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独立检测试卷
(试卷满分 60 分,时间 50 分钟)
一、选择题(共 15 分)
1.“我们用 28 年办了一件大事,把‘三座大山 ’搬掉了,也就是头上的问题解决了,看来下步要 解决脚下的问题了。解决脚下的问题任务还很重,建设我们这样大的国家要花更大的气力。”“头 上的问题解决了 ”的标志是 (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提出了“一国两制 ”构想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新华社 1949 年 10 月 1 日报道:“下午三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毛主席亲自开动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第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首都徐徐上升。” 报道描述了 (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开国大典
C.中共七大 D.香港回归
3.“新中国成立,如‘大厦将建,独木难支 ’,不能只靠一个党派。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 三个帮。需要多党派齐心合力,共建大厦。 ”这催生我国确立 ( )
A.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 和平,大 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这体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 ( )
A.背景 B. 目的 C.过程 D.意义
5.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一一标志着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港澳回归祖国一一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
C.土地改革的完成一一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抗美援朝的胜利一一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
6.在进行主题为“ 中国人民志愿军﹣﹣ 中国最可爱的人 ”的研究性学习时,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 是 ( )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上甘岭》④当时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1954 年 9 月,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 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这表明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时代特征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深刻的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 征,例如肖文革、王解放、李援朝、马跃进等。一般而言, 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是 ( )
A. 肖文革、马跃进、王解放、李援朝 B.王解放、李援朝、马跃进、 肖文革
C.马跃进、李援朝、 肖文革、王解放 D.李援朝、王解放、马跃进、 肖文革
9.“宝成铁路通车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沟通了大西北和大西南,让蜀道不再难、秦岭 不再险,让川陕交通换了新天 ”。这件“大事 ”的完成主要得益于 (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一五 ”计划 D.西部大开发
10.我国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1.实验中学历史社团的同学们正筹备“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 ”。他们筛选出以下图片,适 合展示的包括 ( )
①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②中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
③鞍山大型轧钢厂 ④大庆油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被誉为“红色资本家 ”的荣毅仁曾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 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荣毅仁说的是 ( )
A.农业生产合作化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手工业生产合作化 D.国有企业改革
13.“ 12 月 22 日,大会闭幕。这一天是冬至,却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立春 ’。从这一天开始,
中国走出了 1957 年下半年以来长达 21 年的‘左 ’的阴影;从这一天开始,中国走上了腾飞之路。” 材料中的“大会 ”是指 (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万隆会议
14.20 世纪 70 年代,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 ( )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 B.资产阶级自由化
B.C.“两个凡是 ”方针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5.1978 年 12 月 25 日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文章中说: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 侵, ……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它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 个中心工作服务的。 ”这个“ 中心工作 ”是 ( )
A.经济建设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平反冤假错案 D.停止“ 以阶级斗争为纲 ”
二.非选择题。 (共 45 分)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 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 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 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 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 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 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在全国已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条件下,全国新解放区有计划、有秩序、分期分批进行 了土地改革。1950 年 6 月, 公布,总的原则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 立富农,有步骤有区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到 1952 年 12 月,土地改革基本 完成,3 亿农民获得了 7 亿亩土地。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1分)
(2)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 ”指的是什么事件?列举此历史事件中著名战役和一位
初二历史 第 1页 (共 4 页) 初二历史 第 2页 (共 4 页)
战斗英雄。根据所学,概述“激战”的胜利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一点即可)(4分)
(3)根据所学;在材料三横线上填入合适的法律文献名称。通过改革使哪一阶级被消灭 使农村 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
(4)综合材料二、三,概括回答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这些斗争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请你再列举 一例起到此作用的历史事件。(2分)
17.到今年(2025年),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 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阅读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 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 能造。”
材料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 义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的获得解 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农业和工业的生产创造了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上的发言
材料三:1956—1966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我国曾出现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 发展阶段的失误,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面对国家的困难局面,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 德,艰苦奋斗,共渡难关。
——张岂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全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以后,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客户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 大成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较大起伏,但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 农业、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在艰难中仍然取得重要进展。
(1)结合所学知识,为改变材料一中工业落后的状况,建国初期的新中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并列 举其中任意一项成就。(2分)
(2)指出材料二中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新中国是如何应对的 其实质是什么 (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所指的“失误”具体有哪些 (2分)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举一例这一期间取得的科技成就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了 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请列举一位即可。(2分)
(5)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要注意哪些问题 (1分)
18.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请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看待我这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 席的尊严……”文革期间,他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公贼,遭受残酷迫害。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 案 。
初二历史 第3页 (共4页)
(1)材料一这部法律文件,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这部法律文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所起的作用是 什 么 ( 2 分 )
(2)材料二的法律文件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它具有怎么样的性质 (2分)
(3)依据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确立的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2分)
(4)材料三中的“我”指的是谁 此案反映了当时出现了什么严重状况 (2分)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认识。(1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当时中共中 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1)针对材料一中“两个凡是”方针,当时中国掀起一场什么运动 (1分)
(2)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与什么事件有关 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 心分别是什么 (2分)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伟大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该会议 有何意义 (2分)
(4)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1分)
20.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同学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为主题进行学 习,请你参与完成。
版块一 筹建篇 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决定 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 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版块二 建立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今日在新中国首都宣布中华人民共和 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这是在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典礼 上宣布的。 ——《首都三十万人齐聚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典礼》
版块三 巩固篇
图1围歼敌人的志愿军战士 图2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1)写出版块一中会议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 此次会议主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 (2分)
(2)根据版块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 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什么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分)
(3)从版块三中任选一幅图片,介绍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要求:写出事件的名称、主要 人物、开始时间,签署或颁布的文件及历史意义。(5分)
初二历史 第4页(共4页)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C 4.D 5.C 6.B 7.C 8.B
9.C 10.D 11.A 12.B 13.B 14.C 15.A
16. (1)材料里新中国…(或内忧外患)(2)抗美 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黄继光(邱少云);提 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等(国内意义)(3)《中华 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地主阶级;由地主 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
所有制(4)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西藏 和平解放
17. (1)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成就写建成 投产、交通成就写建成通车(2)为了解放生产 力;实行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 会主义公有制(3)“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 化运动(4)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或文革时期三个成就任选)王进喜(焦裕禄、 雷锋)(5)政策的制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等
18. (1)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
议;临时宪法(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 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 法(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刘少奇;民 主与法制造的践踏(5)健全民主与法治,依 法治国等
19. (1)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2)中共十一届
19. (1)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2)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阶级斗争为纲”变为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3)改革开放;是新中国以来,党历史 上就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4)党的 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等
20.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成立新中国(2)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推翻了… 、…独立自主… 、…站起 来了(3)图1:抗美援朝战争、彭德怀(黄继光、 邱少云)、1950年10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 定上签字、p11页意义。图2:西藏和平解放、
阿沛 · 阿旺晋美、1951年、《中央..和地方…协 议》、祖国大陆…各族人民…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独立检测试卷 C.“一五”计划 D.西部大开发
(试卷满分 60 分,时间 50 分钟) 10.我国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一、选择题(共 15 分)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
1.“我们用 28 年办了一件大事,把‘三座大山’搬掉了,也就是头上的问题解决了,看来下步要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解决脚下的问题了。解决脚下的问题任务还很重,建设我们这样大的国家要花更大的气力。”“头 11.实验中学历史社团的同学们正筹备“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筛选出以下图片,适
上的问题解决了”的标志是( ) 合展示的包括(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 ①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②中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鞍山大型轧钢厂 ④大庆油田
2.新华社1949年 10月 1日报道:“下午三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毛主席亲自开动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第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首都徐徐上升。” 12.被誉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毅仁曾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
报道描述了( ) 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荣毅仁说的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开国大典 A.农业生产合作化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手工业生产合作化 D.国有企业改革
C.中共七大 D.香港回归 13.“12 月 22 日,大会闭幕。这一天是冬至,却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立春’。从这一天开始,
3.“新中国成立,如‘大厦将建,独木难支’,不能只靠一个党派。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 中国走出了 1957 年下半年以来长达 21 年的‘左’的阴影;从这一天开始,中国走上了腾飞之路。”
三个帮。需要多党派齐心合力,共建大厦。”这催生我国确立( ) 材料中的“大会”是指( )
A.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万隆会议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4.20 世纪 70 年代,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 )
4.“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 和平,大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资产阶级自由化
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这体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 B.C.“两个凡是”方针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 15.1978 年 12 月 25 日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文章中说:“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意义 侵,……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它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
5.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个中心工作服务的。”这个“中心工作”是( )
A.新中国的成立一一标志着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经济建设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平反冤假错案 D.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B.港澳回归祖国一一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 二.非选择题。(共 45 分)
C.土地改革的完成一一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
D.抗美援朝的胜利一一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 答问题。
6.在进行主题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最可爱的人”的研究性学习时,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 材料一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
是( ) 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
③电影《上甘岭》④当时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7.1954 年 9 月,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材料二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
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表明( ) 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8.时代特征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深刻的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 材料三 在全国已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条件下,全国新解放区有计划、有秩序、分期分批进行
征,例如肖文革、王解放、李援朝、马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了土地改革。1950 年 6 月, 公布,总的原则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
是( ) 立富农,有步骤有区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到 1952 年 12 月,土地改革基本
A.肖文革、马跃进、王解放、李援朝 B.王解放、李援朝、马跃进、肖文革 完成,3亿农民获得了 7 亿亩土地。
C.马跃进、李援朝、肖文革、王解放 D.李援朝、王解放、马跃进、肖文革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9.“宝成铁路通车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沟通了大西北和大西南,让蜀道不再难、秦岭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1分)
不再险,让川陕交通换了新天”。这件“大事”的完成主要得益于( ) (2)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列举此历史事件中著名战役和一位
初二历史 第 1页 (共 4 页) 初二历史 第 2页 (共 4 页)
学校 班级 姓名
密 封 线
战斗英雄。根据所学,概述“激战”的胜利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一点即可)(4 分) (1)材料一这部法律文件,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这部法律文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所起的作用是
(3)根据所学;在材料三横线上填入合适的法律文献名称。通过改革使哪一阶级被消灭?使农村 什么?(2 分)
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 分) (2)材料二的法律文件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它具有怎么样的性质?(2分)
(4)综合材料二、三,概括回答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这些斗争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请你再列举 (3)依据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确立的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一例起到此作用的历史事件。(2分) (4)材料三中的“我”指的是谁?此案反映了当时出现了什么严重状况?(2分)
17.到今年(2025 年),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认识。(1分)
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阅读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 材料一: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当时中共中
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 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能造。”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
材料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义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的获得解 (1)针对材料一中“两个凡是”方针,当时中国掀起一场什么运动?(1分)
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农业和工业的生产创造了条件。 (2)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与什么事件有关?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
——毛泽东在 1956 年一次国务会议上的发言 心分别是什么?(2 分)
材料三:1956—1966 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我国曾出现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伟大历史性决策是什么?该会议
发展阶段的失误,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面对国家的困难局面,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 有何意义?(2 分)
德,艰苦奋斗,共渡难关。 (4)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1分)
——张岂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0.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6 周年。同学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为主题进行学
材料四:全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以后,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客户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 习,请你参与完成。
大成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较大起伏,但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 版块一 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决定
农业、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在艰难中仍然取得重要进展。 筹建篇 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
(1)结合所学知识,为改变材料一中工业落后的状况,建国初期的新中国采取了什么措施?并列 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举其中任意一项成就。(2 分)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指出材料二中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版块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今日在新中国首都宣布中华人民共和
新中国是如何应对的?其实质是什么?(3分)
建立篇 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这是在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典礼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所指的“失误”具体有哪些?(2 分)
上宣布的。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举一例这一期间取得的科技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了
——《首都三十万人齐聚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典礼》
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请列举一位即可。(2分)
(5)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要注意哪些问题?(1 分) 版块三
巩固篇
18.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请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 图 1 围歼敌人的志愿军战士 图 2 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写出版块一中会议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此次会议主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2 分)
(2)根据版块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材料三:“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看待我这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
(3分)
席的尊严……”文革期间,他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公贼,遭受残酷迫害。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
(3)从版块三中任选一幅图片,介绍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要求:写出事件的名称、主要
案。 人物、开始时间,签署或颁布的文件及历史意义。(5分)
初二历史 第 3页 (共 4 页) 初二历史 第 4页 (共 4 页)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C 4.D 5.C 6.B 7.C 8.B
9.C 10.D 11.A 12.B 13.B 14.C 15.A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度第二学期月考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