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2024-2025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阶段测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初二历史阶段练习
一 、选择题(共28题,每小题1.5分,满分共42分)
1.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
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创建新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
2、“1949年,前清翰林张元济感慨道:想不到我以衰老之年,能够参加这个人民的协商会,真是荣誉极了, 高
兴极了。”材料中“人民的协商会”( )
A.确立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B.决定开展土地改革
C.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D.于开国大典后举行
3.第一届全国政协600多名代表讨论《共同纲领(草案)》时,很少没有发言的,也很少有发言不被重视的;
凡是紧要且能够办到的建议,都被采纳。这表明,《共同纲领》的制定过程( )
A.保障了各民族权利平等 B.确定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C.体现了民主协商精神 D.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4.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或历史现场遗留下的历史材料。下列各项中,可以作
为研究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电影《开国大典》的片段 B.学术著作中有关开国大典的描写
C 开国大典亲历者的回忆录 D.开国大典时的新闻照片和影像资料
5:1949年某日,徐铸成在日记中写道:“今日为国人最兴奋之一日……天安门广场挤满入群,红旗似海。
殆为我国历史上空前之盛况也。”该日记记录的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 开国大典 C.北平和平解放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6.1949年某期《人民日报》报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
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其评述的是( )
A. 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7.和平解放使西藏彻底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及其政治、经济羁绊,维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
完整,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西藏内部的团结,为西藏与全国各地共同进步和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材料反映了西藏和平解放的( )
A. 背景 B. 目的 C.过程 D.意义
8.1950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
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据此可知( )
A.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B.新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C.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 D. 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9.1951年,全国人民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捐献飞机大炮、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及爱国丰产等运动,竭尽 全
力保障前线的物资供给。五一节前后,全国有2亿多人参加了保卫世界和平的示威游行。与材料有关的 历
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开国大典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10.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夺取某高地的战斗中,为保证部队攻克高地,他用胸膛堵住敌人 他
堡的机枪射孔而壮烈牺牲。“他”是( )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刘青山 D.雷锋
1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体现这 一
精神的最核心品质是( )
A.保家卫国 B. 团结友爱 C.军民和谐 D.国际合作
12.抗美援朝时期,各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纷纷以村寨、聚居点为单位,订立爱国公约,内容包括宜传动员、 增产
捐献、拥军优属、团结互助等。这说明抗美援朝
( )
A.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B.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推动三大改造的展开 D.冲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13.彭德怀曾说:“在三年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
的地方……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国际意义的教训。”材料反映( )
A.国民经济得到完全恢复 B.抗美援朝的国际影响
力 C.解放战争中共胜利在望 D.抗日战争出现重
大转折
14.从1950年冬开始,大批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包括大学教授)和许多民主党派成员投身到农村的这场
伟 大斗争中。为更好地开展这场“伟大斗争”,中央人民政府( )
A.开展农村土地革命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落实《中国土地法大纲》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5. “发展生产的人为障碍消除,广大翻身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因此,1952年湖南的丰产运动成绩
显 ·著。”该材料可以佐证( )
A.土地改革的成效性 B.三大改造的必要性
C.工业建设的迫切性 D.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6.1952年底,一广播站以“你幸福吗 ”为题征询广大农民的感受,他们普遍给予肯定的答复。这时期
中 国农民的幸福感主要来自(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
制 C. 中国取得抗美援朝胜利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
17.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立足于中国国情,充分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这个“中国国情”指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还没有巩固 B.我国的国民经济濒于崩溃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没有恢复过来 D.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
18. 从1952年起,中国开始以苏联高等院校为榜样,大量翻译苏联高等院校的教材。此外,还向苏联派遣留
学生,仅1956年,就有1800多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被派往苏联留学,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和苏联联合争霸 B.推进第一个五年计
划 C.开展土地改革 D.为抗美援朝争取
外援 19下列图片所示建设成就反映我国(

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中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
A.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开启了国企改革的新历程 D.开始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20.截止1953年12月,新中国举行了涉及5.7亿人口的基层选举,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
层人大 代表,这一选举主要是为了召开(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21.1954年,《人民日报》登载了一篇文章:“……最雾还未消散时,街道上即出现了一队队打着红旗,敲
着锣鼓的人群,他们走过到处挂着和贴着“庆祝普选”标语的街道,到选举站投票……以下与此次投票选
举有关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2.每年的全国“两会”是新一年开始最重要的会议。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这表
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觉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3.“一五”计划期间,新的工业部门纷纷建立,主要有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新式机制造业,重要有 色金
属冶炼业等。在建设沿海地区工业的同时,华中,西北等地区的新工业区也初步形成。这主要说明“一 五”计划
( )
A.加速推进航空业,注重自主研发 B.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区域均衡 C. 突出建设交通业,关注协调发展 D.大力投资制造业,完成三大改造
24.《人民日报》1954年1月25日文:“中央、华北和北京各机关选民投票的队伍中,充溢着格外热烈的
气氛。好多单位的首长们和住地选区的选民们一起参加投票。”这则材料说明( )
A.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显著
B.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体系完备
C.制定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首要任务
D.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
25. 下列这组油画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其反映的主题是( )
五四运动 启航中共一大(局部) 南高起义(局部) 开国大典(局部)
A. 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B. 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
C.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 开启中国历史新纪元
26.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
钢 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国的直接原因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
C. 三大改造的进行 D. 中国加入华约组织
27. 如表是1949—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标题和部分内容,据此可以看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中心
工作是( )
时间 标题 部分内容
1949年1月1日 将革命进行到底 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 胜利
1951年1月1日 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 们的伟大祖国 中国人民必须在一九五一年努力发展土地改 革工作
1953年1月1日 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 继续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
A. 继续革命,解放全中国 B. 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C. 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D. 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28.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采取了“打土豪,分田地”“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耕者有其
田”“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等举措。这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解放农村生产力
C. 完密社会主义制度 D. 以公有制为主体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B 分)
材料一 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不破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实行“耕者有其田”,民主苹
命的任务就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下一步任务--实现社会主义也难以完成。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新解放区尚未实行土地改革、为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1950年1
月 24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开始在新解放区实行土改运动的准备工作。1950年,刘少奇在一届政协全国
委员 会二次会议上,代表中共中央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阐明了土地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党的
方针政 策。
材料三 土地改革法规定,土改期间,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土地改革委员会指导和处理相关事宜,乡、
区、县、省农民大会及其选举的农民协会为土改的合法执行机构,为了发动群众,工作团、工作队深

木村,采用访贫问苦、诉苦会、召开农民代表会议和举办农民积极分子短训班等形式,宣传党的土改方针、
政策,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包括中农在内的农民协会,以此作为土改的主要执行机关。
---- 《人民日报》(1950年7月5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破除地主土地所有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
(2)根 据 材 料 二 概 括 当 时 我 国 能 够 “ 破 除 地 主 土 地 所 有 制 ” 所 具 备的条件有哪些 (4分)
(3)据材料三,指出党和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改革。(6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土地改革运动的作用。(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2024-2025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阶段测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