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五四制八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A卷)(图片版无答案)

丰城九中校本资料
丰城九中校本资料
丰城九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质量检测一A(3-5)
A、罗马法对罗马持久统治的维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历史
B、罗马人一度用武力征服了整个欧洲
命题人:
2025年3月24日
C、罗马法对古代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范围:九上第1-12课;满分:80分)
D、罗马帝国时期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0、中世纪的社会评论家认为欧洲社会包括三个等级一一祈祷者、作战者和劳作者。这三个等级中
1、清朝徐继畲编篡的《赢寰志略》中记载某古国时写道:“都城外有古王冢数处,皆基阔顶锐(尖)
的“劳作者”在中世纪的欧洲大部分生活在()
棺内贮香油,尸数千年不腐。存一冢基阔五里,高五十丈,顶似峰尖,中有洞,深三丈四尺,阔
A、自由城市
B、庄园
C、自治城市
D、大学
二丈七尺,内藏石棺一,不知何代何工(工匠)所造,西土以为异观。”该古国是()
11、在一次历史讨论课上,同学们围绕某一问题展开了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城市取得自治权,促进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罗马
了工商业的发展;有的同学认为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这节讨论课
2、《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主要说明当时()
同学们探讨的问题是()
A、奴隶制度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C、等级制度森严D、法制传统悠久
A、基督教诞生的背景
B、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3、“当…否定种姓制度并对不同于终极客观实在的灵魂的信仰发出挑战的时候…就诞生了一种
C、罗马教廷的地位
D、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
广为流传的宗教,它迷住了整个东亚。”材料中的“宗教”诞生于()
12、“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
A、古代罗马
B、古代中国
C、古代阿拉伯D、古代印度
下列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是()
4、“由公民组成的五百人会议取代了贵族会议,公民大会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心。公民大会权力的
A、亚历山大东征
B、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上升是雅典民主程度增强的标志。”这说明公民大会()
C、大化改新
D、伯里克利改革
A、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B、保障全体居民的权益
13、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外
C、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
D、拥有雅典最高司法权
部极盛时期”对世界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5、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产技术以及生活风尚等方面深受中国影响,7世纪中期的
A、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B、推动了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次改革最能体现这一特点。这次改革史称()
C、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A、“大化改新”
B、“伯里克利改革”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
14、德国学者莱布尼茨在《中国近况》一书绪论中写道:“(公元前后百年间)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
6、“不仅广大民众普遍没有文化,而且不少上层贵族也目不识丁,教士垄断了文化教育。”这主要
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欧亚)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
体现了西欧()
欧洲一一中国。”他认为“汇集在欧洲”的那个国家是()
A、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B、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A、古巴比伦
B、阿拉伯帝国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
C、知识沦为神学的奴仆
D、开始步入近代社会
15、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莫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关于希腊罗马
7、他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曾师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十八岁随父出征,二十
的古典文化成就描述准确的一项是()
岁继承王位,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客观上促进了古希腊文明的传播。”他建立的“大
A、《掷铁饼者》的创作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帝国”是()
B、大竞技场吸收了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C、阿拉伯帝国D、拜占庭帝国
C、《十二铜表法》构建起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8、公元2世纪时某帝国极为强盛,该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也成为该帝国的“内湖”,
D、儒略历以古巴比伦太阳历为蓝本,一直沿用至今
该帝国与遥远的东方汉帝国遥相呼应。该帝国是()
16、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共和国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9、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法律,而第三次的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八年级历史A第1页/(共6页)
八年级历史A第2页/(共6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五四制八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A卷)(图片版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