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2 密度》同步练习2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3分)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材料,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下列关于碳纤维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 碳纤维材料适合制作打夯的重锤
B. 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同一个部件,在地球上的质量要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
C. 分别用钢和碳纤维材料制成两个等体积的实心部件,它们的质量比为
D. 碳纤维材料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2.(3分)如图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的大
B. 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C. 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D. 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3.(3分)一个完整的实心铝件,如果在其中挖了一个小洞,再用水银填满后,其质量比原铝件的质量增加了,已知铝和水银的密度分别为和,则小洞的体积为
A. B.
C. D. 条件不足,无法求解
4.(3分)下面是小芳同学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对身边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的分析和计算,已知,,则选项中正确的是
A. 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那么初中生身体的体积约为
B. 已知空气的密度为,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
C. 体积为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体积仍为
D. 一个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能够装,用它也能装下的酒精
5.(3分)(2020武昌区期末)在室温下,用绷紧的橡皮膜把一个空锥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入热水中,如图所示,橡皮膜会凸起来。此时瓶内气体对应的物理量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体积 B. 质量 C. 密度 D. 温度
6.(3分)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 : B. : C. : D. :
7.(3分)(2020黄陂区期末)小红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g,用量筒测出构件的体积是,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已知铝的密度为、钢的密度为,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则下列分析及计算正确的是( )
A. 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是
B. 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是158g
C. 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约57.8%
D. 这种合金中铝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约20%
8.(3分)如图所示,小明在某次实验研究中,利用电子秤和量筒测量了几组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及相应液体的体积,并绘出了图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液体密度为
B. 的该液体质量为
C. 量筒质量为
D. 若此瓶装了的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为,则液体的密度是
9.(3分)用电子秤和量杯测量某液体时,量杯及杯中液体的总质量记为,杯中液体的体积记为,根据测量的数据作出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
A. 这种液体的质量为 B. 量杯的质量为
C. 该液体是水 D. 该液体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10.(3分)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 2:1 B. 1:2 C. 4:3 D. 3:4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1.(4分)小明选用电子秤、玻璃瓶和适量的水测量酱油的密度,首先测得空瓶的质量为,接着给瓶子中装满水,测得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为,再将瓶子中的水倒出、烘干后装满酱油,测得瓶子和酱油的总质量为,则酱油的密度为 ______ 。
12.(4分)水的密度是______,一桶水倒去一半,此时桶中水的质量______,水的体积______,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4分)如图所示,一款重为的雪地摩托车,静止时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当它以的速度水平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雪地摩托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______ ;不计空气阻力,雪地摩托车水平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______ 。
14.(4分)容积为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则容器质量为______;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5.(6分)(2020北京中考)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甲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
(2)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
(4)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16.(12分)如图所示,某冰块夹杂着一个石块,沉没在柱形容器的水底。其中冰的质量是,石块的质量是,冰块的总体积是,容器的底面积为,水的密度为,冰的密度为,求:
冰块中冰的体积是多少?
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容器中的水面下降多少?
17.(12分)在寒冷的冬季,由于水严重结冰,体积会增大,从而造成了许多自来水管破裂,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知道这个情况后,喜欢动脑筋的小白同学取来一个玻璃瓶来做实验,用量筒量取了水倒入玻璃瓶并刚好装满了玻璃瓶。求:
这些水的质量为多少?
如果这些水全部结成冰后体积是多少?
为了使水全部结成冰后,不至于把玻璃瓶胀破,事先应该至少倒掉多少的水?
18.(12分)小苏同学从超市买了一瓶容积为的纯净水,假设水完全装满,瓶子的质量不计请问:
这瓶水的质量为多少?
小苏把这瓶水放进了冰箱冷冻室,若水全部结冰,则结冰后的体积为多少?
为了使瓶子结冰后不被胀破,放入冷冻室前瓶子中至少需要倒出多少水?不考虑瓶子容积变化,
五 、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9.(6分)夏天,冰淇淋从冰箱取出来后不久,其包装纸表面会变湿,这是为什么?把装水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入冰箱的冷冻段时间。玻璃容易破裂,这又是为什么?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本题以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碳纤维材料为载体综合考查了碳纤维的特点及应用,密度公示及其应用,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碳纤维产品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在同体积的情况下质量较轻。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和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无关,只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利用密度公式变形计算其质量之比;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A.碳纤维产品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在同体积的情况下质量较轻.而打夯的重锤要求密度较大的材质,故错误;
B.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同一个航空器部件,在地球上的质量和在月球上的质量一样大,故错误;
C.由可得,,故正确;
D.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相同,与其质量大小无关,故错误。
故选。
2.【答案】A;
【解析】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同种物质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如对于铝制品来说,不论它体积多大,质量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都是不变的。 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平时习惯卜讲 “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故选择
3.【答案】C;
【解析】解:在小洞里用水银填满,铝件的质量增加,即:,
设小洞的体积为,由可得,,
解得:。
故选:。
设小洞的体积为,原来是铝时质量为,用水银填满,水银的质量为,由题知,知道铝和水银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可求铝件内小洞的体积。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用好条件“水银填满后铝件的质量增加是本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
、中学生的质量约,密度,
由可得,中学生的体积:
,故错误;
、教室的长约为,宽约为,高约为,则教室的容积:长宽高;
教室里空气的质量:,与相差不大,故正确;
、由可得冰的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所以,
则水的体积:,故错误;
、由可得水的体积:
,
能装酒精的体积:
,
能装酒精的质量:
,故错误。
故选:。
首先估计出中学生的质量约为,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再用公式计算出中学生的体积;
先估测出教室的长、宽、高,然后算出教室的容积,最后根据公式算出教室内空气的质量;
已知冰的体积和密度,根据密度公式的推导公式可求冰的质量;根据质量是物质的属性知,质量不随物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再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求水的体积;
一个瓶子能装多少体积的水,也就能装多少体积的酒精。故本题需先求出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能装酒精的体积,再利用求能装酒精的质量。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5.【答案】B;
【解析】略
6.【答案】D;
【解析】解: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可得,,整理得::.
故选D.
根据质量相同,利用方程法可将两侧的质量表示出来,因为体积均相同,可顺利约去,这样简单整理后即可得出密度之比.
7.【答案】C;
【解析】略
8.【答案】B;
【解析】解:、由图象可知,液体体积为时质量是,则量筒的质量为,故错误;
、液体体积时,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
则液体的质量,
液体的密度:,故错误;
、当液体的体积,液体的质量:,故正确;
、当液体的体积,液体的质量:,则液体的密度:,故错误。
故选:。
从图象中可以直接读出量筒的质量;
读出当液体体积为时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可求液体的质量,再利用计算液体的密度;
利用计算的该液体质量;
求出液体的质量,再利用计算液体的密度。
此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看懂图象、从中获取有用信息是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时,即量杯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故量杯的质量;由图可知,当体积为时,液体质量,则该液体的密度是:
;当时,质量,故正确,错误。
、则该液体的密度是;而水的密度是,故错误。
、液体的密度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而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错误。
故选:。
根据图中信息和密度公式推算各选项的对错。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理解、运用,属于基础题。
10.【答案】A;
【解析】略
11.【答案】;
【解析】解:瓶子中水的质量为,
由得,瓶子的容积为,
酱油的质量为,
同一瓶子中酱油的体积与瓶子的容积相同,则酱油的密度为。
故答案为:。
结合题意,先求得瓶子中水的质量,由得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进一步求得酱油的质量,同一瓶子中酱油的体积与瓶子的容积相同,由得酱油的密度。
此题主要考查了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12.【答案】1.0×103 ; 变小 ; 变小 ; 不变 ;
【解析】解:水的密度是一桶水倒去一半,水的质量减少一半,水的体积也减少一半,因为密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密度不变。
故答案为:、变小、变小、不变。
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它反映了这种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大小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本题是考查关于密度的一些基本概念,有时候就是因为它太基本了,所以有些同学反而没有去注意。本题中的水的密度是要求记忆的,很多题目计算用到水的密度时,往往是题目并没有告诉你,需要你自己记住的。
13.【答案】;
【解析】解:雪地摩托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雪地摩托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雪地摩托车水平匀速直线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不计空气阻力,摩托车受到的摩擦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雪地摩托车水平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故答案为:;。
利用求出摩托车的重力,雪地摩托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又知受力面积,利用求解压强;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出摩擦力大小。
此题主要考查压强大小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关键是知道雪地摩托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当该车在水平雪地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14.【答案】 ;
【解析】解:因为,
所以,容器中水的质量:,
则容器的质量为;
液体的质量:,
液体的体积:,
这种液体的密度:
。
故答案为:;。
已知容器容积和水的密度,可以得到所装水的质量;已知装满水后的总质量及水的质量,可以得到容器质量;
根据容器质量和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求出该液体的质量,液体的体积等于容器的容积,根据密度公式代入数值即可求出该液体的密度。
该题考查了密度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容器的容积等于液体的体积,解题过程注意单位的换算。
15.【答案】(1) (2) (4);
【解析】(1)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2)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4)量筒内液体的质量,液体的密度为.
16.【答案】;
【解析】
已知冰的质量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冰块中冰的体积;
已知冰块的总体积,减去冰的体积,即为石块的体积,又知道石块的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可求得石块的密度;
若冰全部熔化成水,质量不变,由此可求得水的体积,然后可求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减少的体积,再除以容器的底面积即为容器中的水面下降多少。
本题综合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要利用好“冰熔化为水,质量不变”这个隐含条件。
17.【答案】;
【解析】
已知水的密度和水的体积,根据求出水的质量;
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根据求出冰的体积;
水全部结冰后,刚好不至于把玻璃瓶胀破,此时冰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再根据求出冰的质量,求出了和这些冰质量相等的水的质量,即可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密度公式及变形公式的应用,知道水结成冰时质量不变。
18.【答案】;
【解析】
已知水的体积和水的密度,根据可求出水的质量;
水凝固后质量不变,由此可知冰的质量,再根据可求出冰的体积;
瓶子装冰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利用求能装冰的质量,而冰化水、质量不变,可得这些冰化成水的质量,进而求出应倒出水的质量。
此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知道冰化水、状态变化、质量不变是关键。
19.【答案】答:(1)夏天,冰淇淋从冰箱取出来后不久,其包装纸表面会变湿,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淇淋包装纸,在其表面液化为小水滴。
(2)把装水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入冰箱的冷冻段时间,玻璃容易破裂,是由于水凝固后体积变大,将玻璃涨破。;
【解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水凝固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明确水结冰后的体积变化;可解答此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