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度(下期)第 1 次教情调研
7 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9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C C A D D B C D C D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A D A B B C B B D C A
二、综合题
24 题: (1)隋炀帝(1 分);设立进士科(1 分);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扩大了
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高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答出任意两点 2 分)
(2)图 2:曲辕犁(1 分); 图 3:筒车;(1 分)
(3)贞观之治;(1 分)开元盛世;(1 分) 共同原因:重视人才,善于用人;重视经济
发展;改革创新;关注民生,以民为本;发展教育;完善科举制。(答出任意两点 2 分)
(4)开明的民族政策;(1 分) 天可汗;(1 分) 交往方式:战争、和亲、会盟、设置
机构、册封。(答出任意两点 2 分)
(5)影响: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以及中印友好交往作出了重大贡献。(1 分) 不畏艰险、
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答出两点 2 分) 鉴真东渡;(1 分)
(6)统治者统治政策的调整;技术的创新;对外开放;开明的民族政策,和谐的民族关系。
(答出任意两点 2 分)
25 题: (1)赵匡胤 东京 五代十国 崇文抑武(每空 1 分,共 4 分)
(2) 问题:地方势力强大,君弱臣强(或武将专权,权力过大)。(1 分)
措施:任用文臣管理军务,解除节度使兵权,定期换防;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
行三年任期制,并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答出任意三点
即可得 3 分)
(3)目的:实现富国强兵。(1 分) 评价:一定程度改善了北宋积贫的局面,增加了政府的
财政收入,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急于求成,实际上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触犯了大
地主、权贵的利益,导致统治集团内部分裂; 强兵效果并不明显,没有改善北宋积弱的局
面。(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 2 分)2024-2025学年度(下期)第1次学情调研
10.如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使者的场景。
该图可用于研究(
七年级历史作业单
A.宗教绘画的风格B.唐与突厥的友好关系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只有一项正确选项。)
C.民族政策的践行D.贞观时期的中外交往
1.588年,隋文帝杨坚命令杨广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江作战,进攻江南的陈朝,589年,陈后主被
俘投降,陈朝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11.中日山水相连,中国文化对日本有深远影响。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
A.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全国
化改新”,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最能反映下列五幅图片信息的诗句是(
C.夺取了陈朝政权,建立唐朝
D.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
2.央视《国宝大会》(第二季)“舟楫千里”节目介绍:隋炀帝开了许多新的河道,连接了原有的自
然和人工河道,开通了一条北到涿郡、南到余杭的最主要的交通大动脉。该“大动脉”指(
)
A.都江堰
B.赵州桥
C.大运河
D.长城
3.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分别为武
则天撰写的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唐朝开元通宝
日本和同开弥
日本使用的文字
唐朝长安城
日本平城京
A.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B.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C.发展生产,“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D.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A.洛阳家家学胡乐B.冲天香阵透长安
C.千金散尽还复来
D.唐风洋溢奈良城
4.如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③的特征是(
12.新罗仿唐制设国学,教授《尚书》《礼记》等,儒家经典成为新罗学生必读书,后又仿唐朝置算
先秦时代O
学博士和医学博士,分别讲授《九章算术》《本草经》等。这说明()
①
②
③
明清时期
○
0>
A.唐朝政治制度先进B.中华文明历史悠久C.中国文化影响深远D.中朝民间交往密切
公元前221年220年
581年
907年
1368年
1840年
13,七年级某班同学在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时搜集到下列资料。据此判断,他们的学习主题是(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考古资料
文献记载
艺术作品
文学作品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王)肃初入国,不食羊肉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
5.九年级(1)班黑板报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图片反映出的共同信息是(
及酪浆,常饭鲫鱼羹,渴饮
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
的
茗汁…经数年后,肃与高
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
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
乐。
耕地图(嘉峪关)
一《洛阳伽蓝记》
连坐胡床壁画(莫高窟)
一摘自《凉州行》
A.持续的民族交融B.发达的农耕文明C.多元的饮食文化D.辉煌的艺术成就
14.唐朝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为此,他总结唐以前历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编撰的
敦煌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唐朝长安城平而图
医学著作是(
A.社会风气开放B.民族文化交融C.海外贸易发达
D.社会经济繁荣
A.《伤寒杂病论》
B.《唐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千金方》
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上述诗句真实地反映
15.唐代诗人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中说:“扬、越(扬州、越州)间多作书模勒(雕版印刷)乐天(白
了(
居易)及余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这说明唐代(
A.隋朝的疆域辽阔B.唐朝民族关系和睦C.唐朝对外交流广泛D.唐朝盛世辉煌景象
A.科技进步推动文化传播
B.商业繁荣孕育市民阶层
7.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境内钱塘江一带遭到海潮入侵,万亩农田被淹。吴越国王钱镠组织人力修筑
C.对外交流促进国家交往
D.文学艺术反映人民需求
海塘堤坝,使钱塘江附近逐渐变成富庶的农业区。这反映了(
16.左边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藩镇林立局面难以抵御灾害
B.政局相对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人口大批南迁引发环境问题
D.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8.《中国通史》中讲道:“玄宗本人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危机难以克服的主要原因。开元初,他注意节
17.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解释是对历史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
俭,反对铺张浪费。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唐玄宗的变化导致(
)
释的是()
A.黄巾起义,东汉名存实亡
B.开元盛世,唐朝走向鼎盛
A.唐朝时书法家众多,其中有柳公权、欧阳询等B.“安史之乱”是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C.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D.黄巢起义,唐朝走向灭亡
C.唐朝后期,黄巢领起义军攻入长安并建立政权D.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9.下列史实中,能够反映出唐朝时期民族交往与交融的有(
18.某学者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
①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②设置西域都护
酒之间销兵权…”该学者评价的是(
③文成公主入藏
④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成吉思汗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下面是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其中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代寺镇中中石九年制学校、骑龙镇九年制学2024-2025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