,D项排除。
9.在一夫一妇承担的租税租额方面,隋朝规定为粟三石,唐初则变化为“每丁岁入租粟二石”,同时妇女不再作为纳租人口。这一税制变化( )。
A.提升了妇女的政治地位
B.是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C.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D.有利于促进国家人口的增长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建立后,实行减租政策,并将妇女从纳租人群中排除,这有利于降低农民的租税负担,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人口的增长,D项正确;材料信息与妇女政治地位提升无关,排除A项;材料信息只涉及减租,这适应了当时国家初定、百废待兴的社会现实,并不是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无关,排除C项。
10.唐代两税法实行“量出为入”原则,中央先预算国家财政支出的数额,再把总税额分摊给各个地方。它没有制定全国统一的税收标准,而是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征收。这表明两税法旨在( )。
A.确保财政收入 B.减轻地主负担
C.消除地方割据 D.强化人身控制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量出为入”指以国家开支为依据收税,这说明两税法的实行是为了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A项正确。
11.(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实物史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图所示为岭南道广州怀集官府折纳上缴朝廷的庸调银饼,这可用于研究唐朝时期( )。
A.土地兼并加剧情况
B.国家赋税增加情况
C.赋税征收方式情况
D.夏秋两季纳税情况
【解析】庸调银饼反映了唐朝时期租庸调制以绢或布代役,地方折合银两,向中央缴纳赋税的情况,故选C项。材料并未体现土地兼并加剧,排除A项。补疤只能说明庸调银须足量上交中央,无法体现国家赋税增加,排除B项。分夏秋两季征税是两税法的内容,排除D项。
12.(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唐六典》记载,如遭受水、旱、蝗等自然灾害,可减免租庸调,农作物损失十分之四,免租;损失十分之六以上,免租调;损失十分之七以上,租庸调全免。如仅是桑麻受损,则免纳调。这些做法反映了( )。
A.以绢或布代役减轻农民负担
B.国家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政府采取措施保障民生安全
D.简化税收名目增加财政收入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政府按照受灾程度的不同对民众免除租庸调,这有利于保障民生,故选C项;以绢或布代役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农民负担,但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问题,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地方受灾后的租庸调的减免规定,未涉及简化税收名目问题,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晋时期是门阀势力高度发展和极度膨胀的时期,也是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日益被高门世族控制和垄断的时期。当九品中正制最终蜕变为世家大族的政治工具之后,它不可避免地抛弃了先前注重德行、才能的好传统,沾染上选举注重家世、阀阅的门阀色彩……随着中正权力日益膨胀,中央集权统治势必遭到严重削弱。
——摘编自张旭华《试论西晋九品中正制的弊病及其作用》
材料二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一直坚持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并评价九品中正制。(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的进步性。(6分)
【答案】 (1)标准:前期是德行才干,后期是家世门第。
评价: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和社会发展,后期削弱了中央集权。(6分)
(2)进步性:相比以前的选官制度更加公平公正;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打破了宗法贵族政治;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6分)
【解析】第(1)问第①小问,据材料一“当九品中正制最终蜕变为世家大族的政治工具之后,它不可避免地抛弃了先前注重德行、才能的好传统,沾染上选举注重家世、阀阅的门阀色彩”可得出西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前期是德行才干,后期是家世门第。第②小问,据材料一“选举注重家世、阀阅”“随着中正权力日益膨胀,中央集权统治势必遭到严重削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第(2)问,据材料二“坚持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得出相比以前的选官制度更加公平公正;据材料二“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得出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打破了宗法贵族政治;根据材料二“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得出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时训练(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