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分类突破:选择题(提高篇)数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
1.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多不多于( )克。
A.155 B.150 C.145 D.153
2.不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是( ).
A.收入100元与支出70元B.浪费1吨煤与节约1吨煤 C.向东与向南
3.小明以学校为起点,先向东走2千米到邮局,记作﹢2千米,接着他又从邮局出发走了﹣2千米,小明会到达( )。
A.图书馆 B.学校 C.邮局 D.以上都不是
4.最小的正整数是( )。
A. B. C.
5.六(1)班上学期期末数学平均成绩是95分,如果低于平均成绩2分记作﹣2分,那么苗苗的成绩是95分,应记作( )。
A.﹢5分 B.0分 C.﹣5分
6.在下列各个温度中,最接近0℃的是( )
A.-1℃ B.5℃ C.-3℃ D.+3℃
7.下图中面积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比较
8.如图,从一张长方形铁皮中,剪出直角三角形(直角边是3分米),最多能剪出( )个。
A.7个 B.6个 C.12个
9.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转化成长方形后,( )。
A.面积不变,周长不变 B.面积不变,周长变了
C.面积变了,周长不变 D.面积变了,周长变了
10.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 )倍。
A.3 B.6 C.9 D.12
11.下图梯形中有( )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A.2 B.3 C.4
12.太仓市的陆地面积约为620( )。
A.平方千米 B.公顷 C.平方米 D.万平方千米
13.下图中的六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中,有甲、乙、丙三个三角形,面积比较,结果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丙>甲 D.甲=乙=丙
14.一个梯形下底是上底的3倍,如果把上底延长10厘米,就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且面积增加40平方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20 B.40 C.60 D.80
15.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
A.梯形的高 B.梯形的上底 C.梯形上底与下底之和
16.一个长方形的宽是800米,长是宽的2倍,面积是( )公顷.
A.16 B.128 C.48
17.0.5这个数,在下面生活场景( )中使用最合适。
A.两本数学书的质量 B.一个书包的价钱
C.一本数学书封面的大小 D.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18.下面的图形中,阴影部分能用0.3表示的是( )。
A. B.
C. D.
19.学校运动会上,跑步比赛前三名选手的成绩分别是小明18.25秒,小华16.88秒,小军17.00秒。( )是第一名。
A.小明 B.小华 C.小军
20.王东买售价4.4元的圆珠笔一支,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结合人民币币值特点,下列付钱方法不合理的是( )。
A.付出4.5元,找回0.1元 B.付出4.7元,找回0.3元
C.付出5.4元,找回1.0元 D.付出5.0元,找回0.6元
21.大于6.8且小于6.9的两位小数有( )个。
A.无数 B.1 C.9 D.0
22.在9.13的小数点后边添上两个0,成为9.0013,这个数与原数相比( )
A.大小不变 B.比原数小 C.比原数大 D.缩小100倍
23.把一个一位小数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的大小可能( )。
A.不变 B.扩大10倍 C.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D.以上都有可能
24.一个小数千分位“四舍”后是7.35,如果把这个数精确到十分位是( )。
A.7.4 B.7.3 C.7.2 D.7.5
25.下图中,两个□中的数分别用( )表示。
A.﹣0.3和0.2 B.﹣0.2和0.3 C.﹣0.6和0.4 D.﹣0.4和0.6
26.如图所示的方框中,百分位不够减,需要向“5”借“1”,这个“1”表示( )。
A.10个1 B.10个0.1 C.10个0.01 D.10个0.001
27.在减法算式中两数的差是10.6,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5.5,差是( )。
A.5.1 B.10.6 C.16.1 D.3.8
28.一个加数减少0.6,如果要使得和增加7.2,那么另外一个加数应该( )。
A.增加6.6 B.减少7.8 C.增加7.8 D.减少6.6
29.一个等腰三角形中,相邻的两条边分别长5.6厘米和7.4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不可能是( )厘米。
A.13 B.18.6 C.20.4
30.一根电线长10米,第一次用去4.8米,第二次用去4.15米。这根电线和原来相比,短了( )米。
A.1.05 B.5.2 C.5.85 D.8.95
31.小马虎在计算1.39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1.84。正确的得数应是( )。
A.4.5 B.6.34 C.5.89
32.三位小数7.066百分位上的“6”与千分位上的“6”相差( )。
A.5.4 B.0.54 C.0.054
33.乐乐用计算器计算10.8-2.52,他错误地输入了10.8-2.56,要修正这个错误( )。
A.加0.4 B.加0.04 C.减0.4 D.减0.04
34.甲数与乙数的和比甲数多4.3,比乙数多1.07,甲数比乙数少( )。
A.3.23 B.1.07 C.5.37 D.2.23
35.两个数的和是6.14,和比其中一个加数多2.18,另一个加数是( )。
A.1.78 B.2.18 C.3.96 D.无法确定
36.一根绳子长7.55米,第一次用去3.6米,第二次用去2.55米.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 )米.
A.1.4 B.5
C.3.95 D.6.15
37.4.35+0.32+1.68=4.35+(0.32+1.68)这里运用了 (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结合律
38.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和正好是100,已知差是10.8,那么减数是( )
A.110.8 B.39.2 C.8902 D.60.8
39.一台拖拉机上午耕地3.96公顷,下午比上午少耕地0.98公顷。这台拖拉机这一天共耕地( )公顷。
A.4.94 B.6.94 C.2.98 D.8.9
40.爸爸用两条长度分别是1.27米、1.35米的绳子接起来捆扎报纸.接口处共用去绳子0.25米,接好后的绳子有( )米。
A.2.62 B.2.37
参考答案:
1.A
【分析】根据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净重量(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的标准的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多不超过150+5=155克,据此解答。
【详解】150+5=155(克)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看清规定哪一个为正,和它意义相反的就为负。
2.C
【详解】A.收入与支出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B.浪费与节约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C.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和南不具有相反意义.
故答案为C.
3.B
【分析】先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则﹣2千米表示向西走2千米。根据题意,小明先向东走2千米,又向西走2千米,则回到了起点。
【详解】小明先向东走2千米,又向西走2千米,会到达学校。
故答案为:B
【点睛】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即可解答。
4.C
【分析】比0大的数是正数,比0大的整数是正整数。
【详解】结合正整数的定义可知,比0大的最小整数是1,
所以最小的正整数是1。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正整数的定义,熟练掌握正整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5.B
【分析】此题主要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以95分为标准记为0分,超过95分用正数表示,不足95分用负数表示,据此解答。
【详解】分析可知,苗苗的成绩是95分应记作0分。
故答案为:B
6.A
【分析】在数轴上表示出四个选项中的温度,然后判断哪个温度与0℃最接近即可。
【详解】在数轴上表示出这些数如下:
由数轴可知最接近0的是-1,即-1℃最接近0℃。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上的数。
7.B
【分析】设三个图形的高都是h,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求出三角形的面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求出梯形的面积;进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设三个图形的高都是h,则:
三角形的面积:12h÷2=6h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7h
梯形的面积:
(3+8)h÷2
=11h÷2
=5.5h
7h>6h>5.5h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大。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应根据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解答。
8.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剪成直角边是3分米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求出长方形铁皮最多能剪多少个正方形,即长方形的长可以剪成几个正方形边长的个数;宽可以剪成几个正方形边长的个数,再相乘,求出可以剪成几个正方形,最后再用正方形的个数×2,就是剪出的三角形,即可解答。
【详解】1米=10分米
10÷3=3(个)……1(分米)
7÷3=2(个)……1(分米)
3×2×2
=6×2
=12(个)
故答案选:C
【点睛】解答本题一定注意,长和宽不是直角边的倍数是,不能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正方形的面积。
9.B
【分析】如图:,把平行四边形沿一条高剪开,这样分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与一个直角梯形,然后将直角三角形平移到直角梯形不是直角边的一边,这样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由于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所以周长变小了,但面积大小没变。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转化成长方形后,面积不变,周长变了。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应让学生明确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能灵活应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而且还要理解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的性质
10.C
【分析】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若“梯形的上底扩大3倍,下底扩大3倍,高扩大3倍”,代入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上底+下底)×高÷2=梯形的面积,则:
(上底×3+下底×3)×(高×3)÷2
=3×(上底+下底)×(高×3)÷2
=9×(上底+下底)×高÷2
=9×梯形面积
所以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分别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9倍。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11.B
【解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找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即可判断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详解】
如图,三角形ABC面积=三角形DBC面积;
三角形ABC面积-三角形BOC的面积=三角形DBC面积-三角形BOC的面积,所以,三角形AOB面积=三角形DOC面积;
三角形ABD面积=三角形ADC面积;
即一共有三组三角形面积相等;
故答案为:B
【点睛】灵活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找到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12.A
【分析】根据国情常识和题中的数值620可知,计量太仓市的陆地面积选择平方千米最合适。
【详解】A.620平方千米,计量一个市的面积符合常识,本选项正确;
B.620公顷,计量一个市的面积太小,不符合国情常识;
C.620平方米,计量一个市的面积太小,不符合国情常识;
D.620万平方千米,计量一个市的面积太大,不符合国情常识;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面积单位的选择,应结合国情常识和数值灵活选择。
13.D
【解析】设正方形的边长是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分别表示出三个三角形的面积,比较即可。
【详解】设正方形的边长是2,
甲三角形的面积:2×2÷2=2
乙三角形的面积:2×2÷2=2
丙三角形的面积:2×2÷2=2
所以甲三角形的面积=乙三角形的面积=丙三角形的面积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4.D
【分析】上底延长10厘米,就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即下底比上底多10厘米。根据题意,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2倍,就是多10厘米。先求出梯形的上底是10÷2=5(厘米),则梯形的下底是5×3=15(厘米)。上底延长10厘米,面积增加40平方厘米,增加的部分是一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可以求出三角形的高,即是梯形的高。最后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即可解答。
【详解】上底:10÷(3-1)
=10÷2
=5(厘米)
下底:5×3=15(厘米)
高:40×2÷10
=80÷10
=8(厘米)
梯形面积:(5+15)×8÷2
=20×8÷2
=8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根据题意作图更容易理解。
15.C
【分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梯形面积×2,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据此分析。
【详解】如图: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掌握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平行四边形的方法,熟悉梯形面积推导过程。
16.B
【详解】要根据长是宽的2倍,可知长是1600米,长方形面积为1600×800=1280000平方米=128公顷
17.A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长度单位、人民币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A.两本数学书的质量可以为0.5kg;
B.一个书包的价钱不可能是0.5元;
C.一本数学书封面的大小不可能是0.5平方厘米;
D.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不可能是0.5千米。
故答案为:A
【点睛】解决本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选择。
18.A
【分析】0.3就是,也就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由此进行求解。
【详解】A.将整体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为0.3,符合题意;
B.每小部分不是平均分,不能用分数表示,也不能化成小数;
C.把整体平均分成3份,不符合题意;
D.是将整体平均分成9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借助分数来理解小数的意义,注意关键词“平均分”。
19.B
【分析】跑步比赛的路程是相同的,比较三名同学所用的时间,时间最少的同学是第一名。
【详解】16.88<17.00<18.25
小华用的时间最少,所以小华是第一名。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小数大小的比较,注意赛跑中用的时间越少,名次越高。
20.B
【分析】根据题意,每个选项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选择。
【详解】A.付出4.5元,付4元的整钱,及一张5角的,找回4.5-4.4=0.1元,合理;
B.付出4.7元,付4元的整钱,及一张5角的和一张2角的,付4.5元比较好找钱,因此不合理;
C.付出5.4元,找回1.0元,便于找回整钱;合理;
D.付出5.0元,找回0.6元,合理。
故答案为:B
【点睛】考查了人民币问题,要根据人民币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进行解答。
21.C
【分析】根据题意写出大于6.8,小于6.9的所有的两位小数,再确定这样的小数有多少个。
【详解】大于6.8小于6.9的两位小数有:6.81,6.82,6.83,6.84,6.85,6.86,6.87,6.88,6.89,一共有9个这样的小数。
大于6.8且小于6.9的两位小数有9个。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先根据题意写出符合条件的小数,确定这样的小数有多少个,最后进行选择。
22.B
【分析】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相等,再比较十分位,十分位数字大的,则这个数比较大。
【详解】9.13>9.0013,这个数比原数小。
故答案为:B。
23.B
【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可知:去掉一个一位小数的小数点,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据此选择。
【详解】由分析可知:把一个一位小数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的大小可能扩大10倍。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10倍、100倍……。
24.A
【分析】根据题目可知,这个小数千分位“四舍”后是7.35,则这是一个三位小数,这个小数最大是7.354,把它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由于百分位上的数是5,则需要进一,由此即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这个小数最大是7.354;则它精确到十分位是:7.4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近似数的求法,要看清楚是“四舍”还是“五入”。
25.C
【分析】0左边的数为负,右边的数为正;0到﹣1之间平均分成5份,每一小格表示﹣0.2,左边□在距离0有3格,即表示﹣0.6;0到1之间平均分成5份,每一格表示0.2,右边□距离0有2格,即表示0.4,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下图中,两个□中的数分别用﹣0.6和0.4表示。
故答案为:C
【点睛】数轴有上基本要素,原点、正方形、单位长度、在数轴上,左边的数永远小于右边的数。
26.C
【分析】百分位不够减,需要向“5”借“1”,“5”在十分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0.1,这个“1”表示1个0.1,即10个0.01。
【详解】百分位不够减,需要向“5”借“1”,这个“1”表示10个0.01。
故答案为:C
【点睛】考查了小数减法中计数单位数字表示的意义,学生应理解掌握。
27.A
【详解】在减法算式里,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几,差就减少几,减数减少几,差就增加几,也就是减数跟差的变化是相反的,在这个题目中,差是10.6,减数增加5.5,差就减少5.5也就是10.6减5.5得5.1。
28.C
【解析】根据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已知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得:另一个加数=和-一个加数,且一个加数减少0.6,要使和增加7.2,得:
另一个加数
=(和+7.2)-(一个加数-0.6)
=和+7.2-一个加数+0.6
=和-一个加数+(7.2+0.6)
=原来的另一个加数+7.8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和的变化规律,解题时要明确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
29.A
【分析】因为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所以有两条边相等,又因为相邻两条边分别是5.6厘米和7.4厘米,所以这三条边有两种情况的可能:一是5.6厘米、5.6厘米、7.4厘米,二是5.6厘米、7.4厘米、7.4厘米,据此求出周长并结合选项即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周长可能是5.6+5.6+7.4=18.6(厘米)或5.6+7.4+7.4=20.4(厘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特征,解题时要明确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
30.D
【分析】第一次用去的长度、第二次用去的长度的和即为所求答案。
【详解】4.8+4.15=8.95(米)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出短的长度即为第一次用去的长度、第二次用去的长度的和。
31.C
【分析】1.39本身是一个两位小数,如果计算加法时错误地与另一个一位小数的末尾对齐,就是把另一个一位小数当作两位小数来计算了,即把这个一位小数缩小了;所以可先用减法求得这个两位小数,再将其扩大10倍,就是原来算式中的那个一位小数了;最后再求得正确结果。
【详解】1.84-1.39=0.45
0.45扩大10倍是4.5
1.39+4.5=5.89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充分理解“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这句话,再结合前面的介绍“加上一个一位小数”,可知只有把这个一位小数缩小时,才可能把两个加数末尾对齐计算;所以要将求得的这个小数再扩大10倍,方可得到原式中正确的一位小数。
32.C
【分析】百分位上的“6”表示6个0.01即0.06,千分位上的“6”表示6个0.001即0.006,求0.06与0.006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
【详解】三位小数7.066百分位上的“6”与千分位上的“6”相差0.06-0.006=0.054。
故答案为:C
【点睛】明确百分位、千分位上的“6”分别表示多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3.B
【分析】由于2.56比2.52多了0.04,所以把最后的10.8-2.56改写成10.8-(2.52+0.04),再根据减法的性质去括号,即原式变为:10.8-2.52-0.04,由此即可知道比原来要计算的多减了一个0.04,所以修正这个错误,需要把这个0.04加回来,据此即可选择。
【详解】由分析可知:
10.8-2.56
=10.8-(2.52+0.04)
=10.8-2.52-0.04
比原来的式子多减了一个0.04,则需要加0.04即可修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减法计算以及减法的性质,也可以根据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把结果算出来再进行选择。
34.A
【分析】由题意可知:甲数+乙数-甲数=4.3,甲数+乙数-乙数=1.07,由此得出乙数是4.3,甲数是1.07,求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用乙数-甲数即可。
【详解】甲数与乙数的和比甲数多4.3,比乙数多1.07,则甲数是1.07,乙数是4.3,甲数比乙数少4.3-1.07=3.23。
故答案为:A
【点睛】根据题意得出甲数、乙数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35.B
【分析】由于和比其中一个加数多2.18,由此即可求出这个加数:6.14-2.18=3.96,用这两个加数的总和减去3.96即可求解。
【详解】6.14-2.18=3.96
6.14-3.96=2.18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加减法,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
36.D
【详解】略
37.B
【详解】略
38.B
【详解】100÷2﹣10.8
=50﹣10.8
=39.2
答:减数是39.2.
故选B.
【点睛】因为被减数=减数+差,又被减数+减数+差=100,所以(减数+差)×2=100,所以减数+差=50,又因为差是10.8,所以减数=50﹣10.8=39.2.
39.B
【分析】用上午的耕地面积-下午比上午少耕地0.98公顷,求出下午的耕地面积,再加上上午的耕地面积即可。
【详解】3.96-0.98+3.96
=2.98+3.96
=6.94(公顷)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40.B
【详解】略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