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舒城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命题范围: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课---第7课。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 )
秦朝 西汉 隋唐 宋朝 明朝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废丞相设内阁
A.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B. 起到了监督皇权的作用
C. 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 D. 体现了皇权加强的趋势
2.从秦汉到明清地方体制中,一级、二级地方政府体制多有更迭,但县制作为最低一级地方行政组织和区划,其数目、职权变动不大。县制如此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
A. 县制设置沿袭传统 B. 县小易于中央直辖 C. 百姓对县制的推崇 D. 县制有效治理地方
3.总的来看,历代行政区划主要是第一级政区的变化很大。一级政区,秦汉为郡,汉末魏晋南北朝为州,唐末为道,宋代为路,元明清为省。造成这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小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 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原则
C. 中央王朝为防止地方割据 D. 民族融合不断发展的需要
4.1380年,明太祖废除宰相,秦汉以来绵延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废宰相后,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是为“内阁”。如表是明朝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一现象( )
年限 1年以下 1—2年 2—5年 5—10年 10—15年 15—20年 20年以上
阁臣数(人) 30 37 42 25 12 11 4
占比(%) 18.63 22.98 26.09 15.53 7.45 6.83 2.49
A. 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 B. 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
C. 说明了内阁辅政作用不大 D. 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
5.有人认为,希腊是民主的雏形,英国是保留国王下的民主,美国是总统制民主,日本是天皇下的民主;区别于西式民主的中国是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民主;俄罗斯民主更有特色,就是普京和梅德韦杰夫轮流民主。由此可见( )
A. 民主具有多样性 B. 民主具有渐进性 C. 民主具有广泛性 D. 民主具有艰巨性
6.中世纪后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产生了等级会议,如1265年的英国等级会议及后来法国的“三级会议”等,后来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很大程度是为了恢复议会传统。对此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
A. 中世纪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代议制 B. 传统文化影响了英法的民主政治
C. 近代欧洲议会是等级会议的翻版 D. 资产阶级革命旨在恢复等级会议
7.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
A. 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B. 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C. 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D.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8.自17世纪后期起约两百年的时间里,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德等国先后建立起来。资产阶级代议制核心是( )
A. 坚持广泛民主性的原则 B. 选举产生的议会代表民意
C. 废除或限制君主的权力 D. 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
9.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
A.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 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 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 D. 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10.20世纪30年代初,根据地政府多次号召群众为红军找医生、找药料,同时采取中药西药相结合的方式缓解药品短缺,还通过动员地方医师、自主培养医生来壮大红军医疗队伍。这些举措( )
A. 丰富了统一战线的内涵 B. 有利于反“围剿”斗争开展
C. 打破了日军的经济封锁 D. 立足于提升解放区医疗水平
11.1954年12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提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这一转变反映了我国( )
A. 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 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C. 从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 D. 生产关系改造已经基本完成
12.学好历史,知道走过的路,是为了更好的向前走;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初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先后经历了( )
①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明确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④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①④③
13.有学者在谈及王安石变法时指出:茶业征榷、盐钞法修订、酒务“实封投状”等专制制度剥夺了大商人“较固(垄断)取利”,民间出现了“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的现象。而“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均输无法应对钱米并征、折钱不均等新问题。该学者意在强调王安石变法( )
A. 损害了权贵集团的既得利益 B. 没有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C. 破坏了民间的商品货币关系 D. 指导思想背离了统治需要
14.汉化改革后,六镇鲜卑职业军人以前仕宦的特权被取消,逐步沦落为镇户、府户,身份低下。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加剧了未汉化的鲜卑军人与已汉化的宫廷子弟之间的矛盾,积聚的不满最终引发了六镇之乱,导致北魏的分裂和灭亡。这说明( )
A. 汉族文化不利于北魏发展 B. 改革要与自身实际相适应
C. 孝文帝改革阻碍社会进步 D. 改革者须有不畏权贵精神
15.1956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了《生产组和社员都应该包工包产》。6月浙江省永嘉县在燎原社试验包产到户,成功后,县委决定在全县推广。这( )
A. 推动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B. 解决了农产品分配领域的平均主义问题
C. 是农村经济改革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体现 D. 为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奠定历史基础
16.改革开放以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社会上对此产生众多疑虑,“共产党员和资本家联合办企业,符合马克思主义原则吗”“现在举办的中外合营企业和解放前的外国洋行有什么不同”等。针对这些疑虑,1982年,国家外资局编写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经验问答》进行解释。据材料可知( )
A. 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认识深刻 B. 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
C. 思想解放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导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7.古代中国历朝都重视官员的选拔,下列文献史料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②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③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④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A. ④①②③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④②③①
18.汉代察举制中科目最盛的三科是孝廉、贤良文学和茂才,唐代设有“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科。宋代要求外郡推荐考生“须是履行(指行为)无恶、艺业及等者”。清代特设孝廉方正科。这说明古代官员的选拔( )
A. 重视对官员德才的考核 B. 抑制了豪族对政权的垄断
C. 废除以诗赋取士的旧制 D. 克服了凭恩荫选官的弊病
19.下表为唐至清状元籍贯分布表(单位:名)
地区 唐 五代 北宋 南宋 辽 金 元 明 清
北方小计 40 6 28 0 6 14 5 11 10
南方小计 17 10 27 74 0 0 2 78 88
这一局面主要反映了( )
A. 社会制度制约文化进步 B. 南北状元分布趋于平衡
C. 科举制度日益走向僵化 D. 经济水平影响文化发展
20.据史书记载:九品中正制下,选择中正的权力在中央,政府选择中正非常慎重,多数中正都符合“贤有识鉴“的标准;中正必须认真负责,不负责者都要受到弹劾。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
A. 强化中正官的道德意识 B. 方便中央自上而下地管理
C. 安抚了世族的不满情绪 D. 消除了士族对吏治的影响
21.英国传统的文官制度以“恩赐官职制”为主,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一改革( )
A. 有利于英国政治运行的稳定 B. 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 削弱并杜绝了英国政府的腐败 D. 完善了英国的政党制度
22.1883年的《美国文官法》规定:建立一个不受党派控制的文官委员会负责对联邦文官统一管理;对部分官职实行竞争性考试;禁止文官参加党派活动等。这些规定( )
A. 降低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B. 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C. 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固化现象 D. 确立了政党可以公开参加政治行动
23.美国疫情严重,但没有官员因此被追责。其原因在于,在选举民主制下,对高级别政务官员的问责形式主要通过选举,但选举周期过长;对事务类官员来说,官员所作所为只要符合程序规定,即使导致比较糟糕的结果,也无需负责。材料意在说明( )
A. 美国的政治制度尚未稳定和成熟 B. 政党分肥制使政府行政效率日益低下
C. 西方行政管理制度存在一定弊端 D. 西方缺乏对政府官员的监察问责机制
24.根据北洋政府规定,文官考试合格人员学习期满后,可被授以荐任文职或技术职任用。事实上,如史鼐1920年任主事,杨晋源1924年任佥事,陆懋德也是在1924年才取得教育部视学的位置,而他们在1918年即已学习期满。这可用于说明,北洋政府时期( )
A. 公务员选拔体现出新旧交织的特征 B. 注重对官员的甄别审查
C. 文官制度实施过程中效度出现偏差 D. 文官制度已经初具体系
25.以下为民国时期县长考试内容及流程。据此可知民国时期的县长考试( )
第一试 第二试 第三试 第四试
考试内容 三民主义、建国方略、中国国民党革命史 法学通论、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中外近百年史、中国人文地理 现行法令概要、国际条约概要、本身财政、本省实业及教育、本省路政及水利 前三试均为笔试,第四试为口试,注重应试人的经验及才识
A. 注重德才兼备 B. 强调资格出身 C. 深受科举影响 D. 突出行政能力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C A A B D B A B C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D C D A D B A B C C D
26.(1)环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2)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巩固了中央集权。
(3)关系:行省制是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或较高级演化形态)。“优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27.(1)内容:重农抑商;分户制(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奖励军功(军功爵制);建立县制。
作用:秦国国富兵强。
(2)原因:平城崇尚武力,难以文治;改革阻力大;洛阳是帝王之都。
作用:政治中心南移;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减轻“汉化”改革的阻力。
(3)性质:商鞅变法:新兴地主阶级改革;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
28.(1)制度:察举制。主要标准:孝廉。
(2)主要弊端:依据门第选官。
(3)隋朝。
(4)影响: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增加了社会流动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