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八上第三章光和眼睛
(共18题)
一、选择题(共12题)
如图所示,穿衣镜中人所成的像,具有的特点是
A.像与人相对于镜面对称 B.像的高度要比人矮
C.像离镜面的距离要比人近 D.观察到的是清晰的实像
我们都听说过“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中就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B.“水中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实像,不是真正的月亮,所以捞不到
C.“水中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类似现象还有“筷子变弯”“池底变浅”等
D.“水中月亮”比天上月亮暗,因为月亮反射的光射向水面时有一部分光折射入水中
在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甲、树荫下圆形光斑
乙、海市蜃楼
丙、露珠下的叶脉
丁、天空中的彩虹
A.甲图中,树荫下的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实像
B.乙图中,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房屋的实像
C.丙图中,露珠下的叶脉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叶脉缩小的虚像
D.丁图中,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的红、黄、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如图所示,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的实验中,相当于晶状体的是
A.眼镜 B.光屏 C.凸透镜 D.烛焰
台灯有一顶部开口的灯罩,如图所示。打开台灯,在它的上方某一高度处放张白纸,下面四张图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图中黑色为阴暗区域)
A. B.
C. D.
喷水鱼因特殊的捕食方式而得名,能喷出一股水柱,准确击落空中的昆虫作为食物。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喷水鱼看到昆虫像的光路图的是
A. B.
C. D.
通过放大镜观看周围的物体时发现,近处的物体是正立、放大的,而稍远处的物体是倒立放大的,更远处的窗户则是倒立、缩小的。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下面四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A.物体通过凸透镜所形成的像都有哪些种类
B.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
C.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能成什么样的像
D.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物、镜间的距离有何关系
小冰用手电筒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它比光滑地面上的光斑亮得多,关于此现象以下观点较合理的是
A.地面没有反射手电筒的光
B.地面把手电筒的光全部反射了
C.从各个方向均可看到墙上的亮斑
D.只有在小冰的位置能看到墙上的亮斑
用以矫正近视眼的近视镜主要作用是,使经过镜片的光线
A.聚在一点 B.变成平行光 C.适当会聚 D.适当发散
一物体从距凸透镜 倍焦距处移到 倍焦距处的过程中
A.像和像距都由小变大 B.像和像距都由大变小
C.像由小变大,像距由大变小 D.像由大变小,像距由小变大
在《旧唐书魏徵传》中记载:(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中以铜为镜意思是用磨光的铜面做镜子。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A.正立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等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 ,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 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A. B. C. D.
二、填空题(共3题)
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如图,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 (选填“人脸”或“显示屏”)。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并与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记录考勤。
海南展开社会文明大行动,规定汽车礼让行人,在斑马线处安装摄像头,抓拍违规车辆,摄像机的镜头是 镜头,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像(填“实”或“虚”)。
如图所示是一条鱼跃出水面咬食荷花的画面。鱼在水中看到荷花,此时光从 斜射入 中;鱼要准确的咬到荷花,应该跃向看到荷花所在的 位置(选填“上方”“下方”或“本身”)。
三、综合应用题(共3题)
眼睛和眼镜:
(1) 眼睛的成像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 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相当于 。
眼睛的成像特点: 。
(2) 近视眼、远视眼的比较:
平面镜的应用:
(1) 潜望镜:由两块 组成。
(2) 塔式太阳能发电:利用平面镜 将太阳光会聚。
(3) 自行车尾灯:两块平面镜 放置。
如图所示,视力表 放在人头部的后上方。人通过观察平面镜里视力表的像,来检查视力。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人相距 。
(1) 平面镜到人的距离为 。
(2) 在图中画出:
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 。
视力表上 点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到达人眼的光路图。
答案
一、选择题(共12题)
1. 【答案】A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故A正确。
2. 【答案】A
【解析】“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故A正确;
“水中月亮”是天上月亮的虚像,故B错误;
“筷子变弯”“池底变浅”是折射现象,故C错误。
3. 【答案】A
【解析】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经过缝隙在地面上的像,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
海市蜃楼是因为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是由于空气密度不均匀引起的,故B错误;
露珠在这里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叶脉在其一倍焦距之内,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D错误。
4. 【答案】C
【解析】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故C正确。
5. 【答案】C
【解析】夜晚,在打开台灯的正上方放一张大白纸,因为灯罩顶部是开口的,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灯光通过开口射到白纸上不会是一个亮点,而是一个较大的光斑。故选:C。
6. 【答案】C
【解析】喷水鱼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是因为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发出”的光射向水面,发生折射,再进入喷水鱼的眼睛中,因此光的传播路线是由空气 水中,故AB错误;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C正确,D错误。
7. 【答案】D
【解析】几个选项都很容易进行探究,A只是了解了成像的特点,BCD中主要是探究了成像的原因,特别是D选项,探究了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物、镜间的距离有何关系,明确了规律更容易在生活中进行应用。
故选:D。
8. 【答案】C
【解析】小冰用手电筒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时,光在大理石表面发生镜面反射,镜面反射的光线照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后,发生漫反射,由于漫反射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而镜面反射时不在反射区域内是无法接收到反射光线的,所以墙壁上的光斑较亮。
故选C。
9. 【答案】D
【解析】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厚,看近处的物体时成像到了视网膜前方,可以佩戴近视镜来矫正,因为近视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具有发散作用。故D符合题意。
10. 【答案】A
【解析】物体从距凸透镜 倍焦距处移到 倍焦距处的过程中,物体移动始终在焦点之外,此时减小物距,像距变大,像变大。所以A正确,BCD错误。
11. 【答案】C
12. 【答案】B
【解析】当 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圆柱体的右边 在 和 之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圆柱体的左边 在 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且右边的像距比左边的像距远,符合要求的只有图 B。
二、填空题(共3题)
13. 【答案】人脸;缩小
【解析】只有将更多的光射到人脸上,才能看得更清楚,所以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人脸。摄像头实际上是一个凸透镜,人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4. 【答案】凸;实
【解析】摄像机的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相同的;摄像时,物体离照镜头比较远,大于 倍焦距,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15. 【答案】空气;水;下方
【解析】荷花反射的光线由空气中进入水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鱼的眼睛,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荷花变高了。鱼要准确的咬到荷花,应该跃向看到的荷花所在的下方位置。
三、综合应用题(共3题)
16. 【答案】
(1) 凸透镜;视网膜;光屏;倒立、缩小的实像
(2) 太强;凹透镜;太弱;凸透镜
17. 【答案】
(1) 平面镜
(2) 反射
(3) 垂直
18. 【答案】
(1)
(2) 如图所示:
【解析】
(1) 被测者到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距离是 ,被测者到视力表的距离是 ,所以视力表到视力表像的距离是 ,故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 ,则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
(2) 分别作出视力表 端点 、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 ,用虚线连接 、 即为 在平面镜中的像;
连接眼睛 和像点 ,交平面镜于 点,连接 即入射光线, 为反射光线。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粤沪八上第三章光和眼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