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高考适应性训练考试试卷
历史(A卷)答案
1~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A
2.D
3.A
4.D
5.B
6.D
7.C
8.B
9.C
10.A
11.C
12.D
13.A
14.B
15.C
16.B
17.(1)背景:河洛地区政治优势地位的逐渐丧失:北京成为封建社会中后期大多数王朝的都城:清朝北部彊域的
拓展:古代中国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古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8分,言之成理即可)
(2)意义:强化了北京作为多民族国家治理中心的合法性:强化了古代中国对北部边疆的有效统治:促进了游
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深度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内涵的不新丰富:带动了北京周边新兴商贸城市的发
展。(6分,言之成理即可)
【评分细则】第(1)问,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
第(2)问,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照抄材料不给分
18.(1)内容:①新中国成立,国家面临稳定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的现实问题,如何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的过渡的问题,在前苏联暴露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摆在中国
共产党人面前的迫切问题。②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
十一世纪。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科学发展观,在新的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
了许多新要求。(6分,言之成理即可)
(2)基木原则: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实践经验:服务国家战咯:助推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6分,言之成理即可)
【评分细则】第(1)问,每点2分,共6分,回答要符合时代环境,标明时间段和重要大事,内容完整,②中准确
写出三方面内容,③中必须写清社会矛盾变化问题。
第(2)问,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9.(1)特征:在进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受到政府政策影响:立法规范贸易活动:参与主体众多;贸易额增多。
(8分,言之成理即可)
(2)影响:增加了王室的财政收入:促进了英国酿酒业的发展:诚少对法国的依赖,实现葡萄酒进口多元化;推
动了英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为工业革命开展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6分,言之成理即可)
【评分细则】第(1)问,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照抄材料不给分。
第(2)问,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照抄材料不给分。
20.示例1:
观点:“时间争夺”对人类文明发展其有双重影响。
论述:“时间争夺”提升生产效率,推动文明进步。古埃及太阳历等历法改革优化农业生产,莫定文明存续基
础: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的建立统一全球时间,促进贸易与交通网络化。工业革命中机械钟表与流水线的应用,
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推动物质财富积累。工人运动(如芝加哥大罢工)促使八小时工作制确立,打破资本对
时间的垄断,推动劳动权益进步。“时间争夺”亦引发异化与生态代价。工业时代“时间就是金钱”的理念催
生流水线式管理方式,致使工人沦为机器的附庸,身心自由被剥夺。20世纪亚马逊雨林被滥伐、工业污染等
一1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A.外来文化的本土化趋势
B.不同文化的异质性特征
C.佛经翻译水平不断提升
D.三教之间的互动与融合
2025年3月高考适应性训练考试试卷
4.据学者研究,今天的苏州一地在两汉时期尚非丝绸之路口岸,但到了唐代,苏州不仅成为了
丝路交流的港口,还成为新兴的陶瓷外销中转枢纽。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
历
史
A.陶瓷技艺的提升
B.陆上丝路的衰落
C.对外贸易的繁荣
D.交通格局的变化
考生注意:
5.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首次采用西方现代测绘技术绘制完成的(皇奥全览图》(图1),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较为全面、准确的记录中国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等广大边疆地区。《是奥全览图》的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绘制
2.回答选择题时,逃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檬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逃择题时,将答蒙写在签题卡
全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都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为有关夏王朝的部分史料。综合表中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
安
表1
史井
出处
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帝大康失因…
《史记·夏本纪》
太康,启之于也。盘于游四,十句不反,不恤人事,为异所近也
《后汉书·东夷列传》(贤注)
图1
太康尸位,以遍琅灭厥传,黎民成式,乃盘游无度,败于有落之表,十
A.表明中国传统地理学转型完成
B.反映清朝强化疆域管控的战略意图
《尚书·夏书·五于之歌》
句弗反
C凸显清廷近代主权意识的萌发
D.服务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署
A.夏初存在政治动荡的现象
B.后界历史原型得到印证
6.票号是由山西商人首创的专门从事异地汇兑的金融机构,初期经营业务以内陆商埠为重
C.夏王朝真实性已毫无争议
D.文献史料互证必可释疑
心。同治元年(1862年),清政府放弃严禁交商汇兑京饷的规定,允许山西票号经营具有代
2.汉景帝末年,文翁任蜀郡太守,选拔那郡县属吏赴长安学习,首创官办学堂“石室精舍”,教授
理国库性质的官款业务。对此举措解释合理的是
儒家经典,免除学生徭役,蜀地迅速从“僻陋蛮吏”转变为“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的文
A.山西经济地位的举足轻重
B.近代财政体制改革的开展
化盛地。这表明
C.官督商办模式的开创实施
D.局势动荡致国家财政窘迫
A.尊崇儒学政策的推行
B.地方官学体系的建立
7.1896年,担任江南陆师学堂总教习的德国军官骆博凯在其家信中写道:“在这个阶段,中国
C.蜀郡区位优势的凸显
D.文数助推了地方治理
聘用了许多德国军官和士官培训一支勇敢普战的国家部队,同时仿效英国的榜样努力培训
3.东汉时汉译的佛教经典《四十二章经》云:“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矣,二亲最神也。”
舰队。”据此可知,当时
魏晋时期吴支谦翻译的《佛说未生冤经》中有“夫普之极者,莫大于孝;恶之大者,其唯害亲
A.国内军事现代化成效显著
B.中外关系的毁和
乎"的言论。这反映了
C.中国自强御敌的迫切需要
D.英德矛盾的尖锐
历史(A卷)试题第1页(共8页)
历史(A卷)试题第2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指APp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5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PDF格式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