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10月)学情诊断
1.(2024七上·龙岗月考)从下侧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
A.远古人类遗址集中于东南沿海 B.远古人类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C.远古人类大多生活在江河附近 D.我国境内古人类结成群体生活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从下侧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和结合所学可知,从南到北都有分布,沿大江大河分布,接近水源,地形开阔,气候适宜,我国远古人类遗址非常多。因此从图中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远古人类大多生活在江河附近,C项符合题意;
A:集中于东南沿海,与“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不符,A项不符合题意;
B:原始人类制作和使用的生产工具是采取打制方法制作的石器,被称为“旧石器”,新石器指的是磨制石器,B项不符合题意;
D:我国境内古人类结成群体生活,在“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中无法体现,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特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024七上·龙岗月考)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以下推断合理的是( )
文献记载 考古发现
《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6个头盖骨、大量牙齿和肢骨碎块,分属于40多个北京人个体。
A.史前时代正是旧石器时代 B.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
C.当时靠采集狩猎获取食物 D.火的使用促进人类进化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6个头盖骨、大量牙齿和肢骨碎块,分属于40多个北京人个体”可知,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为了生存,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B项符合题意;
A:题干未涉及打制石器,无法得出旧石器时代,A项不符合题意;
C:当时靠采集狩猎获取食物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涉及火的使用,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北京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2024七上·龙岗月考)陶器发明后,人类不仅可以用它烧煮食物,而且能用它储存食物和饮用水。这有利于( )
A.刀耕火种 B.饲养家畜 C.阶级形成 D.定居生活
【答案】D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陶器发明后,人类不仅可以煮熟食物,而且能储存饮用水”可知,陶器容易制作,比较坚硬牢固,根据不同的需要会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功能用途比较多,方便人们的定居生活,D项符合题意;
A:刀耕火种是耕作方式,A项不符合题意;
B:饲养家畜与陶器制作没有直接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
C:私有制的出现加速了阶级的形成,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火的使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2024七上·龙岗月考)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学习时,根据收集到的下列资料,分别得出了一些推论。其中正确的是( )
资料 ①东海峪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杯 ②双槐树遗址出土的牙雕蚕 ③陶埙 ④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想象图
推论 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 稻作农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 我国是最早出现制陶技术的国家 仰韶文化时期是氏族社会的兴盛时期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根据收集到的下列资料,分别得出了一些推论。其中正确的是”和结合所学可知,东海峪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杯器壁最薄处不足毫米,称为“蛋壳陶”。制作这种陶杯需要使用稳定且能够高速旋转的快轮加工技术和高超的烧窑技术,因此该陶杯表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A项符合题意;
B: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出土的牙雕蚕属于仰韶文化。 这一发现对于探寻“中国丝绸起源”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B项不符合题意;
C:陶埙,说明我国先民掌握了制陶技术,C项不符合题意;
D: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想象图,说明半坡人居住的环境,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原始农业,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2024七上·龙岗月考)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据此,以下哪项发现能证明中华文明史的起源?( )
A.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遗址发现了粗糙的石器
B.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遗址发现了用火的痕迹
C.距今约1万年,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D.距今约5300—4300年的良渚遗址发现了古城结构和玉器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点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据此,以下哪项发现能证明中华文明史的起源”和结合所学可知,距今约5300—4300年的良渚遗址发现了古城结构和玉器,说明良渚古城处于新石器时代后期,属于中华文明起源,D项符合题意;
A:元谋人遗址发现了粗糙的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A项不符合题意;
B:北京人遗址发现了用火的痕迹,属于旧石器时代,B项不符合题意;
C: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不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文明史的起源,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2024七上·龙岗月考)传说往往蕴含着某些历史资料。梁启超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以下能够与梁启超的这段话相互印证的传说是( )
A.神农尝百草 B.仓颉造字 C.大禹治水 D.涿鹿之战
【答案】D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和结合所学可知,炎黄部落通蚩尤爆发涿鹿之战,D项符合题意;
A:神农尝百草体现了神农氏的无私精神,A项不符合题意;
B:仓颉造字体现了仓颉的价值,B项不符合题意;
C:大禹治水体现了大禹乐于为人精神,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涿鹿之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2024七上·龙岗月考)古书中常有夏代人造酒的说法,如大禹的臣子仪狄“始作酒醪(láo,浊酒),变五味”,“杜康造酒”,“少康作秫(shú,高粱)酒”。下列可佐证这些说法的器物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古书中常有夏代人造酒的说法”和结合所学可知,近代学术界已普遍将二里头文化作为考查夏文华的首选对象,铜爵是古代一种酒器,故二里头出土的铜爵可能佐证“夏代人造酒的说法”,B项符合题意;
A: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一种特制的葬具,通常是儿童瓮棺的棺盖,A项不符合题意;
C: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属于礼器,C项不符合题意;
D:曾侯乙编钟属于礼器,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青铜文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2024七上·龙岗月考)在对甲骨文的研究中,考古学家们认为“”等字,虽然在结构上有细微差异,但其内涵应该都指向同一种农作物。这种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辣)椒 B.(水)稻 C.棉(花) D.玉米
【答案】B
【知识点】甲骨文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虽然在结构上有细微差异,但其内涵应该都指向同一种农作物”和结合所学可知,形状是水稻,所以农作物可能是水稻,B项符合题意;
A:(辣)椒是明朝时期从美洲引进的,A项不符合题意;
C:棉(花)是南北朝时期引进的,C项不符合题意;
D:玉米是明朝时期,从美洲引进的,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甲骨文,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2024七上·龙岗月考)读下图,利簋腹内的铭文记载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时间,此记载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由此可知( )
A.化石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B.青铜器是甲骨文的书写材料
C.文物与文献记载可互相印证 D.牧野之战并没有真正发生过
【答案】C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利簋腹内的铭文记载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时间,此记载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和结合所学可知,利簋属于文物,《尚书·牧誓》属于文献,二者内容相一致,说明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C项符合题意;
A:利簋《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都和化石没什么关系,A项不符合题意;
B:甲骨文书写在动物的龟甲和兽骨之上,B项不符合题意;
D: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爆发,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青铜文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2024七上·龙岗月考)西周平息以殷商遗民为主的武庚叛乱后,周公把原商王畿的一部土地分封给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让他建立宋国统治殷商遗民。这个事件可说明( )
A.分封制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
B.世袭制遭到破坏
C.禅让制是西周时重要的继承制度
D.周公创造了县制
【答案】A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周公把原商王畿的一部土地分封给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让他建立宋国统治殷商遗民”和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平乱后分封商代贵族的目的在于通过笼络上层,防止商地遗民反叛,以稳定统治,A项符合题意;
B:西周时期,世袭制还未被破坏,B项不符合题意;
C:宗法制是西周时重要的继承制度,C项不符合题意;
D:周公创造了分封制,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分封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2024七上·龙岗月考)按照周礼规定,诸侯最多只能使用七鼎六簋。郑国等诸侯国的国君开始陆续使用九鼎八簋,说明( )
A.分封制得到了有效实行 B.周王室的地位不断下降
C.郑国国君成为春秋首霸 D.华夏认同观念逐渐传播
【答案】B
【知识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按照周礼规定,诸侯最多只能使用七鼎六簋。郑国等诸侯国的国君开始陆续使用九鼎八簋”和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B项符合题意;
A: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A项不符合题意;
C:郑庄公使用九鼎是周天子约束力下降的表现,春秋首霸是齐桓公,C项不符合题意;
D:华夏认同观念逐渐传播和题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王室衰微,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2024七上·龙岗月考)春秋时期,晋国常与周边戎狄等发生冲突。为消除边患,晋国大臣魏绛提出“和戎”主张。国君最终被说服,与戎狄订立盟约,止戈休战,和睦相处。与上述做法相似的是( )
A.弭兵大会 B.尊王攘夷 C.远交近攻 D.卧薪尝胆
【答案】A
【知识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国君最终被说服,与戎狄订立盟约,止戈休战,和睦相处”可知,春秋时期晋国处理与周边戎狄的方式通过订立盟约的和平交往,弭兵之会是中国最早的和平会议弭兵之会是中国最早的和平会议,A项符合题意;
B:尊王攘夷是齐桓公利用周王的旗号称霸,与题干内容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反映了和平交往,并未涉及战争,C项不符合题意;
D:卧薪尝胆与题干内容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争霸,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2024七上·龙岗月考)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东汉
【答案】C
【知识点】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C: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东周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因此空白处应该是战国,C项符合题意;
A: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与东周时期不符,A项不符合题意;
B: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与东周时期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
D: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与东周时期不符,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夏商周更替,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2024七上·龙岗月考)读下图,新石器晚期和商代出土的石犁前后面平行,没有入土角,不便于拖曳和连续耕作。战国的铁犁铧刃部用铁,整个器身套在木犁头上使用,中间凸起的“脊”使犁成了真正的斜面体,增加了入土角,大大改善了犁的入土性能。这表明( )
多代犁面剖视图
A.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B.石犁的制造技术精湛
C.铁器使用范围较广泛 D.南方的冶铁业更发达
【答案】A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战国的铁犁铧刃部用铁,整个器身套在木犁头上使用,中间凸起的“脊”使犁成了真正的斜面体,增加了入土角”和结合所学可知,犁成了真正的斜面体,增加了入土角。因此新石器晚期到战国时期犁的变化是由前后面平行,没有入土角到犁成了真正的斜面体,增加了入土角。这些变化,大大改善了犁的入土性能,便于拖曳和连续耕作,提高了耕作效率,A项符合题意;
B:石犁的制造技术精湛,也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表现之一,B项不符合题意;
C:这里强调的是生产力水平,不是铁器使用范围较广泛,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没有南北方的对比,无法得出南方的冶铁业更发达,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铁农具的出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2024七上·龙岗月考)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木牍是战国晚期参加伐楚的秦军士兵黑夫兄弟写给长兄的家书。在家书里,他们特地询问,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这封家书佐证了商鞅变法( )
A.建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鼓励耕织 D.废除特权
【答案】B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和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B项符合题意;
A:商鞅变法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不符合题意;
C:商鞅变法经济上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符合题意;
D:商鞅变法政治上,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6.(2024七上·龙岗月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从北往南运动的物体会向下偏移,都江堰的主体工程体现了这一原理,并借助地势和弯道来排沙和泄洪。这体现了都江堰的一大修建原则是( )
A.王权至上 B.高坝拦水 C.因地制宜 D.以人为本
【答案】C
【知识点】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C:根据所学可知,都江堰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人利用自然科学原理,借助地势和弯道来排沙和泄洪,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C项符合题意;
A:王权至上强调君主权力,材料并未涉及,A项不符合题意;
B:都江堰并未利用高坝拦水,B项不符合题意;
D:以人为本体现民本思想,与材料内容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都江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2024七上·龙岗月考)观察下表中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的变化情况,可见这一时期在分裂中孕育着( )
A.统一的趋势 B.变革的趋势 C.争霸的趋势 D.创新的趋势
【答案】A
【知识点】春秋争霸;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观察下表中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的变化情况,可见这一时期在分裂中孕育着”和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少,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也促进了民族交融,A项符合题意;
B:诸侯国数量减少,和变革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春秋时期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少,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所以争霸的趋势应该是走向统一,C项不符合题意;
D:商鞅变法体现了创新,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战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8.(2024七上·龙岗月考)“玉,石之美者”。史前时代,我国先人就开始使用绿松石等制成的玉器,形成高度发达的玉石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史前时代的绿松石器在距今7000—8000年左下率先出现于黄河中游一带,在距今5000—6000年左右,拓展到西北、东北、东部、东南以及华南地区。
(1)根据材料一,推测哪些史前文明中可能已经发现了绿松石。(写出两例)材料表明不同区域的史前文明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材料二:史前时代大多数的绿松石器呈几何形,它们多有孔洞,用于穿绳系戴。动物造型的绿松石饰物在制作工艺水平和流程上比几何形饰物更复杂与繁缛,且发现的数量也较少。
新石器时代,绿松石器的造型由单独装饰物逐渐转化为玉片形成组合,绿松石的制作工艺也转化为雕刻与镶嵌相结合的复合工艺,开辟了高度发达的玉石文明时代。
序号 绿松石饰物 简介
① 长2.9厘米,整体呈扁梯形,上端平直,有一穿孔,下端弧形,有三个穿孔,通体磨光,色泽艳丽,出土时位于女性的耳朵下面,故当为耳饰。
② 长2.7厘米和2.5厘米,背层亦有黑色石皮,出土时有一件位于头骨旁,当为耳饰。
③
(这件兽面纹玉簪首)以透雕镂空为特征,呈左下对称,并在器表刻划精美复杂纹饰,兽面的双珥部位各镶嵌有一枚圆形绿松石片。
(2)根据材料二,简述绿松石器(饰物)的演变发展过程。由材料可知,最能印证我国玉石文明时代“高度发达”的物件是哪个?请写出它的序号。
材料三: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如下图)的纹饰与新石器时代的玉陶等器物上的兽面纹联系紧密……在铜牌饰上借助熊、龙等猛兽的神灵以震慑邪恶,结合巫仪在礼仪场合的歌舞表演,寻求通向神秘世界的通道。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汇文《中国史前时代绿松石器的装饰之道》
(3)综合以上材料,请写出绿松石器在史前时代可能具有的哪些功能,并简要说明。
【答案】(1) 史前文明:①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②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良渚文明、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以及东北地区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
关系: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2) 演变发展过程:几何形饰物——动物形饰物——雕刻与镶嵌结合的饰品。
物件:③
(3) 功能及说明:①装饰功能。人们在绿松石器上钻孔穿绳,可能是作为耳饰被佩戴,起到装饰作用。②礼器功能。绿松石与青铜等的结合,被赋予了特殊的精神意涵,可能象征王权神圣,承担礼仪器物的功能。
【知识点】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距今7000—8000年和距今5000—6000年左右”可知,①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②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良渚文明、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以及东北地区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不同区域的文明都属于中华文明起源,都是中华文明一部分,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绿松石器呈几何形,动物造型的绿松石饰物并在器表刻划精美复杂纹饰,兽面的双珥部位各镶嵌有一枚圆形绿松石片”可知,演变过程为几何形饰物——动物形饰物——雕刻与镶嵌结合的饰品。根据材料二“兽面双珥部位各镶嵌有一枚圆形绿松石片”,说明雕刻与镶嵌结合的饰品,③代表我国玉石文明时代“高度发达”。
(3)根据材料二“绿松石器呈几何形,它们多有孔洞,用于穿绳系戴”可知,绿松石器有装饰功能。人们在绿松石器上钻孔穿绳,可能是作为耳饰被佩戴,起到装饰作用。根据材料三“在铜牌饰上借助熊、龙等猛兽的神灵以震慑邪恶,结合巫仪在礼仪场合的歌舞表演,寻求通向神秘世界的通道”可知,绿松石器有礼器功能,绿松石与青铜等的结合,被赋予了特殊的精神意涵,可能象征王权神圣,承担礼仪器物的功能。
故答案为:
(1)史前文明:①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②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良渚文明、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以及东北地区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关系: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2)演变发展过程:几何形饰物——动物形饰物——雕刻与镶嵌结合的饰品。物件:③。
(3)功能及说明:①装饰功能。人们在绿松石器上钻孔穿绳,可能是作为耳饰被佩戴,起到装饰作用。②礼器功能。绿松石与青铜等的结合,被赋予了特殊的精神意涵,可能象征王权神圣,承担礼仪器物的功能。
【点评】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考查玉石文化,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材料关键信息,从材料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19.(2024七上·龙岗月考)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文物
文物 ①青铜牺尊 ②青铜胄与青铜戈 ③商鞅方升
说明 示例:青铜牺尊是春秋时期的酒器,整体为牛形,上面刻有精美纹饰。牛鼻上穿有一环,说明当时人们已开始用穿鼻的方法来驯服牛。由此体现出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1)请从②和③中任选一件文物,结合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根据示例为其做个简单的说明。由材料一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有怎样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文献
胡服骑射是战国时期赵国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赵武灵王不拘成例,锐意图强,力主学习和吸收北方游牧民族军事文化的长处,并仿照他们的装束、装备和战术,组建新式骑兵部队,进行骑战。
——摘编自金久红《胡服骑射与华夷之辨》
北方有善于奔跑的马和善于吠叫的狗,而中原各国可以得到并畜养役使它们;南方有羽毛、象牙、犀牛皮、铜精、朱砂,而中原各国可以得到并利用它们……
——译自《荀子·王制篇》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生活方面出现的变化。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我国古代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方式。
【答案】(1) 说明:【示例1】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实力较强的诸侯国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经常从事结盟和军事征伐等活动。文物②就体现了这一时期诸侯争霸的现象。
【示例2】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文物③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统一度量衡。
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2) 变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有了频繁往来和密切的联系。
(3) 方式:战争、商品贸易、改革、相互学习、交错杂居等。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春秋争霸;商鞅变法;春秋时期改革与战国时期变法的比较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发,有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青铜胄与青铜戈体现了这一点;所以答案为: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实力较强的诸侯国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经常从事结盟和军事征伐等活动。文物②就体现了这一时期诸侯争霸的现象。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时期,制度变革,典型的变法是商鞅变法,战国商鞅方升证明了这一点。所以答案为: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文物③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统一度量衡。根据材料一“青铜牺尊,青铜胄青铜戈,商鞅方升”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
(2)根据材料二“赵武灵王不拘成例,锐意图强,力主学习和吸收北方游牧民族军事文化的长处”可知,汉族学习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改革,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有了频繁往来和密切的联系。
(3)根据材料一“商鞅方升,青铜胄与青铜戈,赵武灵王不拘成例,锐意图强,组建新式骑兵部队”可知,古代各地区交流方式是多元化的,比如战争、商品贸易、改革、相互学习、交错杂居等。
故答案为:
(1)说明:【示例1】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实力较强的诸侯国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经常从事结盟和军事征伐等活动。文物②就体现了这一时期诸侯争霸的现象。
【示例2】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文物③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统一度量衡。
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2)变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有了频繁往来和密切的联系。
(3)方式:战争、商品贸易、改革、相互学习、交错杂居等。
【点评】本题以二则材料为依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有怎样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生活方面出现的变化,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材料关键信息,从材料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10月)学情诊断
1.(2024七上·龙岗月考)从下侧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
A.远古人类遗址集中于东南沿海 B.远古人类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C.远古人类大多生活在江河附近 D.我国境内古人类结成群体生活
2.(2024七上·龙岗月考)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以下推断合理的是( )
文献记载 考古发现
《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6个头盖骨、大量牙齿和肢骨碎块,分属于40多个北京人个体。
A.史前时代正是旧石器时代 B.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
C.当时靠采集狩猎获取食物 D.火的使用促进人类进化
3.(2024七上·龙岗月考)陶器发明后,人类不仅可以用它烧煮食物,而且能用它储存食物和饮用水。这有利于( )
A.刀耕火种 B.饲养家畜 C.阶级形成 D.定居生活
4.(2024七上·龙岗月考)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学习时,根据收集到的下列资料,分别得出了一些推论。其中正确的是( )
资料 ①东海峪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杯 ②双槐树遗址出土的牙雕蚕 ③陶埙 ④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想象图
推论 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 稻作农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 我国是最早出现制陶技术的国家 仰韶文化时期是氏族社会的兴盛时期
A.① B.② C.③ D.④
5.(2024七上·龙岗月考)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据此,以下哪项发现能证明中华文明史的起源?( )
A.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遗址发现了粗糙的石器
B.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遗址发现了用火的痕迹
C.距今约1万年,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D.距今约5300—4300年的良渚遗址发现了古城结构和玉器
6.(2024七上·龙岗月考)传说往往蕴含着某些历史资料。梁启超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以下能够与梁启超的这段话相互印证的传说是( )
A.神农尝百草 B.仓颉造字 C.大禹治水 D.涿鹿之战
7.(2024七上·龙岗月考)古书中常有夏代人造酒的说法,如大禹的臣子仪狄“始作酒醪(láo,浊酒),变五味”,“杜康造酒”,“少康作秫(shú,高粱)酒”。下列可佐证这些说法的器物是( )
A. B.
C. D.
8.(2024七上·龙岗月考)在对甲骨文的研究中,考古学家们认为“”等字,虽然在结构上有细微差异,但其内涵应该都指向同一种农作物。这种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辣)椒 B.(水)稻 C.棉(花) D.玉米
9.(2024七上·龙岗月考)读下图,利簋腹内的铭文记载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时间,此记载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由此可知( )
A.化石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B.青铜器是甲骨文的书写材料
C.文物与文献记载可互相印证 D.牧野之战并没有真正发生过
10.(2024七上·龙岗月考)西周平息以殷商遗民为主的武庚叛乱后,周公把原商王畿的一部土地分封给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让他建立宋国统治殷商遗民。这个事件可说明( )
A.分封制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
B.世袭制遭到破坏
C.禅让制是西周时重要的继承制度
D.周公创造了县制
11.(2024七上·龙岗月考)按照周礼规定,诸侯最多只能使用七鼎六簋。郑国等诸侯国的国君开始陆续使用九鼎八簋,说明( )
A.分封制得到了有效实行 B.周王室的地位不断下降
C.郑国国君成为春秋首霸 D.华夏认同观念逐渐传播
12.(2024七上·龙岗月考)春秋时期,晋国常与周边戎狄等发生冲突。为消除边患,晋国大臣魏绛提出“和戎”主张。国君最终被说服,与戎狄订立盟约,止戈休战,和睦相处。与上述做法相似的是( )
A.弭兵大会 B.尊王攘夷 C.远交近攻 D.卧薪尝胆
13.(2024七上·龙岗月考)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东汉
14.(2024七上·龙岗月考)读下图,新石器晚期和商代出土的石犁前后面平行,没有入土角,不便于拖曳和连续耕作。战国的铁犁铧刃部用铁,整个器身套在木犁头上使用,中间凸起的“脊”使犁成了真正的斜面体,增加了入土角,大大改善了犁的入土性能。这表明( )
多代犁面剖视图
A.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B.石犁的制造技术精湛
C.铁器使用范围较广泛 D.南方的冶铁业更发达
15.(2024七上·龙岗月考)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木牍是战国晚期参加伐楚的秦军士兵黑夫兄弟写给长兄的家书。在家书里,他们特地询问,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这封家书佐证了商鞅变法( )
A.建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鼓励耕织 D.废除特权
16.(2024七上·龙岗月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从北往南运动的物体会向下偏移,都江堰的主体工程体现了这一原理,并借助地势和弯道来排沙和泄洪。这体现了都江堰的一大修建原则是( )
A.王权至上 B.高坝拦水 C.因地制宜 D.以人为本
17.(2024七上·龙岗月考)观察下表中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的变化情况,可见这一时期在分裂中孕育着( )
A.统一的趋势 B.变革的趋势 C.争霸的趋势 D.创新的趋势
18.(2024七上·龙岗月考)“玉,石之美者”。史前时代,我国先人就开始使用绿松石等制成的玉器,形成高度发达的玉石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史前时代的绿松石器在距今7000—8000年左下率先出现于黄河中游一带,在距今5000—6000年左右,拓展到西北、东北、东部、东南以及华南地区。
(1)根据材料一,推测哪些史前文明中可能已经发现了绿松石。(写出两例)材料表明不同区域的史前文明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材料二:史前时代大多数的绿松石器呈几何形,它们多有孔洞,用于穿绳系戴。动物造型的绿松石饰物在制作工艺水平和流程上比几何形饰物更复杂与繁缛,且发现的数量也较少。
新石器时代,绿松石器的造型由单独装饰物逐渐转化为玉片形成组合,绿松石的制作工艺也转化为雕刻与镶嵌相结合的复合工艺,开辟了高度发达的玉石文明时代。
序号 绿松石饰物 简介
① 长2.9厘米,整体呈扁梯形,上端平直,有一穿孔,下端弧形,有三个穿孔,通体磨光,色泽艳丽,出土时位于女性的耳朵下面,故当为耳饰。
② 长2.7厘米和2.5厘米,背层亦有黑色石皮,出土时有一件位于头骨旁,当为耳饰。
③
(这件兽面纹玉簪首)以透雕镂空为特征,呈左下对称,并在器表刻划精美复杂纹饰,兽面的双珥部位各镶嵌有一枚圆形绿松石片。
(2)根据材料二,简述绿松石器(饰物)的演变发展过程。由材料可知,最能印证我国玉石文明时代“高度发达”的物件是哪个?请写出它的序号。
材料三: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如下图)的纹饰与新石器时代的玉陶等器物上的兽面纹联系紧密……在铜牌饰上借助熊、龙等猛兽的神灵以震慑邪恶,结合巫仪在礼仪场合的歌舞表演,寻求通向神秘世界的通道。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汇文《中国史前时代绿松石器的装饰之道》
(3)综合以上材料,请写出绿松石器在史前时代可能具有的哪些功能,并简要说明。
19.(2024七上·龙岗月考)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文物
文物 ①青铜牺尊 ②青铜胄与青铜戈 ③商鞅方升
说明 示例:青铜牺尊是春秋时期的酒器,整体为牛形,上面刻有精美纹饰。牛鼻上穿有一环,说明当时人们已开始用穿鼻的方法来驯服牛。由此体现出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1)请从②和③中任选一件文物,结合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根据示例为其做个简单的说明。由材料一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有怎样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文献
胡服骑射是战国时期赵国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赵武灵王不拘成例,锐意图强,力主学习和吸收北方游牧民族军事文化的长处,并仿照他们的装束、装备和战术,组建新式骑兵部队,进行骑战。
——摘编自金久红《胡服骑射与华夷之辨》
北方有善于奔跑的马和善于吠叫的狗,而中原各国可以得到并畜养役使它们;南方有羽毛、象牙、犀牛皮、铜精、朱砂,而中原各国可以得到并利用它们……
——译自《荀子·王制篇》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生活方面出现的变化。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我国古代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方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从下侧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和结合所学可知,从南到北都有分布,沿大江大河分布,接近水源,地形开阔,气候适宜,我国远古人类遗址非常多。因此从图中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远古人类大多生活在江河附近,C项符合题意;
A:集中于东南沿海,与“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不符,A项不符合题意;
B:原始人类制作和使用的生产工具是采取打制方法制作的石器,被称为“旧石器”,新石器指的是磨制石器,B项不符合题意;
D:我国境内古人类结成群体生活,在“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中无法体现,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特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B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6个头盖骨、大量牙齿和肢骨碎块,分属于40多个北京人个体”可知,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为了生存,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B项符合题意;
A:题干未涉及打制石器,无法得出旧石器时代,A项不符合题意;
C:当时靠采集狩猎获取食物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涉及火的使用,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北京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D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陶器发明后,人类不仅可以煮熟食物,而且能储存饮用水”可知,陶器容易制作,比较坚硬牢固,根据不同的需要会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功能用途比较多,方便人们的定居生活,D项符合题意;
A:刀耕火种是耕作方式,A项不符合题意;
B:饲养家畜与陶器制作没有直接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
C:私有制的出现加速了阶级的形成,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火的使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答案】A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根据收集到的下列资料,分别得出了一些推论。其中正确的是”和结合所学可知,东海峪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杯器壁最薄处不足毫米,称为“蛋壳陶”。制作这种陶杯需要使用稳定且能够高速旋转的快轮加工技术和高超的烧窑技术,因此该陶杯表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A项符合题意;
B: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出土的牙雕蚕属于仰韶文化。 这一发现对于探寻“中国丝绸起源”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B项不符合题意;
C:陶埙,说明我国先民掌握了制陶技术,C项不符合题意;
D: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想象图,说明半坡人居住的环境,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原始农业,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D
【知识点】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点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据此,以下哪项发现能证明中华文明史的起源”和结合所学可知,距今约5300—4300年的良渚遗址发现了古城结构和玉器,说明良渚古城处于新石器时代后期,属于中华文明起源,D项符合题意;
A:元谋人遗址发现了粗糙的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A项不符合题意;
B:北京人遗址发现了用火的痕迹,属于旧石器时代,B项不符合题意;
C: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不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文明史的起源,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D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和结合所学可知,炎黄部落通蚩尤爆发涿鹿之战,D项符合题意;
A:神农尝百草体现了神农氏的无私精神,A项不符合题意;
B:仓颉造字体现了仓颉的价值,B项不符合题意;
C:大禹治水体现了大禹乐于为人精神,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涿鹿之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B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古书中常有夏代人造酒的说法”和结合所学可知,近代学术界已普遍将二里头文化作为考查夏文华的首选对象,铜爵是古代一种酒器,故二里头出土的铜爵可能佐证“夏代人造酒的说法”,B项符合题意;
A: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一种特制的葬具,通常是儿童瓮棺的棺盖,A项不符合题意;
C: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属于礼器,C项不符合题意;
D:曾侯乙编钟属于礼器,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青铜文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B
【知识点】甲骨文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虽然在结构上有细微差异,但其内涵应该都指向同一种农作物”和结合所学可知,形状是水稻,所以农作物可能是水稻,B项符合题意;
A:(辣)椒是明朝时期从美洲引进的,A项不符合题意;
C:棉(花)是南北朝时期引进的,C项不符合题意;
D:玉米是明朝时期,从美洲引进的,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甲骨文,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C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利簋腹内的铭文记载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时间,此记载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和结合所学可知,利簋属于文物,《尚书·牧誓》属于文献,二者内容相一致,说明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C项符合题意;
A:利簋《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都和化石没什么关系,A项不符合题意;
B:甲骨文书写在动物的龟甲和兽骨之上,B项不符合题意;
D: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爆发,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青铜文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A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周公把原商王畿的一部土地分封给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让他建立宋国统治殷商遗民”和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平乱后分封商代贵族的目的在于通过笼络上层,防止商地遗民反叛,以稳定统治,A项符合题意;
B:西周时期,世袭制还未被破坏,B项不符合题意;
C:宗法制是西周时重要的继承制度,C项不符合题意;
D:周公创造了分封制,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分封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B
【知识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按照周礼规定,诸侯最多只能使用七鼎六簋。郑国等诸侯国的国君开始陆续使用九鼎八簋”和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B项符合题意;
A: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A项不符合题意;
C:郑庄公使用九鼎是周天子约束力下降的表现,春秋首霸是齐桓公,C项不符合题意;
D:华夏认同观念逐渐传播和题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王室衰微,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A
【知识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国君最终被说服,与戎狄订立盟约,止戈休战,和睦相处”可知,春秋时期晋国处理与周边戎狄的方式通过订立盟约的和平交往,弭兵之会是中国最早的和平会议弭兵之会是中国最早的和平会议,A项符合题意;
B:尊王攘夷是齐桓公利用周王的旗号称霸,与题干内容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反映了和平交往,并未涉及战争,C项不符合题意;
D:卧薪尝胆与题干内容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争霸,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C
【知识点】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C: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东周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因此空白处应该是战国,C项符合题意;
A: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与东周时期不符,A项不符合题意;
B: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与东周时期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
D: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与东周时期不符,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夏商周更替,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答案】A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战国的铁犁铧刃部用铁,整个器身套在木犁头上使用,中间凸起的“脊”使犁成了真正的斜面体,增加了入土角”和结合所学可知,犁成了真正的斜面体,增加了入土角。因此新石器晚期到战国时期犁的变化是由前后面平行,没有入土角到犁成了真正的斜面体,增加了入土角。这些变化,大大改善了犁的入土性能,便于拖曳和连续耕作,提高了耕作效率,A项符合题意;
B:石犁的制造技术精湛,也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表现之一,B项不符合题意;
C:这里强调的是生产力水平,不是铁器使用范围较广泛,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没有南北方的对比,无法得出南方的冶铁业更发达,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铁农具的出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答案】B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和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B项符合题意;
A:商鞅变法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不符合题意;
C:商鞅变法经济上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符合题意;
D:商鞅变法政治上,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6.【答案】C
【知识点】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C:根据所学可知,都江堰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人利用自然科学原理,借助地势和弯道来排沙和泄洪,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C项符合题意;
A:王权至上强调君主权力,材料并未涉及,A项不符合题意;
B:都江堰并未利用高坝拦水,B项不符合题意;
D:以人为本体现民本思想,与材料内容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都江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A
【知识点】春秋争霸;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观察下表中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的变化情况,可见这一时期在分裂中孕育着”和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少,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也促进了民族交融,A项符合题意;
B:诸侯国数量减少,和变革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春秋时期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少,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所以争霸的趋势应该是走向统一,C项不符合题意;
D:商鞅变法体现了创新,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战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8.【答案】(1) 史前文明:①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②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良渚文明、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以及东北地区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
关系: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2) 演变发展过程:几何形饰物——动物形饰物——雕刻与镶嵌结合的饰品。
物件:③
(3) 功能及说明:①装饰功能。人们在绿松石器上钻孔穿绳,可能是作为耳饰被佩戴,起到装饰作用。②礼器功能。绿松石与青铜等的结合,被赋予了特殊的精神意涵,可能象征王权神圣,承担礼仪器物的功能。
【知识点】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距今7000—8000年和距今5000—6000年左右”可知,①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②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良渚文明、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以及东北地区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不同区域的文明都属于中华文明起源,都是中华文明一部分,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绿松石器呈几何形,动物造型的绿松石饰物并在器表刻划精美复杂纹饰,兽面的双珥部位各镶嵌有一枚圆形绿松石片”可知,演变过程为几何形饰物——动物形饰物——雕刻与镶嵌结合的饰品。根据材料二“兽面双珥部位各镶嵌有一枚圆形绿松石片”,说明雕刻与镶嵌结合的饰品,③代表我国玉石文明时代“高度发达”。
(3)根据材料二“绿松石器呈几何形,它们多有孔洞,用于穿绳系戴”可知,绿松石器有装饰功能。人们在绿松石器上钻孔穿绳,可能是作为耳饰被佩戴,起到装饰作用。根据材料三“在铜牌饰上借助熊、龙等猛兽的神灵以震慑邪恶,结合巫仪在礼仪场合的歌舞表演,寻求通向神秘世界的通道”可知,绿松石器有礼器功能,绿松石与青铜等的结合,被赋予了特殊的精神意涵,可能象征王权神圣,承担礼仪器物的功能。
故答案为:
(1)史前文明:①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②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良渚文明、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以及东北地区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关系: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2)演变发展过程:几何形饰物——动物形饰物——雕刻与镶嵌结合的饰品。物件:③。
(3)功能及说明:①装饰功能。人们在绿松石器上钻孔穿绳,可能是作为耳饰被佩戴,起到装饰作用。②礼器功能。绿松石与青铜等的结合,被赋予了特殊的精神意涵,可能象征王权神圣,承担礼仪器物的功能。
【点评】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考查玉石文化,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材料关键信息,从材料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19.【答案】(1) 说明:【示例1】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实力较强的诸侯国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经常从事结盟和军事征伐等活动。文物②就体现了这一时期诸侯争霸的现象。
【示例2】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文物③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统一度量衡。
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2) 变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有了频繁往来和密切的联系。
(3) 方式:战争、商品贸易、改革、相互学习、交错杂居等。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春秋争霸;商鞅变法;春秋时期改革与战国时期变法的比较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发,有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青铜胄与青铜戈体现了这一点;所以答案为: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实力较强的诸侯国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经常从事结盟和军事征伐等活动。文物②就体现了这一时期诸侯争霸的现象。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时期,制度变革,典型的变法是商鞅变法,战国商鞅方升证明了这一点。所以答案为: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文物③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统一度量衡。根据材料一“青铜牺尊,青铜胄青铜戈,商鞅方升”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
(2)根据材料二“赵武灵王不拘成例,锐意图强,力主学习和吸收北方游牧民族军事文化的长处”可知,汉族学习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改革,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有了频繁往来和密切的联系。
(3)根据材料一“商鞅方升,青铜胄与青铜戈,赵武灵王不拘成例,锐意图强,组建新式骑兵部队”可知,古代各地区交流方式是多元化的,比如战争、商品贸易、改革、相互学习、交错杂居等。
故答案为:
(1)说明:【示例1】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实力较强的诸侯国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经常从事结盟和军事征伐等活动。文物②就体现了这一时期诸侯争霸的现象。
【示例2】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文物③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统一度量衡。
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2)变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有了频繁往来和密切的联系。
(3)方式:战争、商品贸易、改革、相互学习、交错杂居等。
【点评】本题以二则材料为依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有怎样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生活方面出现的变化,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材料关键信息,从材料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10月)学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