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5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精讲】11 小论文专题(学生版+教师版+ppt)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1 小论文专题
近几年全国各地历史中考试题中的历史小论文、小短文,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所选材料来源逐渐多元化,并要求依据材料(一点或整体)提取观点或确定话题。(2)如要求论证,过程做到史论结合;如要求叙述,做到表述层次清楚。(3)主要可以分为两类:观点自拟类、观点评述类。
解答这类题,主要分三步。第一步,亮明观点或话题。从题目提供的材料中选出自己认为可以进行有力论证的观点或便于叙述的话题。第二步,遴选史实。从材料或所学知识中搜寻和遴选可以论证观点或叙述话题的史实。第三步,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有力,表述层次清楚。
1.(2023·福建)【中国古代的水利建设、对外交往与城市建设】(10分)
图一 都江堰 注: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注:贞观初年,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续表)  
) 注:鉴真历经12年,终于成功东渡日本。鉴真师徒用汉语讲读经书,使汉语广泛地渗入日本的社会生活。 ) 注:北京城根据我国北方建筑避寒采光的习惯,规划房屋的朝向。
——以上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
《中华文明史》等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图一至图四中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写出两幅图片的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图一和图四。
观点:我国古代重大工程成就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2分)
论述:战国后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综合性水利工程都江堰,发挥了分洪、排沙、控流、灌溉和水运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明朝修筑长城,以城墙为主体,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规模宏大,设施完善,建筑水平高超;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中轴线纵贯南北,均衡布局,根据北方建筑避寒采光的习惯,规划房屋朝向,形成了完整、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结论:我国古代重大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8分)
2.(2024·重庆A卷)【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释义(部分) 天下为公:强调人人为公的公共意识与公共道德。家国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兴亡有责,承担社会责任等。 民为邦本:以民为本,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强调民心是政治的根基,是国家的命脉,与民同忧乐,重视民生等。 协和万邦:强调族群、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和平共处,友好往来。倡导包容尊重,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等。
请以“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选择卡片中的一个方面,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运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两个史实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观点: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分)
论述:1950—195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了土地改革,全国约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这部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分)
3.【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历程】(10分)
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军到达井冈山
1929年 古田会议
1935年 遵义会议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3年 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年 决定在广东、福建设置经济特区
1984年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01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1年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
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观点:改革开放促进中国发展。(2分)
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设置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中国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84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促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结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8分)
4.(2024·湖南节选)【资本主义的发展】(10分)
材料 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是经济的,也是政治和思想的;既是一国的,也是多国的;既是解放的,也是压迫的;既具有破坏性,也具有创造性。
——摘编自[法]米歇尔·博德
《资本主义史1500—1980》
材料从四个方面概括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请任选一个方面作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观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政治的。(2分)
论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险,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综上所述,英国与日本通过革命和改革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8分)
5.(2024·福建节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电影】(10分)
中国电影 外国电影
《杨靖宇》 《珍珠港》
《百团大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血战台儿庄》 《巴顿将军》
《七七事变》 《战争与和平》
《狼牙山五壮士》 《不列颠之战》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诺曼底登陆战》
——摘编自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等
为举办主题观影活动,请你从材料中选出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部电影,结合其反映的史实,拟定一个主题并加以论述。(要求:价值观正确,选取正确,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示例)电影:《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
主题:抗日英雄浴血奋战。(2分)
论述: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们的英勇斗争,有力打击了日军,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1941年9月,晋察冀军区战士马宝玉等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日军引上了狼牙山峰顶绝路,最后宁死不做日军俘虏,纵身跳下万丈悬崖。狼牙山五壮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显示了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8分)
6.(2024·武汉改编)【探索与世界发展】(10分)
某学校历史教师组织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论证,以下是同学们对史料进行分析、整理后形成的资料简表:
时代 需求 人物 实践
科技 创新
瓦特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奥托 1876年,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
本茨 19世纪80年代,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社会变革 玻利瓦尔 18世纪末19世纪初,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列宁 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
甘地 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和平 发展 周恩来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袁隆平 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从资料简表中选择两个史实,自拟观点,结合所学论证观点的合理性。(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示例)观点: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2分)
论述: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以及内燃机的发明等为主要内容,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社会转型。(8分)
7.(2024·湖北)【社会的变迁】(10分)
重要事件影响人类历史发展,改变着社会的诸多方面。下表中三个图例折射了三个不同时代的社会。
图例 图例1 16世纪30年代西欧植物绘画《大车前》 图例2 20世纪20年代男孩的着装和发式 图例3 20世纪90年代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
说明 文艺复兴时期,植物绘画不仅栩栩如生,还向公众呈现令人愉悦的美 辛亥革命后,我国男子留短发成为时髦,服饰、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互联网发展迅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重要历史事件与社会变迁”,选取其中两个图例,自拟标题,运用中国史和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示例)观点:思想解放和政治变革影响社会变迁。(2分)
论述: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文艺复兴时期,植物绘画不仅栩栩如生,还向公众呈现令人愉悦的美,这说明思想解放影响社会变迁。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辛亥革命后,我国男子留短发成为时髦,服饰、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这反映政治变革影响社会变迁。所以,思想解放和政治变革影响社会变迁。(8分)
8.【人工智能】(10分)
材料 2022年11月30日,全新对话式AI模型ChatGPT正式发布,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能给出情感建议。
2023年1月,人工智能应用程序ChatGPT月活跃用户突破1亿。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带来重大机遇,也伴随着难以预知的风险挑战。
从ChatGPT诞生以来,学术界一直对其保持着谨慎的态度。目前许多学校已经禁止了ChatGPT的使用。但仍有一些学校选择顺应时代变化,公开支持使用ChatGPT。
2023年5月开始,好莱坞出现罢工风波,演员们对于制片公司可能利用人工智能克隆他们的声音和形象感到担忧。
2024年1月,ChatGPT应用商店——GPTStore上线。使用者可以用ChatGPT创建自己专属的聊天机器人,并让其他人使用。
2023年是ChatGPT横空出世的一年,ChatGPT诞生的意义不亚于互联网。请阅读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示例)题目:把握机遇,迎接挑战(2分)
阐述:ChatGPT作为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其诞生和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方便,但也会对某些行业造成冲击。回顾两次工业革命,新技术的诞生必然导致旧技术的淘汰,如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汽车后,人们的出行方式逐渐改变,传统马车行业遭受冲击。但汽车能创造更多的产值与工作机会,促进社会进步。
结论: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新型工具,只要我们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就能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8分)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1 小论文专题
近几年全国各地历史中考试题中的历史小论文、小短文,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所选材料来源逐渐多元化,并要求依据材料(一点或整体)提取观点或确定话题。(2)如要求论证,过程做到史论结合;如要求叙述,做到表述层次清楚。(3)主要可以分为两类:观点自拟类、观点评述类。
解答这类题,主要分三步。第一步,亮明观点或话题。从题目提供的材料中选出自己认为可以进行有力论证的观点或便于叙述的话题。第二步,遴选史实。从材料或所学知识中搜寻和遴选可以论证观点或叙述话题的史实。第三步,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有力,表述层次清楚。
1.(2023·福建)【中国古代的水利建设、对外交往与城市建设】(10分)
图一 都江堰 注: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注:贞观初年,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续表)  
) 注:鉴真历经12年,终于成功东渡日本。鉴真师徒用汉语讲读经书,使汉语广泛地渗入日本的社会生活。 ) 注:北京城根据我国北方建筑避寒采光的习惯,规划房屋的朝向。
——以上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
《中华文明史》等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图一至图四中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写出两幅图片的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图一和图四。
观点:我国古代重大工程成就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2分)
论述:战国后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综合性水利工程都江堰,发挥了分洪、排沙、控流、灌溉和水运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明朝修筑长城,以城墙为主体,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规模宏大,设施完善,建筑水平高超;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中轴线纵贯南北,均衡布局,根据北方建筑避寒采光的习惯,规划房屋朝向,形成了完整、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结论:我国古代重大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8分)
2.(2024·重庆A卷)【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释义(部分) 天下为公:强调人人为公的公共意识与公共道德。家国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兴亡有责,承担社会责任等。 民为邦本:以民为本,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强调民心是政治的根基,是国家的命脉,与民同忧乐,重视民生等。 协和万邦:强调族群、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和平共处,友好往来。倡导包容尊重,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等。
请以“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选择卡片中的一个方面,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运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两个史实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观点: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分)
论述:1950—195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了土地改革,全国约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这部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分)
3.【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历程】(10分)
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军到达井冈山
1929年 古田会议
1935年 遵义会议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3年 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年 决定在广东、福建设置经济特区
1984年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01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1年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
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观点:改革开放促进中国发展。(2分)
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设置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中国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84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促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结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8分)
4.(2024·湖南节选)【资本主义的发展】(10分)
材料 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是经济的,也是政治和思想的;既是一国的,也是多国的;既是解放的,也是压迫的;既具有破坏性,也具有创造性。
——摘编自[法]米歇尔·博德
《资本主义史1500—1980》
材料从四个方面概括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请任选一个方面作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观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政治的。(2分)
论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险,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综上所述,英国与日本通过革命和改革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8分)
5.(2024·福建节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电影】(10分)
中国电影 外国电影
《杨靖宇》 《珍珠港》
《百团大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血战台儿庄》 《巴顿将军》
《七七事变》 《战争与和平》
《狼牙山五壮士》 《不列颠之战》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诺曼底登陆战》
——摘编自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等
为举办主题观影活动,请你从材料中选出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部电影,结合其反映的史实,拟定一个主题并加以论述。(要求:价值观正确,选取正确,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示例)电影:《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
主题:抗日英雄浴血奋战。(2分)
论述: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们的英勇斗争,有力打击了日军,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1941年9月,晋察冀军区战士马宝玉等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日军引上了狼牙山峰顶绝路,最后宁死不做日军俘虏,纵身跳下万丈悬崖。狼牙山五壮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显示了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8分)
6.(2024·武汉改编)【探索与世界发展】(10分)
某学校历史教师组织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论证,以下是同学们对史料进行分析、整理后形成的资料简表:
时代 需求 人物 实践
科技 创新
瓦特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奥托 1876年,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
本茨 19世纪80年代,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社会变革 玻利瓦尔 18世纪末19世纪初,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列宁 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
甘地 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和平 发展 周恩来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袁隆平 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从资料简表中选择两个史实,自拟观点,结合所学论证观点的合理性。(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示例)观点: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2分)
论述: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以及内燃机的发明等为主要内容,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社会转型。(8分)
7.(2024·湖北)【社会的变迁】(10分)
重要事件影响人类历史发展,改变着社会的诸多方面。下表中三个图例折射了三个不同时代的社会。
图例 图例1 16世纪30年代西欧植物绘画《大车前》 图例2 20世纪20年代男孩的着装和发式 图例3 20世纪90年代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
说明 文艺复兴时期,植物绘画不仅栩栩如生,还向公众呈现令人愉悦的美 辛亥革命后,我国男子留短发成为时髦,服饰、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互联网发展迅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重要历史事件与社会变迁”,选取其中两个图例,自拟标题,运用中国史和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示例)观点:思想解放和政治变革影响社会变迁。(2分)
论述: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文艺复兴时期,植物绘画不仅栩栩如生,还向公众呈现令人愉悦的美,这说明思想解放影响社会变迁。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辛亥革命后,我国男子留短发成为时髦,服饰、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这反映政治变革影响社会变迁。所以,思想解放和政治变革影响社会变迁。(8分)
8.【人工智能】(10分)
材料 2022年11月30日,全新对话式AI模型ChatGPT正式发布,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能给出情感建议。
2023年1月,人工智能应用程序ChatGPT月活跃用户突破1亿。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带来重大机遇,也伴随着难以预知的风险挑战。
从ChatGPT诞生以来,学术界一直对其保持着谨慎的态度。目前许多学校已经禁止了ChatGPT的使用。但仍有一些学校选择顺应时代变化,公开支持使用ChatGPT。
2023年5月开始,好莱坞出现罢工风波,演员们对于制片公司可能利用人工智能克隆他们的声音和形象感到担忧。
2024年1月,ChatGPT应用商店——GPTStore上线。使用者可以用ChatGPT创建自己专属的聊天机器人,并让其他人使用。
2023年是ChatGPT横空出世的一年,ChatGPT诞生的意义不亚于互联网。请阅读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示例)题目:把握机遇,迎接挑战(2分)
阐述:ChatGPT作为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其诞生和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方便,但也会对某些行业造成冲击。回顾两次工业革命,新技术的诞生必然导致旧技术的淘汰,如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汽车后,人们的出行方式逐渐改变,传统马车行业遭受冲击。但汽车能创造更多的产值与工作机会,促进社会进步。
结论: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新型工具,只要我们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就能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8分)
()(共32张PPT)
中考历史
二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2025年中考历史 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小论文)
二、小论文专题
中考专题突破 精讲本
近几年全国各地历史中考试题中的历史小论文、小短文,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所选材料来源逐渐多元化,并要求依据材料(一点或整体)提取观点或确定话题。(2)如要求论证,过程做到史论结合;如要求叙述,做到表述层次清楚。(3)主要可以分为两类:观点自拟类、观点评述类。
解答这类题,主要分三步。第一步,亮明观点或话题。从题目提供的材料中选出自己认为可以进行有力论证的观点或便于叙述的话题。第二步,遴选史实。从材料或所学知识中搜寻和遴选可以论证观点或叙述话题的史实。第三步,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有力,表述层次清楚。
1.(2023·福建)【中国古代的水利建设、对外交往与城市建设】(10分)
图一 都江堰 注: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图二玄奘西行求法(邮票)
注:贞观初年,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图三 日本奈良招提 寺内的鉴真像 注:鉴真历经12年,终于成功东渡日本。鉴真师徒用汉语讲读经书,使汉语广泛地渗入日本的社会生活。
图四 明朝北
京城平面图
注:北京城根据我国北方建筑避寒采光的习惯,规划房屋的朝向。
——以上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
《中华文明史》等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图一至图四中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写出两幅图片的序号即
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图一和图四。
观点:我国古代重大工程成就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2分)
论述:战国后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综合性水利工程都江堰,发挥了分洪、排沙、控流、灌溉和水运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明朝修筑长城,以城墙为主体,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规模宏大,设施完善,建筑水平高超;
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中轴线纵贯南北,均衡布局,根据北方建筑避寒采光的习惯,规划房屋朝向,形成了完整、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结论:我国古代重大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8分)
2.(2024·重庆A卷)【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释义(部分)
天下为公:强调人人为公的公共意识与公共道德。家国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兴亡有责,承担社会责任等。
民为邦本:以民为本,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强调民心是政治的根基,是国家的命脉,与民同忧乐,重视民生等。
协和万邦:强调族群、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和平共处,友好往来。倡导包容尊重,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等。
请以“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选择卡片中的一个方面,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运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两个史实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观点: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分)
论述:1950—195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了土地改革,全国约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这部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分)
3.【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历程】(10分)
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军到达井冈山
1929年 古田会议
1935年 遵义会议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时间 大事
1953年 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年 决定在广东、福建设置经济特区
1984年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01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1年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
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
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观点:改革开放促进中国发展。(2分)
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设置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中国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84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促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结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8分)
4.(2024·湖南节选)【资本主义的发展】(10分)
材料 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是经济的,也是政治和思想的;既是一国的,也是多国的;既是解放的,也是压迫的;既具有破坏性,也具有创造性。
——摘编自[法]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
材料从四个方面概括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请任选一个方面作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观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政治的。(2分)
论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险,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综上所述,英国与日本通过革命和改革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8分)
5.(2024·福建节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电影】(10分)
中国电影 外国电影
《杨靖宇》 《珍珠港》
《百团大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血战台儿庄》 《巴顿将军》
《七七事变》 《战争与和平》
《狼牙山五壮士》 《不列颠之战》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诺曼底登陆战》
——摘编自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等
为举办主题观影活动,请你从材料中选出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部电影,结合其反映的史实,拟定一个主题并加以论述。(要求:价值观正确,选取正确,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示例)电影:《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
主题:抗日英雄浴血奋战。(2分)
论述: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们的英勇斗争,有力打击了日军,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1941年9月,晋察冀军区战士马宝玉等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日军引上了狼牙山峰顶绝路,最后宁死不做日军俘虏,纵身跳下万丈悬崖。狼牙山五壮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显示了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8分)
6.(2024·武汉改编)【探索与世界发展】(10分)
某学校历史教师组织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论证,以下是同学们对史料进行分析、整理后形成的资料简表:
时代需求 人物 实践
科技创新 瓦特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奥托 1876年,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
本茨 19世纪80年代,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社会 变革 玻利瓦尔 18世纪末19世纪初,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列宁 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
甘地 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和平 发展 周恩来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袁隆平 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从资料简表中选择两个史实,自拟观点,结合所学论证观点的合理性。(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示例)观点: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2分)
论述: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以及内燃机的发明等为主要内容,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社会转型。(8分)
7.(2024·湖北)【社会的变迁】(10分)
重要事件影响人类历史发展,改变着社会的诸多方面。下表中三个图例折射了三个不同时代的社会。
图例 图例116世纪30年代西欧植物绘画《大车前》 图例2 20世纪20年代男孩的着装和发式
图例3 20世纪90年代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
说明 文艺复兴时期,植物绘画不仅栩栩如生,还向公众呈现令人愉悦的美 辛亥革命后,我国男子留短发成为时髦,服饰、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互联网发展迅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重要历史事件与社会变迁”,选取其中两个图例,自拟标
题,运用中国史和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
成文)
(示例)观点:思想解放和政治变革影响社会变迁。(2分)
论述: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文艺复兴时期,植物绘画不仅栩栩如生,还向公众呈现令人愉悦的美,这说明思想解放影响社会变迁。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深刻变
化。辛亥革命后,我国男子留短发成为时髦,服饰、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这反映政治变革影响社会变迁。所以,思想解放和政治变革影响社会变迁。(8分)
8.【人工智能】(10分)
材料 2022年11月30日,全新对话式AI模型ChatGPT正式发布,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能给出情感建议。
2023年1月,人工智能应用程序ChatGPT月活跃用户突破1亿。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带来重大机遇,也伴随着难以预知的风险挑战。
从ChatGPT诞生以来,学术界一直对其保持着谨慎的态度。目前许多学校已经禁止了ChatGPT的使用。但仍有一些学校选择顺应时代变化,公开支持使用ChatGPT。
2023年5月开始,好莱坞出现罢工风波,演员们对于制片公司可能利用人工智能克隆他们的声音和形象感到担忧。
2024年1月,ChatGPT应用商店——GPTStore上线。使用者可以用ChatGPT创建自己专属的聊天机器人,并让其他人使用。
2023年是ChatGPT横空出世的一年,ChatGPT诞生的意义不亚于互联网。请阅读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示例)题目:把握机遇,迎接挑战(2分)
阐述:ChatGPT作为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其诞生和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方便,但也会对某些行业造成冲击。回顾两次工业革命,新技术的诞生必然导致旧技术的淘汰,如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汽车后,人们的出行方式逐渐改变,传统马车行业遭受冲击。但汽车能创造更多的产值与工作机会,促进社会进步。
结论: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新型工具,只要我们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就能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8分)
谢谢
()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recruitment/home/admin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5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精讲】11 小论文专题(学生版+教师版+ppt)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