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3秋人教八上物理期中考试临考模拟押题卷06(原卷版+解析版)


2023秋人教八上物理期中考试临考模拟押题卷06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0个小题,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30分)
1.“拇指琴”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演奏时两手拿着琴体,然后用两只大拇指弹奏,就会发出声音了。请你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估测“拇指琴”的宽度约为( )。
A. 18mm B. 18cm C. 18dm D. 18m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
A. 该木块的长度为2.00cm;
B. 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C. 该木块的长度为2.0cm;
D. 视线与尺面的位置
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桌边。先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位置不动,再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  )。
A.响度变大 B.响度变小 C.音调变高 D.音调变低
4.关于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早期的机械唱片上有一圈圈沟槽,唱针划过沟槽时振动发出声音;
B.用等大的力依次敲击装水的玻璃瓶,能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C.纺织工人工作时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汽车用倒车雷达可探测到障碍物,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5.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都正确的一组是( )。
甲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前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
甲、乙两辆车在这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A. B. C. D.
6.李华在斑马线路口站立等人行绿灯,马路宽度为25m,人行绿灯时间为20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李华是静止的;
B.以红绿信号灯为参照物李华是运动的;
C.人行绿灯时间越短,人通过此马路越安全;
D.等绿灯亮后李华至少以1.25m/s的平均速度才能安全通过马路
7.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8.如图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
C.两物体在t=10s时刻相遇 D.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 m/s
9.如图所示,祖国各地有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关于它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是新疆的坎儿井,它是一种地下输水工程,可以有效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
B.乙图是青藏高原冰川,天气暖和之后,冰雪消融,形成水流,这是熔化现象
C.丙图是雾都重庆,楼宇间的白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丁图是松花江畔的雾凇,它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10.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从冰箱里取出来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会起雾,这是室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现象;
C.夏天炎热时,向地面撒水能够变凉快一些,这是利用蒸发吸热制冷的方法降温;
D.烧水时,若被100℃的水烫伤要比100℃的水蒸气烫伤更厉害
二、填空题(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1.某同学在学习“长度、时间和温度的测量”时,有如下情形:
(1)如图甲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s;
(2)如图乙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
(3)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
12.汽车向放置在路边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如图所示,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则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______m;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则汽车的速度为______m/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
13.有六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L1=18.82cm、L2=18.83cm、L3=17.28cm、L4=18.81cm、L5=18.80cm、L6=18.805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记录结果是________。
14.如图所示,甲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所示,观察气泡可判断是水沸腾________(选填“前”或“时”)的现象。
(2)图丙中,图像A、B是某班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___________;他们用相同的酒精灯和相同的烧杯进行实验,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这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BC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_状态,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____min。
三、实验题(3小题,共19分)
16.(7分)在“声现象”一章的学习中,李老师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
①如图甲,把正在发生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
②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小;
③如图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
(1)图甲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实验说明声现象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2)图乙是在探究声音______的条件,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______不能传声;
(3)图丙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______的关系,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越______(填选“高”或“低”)。
17.(7分)小明猜想,往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量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如图甲可知,食盐水是 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如图甲,可以看出盐水从第 _____min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 _____min;
(3)从图象中得到,盐水在凝固过程中 _____(选填“吸收”、“放出”或“不吸收也不放出”)热量;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 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该盐水的凝固点为 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 _____(填“高”或“低”)了。
18.(5分)小林欲测量遥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1)如图所示,遥控小车在水平路面上从A点出发,当车______(选填“头”或“尾”)运动到B点时,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用表测量小车在AB段运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为______s。根据公式,可计算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2)小林还想用如图丙所示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自由下滑的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①在实验中,斜面下端放置弹簧片的作用是______;
②为了验证猜想,他通过在图丙所示的斜面分别铺上毛巾和棉布来改变斜面的粗糙程度;他先让小车从毛巾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t1。再让小车从棉布斜面的中部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t2。最后让小车从光滑的木板斜面,距离顶端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t3;他发现三次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从斜面自由下滑的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请对小林这一探究过程作出评价,指出他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③由实验现象还可得知,小车从毛巾斜面顶端自由下滑到下端时,小车_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四、综合题(3小题,共21分)
19.(7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潜艇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 kHz~30 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kHz到________k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声波信号后在10 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多少?(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 500 m/s)________。
(3)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收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 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过1 min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多少_____?
(4)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_________?
20.(5分)2020年11月,“中国探月工程科普宣传周”在深圳体育中心亮相,展厅展出了“长征三号”系列火箭、玉兔号月球车等模型。
(1)如图所示为“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发射升空的情形,请你说出此时刻,火箭发射塔架下巨大水池上方形成的“白雾”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______和______。
(2)为了防止大气与火箭表面产生的剧烈摩擦使火箭熔化,所以火箭必须由熔点______(选填“高”或“低”)的材料制成,同时在火箭表面涂上易汽化的物质加强防护。
(3)由于卫星在太空中飞行时,其向阳面和背阳面温度差高达200℃,我国采用热管温控技术,使管内工作的液体在高温端汽化______,低温端液化______(均选填“吸热”或“放热”),这样反复工作使卫星两端温度趋于平衡。
21.(9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年7月份,河南多地出现内涝、洪灾,为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各地派出医疗、消防人员增援河南洪涝灾害后的消杀防疫救援工作。如图所示,有一支医疗队伍乘坐的专车总长为15m,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途中车上一医护人员通过计时观察发现自己通过一条隧道的时间为2min,求:
(1)该隧道的长度;
(2)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
(3)专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1200m的大桥时,该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3秋人教八上物理期中考试临考模拟押题卷06
一、选择题(10个小题,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30分)
1.“拇指琴”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演奏时两手拿着琴体,然后用两只大拇指弹奏,就会发出声音了。请你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估测“拇指琴”的宽度约为( )。
A. 18mm B. 18cm C. 18dm D. 18m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拇指琴”的宽度与两个手掌的宽度接近,估测“拇指琴”的宽度约为18cm=180mm=1.8dm=0.18m。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
A. 该木块的长度为2.00cm;
B. 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C. 该木块的长度为2.0cm;
D. 视线与尺面的位置
【答案】A。
【解析】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不能倾斜,故B错;
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故D错;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A中测量方法正确,且已估读,C中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A对,C错。
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桌边。先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位置不动,再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  )。
A.响度变大 B.响度变小 C.音调变高 D.音调变低
【答案】A。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位置不动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大,响度变大。
4.关于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早期的机械唱片上有一圈圈沟槽,唱针划过沟槽时振动发出声音;
B.用等大的力依次敲击装水的玻璃瓶,能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C.纺织工人工作时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汽车用倒车雷达可探测到障碍物,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A。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唱针在沟槽上划过时会发生振动,从而发出声,故A正确;
B.用等大的力依次敲击装水的玻璃瓶,能发出的声音的响度相同,音调不同,故B错误;
C.纺织工人工作时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汽车用倒车雷达可探测到障碍物,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
5.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都正确的一组是( )。
甲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前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
甲、乙两辆车在这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甲车在相同时间间隔内所通过的路程相同,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的说法正确;
乙车在相同时间间隔内所通过的路程不同,故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的说法正确;
前内甲车运动的路程为,乙车路程为,故的说法错误;
甲、乙两辆车在这内的路程都为,根据可知,平均速度相同,故的说法正确。故B正确。
故选。
6.李华在斑马线路口站立等人行绿灯,马路宽度为25m,人行绿灯时间为20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李华是静止的;
B.以红绿信号灯为参照物李华是运动的;
C.人行绿灯时间越短,人通过此马路越安全;
D.等绿灯亮后李华至少以1.25m/s的平均速度才能安全通过马路
【答案】D。
【解析】AB.站在斑马线路口的李华,相对行驶的汽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李华是运动的;相对红绿信号灯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以红绿信号灯为参照物,李华是静止的;故AB错误;
C.人的速度一定,人行绿灯时间越短,人走的路程越短,人就可能不能在规定时间内通过马路,人越不安全,故C错误;
D.李华过马路的平均速度
故D正确。
故选D。
7.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答案】D。
【解析】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此选项正确。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否则会造成读数错误.此选项正确。
C、测量液体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此选项正确。
D、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此选项错误。
故选D。
8.如图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
C.两物体在t=10s时刻相遇 D.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 m/s
【答案】C。
【解析】A.由图像可知一个物体从起点出发,另一个物体从起点外100 m的地方出发,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上方图线表示一个物体从100 m外的地方向起点运动,下方图线表示另一个物体从起点向远处运动,运动方向不同,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在t=10 s时,两个物体相向而行,运动的距离都是50 m,且在起点外50 m 处相遇,故C正确;
D.由图像可知,它们的速度分别是v1==5 m/s,v2==6.25 m/s
两物体运动速度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9.如图所示,祖国各地有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关于它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是新疆的坎儿井,它是一种地下输水工程,可以有效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
B.乙图是青藏高原冰川,天气暖和之后,冰雪消融,形成水流,这是熔化现象
C.丙图是雾都重庆,楼宇间的白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丁图是松花江畔的雾凇,它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答案】D。
【解析】A.新疆的坎儿井可有效降低水的温度、减小水的表面积、减小空气流动对水蒸发的影响,因此,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冰雪消融,冰由固态变成液态,这是熔化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固体小冰粒,在凝华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从冰箱里取出来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会起雾,这是室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现象;
C.夏天炎热时,向地面撒水能够变凉快一些,这是利用蒸发吸热制冷的方法降温;
D.烧水时,若被100℃的水烫伤要比100℃的水蒸气烫伤更厉害
【答案】C。
【解析】A.夏天从冰箱里取出来的冰棍周围冒“白气”,是水蒸气变为液态的小水珠,故A错误;
B.眼镜会起雾,这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
C.向地面撒水能够变凉快一些,这是利用蒸发吸热导致温度降低,故C正确;
D.烧水时,若被100℃的水蒸气遇到皮肤后,液化会放出的很多的热量,而100℃的水不会液化放热,故100℃水蒸气更容易烫伤,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1.某同学在学习“长度、时间和温度的测量”时,有如下情形:
(1)如图甲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s;
(2)如图乙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
(3)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
【答案】337.5;0.1cm(或1mm);2.40cm;-31℃。
【解析】(1)[1]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300s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300s+37.5s=337.5s
(2)[2][3]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物体左侧与1.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40cm刻度线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
L=3.40cm-1.00cm=2.40cm
(3)[4]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面在0℃以下,故图丙可知温度计读数为-31℃。
12.汽车向放置在路边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如图所示,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则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______m;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则汽车的速度为______m/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
【答案】85;34。
【解析】(1)由题意知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信号被汽车反射后接收,汽车距离测速仪
(2)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被汽车反射后接收,汽车距离测速仪
汽车在接收到两次信号之间行驶了s=s1-s2=85m-51m=34m
汽车在34m间用时
故汽车速度为。
13.有六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L1=18.82cm、L2=18.83cm、L3=17.28cm、L4=18.81cm、L5=18.80cm、L6=18.805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记录结果是________。
【答案】1mm;18.82cm。
【解析】[1]从;;;可以看出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m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与其它测量结果比较,差别最大,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此数值的分度值与其他数值不同,也是错误的。
[2]作业本的长度将剩余四个数值求平均值并保留与原数值相同的精确度可得平均值为18.82cm。
14.如图所示,甲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所示,观察气泡可判断是水沸腾________(选填“前”或“时”)的现象。
(2)图丙中,图像A、B是某班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___________;他们用相同的酒精灯和相同的烧杯进行实验,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答案】时;96;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小组同学所用水量较多。
【解析】(1)[1]水在沸腾前,底部温度较高,底部少部分水汽化为水蒸气冒出时,一部分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到上层温度较低的水,放热液化,所以气泡变小;水沸腾时,容器中不同深度水温相同,不同部位的水都会汽化为水蒸气,气泡上升过程中变大,故图乙是沸腾时的现象。
(2)[2][3]由图丙可知,温度上升至96℃时,持续加热,但温度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6℃,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由图及题意可知,两组实验控制了加热源、烧杯和水的初温相同,但是B加热至沸点需要的时间更多,故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B小组同学所用水量较多。
15.如图所示这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BC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_状态,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____min。
【答案】晶体;固液共存;5。
【解析】[1]由图得,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
[2]物质在B点开始熔化,C点熔化完成,故物质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态。
[3]由图得,该物质在5min开始熔化,10min熔化完成,熔化过程用了。
三、实验题(3小题,共19分)
16.(7分)在“声现象”一章的学习中,李老师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
①如图甲,把正在发生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
②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小;
③如图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
(1)图甲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实验说明声现象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2)图乙是在探究声音______的条件,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______不能传声;
(3)图丙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______的关系,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越______(填选“高”或“低”)。
【答案】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振动;转换法;传播;真空;频率;高。
【解析】(1)[1][2][3]甲图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通过乒乓球被弹起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音叉的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该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该实验中将音叉的微小的振动转换为乒乓球的大振动,所以该实验中用到的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2)[4][5]乙图中,玻璃钟罩中的空气越少,声音越小,所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乙图是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3)[6][7]丙图中,在保证其振幅相同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尺子伸出的越长,拨动时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尺子伸出的越短,拨动时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所以可以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17.(7分)小明猜想,往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量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如图甲可知,食盐水是 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如图甲,可以看出盐水从第 _____min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 _____min;
(3)从图象中得到,盐水在凝固过程中 _____(选填“吸收”、“放出”或“不吸收也不放出”)热量;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 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该盐水的凝固点为 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 _____(填“高”或“低”)了。
【答案】晶体;10;10;吸收;不变;-2;低。
【解析】(1)[1]晶体的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图甲知道,在图象中与横轴平行的一段是温度保持不变的,所以,盐水是晶体。
(2)[2][3]由图甲知道,盐水从第10分钟开始凝固,到第20分钟凝固完成,故凝固过程用了10分钟。
(3)[4][5]由图像知道,晶体凝固时的特点: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4)[6]由图象知道,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是 2℃,所以,该盐水的凝固点是 2℃。
[7]水的凝固点是0℃,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低了。
18.(5分)小林欲测量遥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1)如图所示,遥控小车在水平路面上从A点出发,当车______(选填“头”或“尾”)运动到B点时,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用表测量小车在AB段运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为______s。根据公式,可计算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2)小林还想用如图丙所示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自由下滑的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①在实验中,斜面下端放置弹簧片的作用是______;
②为了验证猜想,他通过在图丙所示的斜面分别铺上毛巾和棉布来改变斜面的粗糙程度;他先让小车从毛巾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t1。再让小车从棉布斜面的中部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t2。最后让小车从光滑的木板斜面,距离顶端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t3;他发现三次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从斜面自由下滑的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请对小林这一探究过程作出评价,指出他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③由实验现象还可得知,小车从毛巾斜面顶端自由下滑到下端时,小车_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头;10;便于测量时间;没有控制小车在斜面下滑的路程一定;不是。
【解析】(1)[1][2]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应该从车头到车头或者车尾到车尾,所以遥控小车在水平路面上从A点出发,当车头运动到B点时,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由图乙可知,测量小车在AB段运动的时间t=10∶31∶5-10∶30∶55=10s
(2)①[3]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瞬间不易观察到,也就不方便计时,所以在斜面下端放置弹簧片的作用是便于测量时间。
②[4]要探究从斜面自由下滑的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就要控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路程相等,可以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静止下滑,所以他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小车在斜面下滑的路程一定。
③[5]小车在斜面上自由下滑的运动是速度越来越大的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小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四、综合题(3小题,共21分)
19.(7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潜艇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 kHz~30 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kHz到________k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声波信号后在10 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多少?(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 500 m/s)________。
(3)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收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 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过1 min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多少_____?
(4)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2分)_________?
【答案】10;20;7500 m;8700 m;不能,因为月球表面是真空环境,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析】(1)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 kHz~30 kHz之间,故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10kHz到20kHz(1kHz=1000Hz);
(2)根据题意知道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总距离为:s=vt=1500m/s×10s=15000m,
由于声波是反射回来的信号,所以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s1=s/2=15000m/2=7500m;
(3)因为接收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潜艇B远离声呐,且速度是v=20 m/s,1min后,潜艇B行驶的路程sB=vBt=20m/s×60s=1200m,现在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s2=s1+sB=7500m+1200m=8700m。
(4)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地球和月球之间是真空,所以用声呐技术无法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20.(5分)2020年11月,“中国探月工程科普宣传周”在深圳体育中心亮相,展厅展出了“长征三号”系列火箭、玉兔号月球车等模型。
(1)如图所示为“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发射升空的情形,请你说出此时刻,火箭发射塔架下巨大水池上方形成的“白雾”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______和______。
(2)为了防止大气与火箭表面产生的剧烈摩擦使火箭熔化,所以火箭必须由熔点______(选填“高”或“低”)的材料制成,同时在火箭表面涂上易汽化的物质加强防护。
(3)由于卫星在太空中飞行时,其向阳面和背阳面温度差高达200℃,我国采用热管温控技术,使管内工作的液体在高温端汽化______,低温端液化______(均选填“吸热”或“放热”),这样反复工作使卫星两端温度趋于平衡。
【答案】汽化;液化;高;吸热;放热。
【解析】(1)[1][2]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放出大量的热量,火箭发射架下方建有较大的水池,就是为了吸收这些热量,水吸热后迅速汽化,形成高温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过程中空气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雾”。
(2)[3]火箭发射时,大气与火箭表面产生的剧烈摩擦导致火箭温度升高,为保护火箭,防止火箭熔化,必须由熔点高的特殊材料制成。
(3)[4][5]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是吸热过程;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此过程放热。
21.(9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年7月份,河南多地出现内涝、洪灾,为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各地派出医疗、消防人员增援河南洪涝灾害后的消杀防疫救援工作。如图所示,有一支医疗队伍乘坐的专车总长为15m,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途中车上一医护人员通过计时观察发现自己通过一条隧道的时间为2min,求:
(1)该隧道的长度;
(2)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
(3)专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1200m的大桥时,该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
【答案】(1)1800m;(2)121s;(3)79s。
【解析】(1)专车速度v=54km/h=54×m/s=15m/s(1分)
由v=可得隧道长为s=vt=15m/s×2×60s=1800m(2分)
(2)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s′=s+s车=1800m+15m=1815m(1分)
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t′===121s(2分)
(3)该车完全在桥上行驶通过的路程s″=s桥-s车=1200m-15m=1185m(1分)
该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t″===79s。(2分)
答:(1)该隧道的长度为1800m;(2)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为121s;(3)专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1200m的大桥时,该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79s。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秋人教八上物理期中考试临考模拟押题卷06(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