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随堂测试(答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春秋战国时期,《管子·牧民》指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这反映出他们都( )
A.倡导统治者为政以德 B.重视用礼仪制度教化百姓
C.信奉以农立国的理念 D.认识到保障民生的重要性
2.在古汉语中,“封”表示的是人工堆筑的土堆。在西周金文中,“封”的含义是沿着道路设置,用以表示其地域之归属的土堆。在秦国木牍中,“封”则表示置立于田畔或阡道上,用以标志田地归属的土堆。“封”字含义的演变( )
A.源于铁犁牛耕的出现 B.推动了宗法制的瓦解
C.说明小农经济的形成 D.标志书写工具的变化
3.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在经济领域的核心任务,是围绕“耕战”目标,推行重农政策,强化国家经济汲取力与社会动员力。这说明,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
A.意图保护农民利益 B.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C.旨在实现富国强兵 D.着眼于改变经济结构
4.战国时期,列国纷纷改邑为县,县直属于国君,县官按照国家法令治理县政,定期接受考核;县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职能:一是组织生产,二是管理民政,三是财政职能,四是司法职能,五是军事职能。县的上述特征反映出( )
A.中央集权体制已经确立 B.专制皇权得到加强
C.国家管理体制发生变化 D.贵族政治已被取代
5.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在经济领域的核心任务,是围绕“耕战”目标,推行重农政策,强化国家经济汲取力与社会动员力。比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措施,就体现了这一任务。据此判断,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最主要目的是( )
A.改变土地制度 B.确立小农经济
C.实现富国强兵 D.发展本国经济
6.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与国对称,即孟子所谓“千乘之国”“百乘之家”;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即史书中所谓“编户”“齐民”。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法家思想的发展
C.宗法制的建立 D.儒家思想的影响
7.古代玉器为礼之重器,孔子用玉比喻理想人格: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坚硬),知(智)也;廉(棱角)而不刿(割),义也;垂之如队(坠),礼也。这一比喻寄托了( )
A.隆礼重法的精神 B.无为而治的理想
C.修身明德的追求 D.选贤任能的理念
8.下表是战国时期部分诸侯国内部人士提出的变法措施。当时这些措施( )
魏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说苑·政理》)
燕 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战国策·燕策二》)
秦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商君列传》)
A.完备了官员的考核体系 B.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C.阻滞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造成了严重的政治腐败
9.春秋战国时期,以秦、楚、吴、越等为代表的蛮夷诸政权发展壮大,并向中原地区聚集。为了争得“正统”地位,他们采取“以夏变夷”的政策,用“周礼”改变旧俗,甚至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以争得“诸夏”的身份和地位。这反映了( )
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了发展 B.多元文化互动加强了中央集权
C.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依旧稳固
10.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提出了“舍生取义”;南宋朱熹认为“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他认为,凡是维持生存所需之外的利,都是应该被批判的;南宋陆九渊在义利之辩中强调“辩其志”,“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由此可见儒学的发展( )
A.折射出士人的社会责任感 B.受到外来宗教理论的启发
C.逐渐倾向于客观唯心主义 D.打破了传统儒学信仰体系
11.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的观点。这凸显出当时( )
A.争鸣的焦点是天人关系 B.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提升
C.天道观持续衰落的趋势 D.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12.战国时期,赵国已经形成完备的赏罚制度,据如表可推知该制度( )
记载 出处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出使强秦不辱使命,完璧归赵……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A.是士卒晋升的主要渠道 B.加速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
C.保障了赵国的吏治清明 D.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权威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周室衰而王道废,儒墨乃始列(裂)道而议,分徒而讼。
——摘编自《淮南子》
史料二:“士”从最低级的贵族转变到四民之首(士农工商),是一个最重要的历史发展,从此以后,“士”便从固定封建秩序中获得了解放……“士”不再受固定的身份的束缚,因此在思想上也解放了他们,过去是“思不出其位”,现在则可以“思出其位”了。
——摘编自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
史料三:吾(孔子)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摘自《左传》
史料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或者“三大战役”。第一场是儒墨之争,争论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第二场是儒道之争,争论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第三场是儒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1)归纳史料一、二、三中的历史现象,并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社会根源。
(2)结合以上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冷落,而法家思想备受推崇的原因。
14.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上了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
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
商鞅新法推行10年,使秦国从原来的“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变成“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行的具体举措。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管仲认为百姓生活富足,就会知礼节和荣辱;孟子也认为要让百姓拥有恒产,如此百姓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两者的共同点是让百姓拥有一定的财产,衣食有基本的保障,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中心主旨不是倡导统治者为政以德,A项不选。材料不是强调重视用礼仪制度教化百姓,而是百姓拥有一定的财产,生活基本有保障后,会懂得礼节,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以农业立国的理念,而是重视民生,C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
3.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推行重农政策,强化国家经济汲取力与社会动员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旨在实现富国强兵,以便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C项正确;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并在兼并战争中取得胜利,并非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通过推行重农政策,着眼于提高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但没有数据的对比,无法得出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交代各种经济成分占有的比例,所以无法得出改变经济结构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县直属于国君,县官按照国家法令治理县政,定期接受考核;县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职能:一是组织生产,二是管理民政,三是财政职能,四是司法职能,五是军事职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县直辖于国君,并且具有多样化的职能,这于之前的分封制度下的管理体制,有明显的不同,C项正确,中央集权体制正式确立在秦朝,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皇帝制度确立在秦朝,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皇权,排除B项,贵族政治被取代发生在秦朝,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强调“耕战”,旨在实现富国强兵,故选C项;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目的在于兼并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而非其他,故排除A、B、D项
6.答案:A
解析:由材料“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可知,西周分封制下与国对称的士大夫之家拥有对领地的各种权力,是一个政治单位,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士大夫的宗族组织,使小家庭变成了普遍的社会基本单位,家成为基本的生产、生活单位,因此材料所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项正确;法家思想强调严刑峻法,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西周已经实行宗法制,排除C项;战国和秦朝儒家思想受到打击,排除D项。故选:A。
7.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用玉的温润、坚硬、有棱角而不伤人、下垂等特质来比喻理想人格中的仁、智、义、礼等品质。这反映了孔子希望人们通过自我修养,培养和具备这些美好的品德,以达到高尚的人格境界,C项正确;“隆礼重法”是荀子观点,且材料也未涉及“法”,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观点,与儒家孔子思想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选拔人才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B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由材料“使有能”“功多者授之”“有功者显荣”可知,战国时期,部分诸侯国重视对有才能、有功劳人士的任用,这是对世卿世禄制度的否定,适应了当时诸侯国统治者谋求富国、强兵的要求,B项正;A项中“完备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材料中的变法措施有利于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人才政策,“政治腐败”与材料主旨不符,并且材料所述措施不会造成政治腐败,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以秦、楚、吴、越等为代表的蛮夷诸政权在寻求与中原文化的认同,努力使自己融入华夏文化的范畴,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得到了发展,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建立中央集权体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直接表明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排除C项;从历史事实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已经大大削弱,天下共主的地位已名存实亡,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舍生取义”“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可知,孔子、孟子、朱熹、陆九渊都强调了社会责任感,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孟子生活的时代,并没有外来宗教传入中国,排除B项;陆九渊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排除C项;材料中的几位都是儒家思想不同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都未“打破了传统儒学信仰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B
解析:第一步,古文释义。与其(一味地)推崇天而思慕它,怎么比得上将天当作物质而加以控制呢?与其(一味地)顺从天而歌颂它,怎么比得上掌握它的规律而利用它呢?放弃人的努力,而寄希望于天,那就丧失了利用一切自然事物的能力。第二步,剖析选项。荀子的观点强调人的作为,肯定人的作用,这表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战国时期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提升,故B项正确;当时,百家争鸣的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等,排除A项;对天的观念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天道观的衰落,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环境保护的信息,排除D项。
12.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战国时期,赵国已经形成完备的赏罚制度,廉颇因为伐齐有功而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出使强秦不辱使命被拜为上大夫,这种根据才能和功绩奖赏、提拔官员的制度,有利于改变此前世官制下贵族世代为官的局面,推动封建官僚制度的形成,加速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B项正确。廉颇、蔺相如并非军队中的普通士卒,材料所述赏罚制度主要针对官员而非士卒,排除A项;推动实现“吏治清明”除了赏罚分明外,还要加强监察、考核等,仅凭赏罚制度不能完全保障吏治清明,排除C项;材料所述为奖惩官员,属于官员选拔和管理,不能直接加强君主的权力,不能得出维护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1)现象: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等级制崩溃;摆脱等级秩序束缚的“士”追求思想自由;私学兴起,打破“学在官府”,学术下移。
社会根源:春秋战国是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发明与推广,使生产力获得巨大提高,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逐渐确立,井田制瓦解;宗法、分封制崩溃。(任答2)
(2)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割据,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孔子“仁”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法家的中央集权、严刑峻法等主张适应了时代要求。
解析:(1)现象:根据材料“周室衰而王道废,儒墨乃始列(裂)道而议,分徒而讼。”“从此以后,‘士’便从固定封建秩序中获得了解放……‘士’不再受固定的身份的束缚,因此在思想上也解放了他们”可知,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等级制崩溃、摆脱等级秩序束缚的“士”追求思想自由;根据材料“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可知,私学兴起,打破“学在官府”,学术下移。社会根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是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发明与推广,使生产力获得巨大提高,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逐渐确立,井田制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分封制崩溃。
(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割据,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孔子“仁”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法家的中央集权、严刑峻法等主张适应了时代要求。
14.答案:(1)背景: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
(2)农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法治:严刑峻法、推行法治;集权:废分封,行县制。
(3)积极:商鞅变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促进经济繁荣,推动秦国社会进步;壮大秦国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消极:轻视教化,刑罚严苛,加重人民负担。
解析:(1)背景:根据“战国初期”,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根据“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得出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
(2)农耕:结合所学商鞅变法的措施,根据“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得出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根据“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得出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法治:根据“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得出严刑峻法、推行法治;集权:根据“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得出废分封,行县制。
(3)积极:根据“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得出商鞅变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促进经济繁荣,推动秦国社会进步;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消极:商鞅变法轻视教化,刑罚严苛,加重人民负担,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随堂测试(答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