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专题一(机械运动、声现象、光现象)2021年-2023年云南省物理中考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专题一(机械运动、声现象、光现象)2021年-2023年
云南省物理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1.(2021年云南中考)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C )
A.筷子“折断” B.水面倒影
C.日晷上的影子 D.雨后彩虹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解:A、筷子“折断”属于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日晷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C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2022年云南中考)下列对物理量大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 )
A.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2m B. 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C. 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0g D.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解答】解:A、一般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左右 ,故A符合题意;
B、心率是指一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在安静状态下大约在60-100次/分,也就是人的心脏跳动一次大约是0.6-1秒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篮球重多少克一个篮球的重量大概是600克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2023年云南中考)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A. 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B. 托起一支铅笔所用的力约为10N
C.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8s D.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36V
【解答】解:A、一般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故A符合题意;
B、托起一支铅笔所用的力约为0.1N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国家二级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11.5s ,故C符合题意;
D、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2023年云南中考)图1所示的“手影”游戏中,影子的形成原因是( B )
A. 光的反射 B. 光沿直线传播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5. (2022年云南中考)世界因光而变得五彩缤纷,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
A. 冬奥会大跳台在水中的倒影
B.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C. 人透过水球成的像
D. 光通过水杯形成的彩色光带
【解答】解:A、湖中倒影光的反射现象 ,故A符合题意;
B、树荫下的光斑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小孔成像,故B不符合题意;
C、凸透镜成像原理,故C符合题意;
D、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2023年云南中考)某实验兴趣小组探究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 甲图中蜡烛A靠近玻璃板,所成的像变大
B. 甲图中蜡烛A的像是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C. 乙图中蜡烛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变大
D. 乙图中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7.(2021年云南中考)音乐课上,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是由声带 振动  产生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  声源  处减弱噪声。
【分析】声音的产生是由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控制噪声污染的措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解: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声源。
8. (2022年云南中考)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它们发出声音的__音调_____不同(选填“音调”或“音色”)。生活中,可以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等,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_能量_____。
9.(2023年云南中考) 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了万米级海试。潜水器配备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声学系统,声学系统由母船部分和潜水器本体部分组成,为“奋斗者”号实现了水声通信、精细探测和定位导航。
水声通信是“奋斗者”号与母船之间唯一的沟通方式。由于可见光和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时衰减很快,也无法通过一根连接母船的线缆来进行通信。所以科学家为“奋斗者”号量身定制了一套数字水声通信系统,如图9所示,它将语言和文字等信息编码调制后,通过换能器进行发射和接收,实现数据交互,把所有的关键数据 语潜水器准确、高效地与母船进行沟通。
精细探测为“奋斗者”号在水下航行和作业提供了安全保障。尽管马里亚纳海沟两侧都是非常陡峭的海山,但是“奋斗者”号安装有前视成像声呐设备,可对前方海山的距离和轮廓进行实时探测,帮助它精准避开障碍物。
定位导航使“奋斗者”号水下作业精准高效。由于水下没有卫星定位,必须使用声学定位。下潜之前,科学家通过设备的标定实验,使声学系统可以输出精确的速度等关键数据,再将定位与多普勒测速仪、惯性导航设备组合后进行导航,就能实现万米海底“大海捞针”,“奋斗者”号仅半小时就收回了之前在海底布放的一些目标物。
(1)由于可见光和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时衰减很快,因此____声波_______是“奋斗者”号与母船之间沟通的唯一方式。
(2)前视成像声呐设备能发出_____超声波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让潜水器在漆黑的万米深海中精准避障。这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信息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3)请写出“奋斗者”号声学系统的一个优点:___穿透性强,传播远________。
10. (2022年云南中考)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缩小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该成像特点是____照相机_______的成像原理(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11. (2022年云南中考)小华偶然间整直向下看到放在玻璃砖下面的字发生了错位。
(1)他想光斜射时才发生偏折,才会出现“池底变浅”的现象,那么光在垂直入射时,光线不再偏折,还会有“池底变浅”的现象吗?上述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做____提出问题 _______(选填“设计实验”“提出问题”或“分析论证”)。
(2)①联想到“平面镜成像”找像位置的方法,于是他按如图所示将玻璃砖紧贴物体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张白纸上,标记出物体的位置。按照图乙的方式沿水平方向观察物体(观察盒上的条形码)。当看到物体经玻璃砖成的像时,前后移动小卡片,使小卡片与像在同一个平面上,将小卡片此时的位置标记在白纸上,这样就找到了放置一块玻璃砖时____像_______的位置。
②随后,他将玻璃砖离开物体向观察者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进行观察,发现像的位置不变,说明玻璃砖与物体的距离___不会________影响成像位置(选填“会”或“不会”)。
(3)为了观察不同厚度玻璃的成像情况,他将第二块相同玻璃砖紧贴在第一块后面,如图丙所示,观察并记录像的位置;他再将第三块相同玻璃砖紧贴在前两块后面,如图丁所示,观察并记录像的位置。记录数
①分析图的数据可知,用一块玻璃砖观察时,像与物体的距离是_____2.13______cm;
②三次实验都说明了光在垂直入射时,像的位置会____远离_______观察者(选填“靠近”或“远离”)。
(4)从图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玻璃的厚度越厚,像与物的距离越____大_______。
(5)从以上探究可知,从竖直方向看到的池底比它的实际位置_____深______(选填“浅”或“深”)。
12.(2021年云南中考)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18  cm(选填“8”、“18”或“28”);把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应将光屏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在光屏上重新成清晰的像。
【分析】(1)当物距大于像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2)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在光屏上成像,说明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为照相机的应用,物距应该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应大于10cm小于20cm,所以此时的像距可能是18cm;
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延迟光的会聚,所以把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应将光屏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18;右。
13.(2021年云南中考)(1分)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3.40 cm。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木块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3.4cm中间,估读为3.40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40cm。
故答案为:3.40。
14.(2021年云南中考)(7分)如图1所示,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和一块厚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可以确定像的  位置  。实验中有同学从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发生了光的
  反  射。改善“重影”问题的办法是   用较薄的玻璃板  。解决问题后,移动点燃的蜡烛,多次测量并分析得出结论。
(2)小明发现上述实验中难于准确测量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且未用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多次实验,就得出了像与物大小的关系,于是他换用一些完全相同的木块进行实验。
①如图2甲所示,将一组木块置于玻璃板前,改变该组木块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每次像和物的位置,如图2乙所示。根据对应顶点就能准确测出相应的距离,再将白纸沿   GH  (选填“EF”或“GH”)对折,若像和物的对应顶点都   重合  ,则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对称性。
②如图3所示,用叠加的方法改变物的大小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  相等  。
木块的位置 保持不变
物的大小(玻璃板前木块的个数/个) 1 2 3
像的大小(玻璃板后木块的个数/个) 1 2 3
某小组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时,发现木块的像较暗、不易辨识,联系日常照镜子的经验,解决方法是  照亮木块  (选填“照亮木块的像”或“照亮木块”)。
【分析】(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较厚的玻璃板两面,都可以成像,会出现了两个不重合的像,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2)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3)人眼能够看清物体,是因为物体有光线进入人眼,探究平面镜成像是观察的是木块反射的光。
【解答】解:(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观察并确定像的位置;
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造成重影;
玻璃板如果薄,两个像距离近,测量误差小,实验效果好,所以为了改善“重影”,可以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2)①实验中应该将实验数据沿平面镜的位置对折,即为GH,若像和物的对应顶点都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对称性;
②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玻璃板前后木块的个数始终相等,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物体成像要清晰,就必须让木块有足够光线射向平面镜才能成像,所以应该照亮木块。
故答案为:(1)位置;反;用较薄的玻璃板;(2)①GH;重合;②相等;(3)照亮木块。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专题一(机械运动、声现象、光现象)2021年-2023年云南省物理中考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