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B卷·基础知识达标测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1年1月,我国生物学家在浙江丽水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百山祖角蟾。由图可知,趴在成人大拇指上的百山祖角蟾体长约为( )
A.3m B.3dm C.3cm D.3mm
【答案】C
【解析】人指甲长度约1cm,所以百山祖角蟾体长约3c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五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3.28cm、13.27cm、13.28cm、13.07cm、13.27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体长度最终应记为13.27cm
B.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C.选用分度值更小的刻度尺可以消除误差
D.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
【答案】D
【解析】A.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13.07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是错误的,应该去掉;物体的长度为
故A错误;
同一把刻度尺分度值一定,根据数据13.28cm可知,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m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故B错误;
误差只可以减小,不能避免,所以选用分度值更小的刻度尺,只能减小误差,故C错误;
D.该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故D正确。故选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时,可以不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B.误差就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而造成的,不可避免
C.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都可以避免误差
D.小明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读数为3.0cm
【答案】A
【解析】A.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要从其它整数刻度开始测量,故A正确;
B.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而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避免,故B错误;
C.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都不能避免误差,只能减小,故C错误;
D.测量物体长度,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长度应读为3.00cm,故D错误。故选A。
4.下列速度最大的是( )
A.男子100米跑世界纪录是9.58s
B.野兔快速奔跑时每小时跑18km
C.旗鱼在海洋中快速游动的速度为28m/s
D.在市区汽车10min行驶6km
【答案】C
【解析】A.男子100m跑世界纪录是9.58s,速度为
B.野兔快速奔跑时每小时跑18km,速度为
C.旗鱼在海洋中快速游动的速度为
D.在市区汽车10min行驶6km,速度为
ABD错误,故选C。
5.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通过相等路程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无关
【答案】D
【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无关,与物体通
过的路程和时间都不成比例。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6.“通常情况下,人的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在破案过程中,侦破人员根据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脚印来估算其身高。如图为某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脚印,则其身高约为( )
A.1.65 m B. 1.75 m C.1.85 m D. 1.95 m
【答案】B
【解析】由图得嫌疑人留下的脚印L=25.10cm,人的身高约为:h=7L=7×25.10cm=175.7cm≈1.75m,故ACD错误。故选B。
7.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9m/s,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
A.5.4m/s B.7.2m/s C.7.5m/s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设总路程为,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
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
物体全程时间:
则全程平均速度:,故选B。
8.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携手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相对于“天舟三号”是运动的
B.“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天舟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天舟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答案】C
【解析】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携手遨游太空。
A.“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舟三号”之间相对位置没有变化,则“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相对于“天舟三号”是静止的,故A错误;
B.“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和“天和核心舱”与地球之间有相对位置变化,则“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天舟二号”和地球之间有相对位置变化,所以“天舟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C正确;
D.“天舟三号”和“天和核心舱”之间没有相对位置变化,因此“天舟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C。
9.古典名落《镜花缘》有这样一段描述:昨夜刮了大风,一老农早上开门,发现原本在篱笆内的井变成如图所示位置,于是惊呼“井被吹到篱笆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他是以篱笆为参照物
B.以树为参照物,井越过了篱笆
C.相对篱笆而言,井位置未发生改变
D.无论选什么为参照物,井位置都是不变的
【答案】A
【解析】A.人之所以看到“井”会被“吹到篱笆外去”,说明说这句话的人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故A正确;
C.如果以地面和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井相对于地面和树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B、C错误;
D.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井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故D错误。故选A。
10.(2023·河北)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在地面工作人员和舱内航天员邓清明的密切配合下,两名出舱航天员费俊龙、张陆圆满完成全部既定工作任务,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面工作人员发出指令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 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音色区分是哪位航天员
C. 地面工作人员与舱内的航天员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D. 舱外的两名航天员大声说话就能直接利用声波进行交流
【答案】D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地面工作人员发出指令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人的音色不同。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音色区分是哪位航天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地面工作人员与舱内的航天员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舱外的两名航天员要用无线电进行交流,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1.关于学校噪声,正确的是( )
A.学校附近的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学校周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C.隔壁班悦耳动听的音乐声不是噪声
D.教室安装双层真空玻璃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答案】D
【解析】A.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
B.噪声监测装置可以监测噪声的大小,它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故B错误;
C.从环保角度,悦耳动听的音乐声如果妨碍了别人的休息或学习,也是噪声,故C错误;
D.双层玻璃中间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所以教室安装双层真空玻璃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故D正确。故选D。
1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答案】A
【解析】A.由s-t图像可知,0~3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运动的距离是15m,
3~5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0~5s,乙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B错;
C.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
4s时,甲运动的距离,
4s时,乙运动的距离,
4s时,乙在甲前方:,故C错误;
D.5s时,甲的速度是3m/s,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A。
第Ⅱ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3.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答案】1 mm(或0.1 cm) 1.85 228.7
【解析】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11.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读数为12.85 cm,木块的长度为L=12.85m-11.00cm=1.85cm;停表的小表盘上,1min之间有2个小格,每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指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s,停表的读数为3min+48.7s=228.7s
14.小丽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外出旅行时的照片,其中两张是坐在平直行驶的车内连续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网友判断小丽乘坐的车正在向东行驶。请你分析网友的判断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错误 以双塔为参照物,车在向西行驶
【解析】要研究是向西还向东运动,以西边的塔为参照物,由两图可知小丽与塔的位置在靠近,说明车正在向西运动,所以网友的判断是错误的。以塔为参照物,小丽与塔的位置在靠近,说明车正在向西运动。
15.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声音,从声音的特性上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能欣赏到,是因为声音能在________中传播。口技艺人往往通过重拍醒木结束表演,醒木拍的越重,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大。
【答案】音色 空气 响度
【解析】口技演员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音色;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口技艺人模仿的各种语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醒木拍得越重,桌面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6.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是几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最小的是图____。甲、丙两图的______相同,____________不同。
【答案】丙 音调 响度和音色
【解析】从甲、乙、丙三幅图可知,甲和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丙的振幅最小,响度最小;由图知,甲和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则甲和丙的音调是相同的,而甲和丙的振幅、波形不同,则响度和音色都不同。
17.“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将物体的位置记录在底片上。如图是甲乙两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甲乙两球平均速度之比为 。
【答案】3:5
【解析】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即摄影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由图可知,甲球被拍摄了5次,即所用时间为5个间隔时间,乙球被拍摄了3次,即所用时间为3个间隔时间,设“频闪摄影”时,摄影时间间隔为t,甲球所用时间为5t,乙球所用时间为3t,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可得,甲乙两球平均速度之比为
18.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形象直观的反映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甲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填物理量名称);乙图中A、B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行驶,20s末,两车相距 m。
【答案】路程 0
【解析】由甲图知,图象为v﹣t图象,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所以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路程。
乙图中A、B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行驶,在t=20s末,
由可知,B通过的路程
因为A移动的路程为三角形的面积,即
由于两车同向行驶,则20s末,两车相距0m。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9.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便于操作,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以减小测量 的误差。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4)若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通过上半程的速度与小车在下半程的速度相比,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答案】(1) (2)小 时间 (3)大 (4)0.2 小于 0.24
【解析】(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故根据 求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3)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算出的速度偏大;
(4)观察图可知,AB段的路程,时间,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由图可以看出,小车通过上半段和下半段所用的时间不同,下半段所用的时间短,所以小车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小车通过上半程的速度与小车在下半程的速度相比,小于,由图可知小车全程路程,全程所有时间,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20.为了探究声音的三个特性,同学们用两把大小完全一样的钢尺和塑料尺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所示:
(1)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边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它,听声音,看现
象,从而得出了声音的 与振动 有关。
(2)保持钢尺伸出长度不变,用大小 (“不同”或“相同”)的力拨动它伸出桌面的端部,听声音,看现象,从而得出了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
(3)把(2)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他操作相同,听出了两次声音的 不同。
(4)以上探究方法叫 ,下列研究问题的方法不是采用这种方法的是 ,那么该实验中所使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A.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B.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
【答案】(1)音调 频率(2)不同 振幅 (3)音色 (4)控制变量法 A 转换法
【解析】(1)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它,此时钢尺振动频率改变,发出声的音调改变,说明音调和振动频率有关。
(2保持钢尺伸出长度不变,改变拨动钢尺的力,此时看到钢尺振幅改变,发出声的响度改变,说明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把(2)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材料改变了,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材料改变所以发出声的音色随之改变。
(4)实验中研究一个物理量和某个因素的关系时,改变研究的因素保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A.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生的音叉在振动,这种方法是转换法,故A符合题意;B.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时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
量法,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A,实验方法为转换法。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1.(8分)向海而兴,中国正迈向建设海洋强国的崭新征程,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正逐步变为现实。在某次军事演练中,一艘潜艇静止在水面下,其正前方1860m处有一不明潜艇驶来。已知声呐系统发出超声波后,经过2.4 s接收到回声,海水中声音的速度是1500 m/s,则不明潜艇的行驶速度为多少?
解:
如图所示。从声呐系统发出超声波到遇到不明潜艇的时间:
由得超声波遇到不明潜艇时,不明潜艇到静止潜艇的距离:
1.2s内不明潜艇行驶的距离:
则不明潜艇的速度:
22.(12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璀璨夺目,熠熠生辉,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秉承和弘扬。如图为我国汉代科学家、发明家张衡研制出的一种会自动记载行程的车辆:记里鼓车。因为车行一里路(古制“一里”等于现代的长度600m)就自动打一次鼓的装置,故名“记里鼓车”。某次张衡乘鼓车从A城去B城,途径C地时他恰好听到了第48次鼓声(即48里路),历时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根据题文,试求:
(1)鼓车从A城到C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到达C地后,鼓车以的速度又匀速行驶了一个时辰后恰好到达了B城,则A、B两城的距离为多少?
(3)若张衡选择以速度匀速走前一半路程,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剩余的路程,则他从A城到B城的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
解:
(1)从A城到C地的路程:
鼓车从A城到C地所用的时间
鼓车从A城到C地的平均速度:
(2)由可知,C地到B城的距离:
A、B两城的距离:
(3)根据题意可知,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相等,
即
由可知,张衡以速度匀速走前一半路程所需的时间:
张衡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剩余的路程所需的时间:
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
他从A城到B城的全程平均速度: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B卷·答题卡
(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记由监考人员用
2B
铅笔
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
正确填涂
错误填
涂
[
×
] [
√
] [
/
]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
.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
0.5
mm
黑
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
第Ⅰ卷(请用2B铅笔填涂)
(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0
[A] [B] [C] [D]
1
1
[A] [B] [C] [D]
12
[A] [B] [C] [D]
)
(
第
Ⅱ
卷
(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
(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4
分。
13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cm
_____________
s
14
.
_____________
15
.
_____________
(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16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7
.
_____________
18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
共
2
小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19
.(
1
)
_____________
(
2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3
)
_____________
(填“大”或“小”)
(
4
)
_____________
m/s
_____________
(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_____________
m/s
20
.(
1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2
)
_____________
(
“不同”或“相同”
)
_____________
(
3
)
_____________
(
4
)
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四
、计算题:本题
共
2
小题,共
2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1
.
(
8
分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22
.
(
12
分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非
答
题
区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非
答
题
区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非
答
题
区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物理 第4页(共6页) 物理 第5页(共6页) 物理 第6页(共6页)
物理 第1页(共6页) 物理 第2页(共6页) 物理 第3页(共6页)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B卷·基础知识达标测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人教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1年1月,我国生物学家在浙江丽水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百山祖角蟾。由图可知,趴在成人大拇指上的百山祖角蟾体长约为( )
A.3m B.3dm C.3cm D.3mm
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五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3.28cm、13.27cm、13.28cm、
13.07cm、13.27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体长度最终应记为13.27cm
B.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C.选用分度值更小的刻度尺可以消除误差
D.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时,可以不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B.误差就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而造成的,不可避免
C.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都可以避免误差
D.小明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读数为3.0cm
4.下列速度最大的是( )
A.男子100米跑世界纪录是9.58s
B.野兔快速奔跑时每小时跑18km
C.旗鱼在海洋中快速游动的速度为28m/s
D.在市区汽车10min行驶6km
5.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通过相等路程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无关
6.“通常情况下,人的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在破案过程中,侦破人员根据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脚印来估算其身高。如图为某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脚印,则其身高约为( )
A.1.65 m B. 1.75 m C.1.85 m D. 1.95 m
7.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9m/s,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
A.5.4m/s B.7.2m/s C.7.5m/s D.无法确定
8.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携手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相对于“天舟三号”是运动的
B.“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天舟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天舟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9.古典名落《镜花缘》有这样一段描述:昨夜刮了大风,一老农早上开门,发现原本在篱笆内的井变成如图所示位置,于是惊呼“井被吹到篱笆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他是以篱笆为参照物
B.以树为参照物,井越过了篱笆
C.相对篱笆而言,井位置未发生改变
D.无论选什么为参照物,井位置都是不变的
10.(2023·河北)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在地面工作人员和舱内航天员邓清明的密切配合下,两名出舱航天员费俊龙、张陆圆满完成全部既定工作任务,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面工作人员发出指令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 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音色区分是哪位航天员
C. 地面工作人员与舱内的航天员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D. 舱外的两名航天员大声说话就能直接利用声波进行交流
11.关于学校噪声,正确的是( )
A.学校附近的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学校周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C.隔壁班悦耳动听的音乐声不是噪声
D.教室安装双层真空玻璃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1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共14分。
13.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14.小丽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外出旅行时的照片,其中两张是坐在平直行驶的车内连续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网友判断小丽乘坐的车正在向东行驶。请你分析网友的判断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声音,从声音的特性上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能欣赏到,是因为声音能在________中传播。口技艺人往往通过重拍醒木结束表演,醒木拍的越重,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大。
16.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是几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最小的是图____。甲、丙两图的______相同,____________不同。
17.“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将物体的位置记录在底片上。如图是甲乙两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甲乙两球平均速度之比为 。
18.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形象直观的反映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甲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填物理量名称);乙图中A、B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行驶,20s末,两车相距 m。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9.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便于操作,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以减小测量 的误差。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4)若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通过上半程的速度与小车在下半程的速度相比,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20.为了探究声音的三个特性,同学们用两把大小完全一样的钢尺和塑料尺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所示:
(1)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边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它,听声音,看现象,从而得出了声音的 与振动 有关。
(2)保持钢尺伸出长度不变,用大小 (“不同”或“相同”)的力拨动它伸出桌面的端部,听声音,看现象,从而得出了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
(3)把(2)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他操作相同,听出了两次声音的 不同。
(4)以上探究方法叫 ,下列研究问题的方法不是采用这种方法的是 ,那么该实验中所使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A.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B.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1.(8分)向海而兴,中国正迈向建设海洋强国的崭新征程,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正逐步变为现实。在某次军事演练中,一艘潜艇静止在水面下,其正前方1860m处有一不明潜艇驶来。已知声呐系统发出超声波后,经过2.4 s接收到回声,海水中声音的速度是1500 m/s,则不明潜艇的行驶速度为多少?
22.(12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璀璨夺目,熠熠生辉,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秉承和弘扬。如图为我国汉代科学家、发明家张衡研制出的一种会自动记载行程的车辆:记里鼓车。因为车行一里路(古制“一里”等于现代的长度600m)就自动打一次鼓的装置,故名“记里鼓车”。某次张衡乘鼓车从A城去B城,途径C地时他恰好听到了第48次鼓声(即48里路),历时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根据题文,试求:
(1)鼓车从A城到C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到达C地后,鼓车以的速度又匀速行驶了一个时辰后恰好到达了B城,则A、B两城的距离为多少?
(3)若张衡选择以速度匀速走前一半路程,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剩余的路程,则他从A城到B城的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秋人教版八上物理第一次月考B卷【第1-2章】(全国卷)(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