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西省抚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4-2025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抚州高新区24—25年上学期九年级阶段性质量检测二
九年级历史试卷
分值:80分 政史合卷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测试范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2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通过观测太阳和天狼星的运行制定历法,古埃及人将一年定为365天,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他们还发明了水钟及日晷这两种计时器,把每天分为24小时。”从材料可知( )
A. 古埃及数学成就领先世界 B. 古埃及文明程度领先世界
C.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 古埃及天文历法成就突出
2. 有学者认为,《汉谟拉比法典》作为一部公开的成文法,废止了执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利害关系或上司的需要随机量刑执法; 摒弃了或从重从快、或法外开恩的陋习; 坚持“能被普遍接受”的立法原则。这说明了《汉谟拉比法典》( )
A. 维护了古罗马贵族的权益 B. 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权威
C. 注重对公共权力的限制 D. 废止了贵族解释法律的特权
3.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印度的梵文史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生活的状况,以及雅利安人在向东、向南扩展中的一些斗争情况。我们可从中了解到( )
A. 金字塔的建造过程 B. 玛雅文明衰亡的原因
C. 种姓制度下人民的生活 D.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4. 公元前4世纪晚期,希腊人初到埃及时有他们自己的神祇和宗教信仰,但很快某些希腊神与埃及神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三位一体:在亚洲,波斯、中亚的阿纳西塔神与希腊神阿芙洛狄忒也时常融为一体。这样,东方各民族宗教在衰落中逐渐出现世界主义的特征。由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
A. 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交流 B. 推动了城邦民主政治瓦解
C. 是一次正义性的解放战争 D. 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5. 罗马产生以前,整个古代世界都有一个视觉盲区,不知道“私人”的存在。……后来罗马人由于需要面对商品经济中过于活跃的私人交往,不得己,第一次将整个法律体系分为“公法”与“私法”。这却开启了古代世界最有价值的一场革命,虽然当时谁也没有在意。材料中“古代世界最有价值的一场革命”指的是( )
A. 罗马的宗教影响世界 B. 罗马法律体系的完善
C. 罗马的文化深入人心 D. 罗马帝国的版图扩张
6. 有学者认为“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下列能用来解释该观点的是( )
A. 神人同形同性 B. 真正的法律应该对一切人有效
C.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 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7.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发展,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加,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据此可知,西欧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 对外贸易的繁荣 B. 人口增加
C. 生产力的发展 D. 庄园的瓦解
8. 从11世纪开始,西欧城市市民注重现实经济利益,必然要求突破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的禁锢,向往世俗知识,大学随之产生。这反映了,当时( )
A. 领主征税权的丧失 B. 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基督教地位的稳固 D. 伊斯兰教的影响
9. 某同学在进行单元复习时,整理的学习笔记里有“希腊城邦”“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共和国”等字眼。据此可知,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
A. 古代亚非文明 B. 古代欧洲文明 C. 封建时代的欧洲 D. 走向近代
10. 瓦西列夫指出:通过向西方传播古典著作并因此保护它们免于落入土耳其人手中而惨遭毁弃,拜占庭为人类未来命运完成了伟大的业绩。这表明 ( )
A. 拜占庭帝国是西方古典文化唯一的继承者B. 拜占庭文化很容易获得当地人民的认同感
C. 拜占庭帝国是文明交流使者 D. 拜占庭帝国继承和延续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11.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非常强大,政局混乱。而当时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新诏书”的颁布( )
A. 使日本彻底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 兴起的大和政权实现了对全国的统一
C. 日本发展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D. 日本进入近700多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12. “开始于沙漠中的一个宗教,在短短的一个世纪内,已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到750年,它统治了从比利牛斯山到信德,从摩洛哥到中国边境的广大地区。”材料中的“帝国”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
A. 开创民主政治先河 B. 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
C. 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D. 沟通了东西方的文化
13. 下图是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简易图。其中,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选项是( )
A. 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 B. ①阿拉伯帝国②亚历山大帝国③英格兰
C. 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荷兰 D. ①阿拉伯帝国②德意志帝国③英国帝国
14. “有人高呼:“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欧洲未来应统一于希腊 B.欧洲人都是希腊人的后裔
C.欧洲属于希腊管辖 D.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15. 对于古代宗教,有人说是迷信,有人说是信仰,也有人感悟到了人生启迪。古代统治者却利用它们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其原因,主要是世界三大宗教在教义上都强调( )
A. 宜扬众生平等,破除等级界限 B. 反对暴政剥削,主张平等共产
C. 认为人死后灵魂能升入“天堂” D. 叫人忍受苦难,放弃斗争
16、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查理大帝鼓励基督教的发展 基督教开始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B. 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 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C. 琅城通过斗争成为自治城市 琅城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D. 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 灭掉了罗马共和国,为后面的罗马帝国建立奠定基础
17. 西方历史学家在研究西欧封建社会时提到,在一定程度上,封君封臣制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这一制度使得社会连成一个整体,有了某种秩序,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链条”。由于有效忠关系、经济联系,这种链条十分紧密。西方历史学家所说的“链条”其实指( )
A. 布帛 B. 兵役 C. 土地 D. 金钱
18. 东汉史书上记载的“大秦”,在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其“内湖”。据此可知“大秦”是指(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埃及
19.阿拉伯帝国时期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化。下面属于阿拉伯文化的是 ( )
①发明了从0到9计数法 ②教堂是当地建筑艺术的代表
③著有《医学集成》医书 ④《一千零一夜》是不朽之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 历史事实是指人类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客观存在的事情,历史结论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的看法或评价。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
A.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B. 公元前1000年左右,罗马城邦兴起于台伯河畔
C.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
D. 日本幕府统治的实质是武士集团通过幕府实行的军事封建统治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改革是对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 伯里克利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做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因而伯里克利完全有理由在他的演说中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部曲) ,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
——吴于盧、齐世荣主縞《世界史·古代史》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伯里克利改革中为了“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采取了什么措施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4分)
(2)请指出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于哪次改革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改革对该国的社会转型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分)
材料 一 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态下,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正是由于这些交往,儒家文化、印度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都在向外扩散。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22年版)
材料二 在影响文明发展和文化创造的多种因素中,有许多学者将地理与环境的作用排在了首位,比较著名的有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孟德斯鸠、汤因比等人……这种片面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忽视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科学技术的作 用,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地理与环境、气候在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越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
古代,这种作用就越大。 ——叶锋、唐彩霞编著《中西文明十
五讲》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概括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方式。 (2分)
(2)根据材料二,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6分)
23、 (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 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内建有仓库、磨坊、油坊、酒坊等。庄园内的粮食、副食、蔬果和手工业都能自给,只有金属器物等少量的物品才需到庄园外采购。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6便士; 佃户家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6便士……
(1) 材料一所反映的是西欧哪一制度 这一制度有什么特点 (2分)
(2) 材料二中,西欧中世纪典型的乡村组织形式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其特点 (4分)
(3) 根据材料二,分析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什么 庄园法庭对各种违法行为的处理手段是什么 (4分)
24. 人类社会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源远流长。2024年9月 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实现国家各方面工作的法治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并把这部法律刻在十二块青钢板上。它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责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摘编自北师大版《世界历史》
材料三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查士丁尼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摘编自部编人教版八下《中国历史》
(1) 材料一所示文物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该文物上是用什么文字记载的 (4分)
(2) 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当时在形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该法典的颁布对后世法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4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查士丁尼编纂《罗马民法大全》的目的是什么 (2分)
(4) 材料四所述内容源自我国哪部法律 结合以上材料,你对民主法制建设有何认识 (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A B A C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D D B C A B D
21. (1) 措施:实行津贴制度或实行薪给制。(2分)
特点:直接民主、轮番而治、广泛参与性等 (一点一分)。(2分)
(2) 改革: 大化改新(2分)。
(3) 影响: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或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2分)
22. (1) 方式: 暴力冲突、和平交流。(2分)
(2) 观点: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文明的类型。(2分)
论述:①在亚非的一些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诞生了大河文明。经济上以农业为主,政治上建立了奴隶制君主专制。②古代希腊地区,希腊半岛环海、多山少平原、多岛屿。多山不利于各地区的统一,少平原不利于农业发展。环海、多岛屿,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在此诞生了以工商业经济为主的古希腊文明,并在政治上形成了奴隶制民主政治,它是有别于大河文明的海洋文明。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分)
结论:综上,不同的自然地理位置(环境)使文明的发展呈现多元面貌。(2分)
23. (1) 封君封臣制(西欧封建土地制)。(1分)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1分)
(2) 两欧庄园。(2分) 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2分)
(3) 习惯法或村法。(2分) 罚金。(2分)
24. (1) 地位: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2分)文字:楔形文字。(2分)
(2) 变化:颁布了成文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或由习惯法变为成文法)。(2分) 意义: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2分)
(3) 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利。 (2分)
(4)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
认识:法制建设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或人类法治建设源远流长。写一点即可 (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西省抚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4-2025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