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A. B. C. D.
2.(3分)一位著名短跑运动员百米赛成绩是,测得前跑过,在最后一秒内跑过了米,则该运动员在内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3.(3分)某人上山的平均速度为,沿原路下山的平均速度为,则此人上下山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
4.(3分)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如图,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 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A. B. C. D.
5.(3分)小丁的家距学校,某天他上学时,以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为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他上学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6.(3分)某同学放学后慢跑回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2m/s,后半程加快步伐,平均速度为3m/s,则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2.2m/s B. 2.3m/s C. 2.4m/s D. 2.5m/s
7.(3分)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 B.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C. 小明每秒通过的路程都是8m D. 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8.(3分)如图所示,小海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过程的上半程、下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实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小车下滑过程在做变速运动
B. 测量下半程平均速度时要让小车从中点处静止滑下
C. 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运动时间,可以减小倾斜程度
D. 实验时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将会导致上半段平均速度偏小
9.(3分)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1s内通过2m,第2s内通过2m,则这个物体( )
A.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C. 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3分)汽车以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驶过中点后的速度加快到行驶到乙地,则汽车在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
11.(3分)考驾照时有个必考项目是科目三中的“直线行驶”,要求在一条公路上单向直线行驶,某次考试时有一位刘女士以20m/s的速度行驶全程的,接着以30m/s的速度行驶完其余的,那么汽车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20m/s B. 22.5m/s C. 22.5m/s D. 27.5m/s
12.(3分)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先以2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40m,然后又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3 m / s B. 7m/s C. 3 .5 m / s D. 2 .5 m / s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41分)
13.(4分)单位换算: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
我国古书《考灵曜》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门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其中“舟行”是以____为参照物说的:而“人不觉”是以____为参照物说的。
某同学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三次测量的记录、、、,那么测量的平均值是____,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
如图,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这把刻度尺上,计算得铜丝铜丝的直径是____毫米。
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了部分数据,他此次步行步所用时间是,假设每次步长均为,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是____。如图所示,甲刻度尺测得长度为 ___________,乙测的结果是___________,。如图所示,机械秒表的示数为____
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的测速区间用时,该路段限速的规定,该车驾驶员___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处罚。
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从最左端开始,在四张长纸条上只记录真实距离而不记录运动轨迹。
①运动速度不断加快的是____球;
②对甲球运动场境的描述合理的是____
A.小球竖直抛上空中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有一列车在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当它进入大桥到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列车长,这座大桥的长度_____
(5分)如图所示是爱玩足球的小强测量足球在斜面上滚动时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甲、乙是利用同一器材不同坡度进行的实验,挡板为足球的初始位置,移开挡板后开始计时,记录的数据显示在图中,电子秒表的记录为“时:分:秒”。由图可知:
14.足球在斜面上滚动的距离为________;
15.图甲装置中,足球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16.挡板的作用是为了记录________更准确;
17.对比图甲、乙实验数据,可知:足球在斜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与________有关。
18.(4分)体育课时,李明同学用的时间沿的运动场跑步一圈,他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19.(4分)小军用刻度尺和数字钟时:分:秒测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速度,木块滑动的位置与时间如图所示,则木块在、间滑行的距离为______,滑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20.(4分)冬冬骑自行车上学的过程中,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他上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21.(4分)年月日,北京西站至香港西九龙的高铁列车次首发开出,如图。该车途经郑州,由郑州东站至香港西九龙站仅需,路程,那么该车此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坐在行驶高铁上的乘客相对于道路两旁的树木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22.(4分)随着我市城市化步伐加快,计划建两条电气化城市轻轨。其中一条是泸州客运中心到泸州南站,里程大约,设计列车运行时间,则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
23.(4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的运动。小车沿斜面滑下撞上金属片会立即停下。实验桌上还有秒表。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探究: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是否有关。
写出实验步骤;
若______,则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与斜面倾斜程度有关;若______,则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与斜面倾斜程度无关。
24.(4分)如图所示为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图中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为。小球在编号至编号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________;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4分)(5分)(1)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向后退去,是以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360km,乘第22题图(1)坐动车约需2个小时;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5m/s,则大约需要_______________小时。
(2)今年5月15日,中国茶海山地自行车赛第一站在遵义市风冈县的田坝茶山开赛,来自遵义市绥阳县的选手余光伟在180名精英选手中以1小时09分34秒的成绩夺得30km茶赛道冠军。在比赛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他在整个赛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达州到成都的铁路线长约400km,小陈坐在达州到成都的动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该车到达成都用了约2h30min,其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_ 。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6.(6分)如图为一小球从点沿直线运动到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点到点做的是_____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小球从点到点运动的路程是______,平均速度是______.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27.(12分)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的平均速度行驶到达三水,休息后,再以的平均速度行驶到达肇庆,请求:
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8.(12分)小明在跑百米时前用时,后用时,小明前、后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29.(12分)晓峰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 ,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 ;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在书店等同学用了,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才到达学校.求:
晓峰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晓峰从家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根据速度公式可求出轿车的平均速度。
求汽车的路程时,应注意把图上的长度换算为实际路程,计算时不能用图中两车间的距离作为汽车的路程。
由图可知,相机曝光了次,轿车通过的总路程大概是个车身长,教室长约米,故个车身长约为,
所以,总路程,总时间,
轿车的平均速度:。
故错误,正确。
故选。
2.【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百米比赛的路程为米,所用总时间是秒,由公式,结合选项可知、、不符合题意,只有符合题意;
故选:。
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把路程和时间代入即可。
3.【答案】B;
【解析】解:设上山的路程是,
因为,
所以运动时间:


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选B.
已知上山与下山的平均速度,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上山与下山的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该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4.【答案】B;
【解析】
求汽车的路程时,应注意把图上的长度换算为实际路程,计算时不能用图中两车间的距离作为汽车的路程。
根据速度公式可求出轿车的平均速度。

由图可知,相机曝光了次,轿车通过的总路程大概是个车身长,个车身长约为,
所以,总路程,总时间,
轿车的平均速度:;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平均速度是指物体运动一段时间的路程和这段时间的比值,用公式来计算,本题可以求出小丁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相加求出总时间,用已知的路程除以总时间算出平均速度,选出正确的选择项.

小丁走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从家到学校总时间,
小丁上学的平均速度.
故选A.
6.【答案】C;
【解析】略
7.【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因此路程s=100m,所用时间t=12.5s,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因此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小明在整个百米比赛中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因此C、D不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解:
A、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小车下滑过程在做变速运动,故A正确;
B、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过程中,小车通过中点时的速度不为,所以小车从中点处静止滑下到底端的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则不能用该方法测量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C、若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运动时间,使计时方便,应减小斜面的倾斜程度,故C正确;
D、如果让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则所计时间偏大;由公式可知,测得上半段的平均速度偏小,故D正确。
故选:。
根据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特点分析解答;
明确测平均速度的正确操作,根据后半段路程起始速度不为进行分析。
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滑下的速度较小,时间较长,便于测量。
如果让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使所计时间偏大,由速度计算公式判断速度的大小变化。
本题测量平均速度,考查对误差的分析、正确的操作过程及对平均速度定义的理解,难度中等。
9.【答案】C;
【解析】略
10.【答案】C;
【解析】解:由题知,,;
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
根据可得:前半段路程所用时间为;前半段路程所用时间为;
汽车行驶完全程的时间:

汽车在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

故选:。
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先分别算出汽车在前半段路程和后半段路程行驶的时间,然后算出汽车行驶完全程的时间,最后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得出汽车在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计算平均速度时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切记: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11.【答案】B;
【解析】略
12.【答案】A;
【解析】第一段的运动时间 ;
第二段的路程 ,
总路程 ,
时间 ,
全程的平均速度.
13.【答案】;;;
河岸;舟;
;;


;;;
不会;
①丙;②;
;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
①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
②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
③,。

①;
②;
③。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被研究的物体相对参照物来讲的,这是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舟运动,一定选择一个和舟之间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为参照物。人不觉说明人是静止的,一定选择一个和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为参照物。“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其中“舟行”是以 河岸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舟为参照物。故答案为:河岸;舟。


此题主要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多次测量其平均值减小误差。
用刻度尺测长度时,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记录的数据上,最后一位是估读的;
平均值求取的时候,要去掉错误的记录,小数的位数还应该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四次测量中,与其它三次的准确值不同,说明此次是错误记录,应去掉;
其他三次测量的记录、、,则最后一位的、、为估读值,为准确值;倒数第二位的数字所对应的毫米单位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即;
测量的平均值。
故答案为:;。


此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以多求少--累积法,类似的还有测量邮票的厚度,邮票的质量等,都属于间接测量。
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②细铜丝的直径很小,如果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或者测不出或者误差太大,如图所示,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圈,测出线圈长度,则细铜丝直径。

①图中测量的铜丝匝数为匝,刻度尺上的分度值为;线圈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
所以线圈的宽度为;
②铜丝的直径为。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
知道小明的步长和步数求出行走的路程,再根据求出步行速度。

由题意和图示可得,小明行走的路程,
他步行的速度:。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和时间的测量,任何一种测量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
①测量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决定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②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①由图知:甲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左侧与对齐,右侧在和之间,估读为,所以甲刻度尺测得长度为;
乙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左侧与零刻度线对齐,右侧在处,所以乙测的结果是为;
②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和“”之间,偏向“”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即秒表的读数为。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知道运动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计算公式计算出速度大小;根据限速规定判断是否超速。

小汽车运动时间:;
运动速度:。
因为,所以该车没有超过限速规定,该车驾驶员不会超速,不会受到处罚。
故答案为:不会。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根据频闪照片判断小球的运动状态;频闪照片的原理和打点计时器一样,即每隔相同的时间打一个点,可直接同两点间距的变化判断做的是什么运动。①在频闪照片中暗含的物理信息是每相连的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可根据两点间距变化判断做的是什么运动;②根据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甲球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先变大后变小;乙球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不变,做的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丙球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离逐渐变大,速度逐渐变大;丁球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离逐渐变小,速度逐渐变小;①由以上分析可知,运动速度不断加快的是丙球; ②小球竖直拋上空中,速度逐渐减小,与甲运动速度先变大后变小不符,故不符合题意;B.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与甲运动速度先变大后变小不符,故不符合题意;C.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与甲运动速度先变大后变小相符,故符合题意;故选。故答案为:①丙;②。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知道火车通过大桥的路程等于车长加上大桥长是解决此题的关键,难度较小。火车通过大桥的路程等于车长加上大桥长,根据求出总路程,减去车长即为大桥长度。列车速度,由得列车通过的路程:,则大桥长度为:。故答案为:。
14.【答案】;;时间;斜面的倾斜程度;
【解析】读出点刻度为,点刻度为;
图甲装置中,足球运动时间为,平均速度为:==;
挡板可使小车停下来,为了记录时间更准确;
乙装置斜面坡度小,足球运动时间少。
15.【答案】5;
【解析】解: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
知道前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大小。
此题主要考查速度的计算,本题是比较简单的速度公式的应用。掌握基础知识很重要。
16.【答案】4.30 ; 2.15 ;
【解析】解:木块左边缘在点的刻度为:,在点的刻度为,段总路程为:,
木块在点时的时刻为:,在点时的时刻为:,段总时间为:,
段的平均速度为:。
故答案为:;。
读出木块左边缘在处和处时的刻度值,二者之差即为总路程,再读出两处秒表的示数,二者之差即为总时间,最后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为平均速度。
该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难度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读木块所在位置的刻度时,要读其中一个边缘。
17.【答案】4;
【解析】解:设总路程为,则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
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据此设总路程为,利用速度公式表示出前一半路程和后一段路程所用时间,然后再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是指一段时间内的路程和这段时间的比值,用公式去计算,不能用去计算。
18.【答案】272.81 ; 运动 ;
【解析】解:
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

以道路两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坐在行驶高铁上的乘客相对于道路两旁的树木发生了位置的变化,则乘客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运动。
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该题考查了速度的计算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确定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选择什么物体作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结论不同。
19.【答案】;
【解析】解;已知列车运行路程=,运行时间=,
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
20.【答案】小车滑下的时间不相等 ; 小车滑下的时间相等 ;
【解析】解:
探究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是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只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分别测出其速度。
实验步骤:
、让小车从斜面的某一高度滑下,用秒表测出小车滑下的时间;
、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然后让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用秒表测出小车滑下的时间。
小车滑下的路程相等,若每次小车滑下的时间不相等,说明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若每次小车滑下的时间相等,说明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无关。
故答案为:实验步骤:
、让小车从斜面的某一高度滑下,用秒表测出小车滑下的时间;
、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然后让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用秒表测出小车滑下的时间。
小车滑下的时间不相等;小车滑下的时间相等。
探究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与小车质量是否有关,只改变小车质量,测出小车的平均速度比较即可。
本题是探究平均速度大小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关系的实验设计,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21.【答案】;变大;
【解析】小球由至的路程,==,=,
小球在编号至编号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由图示可知,频闪照片中每两个球照片的时间间隔相同,故小球运动的越来越快。
22.【答案】马(或自己);20;@7.2;动车;160;
【解析】略
23.【答案】变速直线 12 0.3 ;
【解析】解:由照片可以看出,小球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不相等,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做变速直线运动;
由图可以看出:小球在点的位置坐标为,在点的位置坐标是,
则小球由到的路程为,
由图可知,到所用的时间;
从点运动到点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变速直线;;.
由照片求出小球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由相等时间内的路程关系判断物体做什么运动.
照片中小球两位置之差就是小球的路程;
由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
这是一道应用题,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看清频闪照片,由照片求出物体的路程、运动时间,然后做出判断,由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
24.【答案】已知:速度=90km/h,时间=0.5h,=0.5h,=1h,速度=80km/h
求:(1)汽车行驶的路程=?;(2)汽车的平均速度v=?
解:(1)∵v=
∴汽车从广州到三水的路程:
==90km/h×0.5h=45km;
(2)汽车从三水到肇庆的路程:
==80km/h×1h=80km,
总路程:s=+=45km+80km=125km,
行驶的总时间:t=++=0.5h+0.5h+1h=2h,
平均速度:v===62.5km/h
(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45km;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62.5km/h。;
【解析】
根据求出汽车从广州到三水、从三水到肇庆行驶的路程;
求出总路程和总时间,根据求出平均速度。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25.【答案】解:①前50m的平均速度为:==≈8.3m/s;
②后50m的平均速度为:==≈7.1m/s;
③百米全程用时:t=+=6s+7s=13s,
则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7.7m/s。
答:小明前、后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8.3m/s、7.1m/s、7.7m/s。;
【解析】
已知前、后段路程和通过前、后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根据计算平均速度;
已知跑百米,根据题意计算出通过全程所用的总时间,根据计算平均速度。
在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时,必须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对不是两个速度的平均值。注意公式的熟练运用。
26.【答案】题:
(1)已知=1800m,=5min=300s
平均速度:===6m/s;
(2)已知=1800m+3600m=5400m,=5min+1min+10min=16min=960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5.625m/s.
答:(1)从家到书店的平均速度为6m/s;
(2)从家到学校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5.625m/s.;
【解析】
已知家到书店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求出全程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路程与时间的对应性,尤其是全程的时间计算是本题的易错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同步练习(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