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历史卷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1840~1949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也是
A.地主阶级自救运动时期 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中国民主革命时期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下列这组油画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其反映的主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B.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
C.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开启中国历史新纪元
3.以下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其主题是
A.近代列强侵略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C.工农武装割据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
4.根据形势变化,1950年11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上,中央对我国财经工作方针作了及时调整:战争的支出第一,维持市场的支出第二,带投资性的支出第三。这里的“形势变化”主要是指
A.西藏和平解放 B.经济恢复工作完成
C.朝鲜内战爆发 D.土地改革取得成效
5.有评论认为20世纪50年代某场战争“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是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该战争对中国人民而言
A.是近代史的开端 B.实现了民族独立
C.推进了祖国统一 D.巩固了新生政权
6.如表为1951年6月至1952年底全国捐献战斗机统计情况。这一情形出现的原因是
群体或个人 捐献战斗机(架)
甘肃玉门石油职工群体 1
四川简阳县农民群体 2
豫剧演员常香玉 1
著名工商业者荣毅仁 7.5
…… ……
全国总计3710
A.土地革命 B.抗美援朝战争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7.下表为1950年前福建沙县镇头区茅坪乡各阶层土地占有情况。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土地改革的
阶级成分 户数 人口数 田亩数
地主、富农 15户 69人 2521.82亩
雇农、贫农、中农 327户 1293人 748.13亩
A.背景 B.内容 C.实质 D.影响
8.“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首唱响中国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是指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辛亥革命的爆发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9.一个同学想走进电影院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故事,如果要你给他推荐一部影片,你会选择下列哪一部
A.《大决战》 B.《日出东方》 C.《抉择》 D.《开国大典》
10.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李继德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说:“我看见他已经爬到地堡下,他猛地弓着腰起了一下子,堵上了枪眼子。”这段话描述的“奋不顾身堵枪眼”的战斗英雄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雷锋 D.焦裕禄
11.“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强敌压至鸭绿江边,我国已难以安定从事建设领土主权和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挽救危局,中共中央毅然决定
A.进行北伐战争 B.发动南昌起义 C.组织淞沪会战 D.开始抗美援朝
1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国的直接原因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
C.三大改造的进行 D.中国加入华约组织
1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用于水利建设的经费,与民国时期水利经费最多一年相比,1950年为其18倍,1951年为42倍,1952年相当于52倍,三年中完成的土石方量相当于挖掘23条苏伊士运河。这三年的水利建设
A.打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B.扩大了对外贸易的规模
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
1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5.1956年4月,全国机械工业先进生产者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张霖之指出:“中国机械制造业广大职工的任务,是逐步把中国机械工业建设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现代的、强大的机械工业。”这反映了当时国家
A.对工业化建设事业的重视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思想
C.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心 D.强调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性
16.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谈话,严厉谴责美国对朝鲜和中国台湾的侵略,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10月3日,周恩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时说:“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这表明
A.抗美援朝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B.新中国团结起亚非国家共同作战
C.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D.三大改造后新中国国力大大提升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过渡形式其中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的创举是
A.赎买政策 B.自负盈亏 C.互助合作 D.按劳分配
18.“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副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建成投产
③南京长江大桥建立 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雷锋精神”的内涵是
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20.1961年1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发表讲话,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使1961年成为“实事求是年”。毛泽东发出这一号召主要是因为,当时
A.粮食产量实现大幅增长 B.国防工业与尖端科技落后
C.西方国家孤立封锁中国 D.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21.回顾过去的血与火的激烈战斗,我们发自内心对英勇的志愿军将士表示崇高的敬意!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有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2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名资本家这样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这位资本家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3.毛主席的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指
A.南京长江大桥 B.钱塘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上海浦东大桥
24.以下列哪位人物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26分)
25.新中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同时,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摘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解放牌汽车纪念邮票 武汉长江大桥纪念邮票
材料三
材料四
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材料一中的“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材料二中的纪念邮票反映的是“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请你再列举出两例。
(3)材料三的时间轴中B段“变革”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在C和D这两个时间段内,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4)材料四中“中共八大”是在哪一年召开的?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5)在新中国的建设与探索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误。请你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
26.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自强、国家兴旺发达的重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旧中国国家四分五裂、民族蒙受屈辱、人民灾难深重的局面,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始了新历史纪元。10月1日,这是一个十分值得庆祝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事件。这个伟大事件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材料二
图1、图2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关农业方面的情境。
图1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图2 农民分到了劳动工具
材料三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说出农民实现了什么样的梦想?这得益于哪一法令的实施?
(3)材料三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概述“激战”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摘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三
1950年,毛泽东曾说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也说过:“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摘选自部编《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场景?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土地改革后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什么变化?
(4)综合材料三、四,概括中国人民的这些斗争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
28.请仔细阅读图文,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动人的序曲】
材料二
【图片见证】
图一 中国人民志愿军 图二 志愿军战士在前线 图三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 图四 朝鲜人民欢送志愿军
材料三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
地主和富农 占农村人口不到10% 占有土地70%—80%
贫农雇农和中农 占乡村人口90% 占土地20%—30%
(1)材料一图片所示文件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
(2)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有哪些代表人物?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3)根据材料三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
1-10 CABCD BACDA
11-20 DBCCA AAAAD
21-24 CCCB
25.(1)变化: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理解: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
(2)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等。(任举出两例即可。)
(3)影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答出任意两例即可。)
(4)时间:1956年。
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5)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要尊重客观的经济规律;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6.(1)历史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深刻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实现的梦想:农民分得田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事件:抗美援朝战争。
积极影响:抵御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7.(1)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3)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4)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8.(1)临时宪法作用。
(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黄继光或邱少云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3)1950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或者土地改革。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历史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