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测试题(九年级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尼罗河定期泛滥,淹没全部谷地,水退后,居民要重新丈量耕地面积。由于这种需要,多年积累起来的测地知识便逐渐发展成为几何学。这体现了古埃及文明( )
A.属于海洋文明的范畴 B.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C.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 D.奠定了西方文明基础
2.《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如倘自由民雇用船工,则每年应付彼价物六库鲁;倘自由民因购买奴隶而涉讼,则诉讼仅由卖主负责……等等。材料表明( )
A.古巴比伦社会保护私有财产 B.古巴比伦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C.法典维护了古巴比伦贵族的利益 D.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下列图片可用来研究古印度文明的是( )
A. B. C. D.
4.“雅典的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提供税收,但没有参政议政和占有土地等权利”。这揭示了雅典( )
A.社会经济主要依靠移民 B.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高峰
C.外邦人与奴隶待遇无异 D.民主政治有较大局限性
5.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共和国颁布了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期,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便分散在帝国各处的各族人民使用。由此可见,罗马法律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B.统治区域不断扩大
C.保证人民享有平等权利 D.民主政治达到鼎盛
6.古代人类在不同地区创造了不同文明。如东亚有中华文明,南亚有古印度文明,中东有古巴比伦文明,北非有古埃及文明,欧洲有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等。这反映出古代文明( )
A.交流互鉴 B.以农为本 C.起源江河 D.多元独立
7.下面图片描绘的是古希腊奥运会的部分比赛项目,由此可直观看出( )
A.古希腊人的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B.经济发达促使人们喜爱体育运动
C.古代奥运会吸引世界人民参加 D.古希腊绘画与雕塑技艺领先世界
8.在公元1127年的一次仪式上有这样一段誓词: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随后誓词中的“您”向“我”授予封地。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您”与“我”的关系最可能是( )
A.古罗马的执政官与将军 B.西欧的封君与封臣
C.阿拉伯的哈里发与总督 D.日本的天皇与武士
9.领主在庄园里设有法庭,审理各种诉讼案件。主要就是对农奴之间、农奴与领主之间的诉讼纠纷做出裁决。审理的案件有放火、盗窃等刑事案件,同时也包括土地契约、婚约等民事案件。这说明庄园法庭( )
A.维护庄园的统治秩序 B.依据习惯法裁决
C.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D.限制领主的特权
10.柯勒曾说:“大学的出现是十二三世纪心智活动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早期的中世纪大学为适应社会的需要,以职业教育为主,在课程目标上注重专门和实用,因此培养了一批实用型人才。这说明( )
A.大学为反对教会的思想控制而存在 B.西欧教育与学术领域出现新气象
C.大学的课程适应了领主的文化需求 D.大学拥有司法特权和教育自主权
11.大化改新把广大部民(农民)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出来,作为公民授予“口分田”,负担一定的租庸调,地位有所改善,百姓大悦,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可见,大化改新( )
A.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推动了日本经济发展
C.促进了生产工具革新 D.促进了土地流转买卖
12.9世纪初,阿拉伯王朝的哈里发鼓励并组织对希腊古典哲学大规模的翻译活动。欧洲人是靠翻译这些阿拉伯文的译本才得以了解先人的思想,继而开始他们的文艺复兴。这主要强调阿拉伯人( )
A.加强了东西方文明交流 B.对古希腊文化的传承
C.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D.将希腊古典文化发扬光大
13.下图所示是欧洲13世纪生产关系出现的新现象。这说明( )
A.租地农场的出现 B.手工工场的出现
C.资本的原始积累 D.工业革命的兴起
14.传统观点认为,土耳其阻隔东西方商路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诱因。但近年来新发现的史料表明:15世纪威尼斯商人经土耳其每年运往西欧的货物,仅香料总量就在750~1000吨,价格一般要提高8~10倍,这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的不满。由此可见( )
A.历史认知随史料的补充而丰富完善 B.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
C.历史事实随史料的变化而随时变化 D.新航路开辟与土耳其无关
15.据统计,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余年中,非洲的人口损失达到1亿之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奴隶贸易的盛行 B.欧洲人将瘟疫带到非洲
C.工业革命的扩展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6.美国建立之初,州与州之间为河流的使用起争执,为港口的使用权相互械斗,相互设置贸易壁垒,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战时债务无法偿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美国( )
A.反对英国印花税 B.颁布《独立宣言》
C.确立民主共和制 D.制定1787年宪法
17.蒸汽机不仅用于地下矿井抽水,而且还用于驱动地面车辆的设想于1825年变成现实,一条从矿井直达海岸的7英里铁路问世了,这是人类第一条铁路。将此设想变为现实的人是( )
A.瓦特 B.斯蒂芬森 C.富尔顿 D.哈格里夫斯
18.鼓风炉是近现代钢铁产业最为关键的设备,下表所示数据迅速变化说明( )
鼓风炉平均产铁量 鼓风炉最高高度
年份 指标数据(吨) 年份 数据(米)
1788年 800 1800年 6
1806年 1130 1820年 18
英国鼓风炉指标数据(部分)
A.工业发展不断刺激设备升级 B.欧美最早设计出鼓风炉设备
C.英国钢铁产量惊人 D.科技功力英国问鼎世界霸权
19.《共产党宣言》在用德文出版后,又在德、英、美三国至少翻印过12次:第一个英译本于1850年在伦敦发表,1871年至少又有三种英译本在美国出版。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
A.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引起了欧美社会广泛的关注
20.培伦在《印度通史》中写道:“从军事意义上说,印度失败了:但是从政治意义上说,印度通过维护精神自由的权利赢得了自己的目标,这种精神自由最终导致印度的政治独立。”材料说明印度民族大起义( )
A.鼓舞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B.提高了印度人民文化水平
C.促进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D.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21.他青年时去欧洲求学,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立志以解放祖国为己任。他义无反顾地投入独立运动,与殖民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认为“解放者”的称号高于一切,憧憬着建立拉丁美洲各国的联盟。“他”的主要事迹是( )
A.组建大陆军抵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B.领导印度各阶层人民发动民族大起义
C.领导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D.领导巴西人民摆脱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22.有学者提出,俄国之所以废除农奴制,并不是由于道德上的原因,而是因为农奴制度无法与市场社会并存。该学者旨在说明农奴制改革( )
A.源于对外战争失败 B.意在突破经济发展障碍
C.存在封建制度残余 D.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23.1866—1900年,美国的耕地面积从4.07亿英亩增加到8.79亿英亩,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成为向世界提供粮食的主要国家之一。全美农业总产值从1860年的22亿美元增加到1900年的58亿美元。这一时期促进美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B.南北实现统一
C.在独立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D.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
24.在“图说世界改革史”活动中,张成在某博物馆网站上发现了如下图文物图片。这一图片可用于介绍明治维新( )
A.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B.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提倡“文明开化”
25.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26.林肯1862年8月给朋友的信中说道,“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需要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所有的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这表明( )
A.拯救联邦与解放黑人奴隶是对立关系 B.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并非林肯本意
C.解放黑人奴隶并非影响美国发展的焦点 D.维护国家统一是林肯施政的最高目标
27.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上述变化说明( )
A.工业革命是简单的技术改良 B.科技发明不再需要经验积累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更大 D.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28.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说: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
A.增强了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 B.促使女性走上企业领导岗位
C.提高了女性的生产积极性 D.有利于培养女性良好的工作习惯
29.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他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他是( )
A.贝多芬 B.梵高 C.列夫·托尔斯泰 D.达尔文
30.“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被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德国战败,陷入经济困境。”上述材料反映了一战的影响是( )
A.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B.促进了殖民地民族觉醒
C.形成了战后世界新秩序 D.削弱了欧洲的殖民力量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3分,33题13分,共40分)
31.14-16世纪,被称为“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尤其是对欧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布克哈特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处一层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消散。”
材料二:人们努力挣脱神的统治,以确立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这场运动中,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材料三:只有到1500年左右的地理大发现……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这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迈出的第一步。……西欧人走向海外,开始殖民征服……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迅速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阅读材料一,指出揭开“这层纱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这层纱幕”消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反映了这场运动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这场运动的实质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地理大发现”是指什么事件?为什么说“这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迈出的第一步”?(4分)
(4)以上材料反映的事件对欧洲产生了什么样的共同影响?(2分)
32.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二:爆发于18世纪末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首先,两者都根源于同样的启蒙观念:自由、平等和正义;其次,两国在革命之初,曾经相互援助,互相鼓舞,许多法国将军和士兵曾参与了美国革命,美国政治家们也是乐意为法国政体设计出谋划策;再次,两者具有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建立一种以公共主权和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政府。
——苏珊·邓思《姊妹革命——法国的闪电与美国的阳光》
材料三: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过程。莲勃发展的文化、人民主权的宣布、浪漫主义的传播等都预示了民族主义的觉醒,拿破仑进行的领土调整和种种改革促进了这种觉醒。
——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1)材料一认为法国为什么要用暴力方式来克服封建王权?(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是怎样“互相援助,互相鼓舞”的?(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对近代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7-18世纪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2分)
33.大国崛起的经验有许多共同之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世界近代史部分西方大国崛起表
英国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专注发展经济和拓展海外势力;确立新的政治体制,成为第一个迈入现代社会的国家;工业革命释放和提高生产力水平。18、19世纪英国成为最强盛的军事、经济强国和第一个全球意义的海洋帝国。
美国 远离欧亚大陆的位置优势;先求独立,后维护统一;制度创新和对宪政法治的信仰是美国强大的关键因素;抢占科技和管理的制高点,保持强大的创新能力成为美国维系超级大国地位的重要支点。——摘编自岳文典:《近代西方大国崛起的经验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1)根据材料,指出英美两国崛起的共同因素。(3分)
(2)从材料中两个国家各选一个历史事件,提炼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0分)
【示例】事件:英国:工业革命;美国:抢占科技和管理的制高点、创新能力。
观点:技术创新推动国家发展。
论述: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18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强国。
结论: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保持强大的创新能力才能使国家保持强大。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东省江门市重点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