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历史阶段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19世纪五六十年代,神创论被打破,欧洲基督教神权统治的根基遭到沉重打击。这主要源于( )
A.伏尔泰的启蒙思想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 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2.他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他们都曾让世界震惊,一个是因为他的文学作品,一个是因为他的音乐作品,他们的作品都与拿破仑有关。他们分别是( )
A列夫·托尔斯泰和贝多芬 B.伏尔泰和梵高
C.莎士比亚和达·芬奇 D.达·芬奇和梵高
3.开普勒发现行星椭圆运动规律后,天文学家仍面临一个问题:行星为什么总是围绕太阳做规则运动而不脱离其固定轨道?这一疑问得到解决主要得益于( )
A.蒸汽机的发明 B.进化论的问世
C.太阳中心说诞生 D.万有引力的发现
4.《物种起源》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这里叙述了该著作的( )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5.达尔文因病逝世后,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将他葬在牛顿的墓旁。这主要是因为( )
A.相对论的影响远远超过经典力学
B.达尔文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
C.二者都对近代自然科学作出贡献
D.二者都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6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拥入新的工业中心。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到4.15亿,约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上述材料强调了工业革命( )
A.加剧了贫富分化 B.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C.带动了财富的增加 D.引发了城市化
7.他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今天的玻利维亚共和国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他是( )
A.圣马丁 B.玻利瓦尔 C.甘地 D.凯末尔
8.“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此喻指英国( )
A.垄断“三角贸易” B.成为海上霸主
C.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D.对拉丁美洲的殖民掠夺
9.为扩大白人聚集区,杰克逊总统于1830年签署《印第安人迁移法》,将所有原住民迁往密西西比河以西,迫使1.3万印第安人走上血泪之路,导致其1/3人口死亡。这证明当时美国( )
A.立法不规范 B.开发西部的紧迫性
C.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 D.种植园经济的残酷
10.“日本人最终认识到,锁国政策不可行,遂开始研究西方的方式,并加以改变……取得了非凡的成功。”首先打破日本“锁国政策”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1.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共行“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以改变中世纪的风俗习惯,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这体现的改革政策是( )
A.废藩置县 B. 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12.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D.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13.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赎金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农民在法律上获得解放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自然经济的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以上说明农奴制改革( )
A.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B.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14..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使他制造汽车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是( )
A.蒸汽机的改良 B.电动机的发明
C.发电机的发明 D.内燃机的发明
15.一部《英雄交响曲》把欧洲两位伟大人物紧紧地连在一起。欧洲这两位同时代的人物是( )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拿破仑和贝多芬
C华盛顿和贝多芬
D.罗伯斯庇尔和梵高
16.《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19世纪某一事件时说:“它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同时对生存斗争的强调又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这指的是( )
A.但丁及《神曲》
B.马克思及《共产党宣言》
C.牛顿及其万有引力
D.达尔文及《物种起源》
17.一位科学家认为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个“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开始于( )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
18.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论,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理论是( )
A.生物进化论 B.三权分立说 C.经典力学体系 D.日心说
19.有人说:“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主要是指牛顿( )
A.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B. 提出了相对论
C.发明了电灯
D.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20.《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和瓦特的贡献分别是( )
A. 进化论、蒸汽机车
B. 相对论、内燃机
C. 电磁学理论、飞机
D.经典力学体系、改良蒸汽
21.如果以“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你会发现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具有鲜明的特点。其特点之一表现为( )
A.南北联合,协同作战
B.由封建王公领导
C.废除了农奴制
D.建立了统一的国家
22.独立战争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要扫除的障碍是英国殖民统治,那么美国内战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要扫除的障碍是( )
A.奴隶制 B.封建制度 C.雇佣劳动制 D.农奴制
23.马克思(1818-1883)在评价一位与他同时代的美国总统时说:“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的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个英雄。”这位总统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亚历山大二世 D.杰斐逊
24.美国内战与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同点是( )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废除了奴隶制
25.比较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与美国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其共同点是( )
A.降低了被解放者的政治地位 B.要求被解放者赎买土地
C.因为大规模内战而颁布实施 D.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26.19世纪中后期,世界各国出现了新一波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和革命浪潮,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悲惨,暴动频繁。农民的“叛乱”每十年就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通过什么事件摆脱了这一困境?这一事件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主要依据是什么?(6分)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2)材料二中,日本人“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是通过哪一事件?日本人通过哪些措施完成了这一目标?(8分)
材料三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美国北方和南方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就像一场赌博,都把赌注押在自己这一方。 ---马克思
(3)材料三中,“美国北方和南方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导致了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政府的最高目标是什么?(6分)
材料一 他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和“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人们为什么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10分)
材料二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不断发展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高速持续增长。……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
1832年3月霍乱遍及英国;1848--1849年,霍乱在英国再次兴起……
举世闻名的“雾都”伦敦之得名,除了英国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外,恐怕与18、19世纪的工业化密不可分。
--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2)依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这些影响对当今社会发展有何启示? (10分)
材料三 “五四风雷动地来,爱国青年挺身出”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和原因?(4分)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6分)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历史阶段检测
答案:1-5:BADDC
6-10:DBCCC
11-15:CABDB
16-20:DBADD
21-25:AABCD
(1)根据材料一”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悲惨,暴动频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农奴制危机,俄国1861年改革摆脱了农奴制危机。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利于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日本明治维新
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美国内战
美国内战中美国政府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维护国家统一。林肯在战争初期曾明确表
示:“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 。林肯认为,联邦的统一是国家的核心价值,内战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国家分裂,恢复国家的统一。
27.(1)列夫·托尔斯泰。
原因:他的作品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所以,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工业革命显著推动了英国社会生产力的飞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确立了其全球经济强国的地位。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在国家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其带来的环境问题。
1919年5月4日,爆发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反帝情绪高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播,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广泛的参与:运动不仅限于学生,还吸引了工人、商人等各阶层的广泛参与,显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斗争精神。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实验中学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统编版(五四学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