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提分精准练
专题1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2024·江苏淮安)1937年四川学生王建堂投笔从戎,其父赠送一面“死”字旗,旗帜部分内容是“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份)”。与王建堂同赴此“国难”的事迹有
A.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全舰官兵奋勇抗敌,重创日舰
B.叶挺在北伐战争中率领独立团所向披靡,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美誉
C.赵登禹率领大刀队参加北平保卫战,指挥部队奋勇抗击日军
D.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
2.(2024·南京二模)1945年,刘少奇在会议上指出:“我们党在现阶段为实现中国新民主主义制度而奋斗。…………我们党要以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3.(2024·江苏南通)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秋收起义到工农武装割据,从《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到《黄河大合唱》的传唱。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
C.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
4.(2024·江苏苏州)邓子恢主持下的华中抗日根据地由主七佃三的“三七分租”,逐渐改变为佃七主三的“倒三七分租”;为打击农村高利贷而规定为“分半给息”,即实行一分半利息,以保护贫苦农民利益。这些举措实施的土地政策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减租减息政策
C.耕者有其田 D.包产到户
5.(2024·江苏苏州)1940年,某报社论称:“正太路自八月二十日被截断后,迄在游击军控制下,交通未能恢复,自然饶有价值,亦是最足令人兴奋的事态……日人倘使还想‘征服’中国,推行‘新秩序’,真是做梦了。”这篇社论反映出
A.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灭亡中国的迷梦 B.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C.百团大战振奋了国人抗战胜利的信心 D.第三次长沙会战在国内外的积极影响
6.(2024·江苏连云港)1938年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后,大部分音乐工作者转入敌后或大后方,创作了《游击队歌》《八路军进行曲》等作品,之后这些作品被广大军民传唱。这反映了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形成 B.正面战场取得巨大战绩
C.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日热情高涨 D.各条战线欢庆抗战胜利
7.(2024·江苏扬州)1940年9月,延安《新中华报》在贺电中写道:此次战役不仅打破了敌寇在华北之不断“扫荡”和封锁,同时将提高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这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8.(2023·江苏镇江)如图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某战役示意图。依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9.(2023·江苏宿迁)“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激昂的乐章响彻中华大地,汇成时代的最强音。这里的“时代的最强音”指的是
A.变法图强 B.三民主义 C.打倒列强 D.抗日救亡
10.(2023·江苏苏州)下图是创作于1937年2月的漫画《现在,我们一致对外吧》。对该画作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抒发对消极抗战的不满 B.表达对团结抗战的支持
C.体现对日寇侵华的谴责 D.蕴含对重庆谈判的期待
11.(2023·江苏扬州)下图是创作于1940年的套色木刻版画《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它意在
A.振奋抗战士气 B.促成国共合作 C.发起淞沪会战 D.谋划和平建国
12.(2023·江苏连云港)图2为1938年5月某报刊上发表的一幅漫画,该漫画表明
图2
A.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游击战争 B.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
C.中国军队同仇敌忾消灭日寇 D.第三次长沙会战获得胜利
13.(2023·江苏南京三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尽管局势发展中还有跌宕起伏,但国共重新合作的大局已定。国共重新合作后的中心任务是
A.结束帝制 B.打倒军阀 C.团结抗日 D.和平建国
14.(2023·江苏淮安一模)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研究“西安事变”时,可信度最高的证据应是
A.当时的照片和相关的文物 B.当代著名电影《西安事变》
C.文学著作中对于事件的描述 D.当时国民党报刊的宣传报道
15.(2023·江苏盐城亭湖区二模)下图是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年代尺,由此获得的信息应包括
①七七事变成为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②国民党在抗战中始终处于领导地位
③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2023·江苏连云港一模)《灾难与转折1937年》一书是忻平所著。1937年,中国的灾难与转折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百团大战
17.(2023·江苏盐城一模)华盛顿体系重建了一战后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秩序。下列历史事件中,对华盛顿体系形成挑战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C.德国突袭波兰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8.(2022·江苏无锡)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以晋冀豫等抗日根据地为依托,发动了以破袭华北日军交通线为目标的战役,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这场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9.(2023·江苏宿迁一模)下列材料中的“大战”指
纪念碑是由主碑、副碑、圆雕、题字碑、烽火台、“长城”等组成的建筑群。主碑与三个副碑组成一个巨大的箭头,指向石太铁路,寓意大战以破袭正太铁路拉开序幕。主碑高四十米,寓意大战发生于1940年。三座副碑形如军旗,象征着参加象征着参战的八路军129师、120师和晋察冀军区三支大军。由三角形平台往下,从第一座题字碑到主碑之间,形成三个平台,寓意着大战经历三个阶段。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0.(2023·江苏宿迁一模)《国家记忆》栏目中曾讲述《支前民兵董长松》“1944年4月,正值日寇肆虐,董长松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带领老乡为前线八路军运输物资。解放战争时期,他继续自己的支前工作,用小推车支援解放军……”董长松同志是千千万万支前人员中的一位。董长松等人积极支援前线深刻表明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不同时期革命 B.支援前线让人感到无比光荣
C.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D.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物资匮乏
二、非选择题
21.(2024·江苏常州)某校开展“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为主题的抗日战争图片展。请你参与活动并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1)任务一:英烈介绍篇。图一至图三的历史人物是十四年抗战中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介绍他们的英雄事迹(注:每个人物事迹不超过30字)。
(2)任务二:读图学史篇。争取抗战胜利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请你分别为图四、图五的两幅地图命名。
(3)任务三:学史感悟篇。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请根据以上图片并结合所学分析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22.(2024·江苏南通)20世纪30年代,史学家围绕历史上英雄人物撰写著作,影响巨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卫青七次出击匈奴,斩首五万余级,收黄河以南土地置朔方郡,这样功劳不算小罢!张骞冒万死为朝廷效力,西到波斯,南通印度,从此中国与西方、西南方各民族开始接触。考察张骞成就大功的原因,只要看他被匈奴拘留十多年,逃脱虎口后却依然向西奔去。谁及得他,谁就能做他的事业!
——摘编自范文澜《大丈夫》(1936年)
材料二
在当前的民族危机之下,我们需要的是正在受教育的爱国青年,复兴民族的责任在他们身上。我们希望因为《大丈夫》这本书的出现,刺激出版界,多编印同性质的书,普及历史知识,助力国人建立功业,以适应时代要求。
——摘编自《读书》(1937年第1卷第1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位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并概括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可贵品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30年代史学家撰写英雄人物的时代背景,概括《大丈夫》等著作所发挥的历史作用。
23.(2023·江苏宿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是矗立于世界革命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在建党的思想理论准备中,《共产党宣言》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20年2月,陈望道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秘密回到浙江义乌自己家中。他在潜心翻译时,把粽子蘸着墨汁吃掉却浑然不觉,还说:“够甜,够甜的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1927年9月19日,秋收起义受挫后,起义部队先后退至文家市。当晚,前委召开会议,讨论部队的进军方向。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指出目前攻占中心城市在事实上已不可能。经过讨论,否定了师长余洒度“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决定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到莲花、宁冈一带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去,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
——陈旭麓《五四后的三十年》
材料三
西安事变消息传出后,国内舆论多认为,一旦诉诸武力,中国可能陷于纷争割据的局面,给日本以可乘之机。12月13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如何处置西安事变问题……,17日,周恩来等作为中共代表乘机抵达西安,与张、杨等人紧急磋商,并表示只要蒋介石改变内战政策,决心抗日,中共就愿与他合作。
——《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真理”指的是哪一学说?(1分)
(2)概括材料二中起义部队进军方向由长沙转至“莲花、宁冈一带”的原因。(2分)并据此指出毛泽东开辟了哪一革命新道路?(1分)
(3)材料三中中共对解决西安事变采取了怎样的主张?(1分)
(4)结合以上问题,请归纳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中国艰难严酷的环境中,能够从弱小并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3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专题1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江苏省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提分精准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