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2分)如图中的人物为官正直清廉,在他的主持下,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他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关天培 D.邓世昌
2.(2分)“百年华章 盛世国宝——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暨爱国主义教育公义国宝巡展”于2021年3月6日在深圳拉开帷幕,如图所示展品为曾流失海外的牛、虎、猴、猪四尊圆明园兽首。导致这些文物流失海外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分)如图中的库页岛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之东,该岛面积约76400平方千米,自然资源丰富。强行割占这个岛的国家是( )
A.法国 B.俄国 C.日本 D.英国
4.(2分)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从开始到结束,一共持续了14年。其开始与失败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洪秀全病逝
B.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C.金田起义、天京陷落
D.定都天京、洪秀全病逝
5.(2分)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镇压人民革命 B.抵抗外来侵略
C.发展民族工业 D.维护清朝的统治
6.(2分)下列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学术论文《戊戌变法措施初探》
B.历史剧《公车上书》
C.纪录片《百日维新》
D.维新派创办的《万国公报》
7.(2分)1895年,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上述材料( )
A.彻底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B.卷入甲午中日战争之中
C.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列强在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8.(2分)口号能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中国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的时代特征是( )
A.救亡图存的探索 B.地主阶级的抗争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民主制度的实践
9.(2分)孙中山在其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体现在( )
A.中华民国尚未建立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资本主义并未得到发展
D.清政府尚未被推翻
10.(2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下列近代学校老照片的序号与相联系的历史事件字母符号链接正确的一组是( )
A.①——a②——c③——b B.①——c②——a③——b
C.①——b②——a③——c D.①——a②——b③——c
11.(2分)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建军节”和“党的生日”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
A.五四运动、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三湾改编
C.南昌起义、中共一大 D.秋收起义、古田会议
12.(2分)“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13.(2分)如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请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北伐胜利进军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国共两党合作 D.国民党的革命历程
14.(2分)某同学的历史笔记有“转战陕北”“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南京”等关键词。据此判断,这位同学学习的专题是( )
A.国共十年内战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艰苦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5.(2分)“他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获利颇丰。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材料中的“他”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张謇 D.孙中山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4小题。16题8分,17题7分,18题12分,19题13分。共40分)
16.(8分)历史地图有利于我们建立时空观念。观察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两幅地图分别与哪场战争有关?对比两幅图片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材料二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参照图3示例的样式,对图4进行命名,并对其涉及的史实进行说明。
答案示例: 标题:北伐战争 说明:1.叶挺独立团开赴两湖战场,揭开北伐战争序幕,取得了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胜利。 2.北伐军分三路进军,西路指向湖南、湖北,中路指向江西 3.北伐的目的是消灭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大军阀,统一全国。
17.(7分)历史小组同学根据历史大事年表,开展了相关的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时间 事件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伪满洲国成立
1934﹣1936年 红军长征
1935年 遵义会议
一二 九运动
1936年 西安事变
1937年 七七事变
淞沪会战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平型关大捷
南京大屠杀
1938年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1940年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百团大战开始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1年底至1942年初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日本宣布投降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中国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选择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观点一: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观点二: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8.(12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面对着日寇的入侵,回答问题。
【振臂疾呼为救亡】
材料一 为了民族,我们愿意暂时丢开书本,尽力之所及,向全国民众大声疾呼。……起来吧,水深火热中的关东同胞和登俎就割的华北大众
——摘编自《清华大学救国公告全国民众书》
(1)材料一是哪一群体发起的“疾呼”?他们开展了哪一爱国救亡运动?
【冒死兵谏扭时局】
材料二 陕变事起,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值此强邻压境,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绝不宜以叛逆目之……
——摘编自1936年12月17日《桂林日报》
(2)材料二中“陕变事起”指的是哪一史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史事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八佰壮士浴血战】
材料三 27日晨8时起,……大军虽已安全撤退,但尚有许多高楼大厦中留有少数官兵,宁洒最后一滴血,与敌死拼。记者27日中午……目击了惊天动地的一幕。88师之一营以上800余人(实际414人),仍在烈焰笼罩、敌军四围中,以其最后一滴血与最后一颗弹,正演出一幕悼天地泣鬼神、可永垂青史而不朽之壮烈剧战也。
——摘编自谢继民《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
(3)材料三与哪一战役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他们的浴血奋战下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分析时局下论断】
材料四 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但是,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日本是小国,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也不会亡国。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材料四中出自毛泽东的哪篇文章?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文章在当时有何重要作用?
19.(13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全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五四精神】
材料一 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建党精神】
材料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就把为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什么?
【长征精神】
材料三 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们党做出长征决定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写出我们党从“失败”到“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什么历史事件?
【延安精神】
材料四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响亮的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面对国民党的封锁,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当时的最高领导人,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
——摘编自《延安精神》
(4)根据材料四概括“延安精神”。(写出两点即可)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2分)如图中的人物为官正直清廉,在他的主持下,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他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关天培 D.邓世昌
【分析】本题考查虎门销烟的知识点。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839年6月3日~25日。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A符合题意;
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关,排除B,排除C,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虎门销烟的相关内容。
2.(2分)“百年华章 盛世国宝——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暨爱国主义教育公义国宝巡展”于2021年3月6日在深圳拉开帷幕,如图所示展品为曾流失海外的牛、虎、猴、猪四尊圆明园兽首。导致这些文物流失海外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解答】由“流失海外的牛、虎、猴、猪四尊圆明园兽首”结合所学,1860年,闯入皇家园林圆明园。可知。
故选:B。
【点评】本题以甲午中日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2分)如图中的库页岛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之东,该岛面积约76400平方千米,自然资源丰富。强行割占这个岛的国家是( )
A.法国 B.俄国 C.日本 D.英国
【分析】本题考查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据所学可知,1860年俄国通过《北京条约》,故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记忆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4.(2分)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从开始到结束,一共持续了14年。其开始与失败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洪秀全病逝
B.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C.金田起义、天京陷落
D.定都天京、洪秀全病逝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金田起义和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解答】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金田起义,天京陷落,C符合题意,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排除A,排除BD。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
5.(2分)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镇压人民革命 B.抵抗外来侵略
C.发展民族工业 D.维护清朝的统治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点。
【解答】从材料“办洋务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可以看出清政府办洋务的目的是对外反抗外国的侵略。因此总的来看是维护清朝的统治。
故选:D。
【点评】洋务运动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就是用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的腐朽的统治,这就注定了其结果必然是失败。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此外题中涉及到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也是考试的重点。
6.(2分)下列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学术论文《戊戌变法措施初探》
B.历史剧《公车上书》
C.纪录片《百日维新》
D.维新派创办的《万国公报》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A.学术论文《戊戌变法措施初探》,属于学者的研究资料,排除A。
B.历史剧《公车上书》,属于影视作品。
C.纪录片《百日维新》,存在后人加工的色彩,排除C。
D.维新派创办的《万国公报》,属于维新变法时期的实物史料,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7.(2分)1895年,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上述材料( )
A.彻底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B.卷入甲午中日战争之中
C.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列强在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排除。
B.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之间的战争,其他国家没有参与。
C.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排除。
D.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记忆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8.(2分)口号能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中国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的时代特征是( )
A.救亡图存的探索 B.地主阶级的抗争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民主制度的实践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救亡图存的探索,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师夷长技以自强”是洋务运动的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学习西方的制度,当时中国的时代特征是救亡图存的探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排除B项,排除C项,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救亡图存的探索,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9.(2分)孙中山在其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体现在( )
A.中华民国尚未建立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资本主义并未得到发展
D.清政府尚未被推翻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但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B项正确,排除A项,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10.(2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下列近代学校老照片的序号与相联系的历史事件字母符号链接正确的一组是( )
A.①——a②——c③——b B.①——c②——a③——b
C.①——b②——a③——c D.①——a②——b③——c
【分析】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黄埔军校的建立,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问题要求选择即可。
【解答】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戊戌变法文教方面是措施包括: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1924年5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A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黄埔军校的建立,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11.(2分)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建军节”和“党的生日”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
A.五四运动、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三湾改编
C.南昌起义、中共一大 D.秋收起义、古田会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昌起义、中共一大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建军节”和“党的生日”的相关史实。
【解答】1927年8月1日,周恩来、叶挺、刘伯承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1933年4月11日,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建军节”和“党的生日”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南昌起义,C项正确,排除A项、三湾改编与“建军节”和“党的生日”无关;秋收起义,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南昌起义、中共一大的相关史实。
12.(2分)“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分析】本题考查秋收起义的知识点。
【解答】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毅然发动了三大起义,秋收起义。依据题干“军叫工农革命,霹雳一声暴动”可知。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南昌起义的识记能力。
13.(2分)如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请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北伐胜利进军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国共两党合作 D.国民党的革命历程
【分析】本题以“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为依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历程。
【解答】依据题干关键词“国民党一大、北伐、抗战胜利”可知。1924年初,标志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蒋介石为总司令,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20世纪30年代以来,民族危机严重,国共两党也由分裂走向合作抗日,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北伐胜利进军、国民党的革命历程表述不全面。
故选:C。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国民党一大、北伐、西安事变、抗战胜利”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体现国共两党合作共赢。
14.(2分)某同学的历史笔记有“转战陕北”“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南京”等关键词。据此判断,这位同学学习的专题是( )
A.国共十年内战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艰苦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分析】本题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放南京,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转战陕北”“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南京”等都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重大军事行动。故C符合题意,与国共十年内战,排除AB,这位同学学习的专题是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放南京,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15.(2分)“他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获利颇丰。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材料中的“他”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张謇 D.孙中山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状元实业家张謇的相关史实。理解张謇创办实业的曲折历程折射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程。
【解答】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获利颇丰,张謇还创办了垦牧公司、面粉厂。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图书馆、气象台、公园和剧场等机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状元实业家张謇的相关史实。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4小题。16题8分,17题7分,18题12分,19题13分。共40分)
16.(8分)历史地图有利于我们建立时空观念。观察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两幅地图分别与哪场战争有关?对比两幅图片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材料二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参照图3示例的样式,对图4进行命名,并对其涉及的史实进行说明。
答案示例: 标题:北伐战争 说明:1.叶挺独立团开赴两湖战场,揭开北伐战争序幕,取得了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胜利。 2.北伐军分三路进军,西路指向湖南、湖北,中路指向江西 3.北伐的目的是消灭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大军阀,统一全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次鸦片战争、百团大战,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图1及所学知识,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后,随后直趋天津。道光帝惊慌失措,将林则徐革职查办,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英军于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英军又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英军再次北上、定海。在定海、王锡朋。1842年,年近七旬的老将江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力竭牺牲,进攻镇江,英勇抵抗。5月初,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厦门、宁波。
根据图2及所学知识,1856年10月,挑起战争,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通过这些条约,增开汉口,1860年,英,再次出兵占领天津。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开放的口岸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说明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强。
(2)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图4涉及百团大战,在华北广阔地域对日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摧毁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故答案为: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强。
(2)标题:百团大战。
说明:7.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广阔地域对日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
2.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3.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次鸦片战争、百团大战,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7.(7分)历史小组同学根据历史大事年表,开展了相关的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时间 事件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伪满洲国成立
1934﹣1936年 红军长征
1935年 遵义会议
一二 九运动
1936年 西安事变
1937年 七七事变
淞沪会战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平型关大捷
南京大屠杀
1938年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1940年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百团大战开始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1年底至1942年初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日本宣布投降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中国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选择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观点一: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观点二: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的胜利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中国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并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日方的无理要求。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这就是“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选择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结合所学拟定观点为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合作,中国军民在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中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中华儿女共赴国难,是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故答案为:
(1)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2)观点: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论述: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峻,七七事变后,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胜利,团结抗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的胜利等相关史实。
18.(12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面对着日寇的入侵,回答问题。
【振臂疾呼为救亡】
材料一 为了民族,我们愿意暂时丢开书本,尽力之所及,向全国民众大声疾呼。……起来吧,水深火热中的关东同胞和登俎就割的华北大众
——摘编自《清华大学救国公告全国民众书》
(1)材料一是哪一群体发起的“疾呼”?他们开展了哪一爱国救亡运动?
【冒死兵谏扭时局】
材料二 陕变事起,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值此强邻压境,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绝不宜以叛逆目之……
——摘编自1936年12月17日《桂林日报》
(2)材料二中“陕变事起”指的是哪一史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史事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八佰壮士浴血战】
材料三 27日晨8时起,……大军虽已安全撤退,但尚有许多高楼大厦中留有少数官兵,宁洒最后一滴血,与敌死拼。记者27日中午……目击了惊天动地的一幕。88师之一营以上800余人(实际414人),仍在烈焰笼罩、敌军四围中,以其最后一滴血与最后一颗弹,正演出一幕悼天地泣鬼神、可永垂青史而不朽之壮烈剧战也。
——摘编自谢继民《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
(3)材料三与哪一战役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他们的浴血奋战下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分析时局下论断】
材料四 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但是,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日本是小国,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也不会亡国。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材料四中出自毛泽东的哪篇文章?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文章在当时有何重要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一二 九运动、西安事变、淞沪会战、《论持久战》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为了民族,我们愿意暂时丢开书本,为国家民族做一点实际工作,向全国民众大声疾呼……”并结合所学可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一致对外”等口号。反动军警用大刀、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2)材料二中“陕变事起”指的是西安事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一致抗日。西安事变发生后,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联共抗日等条件,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从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材料三与淞沪会战有关。1937年8月,被中国守军击毙,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日军先后调集约30万兵力、坦克,轮番向上海发动进攻,一次次打退日军的进攻,与日军苦战3天。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消灭日军200多人。2月14日,击落3架日机。1937年11月,淞沪会战结束,毙伤日军4万多人,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4)材料四中出自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依据材料四“敌强我弱。但是、野蛮的;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得道多助,经不起长期战争,能够支持长期战争,中国既不能速胜,这一文章在当时的重要作用是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故答案为:
(1)学生;一二 九运动。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从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4)《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二 九运动、西安事变、淞沪会战、《论持久战》等相关史实。
19.(13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全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五四精神】
材料一 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建党精神】
材料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就把为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什么?
【长征精神】
材料三 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们党做出长征决定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写出我们党从“失败”到“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什么历史事件?
【延安精神】
材料四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响亮的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面对国民党的封锁,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当时的最高领导人,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
——摘编自《延安精神》
(4)根据材料四概括“延安精神”。(写出两点即可)
【分析】本题以四则材料为背景依托,考查五四运动、中共一大、长征。
【解答】(1)历史事件:根据材料“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可知。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2)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初心使命: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可知,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原因:根据材料“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惊涛骇浪,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可知。转折点:根据所学可知,挽救了红军,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精神:根据材料“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部队战时作战,却住的是普通的窑洞、木床”可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故答案为:
(1)历史事件:五四运动。意义: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标志:中共一大。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3)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转折点:遵义会议。
(4)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熟记五四运动、中共一大、长征相关知识。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1/19 13:48:29;用户:娄老师;邮箱:15225657626;学号:48669677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