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25年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一模)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春秋战国时期,祝融八姓(如曹姓邾国、妘姓郐国、芈姓楚国)广泛分布于中原至江汉流域,邾国国君自铸铜钟铭文称为祝融之孙,楚国祭祀简牍亦载祝融为祖先。晋国狐氏(戎狄)与晋国公室都以唐叔为祖先。材料反映出
A.华夏各族已成为统一的经济实体
B.宗法制度有效区分政治等级关系
C.周天子加强了对周边各族的统治
D.华夏共同祖先观念的萌生与发展
2.西汉前期,酿酒业发展。“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此亦比千乘之家。”天汉三年,汉武帝将酒的酿造和贩卖收归国营,称作“榷酤”。 (榷酤:汉朝以后,历代政府所实施的酒类专卖制度。)县官自酤榷卖酒,小民不复得酤也。结合所学判断,西汉的酒类专卖制度
①削弱了富商大贾经济实力 ②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③提高了国家的粮食产量 ④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 《晋书·王导传》云: “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导劝帝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右图为北方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图文信息中的丿口迁移
①发生于公元4—6世纪
②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③是北方人口首次进入岭南
④促使西晋政权的迅速崩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 《高丽史》载:显宗十年(1019年), “宋福州虞喧等百余人来献香药”。所谓“献”,实为将药物卖给官方。宋朝赵汝适《诸蕃志》载:占城(越南南部)“番商兴贩,用川芎、绿矾等交易”,而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因“胡椒萃聚,采椒人多患头痛,饵川芎可愈”。该材料反映了宋朝
A.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医药贸易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C.中外交流中朝贡贸易体系的最终确立
D.中医药学理论深刻影响东南亚社会发展
5. 以下为明朝“户帖制”执行流程示意图,据此判断
①皇帝直接领导具体职能部门 ②基层组织负责申报事宜
③内阁大学士已失去了票拟权 ④衙门汇总体现上计制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6.徐继畬在《瀛寰志略》自序中称,他编撰此书时“余复搜求得若干种,其书俚不文,淹雅者不能入目……每晤泰西人,辄披册子考证之……乃依图立说,采诸书之可信者,衍之为篇……稿凡数十易”。据此可知,徐继畬搜集和运用史料的方法体现了
A.以官方档案为主体构建历史叙事 B.通过实地考察获取海外一手史料
C.注重多种来源史料的考订与整合0 D.突破传统史书体例以追求创新性
7.对下表分析正确的是
时 间 事件
1906年 北京第一座公用发电厂——京师华商股份有限公司电厂竣工发电
1908年 北京第一座自来水厂——东直门水厂创建
1909年 中国自主修筑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京张铁路全线通车
1915年 北京第一条环城铁路竣工(交通部建设)
①近代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开始在中国出现
②政府的政策与技术进步推动城市近代化
③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发展,改善民众生活
④在北京基础设施建设中近代民族企业已占主导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8.1932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中央图书馆陈列《共产党宣言》《才溪乡调查》等书籍,向党政机关干部、红军官兵、群众开放,协助瑞金周边县区、乡村的干部群众在本地建立“俱乐部” “列宁室”,并培训管理员,担任读报员、政策咨询员等角色。由此可知,该图书馆
①有利于保存文化典籍和珍贵史料
②促进了近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③推动了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④通过文化普及强化基层动员能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9.阅读下表中两个文件的内容节编,可以推断出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甲、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乙、互不侵犯;丙、互不 干涉内政;丁、平等互利;戊、和平共处。”
亚非会议最后公报 “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促进相互利益和合作。”
A. 中国和西方大国关系实现了突破
B. “求同存异”是对“一边倒”方针的发展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国际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D. 中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形成
10. 澳门地区人均GDP从1996—1999年的17029美元—14718 美元, 至2000—2023年的14940 美元—69384 美元。2023年“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成立20周年,中国与葡语国家贸易额达到2209亿美元,约为论坛成立时的20倍。澳门地区经济贸易发展的原因有
①“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
②经济特区优惠政策的推动
③独特的文化联系助推发展
④国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 实 结 论
A 公元前2000年左右,印欧人迁徙到小亚细亚,与 当地人融合形成赫梯人,较早掌握了冶铁技术 农业文明优势使印欧人具有扩张潜能
B 公元前11—前9世纪左右,腓尼基字母传播到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并发展出多种字母 腓尼基字母成为今天世界文字的源头
C 公元前 8—前6 世纪,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 周边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古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
D 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后,穿波斯服装,推广波斯礼仪 亚历山大推广传播了西亚文化
12. 阿拔斯王朝在巴格达建造的“智慧宫”,是一所兼有图书馆、翻译、研究和教育功能的机构,花拉子密在此著书,介绍了解一次和二次方程的方法、印度数字系统及其计算方法、印度和希腊天文学知识。据此推断,该王朝
①改变了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
②建立了地跨亚欧两洲的大帝国
③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典范
④文化成就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3.15世纪,法国女英雄贞德抗击英军,坚信“统治法国的国王应是法国人”;17世纪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整个国家都在君王一个人手里……君王拥有一切来为公众谋取利益”;18世纪,法国议会颁布《人权宣言》。法国人民面对外敌入侵,组织义勇军,奔赴前线。材料反映出推动法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因素包括
①专制王权的强化 ②民族语言的普及
③启蒙思想的传播 ④民族意识的觉醒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自10月1 日起从苏台德区撤退……不得损坏任何现有设施。
②这个和约不过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靠此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之上的。
③各签字国均应采取必要步骤,以对掌握在其手中而应交付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首要战犯进行起诉理由的调查,并为审判作好准备。
④签字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同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轴心国及其仆从国家作战。
A. ②①④③ B. ①③②④ C. ④②①③ D. ③①④②
15. 1956年7月 26 日,纳赛尔在亚历山大港发表演说时宣布:“苏伊士运河是埃及的财产……我们不允许帝国主义者或剥削者继续控制我们的财富。运河的收入将用于建造阿斯旺水坝,这是埃及人民迈向工业化和自给自足的基石!”材料说明了埃及
A.筹措资金用于保护世界遗产 B.成立政党领导人民进行护宪运动
C. 收回经济主权实现经济自主 D.领导不结盟运动以对抗美苏霸权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 共55分。
16.(10分)三省制
材料一
尚书即掌管天子文书的官员。 秦代就有尚书之职, 但“天下之事, 皆决丞相府”, 尚书“掌通章奏而已”。 西汉晚期的尚书,由于权力向中朝的转移而事务日益繁多,但其主要职责依然是上转下达、传递文书,在政治决策中并不起决定作用,仅仅是对政治决策有所影响而已。
光武帝鉴于前朝教训,“虽置三公, 事归台阁。 自此以来,三公之职, 备员而已。”所谓“台阁”, 即尚书台。“及光武亲总吏职, 天下事皆上尚书, 与人主参决, 乃下三府, 尚书令为端揆之官。”从三国曹魏起, 尚书台正式独立, 改称尚书省, 仍沿两汉之旧, 掌管文书, 同时成为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
材料二
下图为《贞观十五年封临川郡公主诏书刻石》拓本内容节选(现收藏于昭陵博物馆)。
(注:主爵指主爵司, 是吏部专掌封爵事务的机构。)
(1)根据材料 -,对尚书省的形成进行简要说明。(4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对唐朝中枢权力机构的运行进行分析。(6分)
17. (12分)农村合作化
材料一
1932—1933 年,苏区政府颁布合作社暂行组织条例等法律规则,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 自愿结合组建的劳动互助社等迅速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在1938—1942年着重在流通领域开展互助合作,在1943—1945年重视农业生产领域融合发展,整合个体经济以应对自然灾害等难题。从1946年起,各解放区总结经验,在自愿、互利和公平原则下开展劳动互助, 农业产前、产后合作社及供销合作社发展迅速。1949 年, 全国供销合作社达22817个。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农村合作化完成了,这就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同个体经济之间的大矛盾”。为了实现农业增产的目标,北京市委市政府发出“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号召,农业生产互助组在郊区农村迅速发展起来。1955年底,入社农户占比达91%,农民入股的供销、信用合作社也得到发展。
邓小平提出要建立适应农村生产力水平的经济管理体制。截止到1984年,京郊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到户的生产队占比达86.7%。京郊全部人民公社分设为乡镇人民政府与乡镇农工商联合总公司两个机构,分别负责行政和经济职能,并逐步完善乡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合作社运行机制。
习近平指出“在农村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北京金惠农农业专业合作社位于昌平区崔村镇,从事种植养殖、产品销售、技术推广等综合业务,是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农村合作化的特点。(4分)
(2)阅读材料二.任选其中农村合作化发展的两个阶段,结合时代背景,比较和阐释农村合作化是如何与时俱进的。(8分)
18.(11分)万国邮政联盟
万国邮政联盟是商定国际邮政事务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时 期 主要发展历程(部分)
16世纪 邮政超越了国界,出现了国际邮政业务。
19世纪 1874年,德、美、法、英等22国签署了《关于创设邮政总联盟条约》,“邮政总联盟”成立,1878年改名为“万国邮政联盟”。《万国邮政公约》规定了国际邮件转运自由的原则,统一了国际邮件处理手续和资费标准,简化了国际邮政账务结算办法,确立了各国邮政部门争讼的仲裁程序。
1948年 万国邮政联盟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通过联盟内部的协调与合作,制定国际邮件交换的标准和规则,推动成员国间的技术合作,进行培训和援助,提供解决成员国间邮政争端的平台,支持邮政金融服务的扩展,促进金融普惠性,定期评估成员国邮政服务,并提供改进建议。
1969年 万国邮政联盟推出“终端费制度”:各成员国邮政系统承运的不超过4.4磅的国际邮件,由原籍国邮政运营商向目的地国邮政运营商支付统一标准的费率或费用。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状况,其确定的发展中国家所支付终端费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20世纪末 快递包裹业务快速发展,世界邮政开始与新技术和互联网结合。邮联成员国多数提供网上邮政、电子邮件、出售商品、网上账单付费业务服务。邮政特快专递(EMS)主要采取航空运输的方式送件,根据地区的远近,一般2—7天到达。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解读万国邮政联盟的发展历程。(11分)
19.(12分)新疆地区的治理
材料一
1760年, 清朝在乌鲁木齐设屯田, 至1777年,“共垦地二十八万六百亩有奇。”户部统计“岁收粮米足供驻军三年之需”。1878年,左宗棠奏:“饬令镇迪道仿古徙民实边法,每户拨地六十亩”“计迁入者十二万户。”
1762年,清朝“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一员 节制天山南北两路”。清朝在南疆维吾尔集中地区沿用伯克制,废除伯克世袭制,由朝廷任免升调。在新疆蒙古诸部落中则实行扎萨克制, 封王赐爵。在北疆实行州县制,设镇迪道。1884年刘锦棠奏:“新疆遵旨改设行省, 裁汰伯克, 酌改乡约……庶几政令齐一。”
1772年, 伊犁兴办官学, 教授满、 汉、 蒙古文字。 1886年“巡抚刘锦棠饬各属设立义学,计通省共设七十七堂……授以《小学》《孝经》《论语》。”喀什噶尔现存的清朝碑刻,汉、 满、 维吾尔文并列, 记载“修渠、 平讼、 免税”等政事。
材料二
1979年至今,新疆人大累计制定地方性法规669件(现行有效161件),通过重大事项决议54件。2013年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成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2015 年《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中正式提出“五个认同”。2020年确立新时代治疆方略“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同年,新疆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占 63.1%(涵盖 13 个民族),学前国语教育普及率达95%。截至2024年1月,新疆已建成120个自治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6个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传承中心, 建立超过130家非遗工坊。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清朝对新疆地区有效治理的措施,并简述其作用。(6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说明。(6分)
20.(10分)马克思主义史学
材料一
1895年,胡安·B.胡斯托将《资本论》第一卷译为西班牙语,并撰写《历史理论与实践》,强调经济基础对历史的决定作用。1928年,秘鲁的马里亚特吉撰写《关于秘鲁国情的七篇论文》,提出西班牙殖民统治遗留的封建制度导致拉美贫困,运用唯物史观剖析秘鲁的社会经济形态。1934年,墨西哥史学家拉莫斯·佩德鲁萨出版《墨西哥历史上的阶级斗争》, 以阶级斗争视角指出独立战争未改变大地产制。1942年,塞尔希奥·阿吉雷发表了《19世纪古巴资产阶级的六种态度》,它被认定为古巴的首部马克思主义史学著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资产阶级思潮等对国家未来政治走向的影响。
材料二
1919—1920年,李大钊发表《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首次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历史。1920—1930年,中国翻译出版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作80余种。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成为思想界关注的焦点。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围绕“社会性质与社会史”展开激烈论战:部分学者主张中国是资本主义社会,否定反帝反封建任务;郭沫若等以马克思主义五种生产方式理论论证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强调反帝反封建的必要性。1931年,《读书杂志》开设“中国社会史论战”专栏,争论焦点包括中国是否存在奴隶社会、秦汉后社会性质等问题,参与者均大量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析甲骨文献及传世文献, 重构中国古代社会形态,成为论战中影响最大的著作。
(1)依据材料一,归纳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拉丁美洲兴起的表现。(4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社会性质与社会史”论战的认识。(6分)
2025 北京房山高三一模历史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每题3分,共45分)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A
15.答案:C
第二部分 (共55分)
16. (1):秦代尚书掌管天子文书,职责是掌通章奏;西汉晚期尚书事务增多,但仍主要负责传递文书,影响决策;光武帝时,天下事皆上尚书,尚书参与决策;三国曹魏起,尚书台正式独立,改称尚书省,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2):唐朝实行三省制,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如材料中封临川郡公主诏书由中书省官员起草;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对中书省起草的诏书进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将诏书交付相关部门执行,如主爵司负责封爵事务。三省相互牵制、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加强了皇权。
17. (1):农村合作化具有阶段性特点,不同时期重点不同,如苏区时期、抗日根据地时期、解放区时期各有侧重;始终坚持自愿、互利和公平原则;涉及领域不断扩展,从劳动互助到农业生产、供销等多领域合作;发展迅速,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 (2):选择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社会主义工业化与个体经济的矛盾,为实现农业增产,北京市委市政府号召发展农业生产互助组,入社农户占比高,供销、信用合作社也得到发展,这适应了当时国家工业化建设对农业支持的需求,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建立适应农村生产力水平的经济管理体制,京郊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到户,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完善乡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合作社运行机制,这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适应了改革开放后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农村合作化在不同阶段根据时代背景进行调整,与时俱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8.16 世纪国际邮政业务出现,为万国邮政联盟的成立奠定基础。19世纪,德、美等22国成立“邮政总联盟”并改名为“万国邮政联盟”, 《万国邮政公约》统一了国际邮件处理手续、资费标准等,推动了国际邮政业务的规范化和有序发展。1948 年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后,在协调合作、技术支持、解决争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了成员国邮政服务的发展。1969年推出“终端费制度”,照顾发展中国家利益,推动了全球邮政服务的均衡发展。20世纪末,随着新技术和互联网发展,邮政业务与新技术结合,出现网上邮政等业务,快递包裹业务快速发展。万国邮政联盟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不同时期国际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它在促进国际邮政业务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邮政服务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适应了时代变迁不断创新发展,对全球邮政事业和国际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
19. (1):清朝治理新疆的措施包括:经济上,大力开展屯田,鼓励移民垦荒;政治上,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实行多种制度,如将军制、伯克制、扎萨克制、州县制等,后改设行省;文化上,兴办官学和义学,推广儒家文化,使用多种文字记载政事。这些措施促进了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巩固了边疆统治,加强了民族团结,推动了文化交流与融合。 (2):主题:新时代新疆地区的全面发展与治理。说明:1979 年至今,新疆人大制定大量地方性法规,为地区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成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推动经济发展;提出“五个认同”,确立新时代治疆方略,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少数民族在人大代表中占比高,普及学前国语教育,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新时代新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全面发展,治理成效显著。
20. (1):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拉丁美洲兴起的表现为: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译为当地语言;运用唯物史观剖析本国社会经济形态,如分析殖民统治影响、社会贫困原因等;从阶级斗争视角研究历史,探讨历史事件对社会制度的影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资产阶级思潮等对国家政治走向的影响。 (2):“中国社会性质与社会史”论战是20世纪20 3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重要事件。当时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面临方向选择,社会性质问题成为焦点。论战双方大量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部分学者主张中国是资本主义社会,否定反帝反封建任务;郭沫若等以马克思主义五种生产方式理论论证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强调反帝反封建的必要性。这场论战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使更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历史,为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促进了中国史学的现代化进程,让中国史学研究更加科学、系统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北京市房山区2025年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一模)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