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提分精准练
专题10: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单项选择题
1.(2024·江苏淮安)某历史兴趣小组就同时空的中外历史人物进行了比较学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相同之处
A. 汤显祖 莎士比亚 都反对教会的“神权至上”
B. 宋应星 牛顿 都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
C. 洪秀全 林肯 都沉重打击了本国封建统治
D. 孙中山 甘地 都领导本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2.(2023·江苏宿迁)下图反映的军事行动取得了胜利,并引发各省纷纷响应。最终,革命行动
A.推翻了北洋政府 B.终结了封建专制
C.结束了清朝统治 D.创建了人民军队
3.(2024·江苏常州)少年时代的瞿秋白在常州府中学堂念书。一天传来一则消息,他十分高兴,立即拿起剪刀剪下辫子,连跑带跳地对母亲说:“皇帝倒了,辫子剪了!”据此推测,这则消息是
A.维新变法开始 B.辛亥革命爆发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中共一大召开
4.(2024·江苏盐城大丰实验一模)孙中山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孙中山抨击的是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清朝君主专制统治
C.军阀割据纷争 D.护国战争
5.(2023·江苏无锡)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动了国家与社会的进步。辛亥革命的进步之处是
A.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B.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解决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D.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6.(2023·江苏镇江)如图漫画反映了袁世凯复辟帝制梦碎,直接导致其梦碎的革命运动是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北伐战争 D.护国战争
7.(2023·江苏苏州)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图中问号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护国战争
8.(2023·江苏苏州工业园区一模)1911年11月5日,江苏巡抚程德全应苏州立宪派和绅商的要求,在江苏巡抚衙门前挂上“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的招牌,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都督府命令全省各地的原任地方官照常办事。广西、安徽的革命也大概如此。上述现象能够表明
A.清朝官僚拥护资产阶级革命 B.封建官僚合力推翻清朝统治
C.辛亥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D.中华民国政权得到空前支持
9.(2023·江苏徐州一模)年代尺是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工具。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近代史部分大事件年代尺,对其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①鸦片战争爆发 B.②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C.⑤义和团运动兴起 D.⑥武昌起义成功
10.(2023·江苏徐州沛县一模)有人说,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西学东渐——“雾里看花”、中体西用——“移花接木”、从制度到思想——“学习仿效”。这个过程体现了
A.近代中国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C.中国近代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D.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11.(2023·江苏徐州沛县一模)有学者说:“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桩扣人心弦的事件。在当时世界上还到处是皇帝、沙皇、苏丹和国王的时候,古老的中华帝国在短短几周之内成为欧亚大陆上继法国之后的第二个共和国。”该学者重点强调
A.欧亚大陆的联系 B.封建帝制的危害
C.法国大革命影响 D.辛亥革命的意义
12.(2023·江苏徐州沛县一模)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彻底否定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民主”“共和”的形象。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A.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B.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
C.推进了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保障了国民一律平等
13.(2022·江苏盐城)下图是1918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
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 B.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
C.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D.说明了北伐战争的局限
14.(2022·江苏扬州)1911年12月,在南京的17省代表集会,正式投票选举临时大总统,最终当选的是
A.宋教仁 B.黎元洪 C.袁世凯 D.孙中山
15.(2022·江苏泰州)口号往往反映一场运动的目的和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口号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其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16.(2022·江苏连云港)蔡元培在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该挽联描写的是
A.谭嗣同视死如归的气概 B.梁启超变法图强的济世情怀
C.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 D.李大钊开天辟地的首创精神
17.(2022·江苏南通海安二模卷)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文中“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是指
A.结束了封建帝制 B.建立了中华民国
C.传播了民主共和 D.改变了社会性质
18.(2022·江苏盐城建湖县二模卷)孙中山认为,共和是中国政治之精髓,先哲之遗业;人们所共尊的尧、舜、禹三代就是“天下为公”的自治共和时代,共和制度是中国古老的政治传统。此观点本质意图是
A.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B.弘扬儒家传统文化
C.为找寻变革历史依据 D.解读民主共和实质
19.(2022·江苏盐城东台二模卷)把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对历史的认识。如图所示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A.建立近代化工业 B.争取民族独立
C.追求民主自由 D.探索近代化道路
20.(2022·江苏扬州邗江区二模卷)如图所示:这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某一革命团体的政治纲领,这个“革命团体”是
A.第一次提出了“振兴中华”的主张和宗旨
B.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C.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中央临时政府
D.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建立君主立宪的政党
二、非选择题
21.(2024·江苏宿迁)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建国民政府。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年)
材料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孙中山先生说过:“‘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救国方式的变化。(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救国的指导思想并指出“政治革命”的目标。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目前,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22.(2024·江苏苏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兴办学堂一览表(部分)
时间 近代学堂
1862年 京师同文馆
1866年 福州船政学堂
1898年 京师大学堂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整理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的法令,规定: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小学手工科,应加注重;高等小学以上体操科,应注重兵式;初等小学算术科,自第三学年起,应兼课珠算等。
——摘编自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材料三
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奠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公平性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要发展社会主义,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教育公平是基础。
——摘编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材料一所列学堂的兴办有关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分析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目的。
(3)据材料三,指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专题10: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江苏省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提分精准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