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启明集团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荣县启明教育集团第一学月巩固练习
九年级历史学科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计23道,每题3分,共69分)
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这是198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时创作的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于(  )
A.1912年1月1日 B.1921年7月1日
C.1927年8月1日 D.1949年10月1日
2.标语口号承载历史信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这些口号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3.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图知识卡片反映的是(  )
历史知识卡片 时间:1951年 人物:阿沛·阿旺晋美 经过:西藏地方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协议,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A.西藏实现和平解放 B.川藏公路建成通车
C.西藏完成民主改革 D.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4.毛泽东在国务会议上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这表明我国参战的目的是(  )
A.打击美国霸权 B.保家卫国 C.维护朝鲜独立 D.民族解放
5.图4、图5两位英雄人物的壮举体现的共同精神是(  )
图4 黄继光 图5 邱少云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 B.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C.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D.保家卫国、不怕牺牲
6.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简本)》中曾评价某历史事件:“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作出以武力侵略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该历史事件是(  )
A.三大改造 B.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解读图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表是一户农家在建国前后的家庭情况变化对比。造成该家庭生产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
新中国成立前 1953年
土地 很少 15亩多
农具 没有 齐全
稻谷收成 350千克 1600千克
A.开展土地改革 B.走农业合作化
C.实施“一五计划” D.实行包产到户
8.某文献出现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论述。该论述出自于哪一文献(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9.如表是建国初期我国部分农产品的产量增长情况。这些成就主要来自于(  )
粮食 棉花 油料
1949年基数 100 100 100
1952年增长 44.8% 193% 64%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 D.改革开放
10.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使全国约有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约7亿亩土地和37950间房屋等生产资料,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社会变革,材料中“社会变革”的含义指(  )
A.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B.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C.掀起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行“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严峻的形势下,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运动。这些运动的共同作用(  )
A.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B.实现了祖国大陆统一
C.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2.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  )
A.大力发展农林水利事业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加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D.制定了社会主义宪法
1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建成了大型汽车生产基地,试制成功了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建成了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新建了武汉和包头大型炼钢厂、建成了洛阳拖拉机厂和哈尔滨轴承厂,还在兰州建成了大型炼油基地。这说明(  )
A.东北成为我国工业发展基地 B.我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C.我国钢铁工业已领先于世界 D.我国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
14.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C.三大改造完成后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完成后
15.下图是某年国庆节时,游行群众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模型通过天安门的场景。该场景最早发生在(  )
A.1949年 B.1954年 C.1978年 D.1984年
16.某班将模拟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你作为新闻发言人,可以发言的内容是(  )
A.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
B.解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C.汇报“西部大开发和脱贫攻坚”的实施情况
D.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重要意义
17.构建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小华同学在学习某课时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图中问号处是(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土地改革
18.下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北京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总社发给北京第一食品生产合作社的入社批准书”。这件文物可以作为研究三大改造的(  )
A.口述史料 B.间接史料 C.音像史料 D.实物史料
1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过渡时期中,我国成功开辟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材料中“根本变化”的含义指(  )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20.党的十五大指出,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变为国有资本等手段,到1956年底,中国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这一转变得益于(  )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工业化建设需要
21.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中共六大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2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凭“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仅用三年时间拿下大油田。他们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坚持真理、英勇斗争 B.艰苦创业、乐于奉献
C.献身科研、默默坚守 D.严谨治学、求真务实
23.我国第一座工人纪念馆坐落于大庆市,它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石油魂》为主题,展示了铁人精神,成为石油工人的精神家园,是我国最具石油特色的文化景观。这一“精神”的代表人物是(  )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杨靖宇
二、材料题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材料二
1953—1957年,全国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我国过去所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上的一段发言
材料四
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1) 材料一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怎样的经济状况? (2分)为改变这种经济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方针? (1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有何意义。 (2分)
(3) 材料三中“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程中,国家实行什么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1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重大意义。 (2分)
(4) 根据材料四,说说1966一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2分)
(5) 从上述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你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1分)
2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全世界宣示,她不仅完全有能力捍卫国家独立,而且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图一 开国大典 图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图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历史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研读图片,选择其中一幅,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信息。(6分)
(2)依据以上图片蕴含的历史信息拟定主题名称。(2分)
材料二
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3)分析材料二,归纳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三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亿二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成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营工业企业已经变成公私合营企业,将近二百万户的私营大中小商店,已经变成公私合营商店、合作商店、合作小组或者直接变成国营商店。这是把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大革命。
——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7年6月26日)
(4)依据材料三,指出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6分)
启明集团初二年级2025年三月巩固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B D C A B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B B B D B D D C
题号 21 22 23
答案 A B B
24.
(1)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2分)第一个五年计划。(1分)
(2)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分)
(3)赎买政策;(1分)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4)工农业总产值和国家财政收入下降;“文化大革命”的破坏。(2分)
(5)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必须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1分)
25.
(1)选择图一:开国大典。(2分)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欢庆新中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团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4分)
(2)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2分)
(3)变化趋势:从统计图数据变化可以看出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获得增长;(2分)
主要原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2分)
(4)变化: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2分)
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启明集团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