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解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三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一、单选题
1.下图为表现跨国公司雇员在全球流动特点的漫画。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在世界各地雇佣劳动力,赚取巨额利润。该漫画表明全球劳动力的流动趋势是(  )
A.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流向地 B.呈现出“精英迁移”的新趋势
C.劳工迁移是主要趋势 D.主要流向中东产油国
2.下表为通过香港输出至加利福尼亚的中国劳工数据(单位:人)
年份 1849 1850 1852 1854
输出人数 323 447 18 434 25 063
据此推知(  )
A.导致了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B.解决了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问题
C.华工为美国西部大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D.通商口岸开放直接导致劳工输出激增
3.读表,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
1400年 1500年 1600年 1700年 1750年
欧洲 45 69 89 115 140
亚洲 224 254 292 402 508
非洲 74 82 90 90 90
美洲 30 41 15 9 10
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人口稳步增长 B.近代化运动推动亚洲人口迅速增长
C.奴隶贸易导致美洲丧失大量劳动人口 D.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各地区人口变化
4.下图显示1945年某地的人口组成比例,请问这种人口结构最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  )
A.拉丁美洲 B.南非 C.巴尔干半岛 D.印度
5.下图为美国纽约州州徽。徽章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站立的人,一个是印第安人,一个是荷兰人。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
A.纪念印第安人和荷兰人对纽约的开发 B.早期天主教的传播
C.荷兰殖民者与殖民地人民能融洽相处 D.对美洲的殖民扩张
6.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当地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工业革命背景下全球环境的恶化 B.早期殖民扩张带来的种族灭绝灾难
C.三角贸易导致美洲人口急剧减少 D.西班牙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7.古代印度是世界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征服当地土著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的中亚入侵者是(  )
A.苏美尔人 B.日耳曼人 C.蒙古人 D.雅利安人
8.印欧人在进入西亚、西欧、北欧和印度的广大地区后,与当地居民融合,发展成为新的居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进入小亚细亚的发展成为赫梯人 B.进入伊朗高原的发展成为亚述人
C.进入巴尔干半岛的发展成为希腊人 D.进入印度河流域的发展成为雅利安人
9. 2017年底,美国国务院宣布:美国决定不再参与联合国主导的《移民问题全球契约》的制定进程,称其“损害美国主权”。国务卿在声明中说,美国不会支持会妨碍美国“行使移民法律和确保边境安全”这些主权行为的进程。这一现象说明(  )
A.“冷战”思维依然左右新时期国际关系
B.国际移民问题引发了反全球化运动
C.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排斥国际移民
D.国际迁移成为文明演进的重要阻碍
10.截至目前,在美的非法移民已达1 100万人。2015年,美国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排除通胀等其他因素,1990年至2013年,没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降低了20%,仅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也降低了13%。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第三次科技革命拉大了美国贫富差距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引发经济“滞胀”
C.经济全球化造成国际资源分配不平衡 D.美国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11. 1933-1944年,美国接纳了为数众多的知识难民,大约在22 842到25 535人之间,其中,在美国继续从事原来工作的大约有15 000至17 000人。但美国本土却约有5 000名博士处于失业状态。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
A.纳粹独裁统治导致欧洲知识难民涌入 B.经济大危机波及美国的知识界
C.罗斯福政府实行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 D.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人才需求有限
12.“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13.人口迁徙有利于世界联系加强。阅读下表,对该材料的解释正确的是(  )
欧洲移民表
目的地 时间范围 人数
美国 1821-1932 3 420万
亚洲、俄国地区 1800-1939 1 200万
阿根廷 1856-1932 640万
加拿大 1821-1932 520万
①美国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
②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
③交通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欧洲向外移民
④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图反映了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比例的变化状况,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黑奴贸易促进人口流动 B.垄断组织控制经济命脉
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 D.福利国家提供社会保障
15.如图是1825年西属美洲和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这种人口分布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美洲开发吸引了移民涌入 B.西葡两国最早开辟新航路
C.欧洲殖民者的探险与掠夺 D.西葡率先开展了黑奴贸易
16.全球人口的流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下列关于不同时期的人口流动现象,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全球移民的供应地也从欧洲转移到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③“在这一时期,国际人口迁移人数最多的是非洲黑奴”
④“法国、英国从中国征集了近50万劳工作为其军事后援”
②“66%移居美国的移民来自英国,大规模的向外移民源于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17.“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来自北面的入侵者印欧人与来自南面的入侵者闪米特人为争夺这块肥沃的大河流域地区而展开长达数千年的斗争的历史。”此观点强调了(  )
A.人类文明的冲突 B.古代战争的目的
C.地理环境的影响 D.历史形成的残酷
18.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这表明(  )
A.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 B.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
C.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 D.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
19.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初,大约有1 500万到2 000万移民获准进入英国、法国、德国和北欧国家。他们大多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等国家,也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北非等其他地区。这股移民潮(  )
A.有助于欧洲推进经济复兴计划 B.使冷战局势更加严峻
C.实质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 D.促使欧洲走向一体化
二、材料阅读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纳粹德国“文化清洗运动”的规模
法律依据及其主要内容 时间 被驱逐的人数 大学教师总数 占总人数的比例
《重设公职人员法》凡属非雅利安血统者,都将解聘 1933-1934年冬 1 145人 7 116人 16.09%
《纽伦堡法》彻底剥夺了所有犹太人的公民权 1936年9月 494人 5 971人 8.2%
《德意志公职人员法》拥有非德意志配偶或非同种配偶 1937-1938年夏 160人 5 477人 2.92%
——据李工真《文化的流亡》整理
材料二
仅就是1933年这场知识难民潮就为美国送来了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7名诺贝尔奖的得主和8名即将要拿到诺贝尔奖的人。德国1933年以前的获奖者在世的只剩下7个人了,由于有以德国科学家为代表的这批欧洲新生科学家的加盟,美国远远地超过了德国,达到了25人,成为了世界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得主最多的国家。这25人当中还不包括1945年以后在美国获奖的欧洲流亡科学家,也不包括那些当年随着父母来到美国,完成学业,最后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代流亡者。所以正是这些杰出人物的到来,才为美国带来了德国科学体系中最科学的方法论、最严谨的学风。所以,今天美国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得主,已经超过了200人。显然与这批流亡科学家在美国开拓的新方向以及由此在美国营造出的那种特殊的学术竞争氛围密切相关。当然,这些欧洲的精英们对美国的贡献远远不止在自然科学领域,同样在人文社会科学及运用领域,他们的才华也照样大放光彩。
——据李工真《文化的流亡》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希特勒为什么驱赶这些犹太文化精英?他们的离开对德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些欧洲的知识难民为美国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第三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单选题
1.【答案】B【解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精英迁移”的新趋势,这在跨国公司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故选B。
2.【答案】C【解析】题干中通过香港输出至加利福尼亚的劳工数量并不能反映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故可排除A;材料只是反映了大量的中国劳工输往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未反映出是否能解决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的问题,故可排除B;大量华工输入美国,促进美国的开发,这是毫无疑问的,故可选C;《南京条约》中的通商口岸不包括香港,故可排除D。
3.【答案】D【解析】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A;亚洲近代化状况并不符合史实,排除B;奴隶贸易导致非洲而非美洲丧失大量劳动人口,排除C;材料“15世纪以来”,显然相关的大事是新航路的开辟,结合所学,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进世界人口的迁移,故选D。
4.【答案】A【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存在黑人、白人、混血种人和原住民,其中黑人和白人所占比重较大,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原住民必然是印第安人,故A正确;非洲的原住民就是黑人,故B错误;巴尔干半岛的原住民就是白人,故C错误;印度黑人比重较小,故D错误。
5.【答案】D【解析】根据图片及题干信息“两个站立的人,一个是印第安人,一个是荷兰人”“162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纽约州州徽的设计体现了欧洲对美洲的殖民扩张。所以答案选D。
6.【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1493—1570年当地人口变化”信息可知,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北美洲,战争、屠杀、疾病等造成当地人口急剧减少,B正确。工业革命发生于18-19世纪,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16-19世纪西方进行的三角贸易,从欧洲把廉价的商品带到非洲,把非洲大量的黑人运往美洲卖为奴隶,在美洲把黄金和原料运回欧洲,并不会导致美洲人口急剧减少,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题干未涉及西班牙,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7.【答案】D【解析】据题干“古代印度……古代征服当地土著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的中亚入侵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入印度河流域的雅利安人征服当地土著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故D正确,A.B.C不符合史实,排除。
8.【答案】B【解析】进入伊朗高原的印欧人发展成为了波斯人,亚述人生活在两河流域,故B错误。
9.【答案】C【解析】从材料“美国决定不再参与联合国主导的《移民问题全球契约》的制订进程”中可以分析出,美国在国际移民问题采取单边主义,“不再参与联合国主导的《移民问题全球契约》的制订进程”,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冷战思想,排除A;材料只反映出美国对移民问题的态度,没有涉及反全球化,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的移民政策,而且国际迁移对文明演进有促进作用,故排除D。
10.【答案】C【解析】“在美的非法移民已达1 100万人”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促进劳务的国际化,“没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降低了20%,仅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也降低了13%”表明文凭较低的人群收入减少,反映了经济全球化造成国际资源分配不平衡,故C正确。
11.【答案】C【解析】由题干时间“1933-1944年”可知是罗斯福政府时期,这一时期美国接纳了众多的知识难民,与此同时国内约有5 000名博士失业,由此反映出罗斯福政府实行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C正确。
12.【答案】A【解析】“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就是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的共通之处,所以本题考查的就是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的共同点。宗教改革反对教皇的控制,强调“因信称义”;启蒙运动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民主和自由,所以选A。
13.【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是美国,故①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交通方式的进步为欧洲向外移民提供了条件,故②③正确;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④错误,排除;因此答案为B。
14.【答案】C【解析】从时间来看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比例的增加是由于工业革命造成的,C符合题意的,正确;19世纪中期黑奴贸易已逐渐消失,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经济命脉的问题,B不符合题意,排除;建设福利国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D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
15.【答案】C【解析】据图示可以看到无论是西属美洲,还是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中都有“非洲奴隶”,再结合时间“1825年”可以判断是欧洲殖民者的探险与掠夺导致,C正确。
16.【答案】B【解析】①“全球移民的供应地也从欧洲转移到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指的是当今时代的移民。②“66%移居美国的移民来自英国,大规模的向外移民源于经济的发展”指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移民。③“在这一时期,国际人口迁移人数最多的是非洲黑奴”指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的黑奴贸易。④“法国、英国从中国征集了近50万劳工作为其军事后援”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移民。按时间先后顺序为③②④①,故B正确。
17.【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观点表明古代北方印欧人及南方闪米特人入侵美索不达米亚是为了肥沃的两河流域,说明古代人口迁徙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C正确。
18.【答案】B【解析】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族文化的吸收和认可,说明中原文化影响不断扩大,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不能得出民族大交融的信息,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方面的内容,C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统一问题,D不正确。
19.【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初,大量移民进入欧洲主要是因为欧洲在战争中受到很大创伤,战后重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人才,这股移民潮有助于欧洲经济迅速恢复,A正确;材料强调移民进入欧洲,而非体现美苏冷战,排除B;移民涌入欧洲不一定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欧洲走向一体化,排除D。
二、材料阅读
20.【答案】
(1)原因:理论上,希特勒认为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犹太人是世界上最恶劣的民族,为了争取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间,就必须要消灭犹太人民族。
影响:在实践上,希特勒上台后,开始大肆驱赶、屠杀犹太人。会导致德国在政治上的孤立;会导致德国科学文化水平的降低;会导致德国最终的战败;会导致世界科学文化中心的转移。
(2)贡献:是美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科技文化中心的辅助;为美国开辟了多领域的研究;为美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蓄积了大批人才。
【解析】
第(1)题第一问原因,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第二问“影响”,依据材料一数据从政治、科学文化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等角度分析。第(2)题,“贡献”依据材料二“成为了世界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得主最多的国家……显然与这批流亡科学家在美国开拓的新方向以及由此在美国营造出的那种特殊的学术竞争氛围密切相关。当然,这些欧洲的精英们对美国的贡献远远不止在自然科学领域,同样在人文社会科学及运用领域,他们的才华也照样大放光彩”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成为世界科技文化中心、开辟了多领域的研究、为美国蓄积了大批人才等角度分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解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