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1.《吕氏春秋》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黄帝内经》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由此可知( )
A.人们对于疫病的传染性有了一定认知B.统治者对传染病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
C.传染病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破坏 D.人们对于传染病的预防达成共识
2.汉初,人们追求不死成仙的热度消退,与治病、养生、长寿、健体相关的医学著作大量问世。汉武帝时再次掀起求仙热潮,除了《淮南子》本身就是综合以前各家理论的杂家,即使有部分养生医学的理论,也是归结到不死成仙上,医学成就寥寥。这一现象说明( )
A.汉代医学成就集中于汉初 B.神仙信仰影响汉代医学的兴衰
C.汉武帝摈弃道家黄老学说 D.中国古代医药学注重理论总结
3.《后汉书·方术列传》中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耳目聪明,齿牙完坚”。此材料不能说明五禽戏( )
A.根据动物形态演化而来 B.华佗所创,可强身健体
C.可治疗疾病,临床试用 D.可防治疾病,有益身体
4.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阐述了协调平衡、调和阴阳、和解病机的治疗观;配伍精当、法则鲜明“君臣佐使”的方剂原则。据此可知,仲景医学( )
A.蕴含传统思想的学术特色 B.推崇阴阳五行的哲学观念
C.重视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 D.传承以人为本的仁爱情怀
5.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被狗咬过后的治疗方法,“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该方法与近代巴斯德的狂犬病疫苗大体相近。据此可知( )
A.《肘后备急方》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B.古代中医注重借鉴并且采纳西医的治疗方法
C.中医在防疫治病方面具有一定迷信色彩
D.中西医在部分诊疗原理和做法上具有一致性
6.清代医学家唐容川(1846-1897)认为西医长于“形迹”,中医长于“气化”,在内科治疗方面,中医的优越性确为西医所不能及,主张“损益乎古今”,“参酌乎中外”,并试图用西医解剖、生理等知识来印证中医理论。唐容川的主张( )
A.使传统医学转向了近代医学 B.体现了重义轻利的儒家伦理
C.有利于保护和推动中医发展 D.使中医理论体系更规范严谨
7.《西洋药书》由康熙帝任命的御前待讲法国传教士白晋等编著,书中介绍了金鸡纳霜(治疗疟疾药物)等40余种西药,论述了30多种病状及医疗护理药方和临床使用方法。1765年,药学家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成书,其中收入了金鸡纳霜等药物。材料表明《西洋药书》( )
A.得到统治者支持而地位尊崇 B.丰富了我国传统医药学内容
C.系统总结传播了西方医学成就 D.推动了西医在中国广泛传播
8.下图所示为晚清《点石斋画报》中一篇名为《剖割怪胎》的报道,其配文写道:“该收生婆无能为力而去。张惊惶无措,不得已,至西口外国医院求救。”由此可知,当时( )
A.西医因疗效赢得了民众信任 B.国人对西医抱有尝试的心态
C.中西医结合提高了医疗水平 D.西医依靠特权取得优势地位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已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中医学五大核心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和天人学说,均肇始于此书。西方近代医学在整体系统思维方面远不及中国,中国医学不仅认为健康需要身、心、社会三者的统一、还特别强调天人之际即机体与整个宇宙大系统之间的和谐。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学在诊断学和内、外、妇、儿、针灸等各临床学科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东汉张仲景撰著的《伤寒杂病论》,提出“四诊”“六经辩证”“八纲辩证”等原则和方法,阐述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疗“八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对中国16世纪以前的本草之学的集大成著作。全书52卷,记载药物1892种,附图1162幅,载有药方11096个。李时珍在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分类的基础上,依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分为62类。而且每药首标正名为“纲”,附释为“目”,此后依集解、释疑、正误、气味、主治、附方为序,次第展开。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科学的一部药物分类法。《本草纲目》在海外产生了深远影响,事实证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
——摘编自王锦贵主编《中国文化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医学的特点,概括指出中医学与中药学的主要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本草纲目》对中国传统中药学的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材料中提到了疫病的流行时间、症状、规模等,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对疫病的传染性有了一定认知,A项正确;题干未列举统治者的举措,排除B;题干主旨是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而非传染病的破坏性,排除C:D中的“共识”错误,排除D。
2.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人们追求不死成仙的热度消退……医学著作大量问世”“汉武帝时再次掀起求仙热潮...医学成就寥寥”等信息可以看出,神仙信仰影响汉代医学的兴衰,故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出现过张仲景和华佗等名医,汉代医学成就并非集中于汉初,故排除A。汉武帝时所尊崇的“儒术”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思想,所以,汉武帝并没有完全放弃道家黄老学说,故排除C。中国古代医学重视经验总结,而不重视理论总结,故排除D。故选:B。
3.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禽戏为东汉华佗所创,材料中的“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耳目聪明,齿牙完坚”表明,它是根据动物形态演化而来,可强身健体、防治疾病。所以,A、B、D三项均正确,不合题意。五禽戏可防治疾病,但不能治疗疾病和临床试用,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协调平衡、调和阴阳、和解病机的治疗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医学理论有一些阴阳学、儒学等理念,蕴含着传统的学术特色,A项正确;仲景医学是关于疾病的治疗方法与理念,不是哲学,排除B项;题干强调《伤寒杂病论》的治疗思想理论,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以人为本,排除D项。故选:A。
5.答案:D
解析:据材料“该方法与近代巴斯德的狂犬病疫苗大体相近”可知在狂犬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传统中医与近代西方医学存在一定的共性,故选D项;《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排除A项;西医是在晚清时期才逐渐从通商口岸传入我国的,东晋时期不存在中医学习西医的现象,排除B项;“该方法与近代巴斯德的狂犬病疫苗大体相近”客观上以科学的方式印证了传统中医在防疫治病方面是存在科学性的,排除C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容川认为西医过分重视人体解剖而不了解气化,中医在内科治疗方面优于西医。他援引西医知识阐释传统医学经典,用西方科学知识解释阴阳气化学说,力证中医理论之不谬,这有利于发掘中国传统医学的价值,推动中医的发展,C项正确;唐容川的主张并不是将传统医学转向近代医学,表述有误,排除A项;重义轻利意指重视道义,而轻视利益。材料未涉及重义轻利的儒家伦理,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中医理论体系更规范严谨的结论,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B
解析:中国药学家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收入了金鸡纳霜等《西洋药书》中介绍的药物,丰富了我国传统医药学内容,故选B项;A,C两项皆不能由材料得出;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8.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如下结论:该报道中的人向外国医院求助是“不得已”的,这反映了当时国人求助于西医是临时的、救急性的尝试,故B正确;A项说法过于夸大,排除;题干没有体现中西医结合,故排除C;题干也看不出西医的特权地位,故排除D。故选:B。
9.答案:(1)特点:形成早;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理论框架;科学的整体健康观念;系统的综合诊断方式;丰富的自然治疗手段;全面的身心保健康复;医学典籍丰富。
不同:中医学侧重运用中草药临床诊断治疗疾病,中药学侧重中草药的基本理论和炮制应用。
(2)意义:丰富了中国传统中草药宝库;总结了千百年来中药学的经验;创新了中药学药物分类法;成为中国古代中药学留给全人类及后世的一份珍贵遗产,树立了后世中药学典籍编撰的标杆;为后世中药学发展提供借鉴;扩大了中药学国际影响力。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已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得出形成早;根据材料“西方近代医学在整体系统思维方面远不及中国,中国医学不仅认为健康需要身、心、社会三者的统一、还特别强调天人之际即机体与整个宇宙大系统之间的和谐”得出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理论框架;科学的整体健康观念;根据材料“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学在诊断学和内、外、妇、儿、针灸等各临床学科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得出系统的综合诊断方式;根据材料“提出‘四诊’‘六经辩证’‘八纲辩证’等原则和方法,阐述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疗‘八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得出丰富的自然治疗手段;根据材料“中国医学不仅认为健康需要身、心、社会三者的统一、还特别强调天人之际即机体与整个宇宙大系统之间的和谐”得出全面的身心保健康复;根据材料“《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得出医学典籍丰富。
第二小问不同:根据材料“提出‘四诊’‘六经辩证’‘八纲辨证’等原则和方法,阐述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疗‘八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得出中医学侧重运用中草药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格局材料“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对中国16世纪以前的本草之学的集大成著作。全书52卷,记载药物1892种,附图1162幅,载有药方11096个”得出中药学侧重中草药的基本理论和炮制应用。
(2)意义:根据材料“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对中国16世纪以前的本草之学的集大成著作。全书52卷,记载药物1892种,附图1162幅,载有药方11096个。”得出丰富了中国传统中草药宝库;总结了千百年来中药学的经验;根据材料“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科学的一部药物分类法”得出创新了中药学药物分类法;根据材料“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得出成为中国古代中药学留给全人类及后世的一份珍贵遗产,树立了后世中药学典籍编撰的标杆;根据材料“《本草纲目》在海外产生了深远影响”得出为后世中药学发展提供借鉴;扩大了中药学国际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14)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随堂小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