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2021-2023)学考真题分类汇编之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1.目前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人不能上学。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这说明( )
①和平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②发展中国家亟须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
③外债问题是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④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成立于2000年的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集体对话机制。该论坛成立背景是( )
A.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B.非洲国家民族独立的实现
C.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D.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3.进入21世纪,世界风云跌宕起伏,潮起潮落。中东地区动荡余波难平,涟漪四起;新兴经济体牵手共融、矢志锐改,酿就破浪之势。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 )
A.世界面临着新的战争威胁 B.国际恐怖主义是世界动荡的主因
C.南北差距扩大趋势有增无减 D.国际局限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4.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A.和平与发展 B.战争与和平
C.竞争与发展 D.合作与竞争
5.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重要场合,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概念的全球治理体系展开系统论述,在世界范围引起震撼和回响。该现象主要反映
A.世界全球化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B.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C.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 D.中国成为世界舞台中心
6.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是( )
A.西方大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B.民族矛盾、宗教冲突、领土纠纷不断
C.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7.2011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19日晚巴黎峰会上,欧盟及美国等与会各方决定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其后,英法美等多国出动战机、巡航导弹对利比亚政府军地面军事目标进行轰炸。10月20日,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被抓获后因伤重不治身亡。以上材料表明了( )
A.联合国在当今世界的作用越来越弱
B.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缓和与动荡并存
C.平等协商,国际合作解决国际争端
D.美国强权政治完全操纵国际政治格局
8.根据英国一家慈善组织正式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前26个大富豪的资产,相当于地球上最贫困的38亿人口的全部财产。这反映出( )
A.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B.粮食安全问题日趋严峻
C.治理贪污腐败任重道远 D.贫富分化十分严重
9.“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相互依存和密不可分的。”下列各项中,能够充分体现这一思想宗旨的是( )
A.1961年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B.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宣言
C.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1992年里约热内卢宣言
10.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下列属于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是( )
A.发展中国家承受风险能力差
B.一些国家实行民族和种族歧视
C.长期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
D.世界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11.2011年5月,“9·11”事件的罪魁祸首本·拉登被击毙,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民众举行了庆祝活动。2011年9月11日,美国举行了纪念“9·11”事件10周年的沉痛悼念活动,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措施进一步打击恐怖活动。这表明( )
A.恐怖主义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B.恐怖主义是世界不太平的主要根源
C.战争的威胁已经不复存在 D.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之一
12.1996—2009年,全球共发生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400多次,年平均38次,进入冷战结束后的第二个高峰期。这说明( )
A.战争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B.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C.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D.发展不能确保世界的和平
13.《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一书认为,北约关注阿富汗战争打击所谓的“恐怖主义”,但北约不是为阿富汗这样的国家而设计的;并进而认定“我们面对一个新世界,用的却是并非为这个世界而设的体制。”上述观点旨在反思
A.两极格局
B.国际恐怖主义
C.国际政治旧秩序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4.据联合国有关机构2014年的统计,全世界最富有的1%的人口拥有的资产占人类财富总量的近40%,而最贫困的50%的人口拥有的资产仅占人类财富总量的1%。这表明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是( )
A.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B.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C.霸权主义依然存在 D.南北差距逐渐拉大
15.下表所示为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公布的部分统计数据。这组数据可用于说明( )
年份 国际小麦价格(美元/吨) 国际玉米价格(美元/吨) 世界缺粮国家和地区(个)
1996 200 150 26
1998 100 80 43
注:1996年和1997年,世界谷物产量连续两年创造历史最高纪录。
A.南北国家的发展差距 B.全球人口分布的不平衡
C.世界粮食危机的加剧 D.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意义
16.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政府应美国政府的要求,非法扣押了中国华为公司高管孟晚舟。美国执法当局声称“孟晚舟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的相关贸易制裁规定"。这表明当今世界
A.美国重拾冷战思维 B.科技人才争夺激烈
C.多极格局加快形成 D.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17.如图创作的背景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国内政治经济的混乱局面。从图中可以看出,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A.冷战影响下的局部热战 B.伊拉克恐怖主义的泛滥
C.多极化趋势形成过程中的动荡 D.美国插手别国事务使国际冲突加剧
18.两极格局解体后,一方面各类国际组织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各种峰会大大增加,如欧盟、WTO、东盟等,另一方面则是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此起彼伏,如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
B.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C.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D.和平与发展、紧张与动荡成为国际形势的一大特点
19.在当今世界,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可见( )
A.恐怖主义成为人类的最大威胁 B.强权政治是世界局势动荡的根源
C.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应同舟共济 D.逆全球化思想的出现具有合理性
20.当下地区层面的某一国际治理组织,经济合作与安全合作被称为驱动其发展的“两个轮子”。成员国为经济合作奠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基础,建立起了相应合作机制,并在维护欧亚地区安全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国际治理组织”是( )
A.欧洲联盟 B.上海合作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
21.《我们的亚细亚》是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之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主题曲,由来自亚洲各国顶级乐手共同担纲演奏。歌词中写道:“美丽亚细亚,光荣亚细亚,手拉手我们是一家。”由此可见,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旨在( )
A.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B.传承亚洲璀璨的文明成果
C.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D.深化亚非文明交流和借鉴
22.面对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倡导(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C.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D.召开不结盟首脑会议
23.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说:“疾病与战争是人类自古至今主要的灾变异数,但它们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事件,而往往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具有的普遗共同性的各种关系互动的结果,因而人类在本质上有一部共同的历史。”麦克尼尔的主张( )
A.强调疾病与战争的联系 B.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C.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4.1999年,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等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组成了二十国集团。到2015年,二十国集团的经济总量超过全球经济总量的80%。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有
①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
②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③体现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④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随着以中国、印度等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崛起,且以西方国家主导的八国集团、世界银行等经济治理结构已无法有效治理全球经济,二十国集团应运而生。这说明,二十国集团的出现
A.取代了传统的经济治理机构 B.推动了新兴国家迅速发展
C.标志着西方国家实力的下降 D.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26.苏联解体后,为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新出现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国际治理组织和治理机制,它们有
①世界银行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二十国集团 ④金砖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将地球比作一艘大船,190多个国家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材料表明(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B.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特征
C.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D.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
28.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制定海洋、极地、网络、太空、核安全、反腐败、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治理规则,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等。这说明当今中国( )
A.努力推动传统国际组织改革 B.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C.把提升发展的质量放在首位 D.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9.近年来,由G8到G20,新兴经济体不断推进与发达国家就国际金融和经济持续发展进行讨论和研究,金砖五国机制日渐常态化、实质化,日本、德国、印度、巴西组成“争常四国”联盟试图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这些现象表明了
A.发达国家丧失经济主导地位 B.世界权力版图正在逐渐改变
C.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 D.世界各国发展利益均衡分配
30.1999年为防止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二十国集团成立。其中包括原八国集团,十一个新兴经济体(来自亚非美澳四大洲)以及欧盟。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举行了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峰会。材料反映了
A.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共识
B.冷战思维不复存在
C.国际经济旧秩序已崩溃
D.世界多极格局形成
31.世界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目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利因素是
A.大国之间的对抗趋于缓和
B.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消失
C.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D.经济全球化发展一帆风顺
32.由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等世界重要经济体组成的二十国集团财长会议,自2008年开始变为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半球差距的加大 B.“逆全球化”现象严重
C.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 D.社会信息化趋势的加强
33.2017年10月,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我们呼吁,各国人民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
C.各国经济模式的趋同 D.消除国家间文化差异
34.“两极格局结束后,大集团对峙的大国关系格局已经不存在了……大国关系不再是若干力量界限分明、彼此对立的关系,而是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格局。”这表明当今世界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国际旧秩序受到冲击
C.霸权主义依然占主导地位 D.缓和与紧张并存
35.某班级开展“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学生搜集的可以用来论证该主题的资料包括
A.建设“一带一路” B.召开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C.举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D.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36.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步连接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在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交流”指的是16到18世纪间,发生在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动植物、微生物的交流和人口的迁移。下表为“哥伦布交流”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492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
16世纪初 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年 西班牙的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35年 法国人带来的流感病毒使圣劳伦斯河谷的印第安人灭绝
1555年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 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90年代 爱尔兰、西班牙、法国等地开始种植马铃薯
约1700年 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
——《世界:一部历史》材料二 19世纪,英国、欧洲和美国的工业家在非洲、美洲、澳大利亚和东欧寻找自然资源和农产品。例如,纺织业的机械化导致了对原棉的大量需求,这些原棉大部分来自印度、埃及和美国南部。与此相仿,新工业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对橡胶的需求,传送带和对工业机器至关重要的轮胎的主要原料都是橡胶,而橡胶来自巴西、马来西亚和刚果河流域。
——《新全球史》
材料三 有一种意见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首先,经济全球化所具有的诸多因素,如世界贸易、金融、对外投资的空前扩大等,无不是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次,在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显然居于主导地位。再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协调机制主要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的。
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认为,首先,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只要生产力发展到这样高的水平,就会出现经济全球化。其次,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当今不仅资本主义国家是市场经济,几乎所有其他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无不在发展市场经济。
——李琮《我国学术界对经济全球化性质的不同观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交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商业贸易活动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两种不同观点,并就我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谈谈你的认识。
37.阅读下面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1月~6月,巴黎和会召开
1920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
1921年~199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决议原则的特点,并分别指出他们的影响。
(2)根据大事年表,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3)通过以上探究,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38.交流·互鉴·共赢
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
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公元500年)之前,远距离贸易存在很大的风险。在古典时代,两方面的发展降低了旅行的风险,刺激了远距离贸易。首先,统治者出于军事和管理国家的目的,大力投资修建道路和桥梁,客观上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其次,古典社会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往往彼此相连。当这些帝国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对抗和冲突时,整个欧亚大陆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就会出现一派和平的气息。远距离商贸的成本降低了,商品经营的规模急剧扩大。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依据材料,概括古代远距离贸易发展的条件。
“哥伦布交流”指的是16到18世纪间,发生在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动植物、微生物的交流和人口的迁移。下表为“哥伦布交流”的大事年表(部分)。
1492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
16世纪初 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年 西班牙的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35年 法国人带来的流感病毒使圣劳伦斯河谷的印第安人灭绝
1555年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 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90年代 爱尔兰、西班牙、法国等地开始种植马铃薯
约1700年 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
——整理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2)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哥伦布交流”带来的影响。
拉丁美洲革命不是一次偶然事件,它早已在酝酿中。孕育这次革命的重要因素,是人民大众遭受不可忍受的殖民压迫。殖民地人民在同一领域、同一环境内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和同化,逐渐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意识已经普遍高涨。
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主义者的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诵。到18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工业虽然还很薄弱,但它是殖民地经济中一种新的因素,它必然会在殖民地不断发展,决非任何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所能压抑和扼杀的。
——摘编自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
(3)依据材料和所学,说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最近几十年,气候变化已经给所有大陆和海洋的自然系统以及人类带来了影响,气候变化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粮食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及其治理已经成为各国国家治理和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表明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全球气候治理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协调合作。2012-2021年,中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始终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摘编自刘雪莲等《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4)依据材料,概括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原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峙,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了解决或缓解,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在增长。绝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越来越多的国家也愿意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材料二
材料三 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二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与此同时,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方案。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中国提供的中国方案。
40.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在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思想理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经济全球化成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于发达国家(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产生了全球经济向区域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
——摘编自何干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等
材料二 中国的发展摒弃了“国强必霸”陈旧逻辑。中国从未以武力威胁他国,面对争端,始终保持极大克制,努力通过和平方式化解危机,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在发展中不断为世界创造发展机遇,不断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自我发展能力。以规则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加入重要国际组织,主动主办重大国际会议,自觉履行各项国际义务。
——秋石《中国的发展带给世界的是机遇》
(1)阅读材料一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并结合所学,写出当代重要的区域经济集团。就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谈谈你的认识。
(2)阅读材料二概括说明“中国的发展摒弃了‘国强必霸’旧逻辑”。结合所学,指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倡导的解决方案及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身体力行的做法。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8亿人忍受着饥饿”等强调了发展中国家亟须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②正确;“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等说明了外债问题是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③正确;发展中国家贫穷的重要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所以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④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和平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①错误。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D
【详解】根据材料“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集体对话机制”体现了中非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愿景,由此可知该论坛成立背景是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是关于国内经济发展的,中非合作论坛是对外关系问题,排除A项;材料的时间是2000年,亚非国家都已经取得了独立,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1949年的北约和1955年的华约这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材料反映出中东局势紧张,国际局势存在动荡局面;“新兴经济体牵手共融、矢志锐改,酿就破浪之势”反映了国际局势存在和平局面,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部分地区局势动荡,而不是世界面临新的战争威胁,排除A项;恐怖主义只是世界动荡的原因之一,而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联系所学与现实可知,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A项正确;战争是当今世界局部存在的问题,并非时代发展的主题,排除B项;竞争与发展未将政治主题归纳其中,排除C项;合作与竞争并非时代追求和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排除D项。 故选A项。
5.C
【详解】根据材料“……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概念的全球治理体系展开系统论述,在世界范围引起震撼和回响”可知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C正确;“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A错误;发展中国家仍在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而努力,B错误;D不符合史实,中国正在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排除。
6.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推行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严重干扰了和平和发展,故选C。西方大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是导致东欧剧变的原因,而非干扰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排除A;B项是扰乱和平与发展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障碍,毕竟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等因素影响的范围更多的是局部地区,而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则是扰乱全球和平问题的因素,故排除;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并非干扰和平的主要障碍,排除D。
7.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巴黎峰会上,欧盟及美国等与会各方决定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其后,英法美等多国出动战机、巡航导弹对利比亚政府军地面军事目标进行轰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缓和与动荡并存,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特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全球前26个大富豪的资产,相当于地球上最贫困的38亿人口的全部财产”可以看出,这反映了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南北经济差距扩大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贫富分化十分严重,未涉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贫富分化十分严重,未涉及粮食安全问题,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贫富分化十分严重,未涉及贪污腐败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世界)。据材料“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相互依存和密不可分的。”可知其强调保护环境与发展协调发展,这一思想是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D项正确;1961年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是一些国家希望在冷战中保持中立,实行不结盟和非集团化的原则,这与环境保护无关,排除A项;1989年成立的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主要目标是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排除B项;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条约,未体现材料中的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世界)。根据材料“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世界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地区冲突不断,D项正确;发展中国家承受风险能力差,是针对发展中国的描述,而非全球性问题,排除A项;一些国家实行民族和种族歧视,而全球性问题,排除B项;长期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是新独立亚非拉国家面临的问题,而非全球性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9·11”事件就是恐怖主义活动,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之一,D项正确;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排除A项;世界不太平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排除B项;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仍然存在,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根据“全球共发生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400多次,年平均38次”可知题干材料说明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仍然存在,严重威胁了当今世界的和平,C项正确;当今世界的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而非战争,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了战争的威胁,并不能说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排除B项;D项的说法和题意主旨无关,不能体现,排除。故选C项。
13.C
【详解】由材料“我们面对一个新世界,用的却是并非为这个世界而设的体制”可知,作者认为北约是国际政治旧秩序下的产物,已经不能适应世界发展的新形势,故选C。阿富汗战争发生于21世纪,两极格局已经瓦解,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其主体在对北约的论述分析,故B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在以北约为例说明新世界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北约本身不是其反思的焦点,排除D。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当今世界。根据材料“全世界最富有的1%的人口拥有的资产占人类财富总量的近40%,而最贫困的50%的人口拥有的资产仅占人类财富总量的1%。”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当今世界面临着贫富差距日益严重的问题,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世界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结论,排除A项;当今世界仍然存在霸权主义政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并未对比南北经济发展的情况,无法得出南北差距逐渐拉大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根据材料,由于谷物产量增加,1998年的国际粮价相比于1996年有了明显下降,但世界缺粮国家和地区却增加了,结合所学,这主要是由于南北国家的发展差距,也即导致缺粮地区增加的主要原因不是粮食的产量不足,而是粮食的分配不均,发达国家人均粮食消费量高,食物浪费严重,欠发达国家则因人口增速快、缺乏资金技术,出现粮食短缺,A项正确;美国、中国、欧洲等人口总量大或人口稠密地区总体上没有出现粮食短缺问题,表明导致粮食危机的最主要原因不是人口分布不平衡,排除B项;材料数据显示,一方面国际粮价下跌,另一方面缺粮地区增加,意在探究这一“矛盾”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而非仅仅描述粮食危机加剧的表象,排除C项;世界缺粮国家和地区增加不属于积极意义,排除D项。故选A项。
16.D
【详解】材料美国和加拿大非法扣押孟晚舟的行径体现的是大国强权政治,D项正确;美国重拾冷战的思维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与人才的竞争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多极化趋势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7.D
【详解】从图示信息可以看出,造成伊拉克国内政治经济混乱的原因是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说明正是美国插手别国事务导致国际冲突加剧,故答案为D项;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冷战结束,排除A项;图示信息认为造成伊拉克内乱的是美国的插手,排除B项;这种现象与多极化趋势无关,排除C项。
【点睛】“冷战”结束后,国家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1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极格局解体以后的世界。据题意可知,两极格局解体以后,一方面是国际合作和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是地区性冲突增加,由此说明当今世界的一大特点是和平与发展、紧张与动荡,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恐怖主义的泛滥,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主流”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两极格局瓦解后的情况,不是强调结束冷战带来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当今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人类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各国应同舟共济,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应同舟共济,无法说明恐怖主义成为人类的最大威胁,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应同舟共济,并未探讨世界局势动荡的根源,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应同舟共济,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冷战结束后。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在欧亚地区,该国际组织关注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结合所学可知,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在促进并深化各成员国之间睦邻互信与友好关系、巩固地区安全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B项正确;欧盟是欧洲地区的区域集团化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的政府间具有论坛性质的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政治、安全的合作组织,而不是维护欧亚地区经济、安全的组织,排除A、C、D项。故选B项。
21.C
【详解】根据材料“手拉手我们是一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文明对话关注亚洲的发展,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B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B项;亚洲文明大会与非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2.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项正确;冷战期间,为了与美国对抗,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排除B项;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成立于1995年,中国于2001年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排除C项;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国家最重要的会议,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斗争,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国家成员国,排除D项。故选A项。
23.B
【详解】根据材料“疾病与战争是人类自古至今主要的灾变异数,但它们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事件,而往往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具有的普遍共同性的各种关系互动的结果,因而人类在本质上有一部共同的历史”可知,作者通过分析疾病与战争作为灾变,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指出人类在本质上有一部共同的历史,反映了他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怀,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B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在强调疾病和战争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涉及人与自然,还涉及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社会发展的规律,排除D项。故选B项。
24.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99年,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等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组成了二十国集团。到2015年,二十国集团的经济总量超过全球经济总量的80%。二十国集团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体现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所以①、③、④均符合题意,C项正确;目前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是欧洲联盟,所以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25.D
【详解】依据材料“经济治理结构已无法有效治理全球经济,二十国集团应运而生”,可知二十国集团适应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D项正确;“取代了”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推动新兴国家的发展,排除B项;“标志着西方国家实力的下降”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26.D
【详解】1991年苏联解体,此后出现的国际组织有二十二国集团和金砖国家,D正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苏联解体之前出现的,排除A、B、C。
2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现代史(世界)。据材料“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各国如同船舱一般,只有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才能促进世界的发展和进步,更加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A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文化的多样性,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合作共赢,并未提及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排除C项;材料并提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28.B
【详解】依据材料“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等。”,可以看出我国积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未涉及推动传统国际组织的改革,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我国在国际上的作用,排除C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仍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29.B
【详解】根据材料“……由G8到G20,新兴经济体不断推进与发达国家就国际金融和经济持续发展进行讨论和研究,金砖五国机制日渐常态化、实质化,日本、德国、印度、巴西组成“争常四国”联盟试图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众多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传统的资本主义强国组织发了挑战,促使世界权力版图正在逐渐改变,故B项正确;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内仍居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的不光是经济新秩序,也在为构建政治新秩序努力,故C项错误;世界各国发展利益不均衡,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故D项错误。
30.A
【详解】1999年为防止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二十国集团成立,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举行了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峰会,说明加强国际合作、进行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共识,故A正确;广义的冷战思维指在冷战期间在两大集团对峙,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处理国家间关系,解决国际争端的一种思维模式。狭义的冷战思维特指冷战结束后,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的保守势力妄图建立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的一种意识与观念,材料信息与冷战思维无关,排除B;国际经济旧秩序至今仍然存在,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努力方向,C错误;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种趋势,D错误。
31.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这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利因素,故选C;大国之间的对抗并未趋于缓和,排除A;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并未消失,排除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排除D。
3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背景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召开的目的是应对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风险,加强各国的经济合作,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这种合作是基于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南北半球经济差距的加大,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协商与合作,未涉及“逆全球化”现象严重,排除B项;社会信息化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传输手段的广泛应用为基础和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33.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我们呼吁,各国人民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可见这有利于各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项正确;材料所述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无关,排除B项;各国国情不同,经济模式无法趋同,排除C项;“消除国家间文化差异”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34.BD
【详解】根据材料“大集团对峙的大国关系格局已经不存在了……大国关系不再是若干力量界限分明、彼此对立的关系”,“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格局”可知,各国处于相互矛盾和相互依存的状态,缓和与紧张并存;都是基于本国利益为出发点,表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冲击旧的世界政治秩序。故BD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排除A项;霸权主义依然占主导地位,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BD项。
35.ABCD
【详解】根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建设“一带一路” ,召开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举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和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都属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故选ABCD。
36.(1)影响:建立东、西半球联系;促进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丰富了人类的饮食结构,但也导致各种疾病传播,造成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促进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开启欧洲殖民扩张,出现了罪恶的“三角贸易”。
(2)特点:贸易范围遍及世界;由欧美国家主导;对原料和新材料的需求增大,且来自不发达国家或地区。
原因:欧美开展工业革命,落后国家和地区沦为其市场和原料产地。
(3)观点: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
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认识,增强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16到18世纪(世界)。
据材料一“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可得出,建立东、西半球联系;据材料一“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印第安人灭绝”“爱尔兰、西班牙、法国等地开始种植马铃薯”等信息,结合所学可得出,促进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丰富了人类的饮食结构,但也导致各种疾病传播,造成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据材料一“进口奴隶劳动力”等信息,结合所学,运用唯物史观,从经济、政治等角度分析其影响可得出,促进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开启欧洲殖民扩张,出现了罪恶的“三角贸易”。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19世纪(世界)。
特点:据材料二“世界贸易、金融、对外投资的空前扩大”可知,贸易范围遍及世界;据材料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显然居于主导地位”可知,由欧美国家主导;据材料二“工业家在非洲、美洲、澳大利亚和东欧寻找自然资源和农产品”,结合所学可知,对原料和新材料的需求增大,且来自不发达国家或地区。
原因:据材料二“19世纪,英国、欧洲和美国的工业家在非洲、美洲、澳大利亚和东欧寻找自然资源和农产品”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欧美开展工业革命,落后国家和地区沦为其市场和原料产地。
(3)本题是类比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世界。
第一小问不同观点,据材料三“一种意见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等信息可知,关于全球化的两种观点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
第二小问认识,据材料三“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当今不仅资本主义国家是市场经济,几乎所有其他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无不在发展市场经济”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历史和现实等角度思考当今我国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可得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认识,增强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37.(1)特点:国际联盟是全体一致原则,联合国是大国一致原则。
影响:国际联盟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联合国在解决地区冲突、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有效作用。
(2)演变: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或两极格局)
(3)启示:战争会给参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要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详解】(1)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14年至1945年(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联盟是全体一致原则,联合国是大国一致原则。
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14年至1945年(世界)。根据材料“1920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联盟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材料“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可知联合国在解决地区冲突、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有效作用。
(2)演变: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根据材料“1919年1月~6月,巴黎和会召开;1920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1921年~199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根据材料“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可知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或两极格局)。
(3)启示: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结合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可知,战争会给参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要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联系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史实可知,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38.(1)条件:道路的修筑和交通的发展,便利了国内贸易。帝国的不断扩大,促进了不同文明区联系的加强。和平的环境,降低了远距离贸易的风险。跨区域商路的形成,提供了远距离贸易的条件。
(2)影响:高产粮食作物的传播,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世界总人口增长,改变了饮食结构;殖民扩张与人口迁徙,带来了疾病的传播,造成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为弥补劳动力不足,殖民者贩卖奴隶,奴隶贸易兴起;商品在全球的交流,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与拓展。
(3)原因:欧洲殖民统治激化了民族矛盾;拉美人民联系加强与启蒙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民族民主意识的日益增长;拉美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独立运动提供了物质基础;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美国的独立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4)原因:气候变化带来全球危机;气候治理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协调合作。
认识: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条件:通过观察“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结合材料中“(统治者)大力投资修建道路和桥梁”可知,道路的修筑和交通的发展,便利了国内贸易;根据“庞大帝国往往彼此相连”可知,帝国的不断扩大,促进了不同文明区联系的加强;根据“这些帝国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对抗和冲突时,整个欧亚大陆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就会出现一派和平的气息”“远距离商贸的成本降低了”可知,和平的环境,降低了远距离贸易的风险;综合图片和材料内容可知,跨区域商路的形成,提供了远距离贸易的条件。
(2)影响:根据图表中“(1555年)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6世纪90年代)法国等地开始种植马铃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产粮食作物的传播,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世界总人口增长,改变了饮食结构;根据“(1535年)法国人带来的流感病毒使圣劳伦斯河谷的印第安人灭绝”“(约1700年)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殖民扩张与人口迁徙,带来了疾病的传播,造成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根据“1510年,西班牙的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16世纪70年代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弥补劳动力不足,殖民者贩卖奴隶,奴隶贸易兴起;综合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交流”带来的影响还包括,商品在全球的交流,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与拓展。
(3)原因:根据材料中“人民大众遭受不可忍受的殖民压迫”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殖民统治激化了民族矛盾;根据“殖民地人民在同一领域、同一环境内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和同化,逐渐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意识已经普遍高涨”“孟德斯鸠等启蒙主义者的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诵”等信息可知,拉美人民联系加强与启蒙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民族民主意识的日益增长;根据“资本主义工业虽然还很薄弱,但它是殖民地经济中一种新的因素”可知,拉美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独立运动提供了物质基础;根据“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还包括,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美国的独立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4)原因:根据材料中“气候变化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粮食危机”可知,气候变化带来全球危机;根据“全球气候变化及其治理已经成为各国国家治理和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全球气候治理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协调合作”可知,气候治理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协调合作。认识:联系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可知,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应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等。
39.(1)和平与发展。
(2)恐怖主义;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主要问题∶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中国方案∶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成立亚投行。(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详解】(1)根据材料“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在增长。绝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根据材料“9.11事件中被撞击的纽约世贸中心双塔大楼”可知,恐怖主义;根据材料“2009年刚果(金)内乱中的流亡儿童”可知,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以及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结合所学知识,网络安全,以及重大传染性疾病等。
(3)问题:根据材料“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可知,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方案:结合所学知识,联系中国及世界的实际情况,中国提供的中国方案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成立亚投行等。
40.(1)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区域集团化的进步。区域经济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亚太经合组织。认识:以诚相待;普惠共享;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2)概括说明:中国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解决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法: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设立丝路基金;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其他如答“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推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等也可以给分)
【详解】(1)因素:依据材料“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得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依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得出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依据材料“由于发达国家(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产生了全球经济向区域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得出区域集团化的进步。
区域集团化:结合所学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知识点,可得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亚太经合组织。
认识:从彼此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得出以诚相待;普惠共享;从应对挑战角度分析,得出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从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角度分析,得出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2)依据材料“中国从未以武力威胁他国,面对争端,始终保持极大克制,努力通过和平方式化解危机,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得出中国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解决方案:结合所学可知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做法:依据材料“中国在发展中不断为世界创造发展机遇,不断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自我发展能力。以规则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加入重要国际组织,主动主办重大国际会议,自觉履行各项国际义务”,得出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设立丝路基金;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纲要(下)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三年分类汇编(真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